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柏
目的:初步了解河南省罕见疾病的专家认知及病种分布现况。方法以河南省各地市29家三级医院和市级妇幼保健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从事与罕见疾病相关科室的391名专家进行现况调查,利用统计分析方法了解各位专家对罕见疾病的认知情况,并统计2003-2013年所接触的罕见疾病种类和数量。结果共统计241种罕见疾病3316例。相关专家对罕见疾病认知缺乏,其中13(3.32%)名医生公开发表罕见疾病相关论文;9(2.30%)名医生曾经参与罕见过疾病相关课题。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河南省庞大罕见疾病群体的客观存在,探索了河南省各系统罕见疾病的客观分布及存在,开展进一步的河南省罕见疾病流行状况调查势在必行。
作者:马楠;李向旭;聂伟;郭永军;王凯娟;宋春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 CT 与 MRI 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博爱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治疗的25例胰腺实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 MRI 和 CT 特征。结果CT 扫描发现肿瘤囊性位置处于病灶中心内,囊壁分界不清晰,为多囊性分布,予以增强扫描后,其动脉期肿瘤组织的实质部位显示轻度强化,而静脉期肿瘤部分则显示部分增强,未发现有胰管、胆总管扩张以及淋巴结肿大;MRI 扫描发现肿瘤组织边缘较明显,轮廓规则,T1 WI 显示多发囊状低信号肿块或片状高信号;T2 WI 肿瘤显示混杂或高信号。结论MRI 和 CT 检查可为临床确诊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提供参考依据,对相关治疗方法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贾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前米非司酮预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蔡县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采取常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50例作为对照组,另50例作为观察组,在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前使用米非司酮预处理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前使用米非司酮进行预处理的临床效果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手术并明显缩小肌瘤体积,减少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时欣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卡铂+吉西他滨方案解救治疗耐蒽环和(或)紫杉类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的临床效果。方法52例蒽环类和(或)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卡铂+吉西他滨方案化疗:吉西他滨1000 mg/m2,d1,d8;卡铂 AUC =2,d1,d8;每21 d 为1个周期。患者多接受6个化疗周期或至疾病进展。结果52例患者共完成213个化疗周期,中位化疗周期数为4.1个。其中 CR 3例(5.8%),PR 24例(46.2%),SD 19例(36.5%),PD 6例(11.5%),总有效率为52.0%,肿瘤控制率为88.5%。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及外周神经炎等,多为Ⅰ~Ⅱ级毒性反应,简单对症处理后均可恢复,无死亡以及因不良反应致化疗无法进行的情况。结论卡铂+吉西他滨方案解救治疗耐蒽环类和(或)紫杉类的晚期转移 TNBC,不良反应可控,疗效肯定,值得推荐。
作者:尚建华;谷元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级检验在血脂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桐柏县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采集的298例血脂生化标本,分别进行分级检验及传统拉网式检验,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 AI、载脂蛋白 B 等项目。结果两种检验方法检测 TC、TG、HDL 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分级检验检测 LDL、载脂蛋白 AI、载脂蛋白 B 阳性率高于拉网式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级检验提高了血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降低了检验成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其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针刺配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帕金森患者肌僵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四会市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5例帕金森综合征伴肌僵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美多巴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比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 UPDR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 UPD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针刺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帕金森综合征伴肌僵直患者效果突出,可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作者:莫少珍;廖建平;高庆强;贺怡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东莞台心医院2015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纳治疗,研究组给予阿司匹林和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PDW)、血小板大聚焦率(MAR)、血小板比积(PCT)变化情况,统计治疗后病情转归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MPV、PLT 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且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8.0%)高于对照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纳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赵伟;赵桂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宫颈机能不全流产产妇手术时机选择对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驻马店市中医院2012年12月至201 4 年12月收治的72例因宫颈机能不全导致流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选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 =44)和对照组(n =28)。观察组在流产后即行宫颈环扎术,对照组在下次妊娠16~20周行宫颈环扎术,统计两组患者再次妊娠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再次妊娠流产3例,顺利妊娠至36周41例,再次妊娠成功率93.2%,对照组再次妊娠成功率53.5%,观察组再次妊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宫颈机能不全流产产妇在清宫术后宜立即接受宫颈环扎术,该术创伤小,能显著提高再次妊娠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紫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光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硬腰联合麻醉下急诊行阑尾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手术切口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感染率(5.13%)低于对照组(1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促进急性阑尾炎患者身体康复,缓解不适,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帮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BC)患者再发甲状腺疾病发病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45例 BC 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分子类型 BC 患者再发甲状腺疾病发病率的差异。结果145例 BC 患者中,合并甲状腺癌2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70例。Luminal A 型 BC 患者再发甲状腺疾病总发病率高于其他3型(P <0.05);其他3型间再发甲状腺疾病总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分子分型 BC 再发甲状腺疾病具有一定差异,Luminal A 型 BC 患者更易再发甲状腺疾病。
作者:朱骊旭;高艳丽;李孟圈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淇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则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统计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邢振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氟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夏邑县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贝拉普利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贝拉普利+氟伐他汀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血肌酐、尿蛋白及尿素氮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 <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 <0.05)。结论采用氟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可有效保护患者肾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壮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联合尼群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厄贝沙坦片0.15 g 口服,1次/d,尼群地平片10 mg 口服,2次/d。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尼群地平片,用量用法与观察组相同,疗程为1个月。监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尼群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效果显著,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谷二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早期认知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及护理,并给予观察组患者早期认知护理干预,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抑郁障碍情况、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 SDS 评分和 MMSE 评分均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干预后 SDS 评分和 MMSE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认知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障碍情况和认知功能,有助于神经功能康复,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任静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5例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膝关节镜诊断及治疗,观察术前、术后的膝关节功能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145例患者经过关节镜检查均确诊为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治疗优良率达95.55%;术前 Ly-sholm 评分平均为(50.64±16.21)分,明显低于术后的(90.23±12.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关节镜诊治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具有诊断准确性高、治疗有效率高等优点,有效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作者:刘亚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降阶梯抗生素治疗策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重症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 COPD 并发重症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实验组给予降阶梯抗生素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各项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总好转率(92.3%)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各项相关指标均有所改善(P <0.05),实验组改善更明显(P <0.05)。结论对 COPD 并发重症感染患者采用降阶梯抗生素治疗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临床干预作用令人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震宇;孙荣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瑞通立与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辉县市人民医院进行救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溶栓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尿激酶组(30例)和瑞通立组(58例),尿激酶组患者予以尿激酶进行溶栓,瑞通立组患者予以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进行溶栓,其余常规治疗相同,对治疗后两组患者溶栓再通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瑞通立组患者在60、90、120 min的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尿激酶组患者(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通立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方面冠脉血管再通率高,不良反应发生少,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孙丽琴;马长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替比夫定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用药安全。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镇平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给予所有患者保肝、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替比夫定口服,连续治疗6个月。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 Child -Pugh 分级、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 Child -Pugh 评分及分级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通许县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68例,根据转归将患儿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对所有患儿的胸部 X 线特点、诊断方法、呼吸机应用参数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患儿顺利治愈,14例患儿死亡,死亡率为20.59%;绝大部分患儿胸片检查可见双肺存在斑片状阴影,部分显示为弥漫性浸润影;心脏彩超检查显示高达83.82%的患儿合并 PPHN;存活组患儿的 PaO2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FiO2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以呼吸机辅助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呼吸症状,其中入院血气参数评估有利于对患儿的预后进行判断。
作者:宋爱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心律失常再发生率,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王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