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瑛;王海丽;孙振涛;王培昌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系统化护理模式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56例高龄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系统化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期间无1例发生并发症;术后随访3~6个月,患者髋关节活动功能接近正常,髋关节Harris评分达96分.结论 术前仔细观察,注重心理护理.术后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三大原则制定康复计划,协助患者进行科学的功能锻炼.系统化护理模式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赵辉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多巴胺和酚妥拉明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循环障碍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和酚妥拉明,分别以5~10μg/(kg·min)和1~2μg/(kg·min)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3~5d为一疗程;对照组只给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28例,有效25例(89.2%);对照组28例,有效9例(32.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对新生儿窒息后循环障碍的改善有明显效果,可提高窒息后患儿的治愈率及生存率.
作者:张广伟;张建华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对门诊糖尿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研究,为门诊糖尿病病人提供更多的健康教育的机会,以满足其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方法 糖耐量异常70例,初诊糖尿病210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按检测路径观看录像,阅读有关糖尿病知识的资料.研究组按检测路径观看录像,阅读有关糖尿病知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个体教育.结果 研究组的糖尿病病人掌握糖尿病知识较好,糖尿病的控制也较理想.结论 健康教育检测路径,有利于门诊糖尿病人接受健康教育和糖尿病的良好控制.
作者:谢福萍;马建新;宋葆云;梁秋蓉;黄宝平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伐昔洛韦治疗女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口服伐昔洛韦片0.6g,每日2次,7日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片0.2g,每日5次,7日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7日有效率高于对照组,3个月及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伐昔洛韦治疗女性生殖器疱疹在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方面优于阿昔洛韦.
作者:张晓宁;甘才斌;刘红艳;李万华;赵林;王丽霞 刊期: 2006年第19期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内科的常见急症,我院自1998~2005年共收治自发性气胸296例,经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蕊;朱光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评论经耻骨上膀胱尿道悬吊术(SPARC)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经临床尿动力学检查确诊5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无膀胱出口梗阻,均为稳定膀胱,行经耻骨上膀胱尿道悬吊术治疗.结果 手术时间30~50min,术中出血量20~40ml,术后留置导尿2~4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d,术后症状消失.其中1例出现尿潴留,经尿道扩张、留置导尿1周后症状缓解,随访2~13个月,未见复发及并发症.结论 经耻骨上膀胱尿道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具有简单、疗效好、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鹰;付风林;凡群才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的疗效.方法 对3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其五项指标改变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降低死亡率,缩短疗程,缓解症状,并能显著改善血清生化指标.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能加速重症肝炎黄疸消退,消除内毒素血症,减少并发症,提高存活率,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俊;乔永灵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糖尿病演变几年后,几乎均有肾脏受累,从肾小球、肾小管到肾间质,是终未期肾衰的重要原因][1].在我国,96%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T2DM),T2DM患者多中年发病,加之老年人肾脏贮备功能的降低,肾功能衰竭的程度较年轻人重.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病情不可逆转,往往进行性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方法能够防止其发生和恶化.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延缓DN的发展已是当前糖尿病和肾脏病学者们共同的主要课题.本研究通过对64例老年DN治疗的分析,总结对老年DN治疗的体会.
作者:郭畅群;刘会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开展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方法 选择长期住院,周围静脉难以穿刺的患者60例.结果 60例病人一次穿刺成功59例,失败1例,成功率98.3%.结论 病区开展此项业务,减轻了病人每天穿刺困难带来的痛苦,病人及家属比较满意.
作者:张爱兰;龚金枝;仵荣会 刊期: 2006年第19期
我科自2001年6月至今对中晚期乳腺癌先行化疗,再行手术切除,术中应用背阔肌肌皮瓣再造乳房[1],疗效满意.现将护理内容报告如下.
作者:田金凤;郭树平;职梅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证实去炎舒松局部封闭(简称局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确切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利多卡因-去炎舒松混悬液,实行痛点封闭或皮损封闭,每3日1次.同时内服转移因子、潘生丁、维生素B1等药物,连续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内服药物同治疗组,连续2周为1个疗程.结果 去炎舒松局部封闭,配合内服免疫增强剂及维生素B1,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免疫增强剂及维生素B1.结论 去炎舒松局部封闭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较好方法.
作者:王西京 刊期: 2006年第19期
肘部创伤性尺神经炎又称肘管综合征、肘尺管综合征或肘后迟发性尺神经炎,是尺神经在肘后的肘管内受压或慢性损伤而产生的一系列综合征[1].自1991年1月至2003年6月,笔者采用手术的方法治疗肘部创伤性尺神经炎2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土旺;陈春仙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方法.方法 分别使用低频超声及高低频超声两种方法对临床疑诊为急性阑尾炎的125例患者进行检查,所有患者全部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结果 125例病例中,确诊急性阑尾炎105例,急性阑尾炎合并周围脓肿2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低频为69.60%,高低频联合应用为90.4%.结论 高低频超声联合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率明显高于低频超声(χ2=16.9,P<0.01),可为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和选择手术时机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成红宇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前市场上的口服补钙制剂种类繁多,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近年来由于钙剂的使用频率增高,加上某些商家的宣传,临床上出现了一些不合理应用现象.如何正确选择及科学使用钙剂,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本文作以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作者:孙志强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4天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2.9%,对照组有效率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有效药物.
作者:魏新侠;张伊伟 刊期: 2006年第19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窒息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欧美发达国家HIE发病率仅为0.02%~0.04%[1],而我国高达3%~10%不等(因地区不同而异),由此所致的智力、行为障碍发生率为1.3%~15.3%[2],严重制约了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因此,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意义深远.目前,对该病的临床治疗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制定出治疗常规.但对其智能伤残的早期干预研究还不多,因此我们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了早期干预,旨在了解通过早期干预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智力发育的落后,从而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苏武珍 刊期: 2006年第19期
在一些代谢性疾病中,例如与脂质代谢有关的酶和受体发生突变,可出现异常的脂质在肾脏蓄积.一些非典型的肾小球硬化性病变常常出现在Ⅲ型高脂蛋白血症,直到近年来由载脂蛋白E(apo E)突变引起的特殊肾脏损伤(脂蛋白肾病)才被认识.
作者:潘永利;刘章锁 刊期: 2006年第19期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腹部手术后病人.PCA(patient controlled algesia,PCA)即患者自控镇痛术,是指患者自己通过计算机控制的微量泵向体内注射止痛药,达到术后止痛目的.PC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其大优点在于患者可自己控制术后止痛[1].为观察格拉司琼(granisetro hydrochloride)用于预防全麻后呕吐的临床效果及相关护理学特点,本研究随机抽取了110例腹部术后病人,于术后PCA中加配格拉司琼,评估疼痛、恶心程度,并进一步优化护理流程.
作者:苏瑛;王海丽;孙振涛;王培昌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骶尾部复发性脊索瘤的疗效.方法 16例经磁共振成像(MRI)或CT确诊的骶尾部复发性脊索瘤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分割剂量3~6Gy/次,5次/周,总剂量56~66Gy.结果 总有效率81.3%,患者全部生存,无远处转移,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骶尾部复发性脊索瘤安全、有效,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雒建超;韩倩;牛坡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长托宁救治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常规应用胆碱酯酶复活剂和其他辅助治疗基础上应用长托宁,治疗128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中,治愈123例(占96.1%),死亡5例(占3.9%).结论 长托宁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具有选择性,其作用全面,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多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应用阿托品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青海;李有法 刊期: 200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