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效果分析

胡昀杰

关键词:单侧开颅术, 双侧开颅术,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 颅内血肿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手术效果.方法 收集登封市中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双侧开颅术治疗,观察组行单侧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嗅觉和精神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GO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单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效果显著,对患者脑组织损伤程度低,可在临床推广,但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颌骨骨质的评估及对种植的影响

    目的 评估影响颌骨骨质的因素,探讨CBCT对骨质分类的影响.方法 ①选择2004年4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市口腔医院接受种植治疗的患者,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种植部位、骨质的分类以及失败的相关因素.②选取Ⅰ类骨、Ⅱ/Ⅲ类及Ⅳ类骨患者各20名,测量CBCT下HU值,通过SPSS软件采用x2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30例患者共植入种植体1 319颗,Ⅰ类骨质52颗,Ⅱ/Ⅲ类骨质1 015颗,Ⅳ类骨质252颗;Ⅰ类骨质在20~40岁的女性患者中比例较高,下后牙区多见,失败率相对较高.Ⅱ/Ⅲ类常见,Ⅳ类骨上颌多见,Ⅰ类骨、Ⅱ/Ⅲ类及Ⅳ类骨之间的HU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的年龄、性别对骨质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种植部位骨质组成不同;CBCT下HU值可作为骨质分类的参考,Ⅰ类及Ⅳ类骨质较Ⅱ/Ⅲ类骨质失败率高.

    作者:孔江涛;孙贵峰;郑现涛;王鹏;马俊峰;程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全程护理干预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民权县人民医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98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接受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抑郁、焦虑占比,术中应激性以及术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前焦虑、抑郁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术中应激性良好患者占比和术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术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术中应激性,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增强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婧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品管圈活动对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手术室2015年10-12月参与手术的护士856人次为品管圈前组(A组).2016年3-5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参与手术的护士923人次为品管圈改进组(B组).比较两组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率.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B组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水平.

    作者:李慧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表皮干细胞复合羊膜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糖尿病难愈创面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对表皮干细胞复合羊膜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糖尿病难愈创面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60只体质量250 ~300 g的雄性SD大鼠,建立糖尿病SD大鼠创面模型,分离培养大鼠皮肤表皮干细胞(ESCs),使用5-溴脱氧尿嘧啶(5-BrdU)对其进行标记.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大鼠分为A、B、C组,A组大鼠皮肤创面接受羊膜负载BrdU标记的ESCs组织工程皮胶移植;B组大鼠皮肤创面接受羊膜移植;C组大鼠皮肤创面不接受处理.观察3组大鼠皮肤创面的愈合情况.结果 A组大鼠治疗7、14 d后的PCNA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平均值以及创面愈合率均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表皮干细胞复合羊膜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糖尿病难愈创面安全可行.

    作者:狄海萍;李晓亮;薛继东;李强;曹大勇;韩大伟;夏成德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传统拔牙技术与微创技术在阻生齿拔除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传统拔牙技术与微创技术在阻生齿拔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需要进行阻生齿拔除的患者74例,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牙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拔牙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牙窝完整性、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拔牙窝完整性、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阻生齿拔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以及手术时间短的优势,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海燕;薛雯;徐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重度牙周炎合并牙列缺损应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重度牙周炎合并牙列缺损应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重度牙周炎合并牙列缺损患者42例(74颗),均接受牙周基础治疗与根管治疗,并在此基础上接受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观察并比较疗效、牙齿松动度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愈23例,好转17例,无好转2例,总好转率为95.2%.治疗前,Ⅰ度松动23颗,Ⅱ度松动37颗,Ⅲ度松动14颗;治疗后,无松动14颗,Ⅰ度松动为36颗,Ⅱ度松动为23颗,Ⅲ度松动为1颗,修复效果明显.治疗后患者的牙龈指数、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口腔健康状况以及咀嚼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牙周炎合并牙列缺损应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与咀嚼功能,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修复方法,推荐临床推广.

    作者: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低钾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低钾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行腹膜透析治疗患者,根据入院治疗后有无出现低钾血症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及低钾血症发生率.结果 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3a、腹膜透析时间>3个月患者更易出现低血钾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时,应充分考虑其年龄与身体情况,严格控制腹膜透析时间,制定相应预防措施,以降低低钾血症发生率.

    作者:金秀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张龙乡卫生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异山梨酯,予以观察组患者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周顺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温阳强心汤对心肾阳虚夹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温阳强心汤对心肾阳虚夹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商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均为心肾阳虚夹血瘀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单纯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阳强心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每搏输出量(SV)、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强心汤应用于心肾阳虚夹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陈翠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在早期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泌阳县中医院收治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23例(25髋),采用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治疗,术后第1个月和每3个月定期随访,评估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ⅡA期4髋,ⅡB期10髋,Ⅱc期11髋,术后各个时期的髋关节评分、髋关节优良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用于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可有效改善髋关节症状,促进坏死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焦志成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补肾和血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补肾和血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于方城县中医院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炎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和血汤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高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和血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张伟;许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化疗联合金米益肺汤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化疗联合金米益肺汤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温县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金米益肺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的同时加用金米益肺汤,可以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绍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布洛芬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加巴喷丁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崔自慧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动脉介入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动脉介入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为该治疗方法的推广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许昌市立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动脉介入溶栓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00%与对照组1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动脉介入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能改善其神经功能,效果优于常规治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长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PCOS不孕不育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PCOS不孕不育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各4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88%比77.55%),治疗后妊娠率65.31% (32/49)高于对照组的42.86% (21/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化痰活血法用于PCOS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治疗后妊娠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井建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及漏诊分析

    目的 分析血液细胞形态学的误诊及漏诊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70例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液形态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发生误诊以及漏诊的原因,并探索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20例患者经形态学检查诊断为肝细胞性黄疸,生化检查+形态学检查确诊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误诊、漏诊10例,误诊、漏诊率50%;误诊为双性贫血20例患者联合检查诊断为冷凝集综合征,误诊漏诊12例,误诊漏诊率60%;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17例患者联合检查诊断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误诊、漏诊6例,误诊、漏诊率35.3%;误诊为急性白血病13例患者联合检查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误诊、漏诊5例,误诊、漏诊率38.5%.结论 血液细胞形态学中的误诊及漏诊现象在各医疗机构中较为常见,主要与检验科室人员的素质、管理制度缺失存在相关性,临床实践中要以此为基础采取措施进行改进,进而提高血液形态学检验的精准度.

    作者:王琦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冠心病患者术后肌酐清除率、NAG、SCr以及BUN水平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对冠心病患者术后肌酐清除率、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尿素氮(BUN)及肌酐(SCr)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予以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CCABG),观察组予以OPCABG,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肾脏生化指标(SCr、NAG、BUN、肌酐清除率)变化情况及呼吸机使用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 SCr、NAG、BUN水平及肌酐清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CABG可改善冠心病患者肾脏各生化指标水平,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

    作者:李良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效果比较

    目的 研究鞍结节脑膜瘤实施额下入路与翼点入路手术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9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鞍结节脑膜瘤患者84例,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42例.A组从额下入路,B组从翼点入路,比较两组术中肿瘤切除等级、术后2周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肿瘤全切除率为83.3%,高于B组的61.9% (P <0.05).两组术后视力改善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额下入路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术野更优,可保障全切,不影响术后视力提升、不增加并发症.

    作者:薛俊锋;张五中;赵峻波;辛艳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纽曼健康系统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究纽曼健康系统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固始县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4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予以对照组常规围生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纽曼健康系统模式干预,观察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 h PG)控制情况,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HbA1c、FBG、2 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45.95% (17/37)、早产率2.70%(1/37)、低体质量新生儿发生率5.41% (2/37)均低于对照组70.27%(26/37)、21.62%(8/37)、27.03%(1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纽曼健康系统模式能有效提高GDM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朱建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在胆管梗阻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在胆管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舞钢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胆管梗阻的79例患者,入院后均由同一医师完成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检查,统计记录患者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检测结果,并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 79例患者经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检查,胆管梗阻检出77例,准确率为97.47%;肝外胆管近段梗阻或中段梗阻与肝外胆管远段梗阻影像学表现有明显差异.结论 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在胆管梗阻中具有较高检出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孙瑞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