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卤米松治疗神经性皮炎及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任虹;张瑞丽

关键词:皮炎, 神经性, 湿疹, 卤米松, 丁酸氢化可的松
摘要:2007年3月-2008年4月我科应用0.05%卤米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及慢性湿疹,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皮肤科杂志相关文献
  • 着色性干皮病并发黑素瘤和血管肉瘤

    报告1例着色性干皮病.患者男,26岁.全身泛发色素斑、雀斑样损害20余年,头面部及下眼睑肿物2年,日光曝露部位皮肤色素进行性增加.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血管肉瘤和黑素瘤.

    作者:刘少卿;邹先彪;陈敏亮;王宏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烧伤瘢痕继发鳞状细胞癌并广泛转移1例

    患者女,55岁.因右手烧伤后瘢痕34年,发生癌变2年,右手切除10个月,右上肢及右侧躯干部多数结节5个月,伴剧烈疼痛,于2007年5月10日来我院就诊.

    作者:李妍;赵邑;涂平;朱学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血管内压增高性紫癜60例误诊分析

    笔者系统回顾了1999年12月-2007年12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血管内压增高性紫癜患者,发现有60例被误诊,并被不同程度地误治.笔者就本病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如何避免误诊作一分析,旨在引起基层临床医师对本病的重视.

    作者:宋文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游离皮肤移植治疗阴部及其周围组织坏死性筋膜炎

    1病历资料患者男,42岁.下腹部出现红斑、阴囊和阴茎红肿10 d余,于2007年4月10 日入院.皮肤科检查:下腹部可见边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压之稍褪色,可见片状分布的豌豆大血疱,部分干涸、结黑痂;阴囊及阴茎包皮充血、水肿明显,伴有糜烂、渗液,部分包皮呈黑色.

    作者:杨镓宁;戴耕武;潘宁;应川蓬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红皮病169例回顾性临床分析

    红皮病(erythroderma,ED)又称剥脱性皮炎(exfoliative dermatitis),是指鳞屑性红斑面积≥90%体表面积的皮肤疾病[1].红皮病病因往往不清,治疗困难,常伴有全身症状,危及生命,预后差.因此,笔者收集了我科1999-2007年收住入院的169例ED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琼;夏萍;方栩;郑志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汶川特大地震绵阳市灾区皮肤病发病情况分析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发生特大地震,绵阳市位于地震重灾区,一些常见的皮肤病发病率呈爆发性增长,现将地震期间皮肤病的发病情况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任虎;宾彬;黄海军;周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皮肤透明细胞鳞状细胞癌

    报告1例面部透明细胞鳞状细胞癌.患者女,90岁.左面颊新生物伴溃疡半年余.组织病理检查示:癌细胞呈巢状,细胞多角形,胞质透明,核明显异形.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透明细胞鳞状细胞癌.

    作者:侯麦花;朱文元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乳头腺瘤

    报告1例青春期发病的乳头腺瘤.患者女,15岁.左侧乳头出现丘疹半年,约0.5 cm×0.5 cm大,突出正常乳头约1mm,不痛不痒,无破溃及渗液,境界清楚.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呈疣状增生,肿瘤位于真皮内,呈腺腔样结构,腺体腔而由高柱状嗜酸性细胞组成,可见顶浆分泌,外层是肌上皮细胞.腔内乳头瘤样突起明显,细胞无异形.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癌胚抗原(CEA)、角蛋白(CK)-7及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均(+).诊断:乳头腺瘤.

    作者:王涛;刘跃华;方凯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牛痘样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

    目的:根据3例种痘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hydroa vacciniforme-like CTCL)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进一步探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3例hydroa vacciniforme-like CTCL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3例患者均为幼年发病,皮损开始出现在曝光部位,反复发作,数月或数年后进展性或逐渐蔓延至非曝光部位,且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皮损组织病理显示真皮内致密的淋巴样细胞浸润达真皮下层甚至脂肪层,常侵犯血管;免疫组化组织病理显示浸润细胞以CD8(+)细胞为主;T细胞受体γ基因(TCRγ基因)呈单克隆性重排;EB(Epstein-Barr)病毒原位杂交(+).结论:该病与EB病毒感染有关.该病预后差,但干扰索治疗可改善症状.

    作者:相广才;宋楠萌;桑建利;汪晨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银屑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白介素-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检测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及其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和贴壁培养法对24例银屑病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骨髓MSCs进行分离培养,采用ELISA方法测定MSCs培养上清白介素(IL)-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银屑病患者骨髓MSCs培养上清液IL-6浓度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0.01),VEGF浓度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0.01).患者IL-6及VEGF水平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骨髓MSCs细胞因子分泌异常,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有异常,进而对银屑病造血干细胞发育可能产生影响.

    作者:周惜;刘瑞风;张开明;万屏;何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发生皮肤转移的恶性肿瘤78例临床分析

    恶性肿瘤皮肤转移临床少见.据统计,1%~5%内脏恶性肿瘤发生皮肤转移.笔者回顾性分析了78例恶性肿瘤皮肤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甘小艳;黄程辉;文海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多发性骨髓瘤并发坏疽性脓皮病

    报告1例多发性骨髓瘤并发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女,58岁.4个月前左下肢出现丘疹、斑块及溃疡,伴有疼痛和瘙痒.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血清中检查出单克隆IgA λ链免疫球蛋白区带.骨髓穿刺检查示浆细胞及幼稚浆细胞增多.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并发坏疽性脓皮病.

    作者:汪旸;李薇薇;杨勇;武玲慎;涂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顶泌汗腺汗囊瘤

    报告1例顶泌汗腺汗囊瘤.患者男,60岁.左下眼睑结节1年余.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可见一囊肿结构,囊壁由2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部分上皮细胞可见断头分泌.

    作者:闫洁;杨希川;郝飞;叶庆佾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与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相关的嗜酸性脂膜炎1例

    1病历摘要患儿女,7岁.因游走性皮下结节1个月,于2007年9月5日就诊于我院皮肤科.患儿于2007年8月颈部出现一黄豆大皮下结节,质地中等,无痛痒,未予处理,2周前自行消退.不久腹部亦出现数个相似皮损,渐增至蚕豆大.既往体健,否认有咳嗽、胸痛、头痛、腹痛病史,有生吃螃蟹史.

    作者:闫洁;杨希川;郝飞;叶庆佾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甲下外生骨疣1例

    患者女,23岁.因右手示指甲缘下赘生物伴触痛1年,于2007年7月来我科就诊.1年前患者右手示指末端甲缘处针刺伤后开始出现一针头大结节,触之质硬,有痛感,未予诊治,其后结节缓慢增至黄豆大.既往体健,否认家族成员中有类似疾病患者.

    作者:杨斌;徐凯;孔生生;晏洪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以脂膜炎为临床表现的皮肌炎1例

    脂膜炎是皮肌炎一种罕见的临床表现,以红斑性硬结或斑块为特征,伴或不伴有溃疡[1].现将笔者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丛林;王文岭;苏有明;常冬青;杨蓉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激素依赖性皮炎诊治指南

    近年来,随着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的广泛使用,激素依赖性皮炎(hormone dependence dermatitis,HDD)逐渐增多,已成为皮肤科的常见病.本病具有多形态损害、对糖皮质激素依赖、反复发作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及身心健康.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美容专业组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儿童线状IgA大疱性皮病

    报告1例儿童线状IgA大疱性皮病,以口周、下腹部、外阴、臀部、大腿内侧及四肢多数水疱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理见表皮下疱,疱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和少量嗜酸性粒细胞.直接免疫荧光见基底膜带有线状IgA沉积.

    作者:贾雪松;钟文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男同性恋者HIV感染并发其他性病3例

    由于多性伴、无保护性肛交等高危性行为的普遍存在[1],男同性性接触者性传播疾病发生率较普通人群高.以往对于高危人群患多种性传播疾病的报道较多,但男同性性接触者感染HIV且并发梅毒或尖锐湿疣的报道较少,现将笔者收治的3例报告如下.

    作者:汪宇;陆洪光;蔡灵龙;林舒;李家锋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丛状血管瘤1例

    1病历摘要患儿女,1.5岁.因左耳后下部出现环状红斑1年余,于2008年3月27日至本科门诊就诊.患儿1年前左耳后下部被蚊虫叮咬后出现一风团,中央有小水疱,其母用针头刺破水疱后逐渐形成红色斑块,随后又出现2枚类似皮损,皮损无自觉症状.曾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和复方地塞米松乳膏治疗无效.患儿患病以来饮食、两便正常,精神好.父母身体健康,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者.

    作者:邓丹琪;胡大雁;袁李梅;樊应俊;刘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