韩桂珍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及冠脉支架植入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选择139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4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95例,术前测定血清hs-CRP水平并按hs-CRP 水平分为两组,A组(hs-CRP<3.0 mg/L)55例,B组(hs-CRP≥3.0 mg/L)84例,比较分析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术后1年内的心血管事件.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术前血清hs-CRP水平较稳定型心绞痛组明显升高(P<0.01);B组患者病变程度较A组严重(P<0.01),术后1年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 血清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且是冠脉病变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预后的预测指标,提示冠脉病变程度及术后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血管壁的炎症反应相关.
作者:高宇平;吕吉元;贾永平;王睿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压昼夜节律与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89例高血压患者(EH)和30名正常血压者行24 h动态血压检测,根据夜间平均动脉压下降10%以上或者以下的标准,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勺型组(43例)和非勺型组(46例),采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根据Devereux校正公式,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 用以作左心室肥厚(LVH)诊断的根据.结果 高血压1级、2级、3级内皮素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内皮素含量随病程严重程度逐渐升高(P<0.01), 且高血压的严重程度与内皮素呈正相关(r=0.765 8).高血压患者非勺型组与勺型组比较,ET、IVST、IVPWT、LVDd、LVMI均显著升高.在勺型组血浆ET与动态血压值无显著相关性.在非勺型组,血浆ET与24 h 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有相关性(r分别为0.66、0.64、0.76,P<0.01),尤其与夜间平均舒张压的相关性为显著.结论 血浆内皮素参与EH发生、发展,以及血压昼夜节律的调节,并加重左心室肥厚.
作者:刘晓红;李怡霏;来春林;赵建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30例明确诊断为高脂血症的患者,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均测定空腹血脂浓度、肌酸磷酸激酶(CPK)、肝肾功能以及尿酸等指标.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显著下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好而且安全.
作者:李秀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温阳通脉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与中医胸阳不振病机的相关性.方法 240例UA患者(只涉及静息心绞痛、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3个类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20例,予温阳通脉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120例,予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评估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和毒副反应.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在降低心绞痛危险分层级别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危险分层级别改善情况明显(P<0.01);胸阳不振证候疗效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57.6%和21.7%,总有效率分别为93.2%和76.5%,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通脉胶囊治疗UA疗效优于通心络胶囊,证实了胸阳不振是UA发作的中医基本病机,研究中两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反应.
作者:杨宝元;张洁;高宪玺;史俊玲;冯伟;董印宏;任秀英;梁凤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抽动障碍(TD)患儿的脑电图(EEG)表现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86例TD患儿的临床资料和EEG进行分析,常规做EEG检查.结果 86例TD患儿中,46例(53.5%)EEG正常,40例(46.5%)EEG异常,其中26例(30%)轻度异常,11例(12.8%)中度异常,3例(3.5%)重度异常.其EEG表现缺乏特异性﹑规律性.结论 本组病例EEG的异常率与患儿的性别、年龄及发作频率无明显关系,无特异性.少部分患儿出现的尖波﹑棘波﹑棘慢波,可能存在潜在的癫痫灶,但目前无临床发作.
作者:韩桂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且老年AMI的症状常不典型,易误诊、漏诊.现将我院内科近年来收治的60例65岁以上的老年AMI与同期64例60岁以下的AMI患者加以分析对比,探讨老年AMI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老年AMI的确诊率.
作者:徐志家;徐志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是在一定负荷下测出摄氧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等代谢、通气指标及心电图变化,反映细胞呼吸功能的变化[1].1975年呼吸疾病学者Wasserman提出:单独给心脏或肺脏增加负荷是不可能的,所有的运动均需要心肺的协调,以及周围循环与肺循环的协调作用来完成生存和工作所需要的气体交换作用[2].
作者:刘春;蒋梅先 刊期: 2008年第12期
1 颈心综合征流行病学概述颈椎病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和研究.颈椎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退行性骨质疾病和软组织损伤病,多见于中老年人[1].
作者:张卫斌;罗陆一;栾杰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人脐血间质干细胞临床应用于脑瘫患儿的安全性.方法 脐血间质干细胞鞘内和静脉注射治疗44例脑瘫患儿,对治疗前、治疗后脑瘫患儿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清酶学、血清免疫蛋白及补体、 T细胞亚群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患儿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细胞与体液免疫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检测结果 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血源神经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吴芳;杨万章;张敏;杨佳勇;盛佑祥;赵宁;梁豪文;唐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复方丹参滴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持续治疗观察4周,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胸痛发作次数、心电图的变化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g)、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P<0.05).治疗组LDL-C和CRP治疗后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非ST段抬高型ACS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可有效降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血浆LDLC、CRP的水平.
作者:段飞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年来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的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的52例患者中,死亡8例(15.4%),存活44例中.术后生活能力(ADL)Ⅰ级9例,Ⅱ级17例,Ⅲ级11例,Ⅳ级5例,Ⅴ级2例.结论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直视下血肿清除彻底,便于保护脑组织血管、止血等优点.
作者:王建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高血脂及调脂治疗后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脂血症患者46例和健康自愿者45名,取其晨起空腹肝素抗凝血及自凝血各2 mL,采用酵母菌红细胞免疫花环改良试验法对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率(RBC-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RBC-ICR)进行检测,同时对其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测定;高脂血症组予血脂康治疗8周后复查上述指标,并对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脂血症组治疗前TC、TG、LDL-C、RBC-ICR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或P<0.01),RBC-C3bRR减低(P<0.05),而HDL-C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血症组治疗后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血脂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脂血症是影响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因素之一.
作者:赵小平;常国良;王曼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引起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 .方法 观察使用甘露醇治疗的56例出现急性肾损伤者的病情转归,并将所有接受甘露醇治疗的患者按甘露醇平均日剂量、年龄以及是否合并有高血压和/或糖尿病分别分为两组进行急性肾损伤发病率比较.结果 年龄较大,甘露醇用量偏高,原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易出现急性肾损伤.结论 甘露醇可引起与剂量有关的可逆性肾损害,须控制使用剂量、改进肾功能监测方法 、及时纠正其他肾损伤因素以尽早预防并予以及时治疗.
作者:方奕;武晓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滤技术在双瓣膜(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术体外循环(ECC)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需同期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平衡超滤及常规超滤法,对照组未用任何超滤技术,观察两组病例在停ECC时红细胞比容(Hct)体液平衡状况,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呼吸机支持时间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比,停ECC时Hct较高,血流动力学稳定,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但血红蛋白尿发生率较高(P<0.05).两组在转流中尿量、术后出血量、输血量、呼吸机支持时间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滤技术可快速滤出体内多余水分,快速提升Hct,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郭林静;杨新卫;尹建红;付昱;任梅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1990年-2007年我院住院治疗的704例心力衰竭(HF)患者,均符合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关于HF的诊断和分级标准,HF类型以临床确诊的诊断为准.其中男477例,女227例,年龄45岁~95岁.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组,其中45岁~59岁组276例,60岁~74岁组283例,≥75岁组145例.3组一般资料详见表1.
作者:孙兰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酒精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对酒精性心肌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方法 对确诊为酒精性心肌病的27例患者,通过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血液生化、腹部超声等分析,并对确诊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 给予戒酒及其他相关治疗3周至1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好转.复查示左室射血分数提高,肝肾功能有所恢复.结论 酒精性心肌病临床症状与扩大型心肌病相同,有长期嗜酒史,诊断和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彻底戒酒.
作者:赵伟平;苗阳;田红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4例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对照组予多烯康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69%,明显优于对照组62.00%(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疗效优于多烯康治疗.
作者:徐竺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高龄冠心病患者具有病变复杂、介入并发症发生率高的特点,是否积极进行血运重建治疗目前尚有争议.随着介入技术的进步,介入治疗不断增加,在循证医学研究基础上,积极探讨其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磊;张敏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及降血脂、降血黏度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189例随机分为心可舒组(治疗组,108例)与复方丹参组(对照组,81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6.30%,显效率为52.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37%,显效率为14.8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或P<0.01).结论 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及降血脂、降血黏度的疗效好,无明显副反应.
作者:万淑娟;江水平;管吉宝;杨明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中药血脂康胶囊和其他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
作者:胡炜;周栋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