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人麻疹26例临床分析

侯浩彬;高乾峰

关键词:麻疹, 成人,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6例成人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体温> 39℃患者24例(92.2%),有明显全身关节肌肉疼痛9例(34.6%),并发肺炎2例(7.69%),心肌损害3例(11.5%),肝功能损害9例(34.6%).结论 成人麻疹有体温高、全身中毒症状重、并发症多等临床特征,建议完善麻疹疫苗接种,减少成人麻疹的发病率.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螺旋藻胶囊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免疫机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螺旋藻胶囊对乳腺癌术后化疗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10例乳腺癌术后需要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螺旋藻组患者在化疗前1~3d开始口服螺旋藻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连服30 d.对照组仅用化疗.化疗前和化疗开始后1个月检查血清免疫球蛋白.结果 螺旋藻胶囊对体液免疫有明显的正调节作用,治疗前后IgG、IgA、IgM的对比检测表明治疗组IgG、IgA、IgM均较前有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患者体液免疫机能恢复率达72.72%,而对照组为50.9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螺旋藻胶囊对细胞免疫有一定提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细胞免疫恢复率达74.54%,而对照组为70.9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藻胶囊对乳腺癌患者的体液免疫有正调节作用.

    作者:刘明伟;徐明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新式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撕裂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式剖宫产16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子宫切口撕裂伤94例,占5.58%,其中麻醉效果差、子宫下段形成不良、胎方位为枕后位、胎头深嵌、宫口开大8 cm、胎儿体质量≥4000 g者切口撕裂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 麻醉效果、胎方位、先露高低、产程异常、宫口扩张程度、胎儿体质量与子宫切口撕裂有明显关系,熟练掌握剖宫产手术的操作技巧、规范手术操作、正确选择子宫切口位置是降低子宫切口撕裂的关键.

    作者:陈茹香;张育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再出血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病因构成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以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二级预防为手术适应证,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5年追踪随访269例患者,分析术后再出血的病因构成及危险因素.结果 269例手术患者中再出血者86例(32%),其中静脉曲张破裂45例(52.3%),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19例(22.1%),消化性溃疡出血15例(17.4%),原因不明出血7例(8.1%).术中测定断流术后自由门静脉压(FPP),FPP>30 cm H20出血率39.5%,FPP≤30 cm H2O出血率1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乙肝后肝硬化中,HBV-DNA阳性者再出血率为45.6%,HBV-DNA阴性者再出血率为15.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长期服用普奈洛尔再出血率为10.4%,未规律用药者再出血率为4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肝功能Child-Pugh A级者再出血率为32.5%,B级者再出血率为42.2%,B级肝功能再出血率略高于A级肝功能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结论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再出血与门静脉压力、肝炎病毒复制密切相关,与肝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关系不明显.

    作者:王丽君;张湘霓;程荣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空心钉组和锁定钢板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和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锁定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长于锁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组总有效率为88.2%,锁定钢板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可使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得到坚强、有效地固定,允许关节早期的功能锻炼,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疗效满意.

    作者:张来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流受限及分期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变化及其与临床分期、气流受限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12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60例,稳定期60例)作为研究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并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8、IL-6的水平,并根据临床分期、气流受限程度分组比较.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患者血清TNF-α、IL-8、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TNF-α、IL-8、IL-6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COPD患者随着通气障碍程度(轻度、中度、重度)的加重血清TNF-α、IL-8、IL-6水平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IL-8、IL-6共同参与了COPD的发病机制,在气道炎性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与COPD的临床分期、气流受限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李明生;卢明友;史利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850C/T基因多态性与葡萄膜炎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850 C/T基因多态性与葡萄膜炎的关系.方法 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51例葡萄膜炎及119例正常人TNF-α-850 C/T基因多态性.结果 葡萄膜炎组TNF-α-850 C/C、T/C、T/T表型频率分别为o.7059、0.2745、0.0196,对照组分别为0.7899、o.1932、0.0168;葡萄膜炎组TNF-α-850 T、TNF-α-863 C基因频率分别为0.8431,0.1569,对照组分别为0.8866、0.1134;TNF-α-850 C/T各种基因型频率在葡萄膜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850 C/T基因多态性与葡萄膜炎无明显相关.

    作者:江惠燕;李斌;陈俊文;马胜生;李琳;陈盛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诊断胃底贲门癌

    目的 总结分析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在早期诊断胃底贲门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胃底贲门癌患者47例,采用GE 800 mA数字胃肠机行气体-钡餐双重造影检查,冲服发泡剂3mg,然后连续吞服浓度为200%(W/V)的稀钡剂,立位观察食管及胃底贲门区结构,随后行半立位、半卧左前斜位、贲门正位及俯卧左后斜位多轴位观察,即时点片.结果 钡餐造影检查阳性率为100%,与病理诊断基本相符.早期胃底贲门癌22例,中晚期胃底贲门癌25例.胃底贲门动力学改变28例,恶性龛影27例,软组织肿块影门9例,食管下端变窄伴钡流喷射17例,结节状、半球状或分叶状增生30例.结论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对诊断早期胃底贲门癌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对胃底贲门癌做出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提供更佳的时机.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Ⅰ型Mirizzi综合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Ⅰ型Mirizzi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00年6月至2010年6月解放军113医院经手术证实的42倒Mirizzi综合征患者,按Csendes分型,Ⅰ型28例,全部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8例中16例行胆囊切除术,12例行胆囊大部切除术.术中胆管损伤2例,镜下修补l例,中转开腹修补1例.术后漏胆2例,保守治疗后痊愈.27倒获随访6个月~ 10年,愈后情况良好.结论 腹腔镜治疗Ⅰ型Mirizzi综合征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孙刚;王梦炎;水嫣琼;蒋小春;吕程;罗灿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ICU内营养支持的应用及特点

    营养支持已成为危重症患者抢救及治疗的重要技术,早期适当的营养支持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的支出[1].深静脉穿刺导管、鼻空肠营养管的使用使营养支持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得到推广,ICU内呼吸机及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业务的开展会进一步干扰机体代谢.如何在ICU内积极有效地开展营养支持、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是ICU工作者日常思考的问题之一.现对我科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进行营养支持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孙冰峰;李万军;刘发富;王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成人麻疹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6例成人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体温> 39℃患者24例(92.2%),有明显全身关节肌肉疼痛9例(34.6%),并发肺炎2例(7.69%),心肌损害3例(11.5%),肝功能损害9例(34.6%).结论 成人麻疹有体温高、全身中毒症状重、并发症多等临床特征,建议完善麻疹疫苗接种,减少成人麻疹的发病率.

    作者:侯浩彬;高乾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组织多普勒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定量诊断冠心病的研究

    目的 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评价组织多普勒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定量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方法 采用脉冲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对48例临床拟诊冠心病(CAD)的患者,静脉注射腺苷拟造成心肌缺血,注射剂量为140μg/(kg·min),用药时间6 min(总剂量0.8 mg/kg),测量左室16节段的收缩期室壁运动大速度和加速度及各节段心肌收缩的达峰时间.同时应用二维(2D)超声心动图目测各节段心肌负荷前后的运动异常.结果 30例确诊为CAD的患者中组织多普勒腺苷负荷试验阳性24例.1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中有3例为组织多普勒腺苷负荷试验阳性.应用组织多普勒腺苷超声心动图诊断CAD的敏感性为80%( 24/30),特异性为83.3% (15/18),阳性预测值为88.9% (24/27),阴性预测值为71.4%( 15/21),诊断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66.7%、75.0%和100%.而30例确诊为CAD的患者中2D超声心动图腺苷负荷试验阳性22例.1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中有5例为2D超声心动图腺苷负荷试验阳性.2D腺苷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诊断CAD的敏感性为73.3% (22/30),特异性为72.2% (13/18),试验阳性预测值为81.5% (22/27),阴性预测值为61.9%( 13/21),诊断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55.6%、66.7%、100%.结论 组织多普勒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可安全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其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不良反应轻微,较二维超声心动图试验更加客观准确,可作为冠状动脉造影前的初筛.

    作者:周发展;杜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局部注射甲氨蝶呤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局部注射甲氨蝶呤(MTX)的疗效.方法 将163例确诊为输卵管妊娠并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分为两组,均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Ⅰ组( 92例)妊娠部位注射MTX,Ⅱ组(71例)未注射MTX.术后监测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比较两组血β-HCG下降情况.结果 Ⅰ组无一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Ⅱ组有2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其中1例术后7d血β-HCG仍持续高值,1例血β-HCG下降缓慢,此2例术后均给予口服复方米非司酮30 mg,每日1次,连服7d后血 β-HCG逐渐下降.其中1例术后半个月下降正常,1例术后20 d下降正常.术后两组血β-HCG下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同时预防性地局部注射MTX,可以大大减少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作者:张景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3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至2009年3月琼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的手术方式治疗,术后随访2年观察疗效.结果 一侧次全切除59例,一侧次全切除加峡部切除21例,双侧次全切除238例.术后痊愈出院,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出血,未出现喉返神经受损及喉头水肿等并发症,随访2年未发现复发患者.结论 采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愈率高、安全、复发率低.

    作者:苏琼川;张惠明;柯行顺;陈文定;莫伟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麦默通微创完全切除乳腺肿物的手术适应证探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MMT)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在完全切除乳腺肿块中的适应证及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实施严格的适应证筛选,选择60例女性乳腺肿块患者,共101处病灶,经制定手术方案后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切除术,术后6 -12个月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经彩超、核磁共振、二次手术等方式随访,60例101个乳腺肿物均被完全切除,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经过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在超声引导下应用MMT微创手术可以完全切除乳腺肿物,手术准确微创,并能够达到美观和损伤小的优点.

    作者:李斌;张一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女性消化道类癌临床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 分析消化道类癌的新进展以提高对少见疾病的认识.方法 对临夏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和天津南开医院经内镜、组织病理及手术确诊的4例消化道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4例消化道类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生命质量提高.结论 类癌综合征的特有表现与绝经期女性性激素缺乏所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相似,易误诊,内镜检查及病理是早期诊断的依据,内镜下黏膜切除及生长抑素治疗等已达成共识.

    作者:袁秀芳;李晓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激光照射量与CT分级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分析CT分级(Ⅰ、Ⅱ级)与激光照射量的相关性,研究出相关激光照射量的大小.方法 收集2006年4月至2009年11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第4~5腰椎间盘突出34例;第5腰椎至第1骶椎和第4~5腰椎同时突出8例;第5腰椎至第1骶椎和第4~5腰椎同时突出并汽化5例.C臂X线机透视下将激光光纤沿穿刺针插入椎间盘髓核中进行汽化.依据CT分级分成CTⅠ级组和CTⅡ级组;每组间激光照射剂量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CT分级为Ⅰ级和Ⅱ级者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①CT分级分成CTⅠ级组和CTⅡ级组,两组间激光照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T分级分成CT I级组和CTⅡ级组,两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的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31例,良6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为80%.结论 PLDD治疗CTⅠ级组激光照射剂量在500J左右;CTⅡ级组激光照射剂量在600~710 J之间,把握好激光照射量会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付昌马;杨祖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剖宫产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剖宫产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988例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原因.结果 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115例,占11.6%,高龄初产所致剖宫产98例,占9.9%,头盆因素及异常所致剖宫产167例,占16.9%,胎位异常所致剖宫产96例,占9.7%,妊娠并发症所致剖宫产197例,占19.9%,妊娠合并症所致剖宫产90例,占9.1%,胎儿窘迫所致剖宫产128例,占12.9%,巨大儿所致剖宫产59例,占5.9%,脐带绕颈所致剖宫产21例,占2.1%,其他因素所致剖宫产17例,占1.7%.结论 妊娠并发症、头盆因素及异常、胎儿窘迫等因素是导致剖宫产的主要因素,要加强产前检查和产前保健,根据产妇和胎儿情况,及时剖宫产,有助于提高母婴安全.社会因素也是剖宫产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加强自然分娩选择,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陈云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肾功能异常患者左旋布比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的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

    目的 观察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肾功能异常患者臂丛神经阻滞时的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方法 将60例择期上肢手术患者分为两组:Ⅰ组(30例,肾功能正常组)和Ⅱ组(30例,肾功能异常组).分别给予0.375%左旋布比卡因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观察并记录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完善时间和维持时间.Ⅱ组随机抽取10例患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间沟注药后10~720 min左旋布比卡因的血药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完善时间相当(P>0.05),但Ⅱ组维持时间长于Ⅰ组(P<0.05).Ⅱ组患者左旋布比卡因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达峰时间、峰值浓度和消除半衰期分别为(0.45±0.26)h、(0.90±0.13) mg/L和(4.98±0.45)h.结论 肾功能异常对左旋布比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的药代动力学无影响,对术后镇痛维持时间有一定影响.

    作者:唐晓莉;王承海;崔晓宁;尚书军;邵伟;孙考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变应性鼻炎儿童气质特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儿童变应性鼻炎与气质之间的关系,为在变应性鼻炎的综合防治中采用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国儿童气质量表(CCTS)分别对102例变应性鼻炎儿童及正常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变应性鼻炎组儿童在气质维度中的节律性、持久性低于对照组,而在趋避性、反应强度、心境、适应性、注意分散等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鼻炎组儿童与正常组儿童气质类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鼻炎组中麻烦型、中间偏烦型和发动缓慢型等气质类型的比例较高.结论 儿童变应性鼻炎与其气质特征关系密切,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时应考虑其个体气质特征,并给予适当的干预.

    作者:韩建军;邓丽;任何贤;林菊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手足口病危重症42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将2010年1月至12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手足口病重症监护病房( PICU)治疗的423例危重症患儿是否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分为A组207例,B组216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以发热为首发症状者占多数,且病情重、危害大,早期易误诊.其次为发热皮疹同时出现者,但早期不易误诊.以皮疹为首发症状者相对数量少,加重较缓慢,预后较好.神经系统症状出现越早、多、持续时间长,危害越大,有脑干感染症状者重.病情加重速度越快越危重.结论 临床对重症患儿的监护、巡视工作重要,早期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侯梅荣;刘卫红;史怀敏;郑秋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