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饮水型砷中毒患者皮肤表现和合并疾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韩建文;狄震;张巧丽;刘佳;乌日嘎;智艳平;乌日娜

关键词:砷中毒, 饮水, 皮肤肿瘤, 角化病, 皮肤色素沉着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饮水型砷中毒患者的皮肤表现、合并疾病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内蒙古95例慢性饮水型砷中毒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皮肤表现、合并疾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年龄、开始饮用高砷水年龄、水砷浓度及饮用高砷水时间年龄与皮肤表现、合并疾病间的相关性。结果95例患者中共有77例患者发生色素沉着,75例发生色素减退,93例发生掌跖部皮肤角化,27例患者发生皮肤癌,其中多发性皮肤癌8例。合并结核5例、高血压1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脑梗死4例、冠心病7例、内脏恶性肿瘤3例、肝硬化6例、贫血2例。回归分析发现色素沉着与水砷浓度相关(OR=0.32,95%CI=0.10~0.98);校正OR=0.27,95%CI=0.08~0.90)。冠心病的发生与饮用高砷水时间具有相关性(OR=6.41,95%CI=1.09~37.88;校正OR=8.55,95%CI=1.212~60.41)。肝硬化的发生与水砷浓度具有相关性(OR=24.67,95%CI=2.69~226.57;校正OR=22.51,95%CI=2.38~213.11)。结论慢性砷中毒患者色素代谢异常、掌跖部皮肤角化、皮肤癌发生率高。水砷浓度、饮用高砷水时间不同对人体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中华皮肤科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臭氧水治疗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疗效及白细胞介素4、神经生长因子检测

    目的:观察联合臭氧水治疗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6~65岁中重度AD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左西替利嗪胶囊(5 mg每日1次),外涂他克莫司软膏,每日2次,同时外涂保湿润肤霜。试验组加用臭氧水疗,每周3~5次。共观察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特应性皮炎严重度评分(SCORAD)评分、视觉模拟尺(VAS)瘙痒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儿童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CDLQI)变化情况,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神经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前SCORAD评分、VAS评分、DLQI/CDLQI评分分别为42.13±16.03、7.14±2.12、14.92±5.94,治疗2周后分别为27.3±11.01、2.23±1.31、9.69±4.17;对照组治疗前SCORAD评分、VAS评分、DLQI/CDLQI评分分别为43.36±17.78、6.45±1.29、15.15±5.40,治疗2周后分别为39.65±16.67、3.32±0.87、12.84±5.37。两组3种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2周后两组之间3种评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和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试验组白细胞介素4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t=8.57,P<0.05),神经生长因子下降幅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9.51,P>0.05)。结论联合臭氧水能安全、有效地改善AD患者病情,可能与降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水平有关。

    作者:张英博;向亚平;黄进华;高丽华;陈美琳;Kathy Wu;李苗苗;陈静;杨盛波;鲁建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广告目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星状神经节、三叉神经分支阻滞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三叉神经分布区(颜面部)带状疱疹神经痛,往往疼痛剧烈,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探讨颜面部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案。我们采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联合三叉神经分支阻滞治疗颜面部带状疱疹神经痛,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健;李仁淑;张广建;金哲虎;金文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透明细胞棘皮瘤10例分析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棘皮瘤(CCA)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0例CCA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CCA临床表现为半球形的暗红色至褐色丘疹和结节,境界清楚,表面破溃、出血或脱屑,无自觉症状。1例多发,9例单发;以中老年人多见,皮损分布范围广泛。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棘层增厚,由胞体较大胞质淡染的透明细胞构成,特征性损害是表皮内散在中性粒细胞及核尘。10例不消化的PAS染色均阳性;肿瘤细胞表达上皮膜抗原和角蛋白,不表达癌胚抗原。结论该病临床无明显特征,临床易误诊黑素细胞肿瘤和血管性肿瘤;组织学具有特征性改变。病理学检查是诊断CCA的金标准。

    作者:王白鹤;宋昊;陈浩;姜祎群;徐秀莲;张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广西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株高分辨多位点测序分型研究

    目的:了解广西性病门诊患者中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型别分布,同时对随访患者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皮肤病防治所收集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采集男性尿道和女性宫颈拭子标本,并对初筛阳性患者在治疗完成后进行随访和标本采集,同时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和临床信息。应用QIAxtractor全自动核酸纯化仪提取DNA,巢式PCR扩增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基因(ompA)和MLST(高分辨多位点测序分型)所需的CT046(hctB)、CT058、CT144、CT172和CT682(pbpB)5个基因。对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经序列比对和MLST型别分析获得菌株的ompA基因分型和型别,并用BioNumerics7软件对广西和意大利沙眼衣原体株绘制小生成树。结果在44份来自初诊患者和6份来自随访患者的沙眼衣原体阳性样本中,42份成功进行沙眼衣原体ompA和MLST分型。共发现7种ompA基因型和15种hr?MLST分型的ST型别,其中有3种ST型别为首次报道。广西地区沙眼衣原体基因型别较意大利地区具有特征性。6例随访患者经分型方法鉴定3例为再次的新发感染,3例因未能成功进行基因分型而未能确诊。结论广西性病门诊患者感染的沙眼衣原体具有独特的型别,在随访中出现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再感染病例。

    作者:韩燕;尹跃平;朱邦勇;刘宏业;钟铭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对白癜风自体表皮移植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自体表皮移植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0例白癜风患者分为单纯表皮移植组和表皮移植联合NB?UVB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局部皮损组织液中白细胞介素18( IL?18)、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以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前,单纯表皮移植组和表皮移植联合NB?UVB组局部皮损组织液中IL?18分别为(0.985±0.305)μg/L和(1.008±0.399)μg/L;TNF?α分别为(1.132±0.313)μg/L、(1.147±0.474)μg/L;sICAM?1分别为(1.215±0.284)μg/L、(1.221±0.432)μg/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表皮移植联合NB?UVB组治疗后各细胞因子水平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率(68.9%)明显高于单纯表皮移植组(43.8%),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局部皮损处存在免疫异常,NB?UVB照射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表皮移植的成功率。

    作者:史永俭;刘园园;刘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本刊对文章统计方法的要求

    文中统计学方法尽可能详细描述,建议补充有关统计研究设计、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等要求。统计学符号按GB/T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一律采用斜体排印。常用: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皮肤微生物群与特应性皮炎

    皮肤的微生物群与机体保持着稳态关系,影响皮肤的屏障和免疫功能。皮肤微生物群的构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优势菌和皮肤微生物群的多样性降低是特应性皮炎的主要特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过度繁殖加重了特应性皮炎的炎症反应。表皮葡萄球菌虽然也是特应性皮炎优势菌,但通过树突细胞、分泌IL?17A的Th17细胞/IL?17通路调节皮肤屏障免疫反应,拮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过度繁殖,发挥保护性免疫防御作用。马拉色菌可以通过定植、致敏和交叉反应等多种机制诱导和加重特应性皮炎的炎症反应。皮肤益生菌的研究有望为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作者:苏惠春;姚煦;王宝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阿维A(方希)治疗特殊皮肤病病例有奖征集通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本刊常用缩写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皮肤科治疗学》第3版邮购信息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慢性光线性皮炎患者光生物试验和Arg163Gln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光线性皮炎(CAD)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光试验、光斑贴试验、皮肤颜色相关参数的差异以及与Arg163Gln基因型特征分布关系。方法用日光模拟仪SUN1000、瑞敏牌光斑贴抗原、紫外线光疗仪SS?03A和窄波反射分光光度仪对25例CAD患者和2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光试验、皮肤色素测定,同时用PCR法行Arg163Gln基因型检测。其中25例CAD患者和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光斑贴试验。结果光试验:CAD患者UVA小持续性黑化量和UVB小红斑量均显著低于健康志愿者(P<0.05),其中UVB小红斑量更明显(P<0.01)。光斑贴试验出现阳性反应16例(64%),其中光变态反应13例(52%)。对于4处不同皮肤颜色相关参数的检测,CAD患者面颊部、前额、上臂内侧、手背皮肤的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而面颊、前额、上臂内侧皮肤的黑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手背皮肤黑素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P<0.01),CAD患者曝光部位皮肤黑素和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上臂内侧(P<0.05)。CAD在Arg163Gln位点突变为CGA比例与健康志愿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D在Arg163Gln位点突变为CAA比例与健康志愿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Arg163Gln突变为CAA阳性者和CAA阴性者对UVA和UVB的反应性差异,发现Arg163Gln突变为CAA阳性者的UVA小持续性黑化量(P=0.055)和UVB小红斑量(P=0.325)均明显低于CAA阴性者。结论皮肤光生物学检查方法在CAD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Arg163Gln突变为CAA基因型特征在CAD诊断和防治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作者:李秀玲;袁超;杨丽洁;江文才;江长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含抗菌肽保湿剂对湿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含抗菌肽保湿剂治疗持续性局限性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局限性湿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1组外用芙清抗菌功能性敷料及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2组外用芙清凝胶基质及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2次,疗程为2周。皮损痊愈者,每4周随访1次,随访至第14周;选取5例皮损局部临床可疑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感染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周进行金葡菌培养,比较其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效果。结果第1周,两组疗效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第1、2周,治疗1组和治疗2组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选取5例皮损局部临床可疑金葡菌感染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周进行金葡菌培养,其中治疗1组金葡菌培养阳性3例,治疗2组金葡菌培养阳性2例。治疗第2周,治疗1组全部转为阴性,治疗2组仍阳性。治疗2周后停药,痊愈患者继续随访至第14周时,治疗1组7例痊愈患者均未出现无效病例,而治疗2组5例痊愈患者中2例于第10周判为无效。结论芙清抗菌功能性敷料联合糖皮质激素软膏治疗局限性湿疹安全、有效,可用于临床。

    作者:李妍;徐薇;李邻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瘤一例

    患者女,24岁,因反复颜面、四肢红斑、水疱、溃疡10余年,加重半个月就诊。10余年前不明原因面部、四肢出现绿豆至蚕豆大小红斑,自觉局部灼热,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水疱、血疱,轻度痒痛,2~4周可自行缓解,皮疹消退后留下深浅不等凹陷性瘢痕,间隔1~2周可复发,发作时不伴畏寒、发热,无关节疼痛及腹痛、腹泻。7年前皮疹逐渐增多,症状加重,严重时可形成明显血疱,疱壁破裂后形成深在溃疡,期间于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不详,长期间断给予口服或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后皮疹可暂时性缓解,停药后易复发。病程中日晒及蚊叮咬后皮疹无明显加重。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双上肢再次出现大片状红斑、血疱及溃疡,自觉双上肢肿痛明显,体温稍高,无明显乏力、畏寒、发热及关节疼痛。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作者:高涛;卢阳;张钟;肖沙;阎衡;刁庆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奥络?夫西地酸乳膏有奖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全国皮肤外科及抗衰老学习班通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慢性饮水型砷中毒患者皮肤表现和合并疾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饮水型砷中毒患者的皮肤表现、合并疾病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内蒙古95例慢性饮水型砷中毒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皮肤表现、合并疾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年龄、开始饮用高砷水年龄、水砷浓度及饮用高砷水时间年龄与皮肤表现、合并疾病间的相关性。结果95例患者中共有77例患者发生色素沉着,75例发生色素减退,93例发生掌跖部皮肤角化,27例患者发生皮肤癌,其中多发性皮肤癌8例。合并结核5例、高血压1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脑梗死4例、冠心病7例、内脏恶性肿瘤3例、肝硬化6例、贫血2例。回归分析发现色素沉着与水砷浓度相关(OR=0.32,95%CI=0.10~0.98);校正OR=0.27,95%CI=0.08~0.90)。冠心病的发生与饮用高砷水时间具有相关性(OR=6.41,95%CI=1.09~37.88;校正OR=8.55,95%CI=1.212~60.41)。肝硬化的发生与水砷浓度具有相关性(OR=24.67,95%CI=2.69~226.57;校正OR=22.51,95%CI=2.38~213.11)。结论慢性砷中毒患者色素代谢异常、掌跖部皮肤角化、皮肤癌发生率高。水砷浓度、饮用高砷水时间不同对人体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作者:韩建文;狄震;张巧丽;刘佳;乌日嘎;智艳平;乌日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点阵射频在皮肤美容领域的应用

    点阵射频通过阵列式排布电极或微针发射的射频产生电流,点阵模式加热真皮层,对表皮损伤很小,热损伤后的修复过程涉及多种热休克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细胞因子等的参与,可刺激胶原和弹力纤维增生,因此用于皱纹、松弛、痤疮瘢痕等皮肤问题的治疗。研究证明,点阵射频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美容手段,可以紧肤、除皱、改善肤质,可显著改善萎缩性痤疮瘢痕,并可改善炎症性痤疮和炎症后红斑,不良反应较少,包括可耐受的疼痛、一过性红斑、水肿及细小结痂,停工期很短,引起炎症后色素沉着的风险小,更适合深肤色人群。近几年,点阵射频更多地与激光等设备的联合应用,或辅助经皮给药,疗效显著,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孙雯佳;吴家强;项蕾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国皮肤性病学书目提要及著者传略》征文及研修班招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CCL18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Ki67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在恶性黑素瘤(恶黑)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8例恶黑石蜡标本中CCL18、VEGF及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同时检测20例色素痣石蜡标本中CCL18的表达水平。对CCL18的表达与恶黑临床病理及VEGF、Ki67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用免疫荧光方法验证CCL18在恶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CL18在恶黑组阳性率为84.48%(49/58),而在色素痣组均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6,P<0.01)。CCL18在恶黑的表达与肿瘤Clark分级、Breslow厚度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609、0.644,均P<0.01);在有无溃疡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CL18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肢端/非肢端恶黑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黑中CCL18阳性表达水平与VEGF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727,P<0.05),与Ki67表达水平无相关(P>0.05)。免疫荧光显示,恶黑组织中肿瘤细胞胞质表达CCL18。结论 CCL18在恶黑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有一定关系。

    作者:宋昊;王白鹤;邵雪宝;程伟;熊竞舒;王小坡;王建;曾学思;徐秀莲;孙建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