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川
目的:探讨抗病毒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选取鄢陵县中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开具的485张处方,对抗病毒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85张处方中有抗病毒药物处方279张,包括住院部处方124张(47.88%),门诊部处方155张(68.58%)。门诊部利巴韦林是主要的抗病毒药物,占46.45%(72例)。同时使用2种抗病毒药物的处方53张(34.19%)。结论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加强抗病毒药物的教育宣传工作。
作者:胡俊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分析碱性含酶清洗剂与多酶清洗剂对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200件止血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取多酶清洗剂清洗,观察组取碱性含酶清洗剂清洗,分别采用目测法和血红蛋白法评价清洗合格率。结果观察组目测法检测合格率为98.83%,显著高于对照组8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红蛋白法检测合格率与对照组95.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碱性含酶清洗剂和多酶清洗剂均可清除器械表面血红蛋白,但碱性含酶清洗剂对金属器械的损伤较少,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者:秦红云;刘静;王秋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74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心电图检测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2.97%(P <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电图检测结果,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卫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析低剂量非铂类药物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鄢陵县中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吉西他滨或去甲长春花碱联合顺铂化疗,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去甲长春花碱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3%,治疗组为5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 KPS 评分增高达63.33%(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0%(19/30)(P <0.05)。治疗组消化道反应较对照组轻(P <0.05);两组骨髓抑制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剂量非铂类药物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炎效果较好,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宏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主要原因是由于纤维环、颈椎间盘髓核、软骨板,特别是颈椎髓核发生退行性病变,再加上外界因素的作用,从而使颈椎椎间盘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到椎管内,压迫相邻的脊神经根、硬膜囊或者脊髓,进而引起颈肩部疼痛、酸胀、活动受限,上肢麻木疼痛、四肢无力,或者眩晕、头痛,胸闷、心悸,走路不稳,有踩棉花的感觉及排尿困难等症状和体征,严重时可引起高位截瘫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祖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对此病的不断认知和深入研究,CDH 的治疗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和规范化的趋势。现将近些年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高世磊;王佳;李跃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延长不同实验步骤温育时间对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结果的影响,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方法在其他实验参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加酶前、加酶后、显色等步骤的温育时间,分别对强阳性、中阳性、弱阳性、阴性标本进行检测,所得数据采用 SPSS 17.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延长加酶前温育时间对强阳性和弱阳性标本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强阳性标本吸光度明显下降,弱阳性标本明显加强,并与延长的时间密切相关。②延长加酶后温育时间对各标本吸光度(阴性除外)影响显著。③延长显色时间对实验结果影响并不明显。④延长各反应步骤温育时间对 HB-sAg 阴性标本吸光度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正确的步骤适当延长温育时间可提高 ELISA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弱阳性标本的检出率。
作者:严凤好;钟展华;曾少丽;陈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路径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原阳县红十字医院收治的行阑尾切除术的160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路径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80例患者采用系统性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80例患者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术后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16.25%,同时研究组的各项临床指标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阑尾炎切除患者围术期应用系统性健康教育路径表,能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沙桂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艾滋病住院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HIV /AIDSQOL -46量表对河南省上蔡县中医院2014年10月1日至15日收治的56例艾滋病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AIDS 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常模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病因及病情程度与生存质量呈负相关,经济因素、自理能力及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结论艾滋病住院患者生存质量较低。外界支持、医疗及护理技术的提高有利于艾滋病住院患者生存质量提高。
作者:扶伟;徐立然;李亮平;李正;丁雪;邱荃;杨超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胸腔注射顺铂和干扰素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恶性胸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2例组织病理学和胸水细胞学检查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在胸腔穿刺置管排尽胸水后,联合组胸腔注射顺铂50 mg/m2和干扰素300 IU 联合静脉输注多西他赛40 mg/m2,对照组胸腔注射顺铂50 mg/m2和干扰素α-2b 300 IU,用药时间均为每周1次,共3次,4周后观察两组胸腔积液治疗有效率、原发病灶和其他转移灶肿瘤控制率、生活质量改善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二分类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联合组胸腔积液有效率100.00%、原发病灶和其他转移病灶肿瘤控制率96.88%、生活质量改善率93.75%,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6.67%、80.00%和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发热反应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腔注射顺铂和干扰素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恶性胸积液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晓珂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1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总疗程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 C 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经2周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92%,显著优于对照组(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 CRP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于改善脑梗死患者局部脑组织功能,抑制疾病进展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兵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6例产妇随机分为3组,各62例。A 组给予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20 u,B 组给予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C 组给予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20 u 联合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比较3组产妇术中及术后2 h、2~24 h 的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 组产妇术中及产后2 h、2~24 h 出血量显著少于 A 组、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产妇均有轻度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梅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55例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患者恢复情况。结果55例妇科肿瘤化疗骨髓抑制患者经相应治疗及护理,骨髓造血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改善总有效率90.9%。2例患者合并感染,肝肾功能正常。治疗后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P <0.05)。结论妇科肿瘤患者化疗后易出现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加强化疗后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完成化疗疗程,稳定度过骨髓抑制期。
作者:孙凤茹;董云;周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恩替卡韦辅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根据用药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恩替卡韦辅助治疗,评价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 HA、L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 HA、LN、PⅢP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HA、PⅢ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恩替卡韦辅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肝纤维化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华兵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4(IL -4)、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于千佛山医院确诊为慢性荨麻疹并进行治疗的资料完备的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70例)单纯采用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 IL -4和 sV-CAM-1的影响。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2.8%,对照组为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治疗后观察组 IL -4、sVCAM-1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物可通过改善体内炎症因子与黏附因子水平缓解患者的症状,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鹏飞;孙晓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鄢陵县中心医院头颈肿瘤外科收治的340例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投诉事件、护理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事件发生情况,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头颈肿瘤外科病房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进行护理,能显著降低护理投诉事件、护理风险事件、护患纠纷等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志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措施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潢川县人民医院行直肠癌切除术并行结肠造口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n =45)和对照组(n =45),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护理人员进行为期半年的延续护理干预,以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中文版)评价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半年的生活质量。结果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童晶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OLV)期间盐酸戊乙奎醚联合保护性肺通气模式对肺内分流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通气组(N 组)和保护性通气组(P组),盐酸戊乙奎醚联合保护性通气组(PHC 组),各20例。于单肺通气前、单肺通气后30、60 min,双肺通气后桡动脉采血做血气分析,观察 PaO2、PaCO2、PH、FiO2等数据,并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同时收集静脉血观察 IL -8和 TNF -α水平。结果与 N 组相比,P 组和 PHC 组 T1~T2时点 Ppeak 均明显降低(P <0.05);P 组和 PHC 组 T1~T2时点肺内分流均明显降低(P <0.05);与 N 组和 P 组相比,PHC 组血浆 T1~T3时点和 TNF -α水平明显下降(P <0.05),PHC 组血浆 T2~T3时点 IL -8水平明显下降(P <0.05)。结论单肺通气期间,盐酸戊乙奎醚联合保护性通气模式可有效减轻肺损伤。
作者:钦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272对反复自然流产夫妇的染色体核型,探讨染色体异常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常规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G 显带进行核型分析。结果272对反复自然流产夫妇染色体异常31例,检出率5.70%。其中罗氏易位10例(1.84%),相互易位7例(1.29%),倒位5例(0.92%),常染色体多态变异3例(0.55%),Y 染色体多态变异6例(1.10%)。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引起反复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对高危人群进行染色体检查,对指导其生育和防止遗传病患儿的出生十分必要。
作者:张月;张光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延期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西峡县人民医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股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患者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早期外固定延期内固定手术(>48 h),对照组采用急诊型内固定手术(≤48 h),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早期外固定联合延期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
作者:孙文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工肝治疗重度肝病过程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重度肝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均行人工肝治疗,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80.8%)(P <0.05);观察组88.5%患者对护理方案满意,高于对照组(69.2%)(P <0.05)。结论人工肝治疗重度肝病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曹美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