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异物钳在困难取器中的临床应用

孟静

关键词:宫腔异物钳, 取器术
摘要:目的 研究在B超监测下宫腔异物钳在困难取器术中的应用.方法 本组86例均为经常规方法取器失败者,然后在B超监测下用宫腔异物钳行取器术.结果 86例患者均顺利取出IUD,包括断裂、部分残留的IUD 25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B超监测下使用宫腔异物钳取IUD具有经济、简单、安全和实用的特点.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简易床旁血液滤过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肾功能衰竭20例

    目的 观察简易床旁血液滤过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 利用血泵、血滤器和配置的置换液等进行床旁血液滤过.结果 20例患者血滤后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者7例(占35%),有所恢复的患者8例(占40%),无好转者5例(占25%),总有效率75%.结论 简易床旁血液滤过对于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肾衰竭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陈海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早期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护理观察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中间综合征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护理资料.结果 中间综合征发生于急性有机磷中毒后12~102 h,发生率为4.81%,其特点是屈颈肌、肢体近端肌、部分颅脑神经支配肌和呼吸肌无力以至麻痹.发生呼吸肌麻痹时需立即机械通气.结论 中间综合征应重点观察肌力的改变,及时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综合治疗和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基础.

    作者:赵玉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美托洛尔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目的 探索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安全性及目标剂量.方法 常规利尿剂,必要时应用地高辛.在此基础上,应用依那普利及美托洛尔治疗CHF.依那普利起始剂量2.5 mg,1 次/d,一般每3~7 d剂量加倍,直至目标剂量(10 mg,2 次/d)或大耐受量(2.5 mg~10 mg,2 次/d),平均每天13.58±5.9 mg.美托洛尔起始剂量6.25 mg,2 次/d,每2~3天增加3.125~6.25 mg,2 次/d,直至大耐受量(12.5~87.5 mg,2 次/d),平均每天61.33±10.47 mg.两药均达大耐受量,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后监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心率、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53例CHF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6%,显效率32.1%;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无一例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结论 依那普利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CHF安全、有效,其目标剂量尚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作者:张纪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外感热病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达菲组30例及病毒唑组30例,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20 ml静滴,每日1次;达菲组口服达菲片75 mg,每日2次;病毒唑组予病毒唑注谢液100~500 mg静滴,每日1次.合并有细菌感染者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达菲组及病毒唑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89%、83.33%及53.33%.治疗组与达菲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病毒唑组.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具有退热快、疗效好、价格低廉的特点,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李宏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无症状与有症状胃癌的胃镜及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和比较无症状与有症状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利用胃镜检查在发现胃癌早期中的作用.方法 将612例胃癌患者分为无症状组和有症状组,对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胃癌组织的大小、部位以及病理分型分别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83.4%的有症状患者以上腹痛或上腹不适为主要症状;88.2%的胃癌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无症状组癌组织小于有症状组[(3.1±2.1) cm vs(5.5±3.3) cm];无症状组低分化腺癌的比例明显低于有症状组,高分化腺癌的比例明显高于有症状组.结论 无症状胃癌多为早期胃癌,有更多治疗机会;4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有助于胃癌的早期发现.

    作者:董彩红;张广平;李敏;段明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透析室新进护理人员阶段性培训的探讨

    目的 通过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对透析室历年新进护理人员的阶段性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环境,熟练掌握透析室的各项操作技术和专业护理,为病人服务.方法 对护理部调配到透析室的18名新进护理人员进行为期3个月(每周5次,每次2小时)的分阶段、有计划、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培训结束时进行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结果 18名新进护士中,在3个月后的理论与操作考核中,成绩优秀的有14名,2名良好,均能在透析室独立上岗,其余2名不合格.结论 对透析室新进护士进行护理操作与技能阶段性培训,能使其迅速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和病人的治疗护理,综合技能大大提高.尤其有临床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比新毕业的护校学生更容易掌握透析室的护理操作.

    作者:程巧玲;常淑莹;常雯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患者给予抗生素、止咳化痰以及病毒唑等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静滴.结果 75例中治愈61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2例.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申孟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宫腔异物钳在困难取器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在B超监测下宫腔异物钳在困难取器术中的应用.方法 本组86例均为经常规方法取器失败者,然后在B超监测下用宫腔异物钳行取器术.结果 86例患者均顺利取出IUD,包括断裂、部分残留的IUD 25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B超监测下使用宫腔异物钳取IUD具有经济、简单、安全和实用的特点.

    作者:孟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经鼻内进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经鼻内进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的诊疗方法.方法 对68例鼻前庭囊肿患者,在鼻内镜下经鼻前庭囊肿切除,切缘微波凝固治疗,术后用涂有红霉素眼膏的明胶海绵压迫治疗.结果 全部病人随访6个月~3年,未见复发,无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经鼻内进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病人痛苦小等优点.

    作者:曹银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应用负压吸引器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负压吸引器持续胃肠减压引流对以消化道吸收为中毒途径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治疗价值及护理.方法 洗胃后留置胃管,连接负压吸引器反复小剂量注入生理盐水,利用负压和虹吸原理将洗胃后胃内残留毒物及时引流出体外.结果 通过细心观察及护理,洗胃后加用负压吸引器持续胃肠减压引流,同时配合应用解毒药物治疗,明显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治愈率.结论 洗胃后进行持续胃肠负压吸引辅助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是有效的和必要的.

    作者:徐月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外斜视V征的临床分析及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外斜视V征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外斜视V征患者并手术矫正,对手术前后眼位、眼球运动、双眼单视及代偿头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眼位正位者63例(93%),V征消失者66例(97%),其中11例患者术后获得双眼单视功能(16%).结论 下斜肌功能过强是外斜视V征发病的主要原因,矫正外斜视V征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是下斜肌减弱术和外斜视矫正术.

    作者:刘爱琴;郭素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82例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18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恢复良好生活能够自理86例,遗留一定神经功能障碍生活需要照顾62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29例,手术死亡率为15.9%.结论 早期及时手术,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以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孙二平;刘红章;周伟;田艳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不同体位对早产儿心肺功能的影响

    近年来,早产儿的体位变化对心肺功能的影响一直受到临床重视,国内有报道,早产儿取俯卧位为适宜体位.为进一步探讨早产儿仰俯卧位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本文对40例健康早产儿仰俯卧位时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薛文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侧脑室引流治疗大面积小脑梗死17例

    小脑大面积梗死常压迫第四脑室及脑干引起急性脑积水;由于颅内压急骤升高,可形成枕骨大孔疝,预后极差[1].2004年至2006年,我们收治大面积小脑梗死患者17例,对其中16例采用锥颅侧脑室体外引流治疗(另1例由于高龄,昏迷时间长,家属拒绝手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润生;高文俊;庞艳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口外前方牵引环托式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18例

    目的 总结应用口外前方牵引环托式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效果.方法 选择7~13 岁安氏Ⅲ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18例.应用口外前方牵引环托式矫治器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反(牙合)解除,凹面型改善,上下颌骨关系渐趋向正常.结论 应用口外前方牵引环托式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有效.

    作者:王德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中的体现

    护士作为从事人类健康服务的群体,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作者对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压力源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采取相对应的管理对策,使护士体现多元化的服务质量和价值.作为护理管理者,建议管理层换位思考,对护理人员实行人文关怀,提供人性化管理,从而达到调动护士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管理水平的目的.

    作者:刘继萍;胡云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功能和FIB检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功能(PAG)、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全自动锥板式血流变仪、血小板凝聚仪和全自动血凝仪对46例糖尿病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功能和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 糖尿病患者组的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小板聚集功能及纤维蛋白原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血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功能、纤维蛋白原升高,其血液处于高粘、高凝状态,是其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以上项目检测,有利于早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詹前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钛合金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围术期护理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损伤,临床特点为伴随疾病多见、复杂,常合并有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1].非手术治疗因需要长期卧床,易导致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并发症.2001年10月至2006年12月,我科应用钛合金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84例,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凌云;余莉;严晓慧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慢性肥厚性鼻炎四种术式对鼻黏膜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四种不同术式对鼻黏膜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 74例行鼻内窥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A组),35例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B组),41例行下鼻甲微波治疗(C组),65例行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D组),应用糖精试验法分别测定患者术前、术后的糖精清除时间(SCT),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A、B、C、D四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两组SCT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术后SCT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鼻内窥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和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黄毅平;李卫东;张均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前路手术围术期整体护理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的一组疾病,其中以压迫或刺激脊髓而出现脊髓神经感觉、运动、反射与排便功能障碍为主者,称为脊髓型脊椎病,也是严重的一种颈椎病,多需手术解除压迫,恢复脊髓功能[1].

    作者:赵辉;张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