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洪
我国是胃癌高发病率的国家之一,全球40%以上的胃癌新发病例发生在我国[1].据我国2015年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胃癌发生率仅次于肺癌,也是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二大病因[2].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胃癌患者的生存率有明显提高,在大型医院,胃癌的5年生存率从40.1%提高到57.6%[3].近年来,人们对胃癌的研究逐渐深入,胃癌的治疗模式从单一的手术治疗进入多学科团队的新治疗模式[4].新辅助化疗具有降低肿瘤分期.提高R0切除率等优势,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胃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彭良群;张斌;杨巍;张占东;刘洪兴;花亚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林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早期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模式,早期护理干预组则制定一对一护理方案,早期开展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负性情绪的影响.结果 早期护理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5%)低于常规护理组(17.5%),SAS、SD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的双下肢深静脉发生率,改善负性情绪,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海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复发性翼状胬肉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70例(81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羊膜移植术治疗,治疗组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和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并通过术后为期1 a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发性翼状胬肉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白内障小切口手法超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三门峡市中医院接受白内障小切口手法超乳术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护理前后视力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研究组,视力水平低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白内障小切口手法超乳术中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改善术后情况,提高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古风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足月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6例窒息后脑损伤的足月新生儿,均实施MRI检查,由2位临床经验丰富,且对患儿临床表现尚不清楚的影像科医师通过双盲法对66例患儿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66例患儿MRI常规诊断(FLAIR、T2WI、T1WI)与DWI序列扫描图像进行综合分析,脑损伤组共39例,无脑损伤组共27例.其中脑损伤组中出现3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HIE),9例出血性脑损伤;39例脑损伤患儿MRI检查显示,常规序列(FLAIR、T2WI、T1WI)8例表现正常,31例表现异常;DWI序列扫描图像显示16例表现正常,23例表现异常.结论 DWI技术可有效检测早期病变,常规MRI检查适用于病变慢性期及随访中,两者可互相补充,为足月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诊断提供有力依据,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松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镇平县中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进行剖宫产术,观察组给予剖宫产术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子宫复旧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产后恶露排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宫缩素使用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子宫复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行剖宫产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颅内损伤患者血清IL-6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3组,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评估IL-6及CRP的含量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伤后第1、3、7、14天,3组患者的IL-6和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患者IL-6和CRP水平低于中度、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患者IL-6和CRP水平低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伤3个月后,预后良好组患者CRP、IL-6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OS评分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CRP和IL-6水平与GOS评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83、-0.469,P<0.05).结论 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情况与患者血清中IL-6和CRP水平有关,可通过检测两者的水平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作者:谭杨劲;文世宏;李雪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片治疗烧伤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东莞康华医院收治的102例烧伤瘢痕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自体刃厚皮片方法治疗,观察组给予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片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94.12%、72.5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烧伤瘢痕患者采取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片治疗可显著改善皮肤色泽、质地疗效,对于提高美观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沈胜生;梁达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在安阳地区医院住院时采取常规治疗的56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5年1-12月在安阳地区医院住院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80.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在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方面临床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山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7月荥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及49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设为A组、B组,另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对照组,均行D-D、FIB及hs-CRP水平检测,并比较其检测结果.结果 A组D-D、FIB及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进展性脑梗死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治疾病的依据.
作者:胡淑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营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平顶山市中医院9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营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统计两组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MIS评分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联合应用营养护理与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姝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胫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交锁髓内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均可治疗胫骨干中下段骨折,但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疗效优于交锁髓内钉,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献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后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于商丘市中心医院行后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患者围手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后,对照组麻醉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麻醉前及术后1 d的心率及血压水平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后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轻应激反应.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与单纯小切口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在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早期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总引流时间及术后总引流量等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是早期肺癌的有效手段,可以促进患者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何辉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产后健康宣教在初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商丘市中心医院于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5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进行产后一般护理,观察组加以实施产后健康宣教.比较两组产后恢复效果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子宫入盆时间、泌乳始动时间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护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采取产后健康宣教干预,利于普及产后保健知识及改善产妇自我护理能力,缩短产后康复周期,临床可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闫桂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纤维桩修复前牙残冠残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40颗前牙残冠残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的金属桩修复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纤维桩修复前牙残冠残根,观察患者的牙龈、桩核等修复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桩核松动脱落1例,对照组中牙龈变色患者1例,桩核折断及松动患者共3例,桩核折断及松动患者共2例,X线显示牙根密合性较差且根尖区有阴影患者1例,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纤维桩修复前牙残冠残根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素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2例早期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施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灶以左半结肠多,占78.13%;内镜下隆起型比例高(62.50%),平坦型比例低(12.50%);手术时间为40~130 min;整块切除率为100%,治愈性切除率为93.75%;迟发性出血、术后感染各1例,对症处理后痊愈,无穿孔病例;随访未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满意,且微创、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鹏;花亚伟;张占东;杨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填充治疗,随访6个月.统计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高于对照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风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ysC与MALB/SCr比值对2型DN的早期诊价值.方法 选取淮滨县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2型DM患者,其中2型DM合并尿蛋白阴性患者50例(A组),合并尿蛋白弱阳性患者30例(B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C组),对3组患者CysC、肌酐水平及MALB/SCr比值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的CysC与MALB/SCr比值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B组患者测量值显著高于A组(P<0.05),且随着患者病情加重,各指标浓度逐渐增高.A组患者采用CysC联合MALB/SCr比值诊断阳性率为60%,明显高于单项检查.结论 CysC与MALB/SCr比值在2型DN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检验价值,联合测定可以提高早期诊断阳性率.
作者:刘洪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40)和优质组(n=40),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优质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优质组患者护理后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病区管理、健康教育、关爱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段德蕊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