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薇薇;刘哲言;李雪;刘新建;宋永平
目的 探讨品管圈小组在完善供应室追溯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阳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供应室质量管理工作分为两个阶段,2015年前为第一阶段,2015年后为第二阶段,2015年初实施品管圈小组,对比两个阶段供应室追溯质量管理工作情况.结果 第一阶段手术器械、一次性物品、灭菌包、科室自备物品不良追溯率均高于第二阶段(P<0.05);第一阶段物品包过期率、下收下送出错率高于第二阶段(P<0.05);第二阶段物品供应及时满意度、沟通满意度、物品供应质量满意度均高于第一阶段(P<0.05).结论 品管圈小组方法在供应室追溯质量管理工作应用后,物品不良追溯率、物品包过期率、下收下送出错率显著下降,临床科室对供应室追溯质量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有效保证了供应室追溯管理工作质量.
作者:梁佳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小儿消化不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在开封市儿童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120例消化不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行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止吐时间及止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小儿消化不良开展整体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淑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经腹入路与经左胸入路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近期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9月沁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胃底贲门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施行经腹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经左胸入路手术治疗.记录两组住院时间、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切除率、切缘癌组织阳性率并随访1 a,统计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切除率、切缘癌组织阳性率、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经腹入路与经左胸入路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均具有良好近期效果,应依据肿瘤浸润、转移情况以及患者机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入路方法.
作者:郎顺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开胸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科行开胸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全麻,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比较两组血清炎症因子和血流动力学水平.结果 对照组插管时、拔管时的心率(HR)明显高于观察组,插管时、拔管时、拔管后1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 h、术后1 d的白细胞介素-6(IL-6)明显高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开胸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并对患者体内血清炎症因子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贾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以凝血功能为主的危险因素对宫颈癌预后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住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比较各组生存差异,Cox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共纳入分析412例患者,其中血栓组患者47例,非血栓组患者365例,非血栓组患者生存率明显优于血栓组(P=0.00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P<0.001)、Khorana评分(P=0.010)、D-二聚体(P<0.001)及APTT(P<0.001)与宫颈癌患者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Khorana评分、D-二聚体和APTT为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死亡组患者D-二聚体(P<0.001)、APTT(P<0.001)和SCC(P=0.032)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结论 宫颈癌患者伴深静脉血栓形成预后不佳,可能与高水平D-二聚体、高水平APTT、高Khorana评分相关.
作者:程薇薇;刘哲言;李雪;刘新建;宋永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采用探究式学习理念对心脏病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进行治疗的心脏病外科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法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心脏病外科护理教学,干预组患者采用探究式学习理念改良的护理教学方案.采用自拟调查问卷收集患者对护理教学方案的满意度,采用理论考试与操作结合的方式对护理能力进行评级并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探究式学习理念应用到对心脏外科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教学中,显著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毛蕾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三联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焦作同仁医院眼科就诊的老年性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三联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对于符合手术适应证者为首选治疗方法,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程明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系统康复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康复训练,运用社会适应功能评估量表(SAFE)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F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王喜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6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早期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在不同时间点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在3个月时,其智力发育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在护理后6、12、18个月时,其智力与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患儿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的预后,提高患儿的生长发育质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压缩雾化吸入长托宁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阻,对照组在行纤支镜检查前单独给予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利多卡因行鼻部、环甲膜局部麻醉.治疗组除给予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利多卡因行鼻部、环甲膜局部麻醉外,在行纤支镜检查前30 min雾化吸入长托宁.分别监测支气管镜检查前、检查开始、检查中、检查结束后即刻及检查结束后10 min时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气道分泌物等情况,观察患者的镇静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刺激性咳嗽次数,术中、术后气道分泌物较对照组少.治疗组患者均无口干、恶心、头晕、尿潴留、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长托宁对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影响极小,安全性高,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支气管镜检查的耐受性.
作者:李艳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增强CT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于济源市肿瘤医院进行治疗的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CT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使用增强CT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比较使用常规CT和增强CT诊断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1.11%(4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33/45)(P<0.05).观察组患者小种植灶面积及种植灶的长度、宽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增强CT对腹部肿瘤转移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既能提高诊断准确率,又能较为准确地测量种植灶大小,对临床诊治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黄利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超短波加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过敏性鼻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给予所有患者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每天早晚各1次,每侧鼻腔喷1次,连续治疗1个月.在此基础上采用USW-A超短波电疗机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短波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在吉首市人民医院行抢救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方式分组,其中60例经120接诊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60例自行入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救治措施,观察组实行急诊绿色通道.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观察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绿色通道能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并缩短治疗时间和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胡明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7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特点和诊断价值.结果 7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超声诊断动脉导管未闭合者13例(17.1%),室间隔缺损者33例(43.4%),房间隔缺损者21例(27.6%),心内膜垫缺损者2例(2.6%),法洛四联症者4例(5.3%),其他疾病3例(3.9%).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直观、安全的诊断方式,可作为先天性心脏疾病患儿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陈轶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纤维桩修复前牙残冠残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40颗前牙残冠残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的金属桩修复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纤维桩修复前牙残冠残根,观察患者的牙龈、桩核等修复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桩核松动脱落1例,对照组中牙龈变色患者1例,桩核折断及松动患者共3例,桩核折断及松动患者共2例,X线显示牙根密合性较差且根尖区有阴影患者1例,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纤维桩修复前牙残冠残根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素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对老年疝气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及疾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118例老年疝气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抑郁评分(HAMD)、焦虑评分(HAMA)变化情况,并随访2 a统计两组疾病复发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HAMD评分、HAMA评分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观察组术后2年复发率(0.0%)低于对照组(1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疝气患者围手术期予以优质护理可显著缓解其负性情绪,降低术后疾病复发率.
作者:申秋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颅内损伤患者血清IL-6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3组,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评估IL-6及CRP的含量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伤后第1、3、7、14天,3组患者的IL-6和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患者IL-6和CRP水平低于中度、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患者IL-6和CRP水平低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伤3个月后,预后良好组患者CRP、IL-6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OS评分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CRP和IL-6水平与GOS评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83、-0.469,P<0.05).结论 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情况与患者血清中IL-6和CRP水平有关,可通过检测两者的水平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作者:谭杨劲;文世宏;李雪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差异,为探讨合理的雾化治疗小儿急性哮喘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2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方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15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方式均能有效缓解小儿急性期哮喘,雾化效果相当,氧驱动雾化吸入更利于提高患儿血氧饱和度,但需要氧气源,而空气压缩泵适合家庭使用,二者各有优势.
作者:李会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维生素B12的检测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武陟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48例患者为研究组,同期体检的健康者4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测后的血清维生素B12含量.结果 研究组叶酸和维生素B12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者的叶酸和维生素B12含量低于中度和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维生素B12与腔隙性脑梗死之间关系密切,患者病变程度越重血清维生素B12水平越低.应对成年人膳食结构予以适当调整,加强维生素B12摄入,从而促使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降低.
作者:周九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高血压患者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在患者出院后给予对照组常规教育措施,给予观察组个性化延续护理,分别于出院第2天及3个月时,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促使护理工作有效、稳定、连续地开展,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华巧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