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管插管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朱燕飞;李泳

关键词:气管插管, 新生儿窒息, 窒息复苏, 传导功能障碍, 化学感受器, 高碳酸血症, 生命质量, 临床资料, 呼吸道, 宫内窒息, 独立生活, 低氧血症, 分泌物, 发生率, 压力, 胎儿, 胎便, 死亡, 神经, 梗阻
摘要: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出生后由宫内转为宫外独立生活,此时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宫内窒息、肺内病变、压力和化学感受器的神经传导功能障碍等)使新生儿不能产生自发呼吸或呼吸道有梗阻(分泌物、胎便等),致使发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1].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生率约占3%~10%,复苏不仅关系到新生儿存活,而且关系到以后的生命质量.本文总结1999~2003年我院50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探讨气管插管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作用.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托吡酯治疗22例小儿难治性癫痫与智力低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托吡酯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对托吡酯治疗20周以后22例病例进行临床随访,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影响疗效的原因.结果:22例中控制症状发作≥50%者9例,有效率达40.91%.其中单药治疗5例,有效者3例,有效率达60%,添加治疗17例,有效者6例,有效率35.29%.不良反应属于轻度,不影响疗效.结论:托吡酯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可以提高有效率,为改善预后提供一个机会.

    作者:梅雅琴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溶栓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的高低与溶栓治疗距发病时间有关,对AMI预后有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7年1月~2002年1月收治的36例AMI静脉溶栓患者,男28例,女8例,平均年龄(50±9.2)岁.AMI部位:前壁13例,下壁14例,侧壁6例,多个壁3例.36例患者均符合溶栓适应证.溶栓距发病时间1h~12h.

    作者:于芝瑞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9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8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2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总有效率71.4%.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云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腹膜透析病人的健康教育

    2002年6月~2003年6月,我科先后对30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5~70岁,平均47.5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肾功能衰竭1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肾功能衰竭5例,糖尿病肾病8例,高血压肾病6例,多囊肾1例,本组病例有10人先进行了血液透析后改为腹膜透析,20人直接行腹膜透析.

    作者:曾峰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易蒙停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疗效观察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是小儿多发病,病原多为病毒感染,对缩短腹泻病程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我科于2003~2004年间在秋冬季腹泻流行期间,应用易蒙停治疗并观察其止泻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献忠;申长清;庞维胜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分娩产妇的心理护理

    妊娠、分娩、产褥、哺婴对于妇女是不同的应激,都能引起复杂的心理变化.我们通过对分娩产妇实施心理护理,总结出心理护理体会,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玲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治疗指导

    我院自1999年8月~2003年8月,对65例脑卒中患者施行了出院后的康复治疗指导,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4例,男42例,女23例,年龄35~74岁,平均59.5岁.均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其中缺血性脑卒中38例,出血性脑卒中23例,混合性脑卒中4例.既往有高血压23例,糖尿病11例,高血酯31例.

    作者:孙文香;黄春玲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碘伏液冲洗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

    智齿冠周炎是口腔科门诊的常见疾病,药物治疗时间长,效果不甚满意,作者对50例智齿冠周炎的患者采取碘伏液冲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斐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观察与护理对策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但在其治疗过程中常可发生低血糖反应.如发现和治疗不及时,往往导致脑水肿,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这就要求我们在护理中严密观察,使用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及时发现并给予治疗.现将我院1995年以来45例发生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从护理方面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王国蕊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性封堵术的护理

    目的:介入性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17例的护理.方法:使用国产镍钛合金双面伞型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经股静脉,在ASD的左房侧释放大伞,腰部卡于缺损处,回撤至右房侧释放小伞,关闭ASD.结果:17例全部成功,术后24~48h予以心脏超声心动图复查,未见残余分流,封堵器位置准确固定,未影响周围结构与功能.6月后心脏超声心动图复查未见异常.结论:护理工作重点是术前心理护理,准备充分;术中心电监护,熟练掌握介入器材使用,熟悉手术步骤及术者的意图,配合默契;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栓塞、穿刺点出血、感染等.

    作者:王娟;王东平;江露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55例

    1999年9月~2003年12月,我院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5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5例,男39例,女16例,年龄60~75岁.高血压病史平均13年.意识状态(Glasgow计分法):9~12分31例,6~9分21例,6分以下3例.生命体征:入院时体温正常或略高48例,38℃以上6例;收缩压高者28kPa,低者18kPa;呼吸20~30次/min;心率110次/min以上者18例;明显偏瘫及病理反射阳性者49例,一侧瞳孔散大者3例;出现应激性溃疡者2例.出血部位:壳核血肿42例,丘脑血肿11例,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6例,原发脑室内血肿2例.发病至手术时间3h~2d.

    作者:许强;朱涛;郭建华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驻马店市郊区840名妇女疾病普查结果分析

    为了解驻马店市郊区农村已婚妇女的妇女病发病情况,为今后妇女保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我院于2003年7月~2003年9月对我市郊区农村的840名妇女进行了妇女病普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花更茹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洛赛克与西咪替丁治疗晚期肿瘤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不同药物对晚期肿瘤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比较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及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的疗效.结果:洛赛克治疗组及H2-受体拮抗剂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0%和16.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同等条件下,洛赛克在治疗肿瘤晚期并上消化道出血较普通H2-受体拮抗剂有明显优势.

    作者:刘从敏;张雪玲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9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的病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2001年10月~2003年10月,我科共收治有机磷中毒患者32例,其中发生呼吸衰竭9例.经用阿托品、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剂与对症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忠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关节松动术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腰腿痛病症,其发病主要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受到相应的外伤造成纤维环的破裂和髓核组织的突出,我科自1998年10月采用关节松动术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亮华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应激性消化道出血65例临床分析

    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高,是急性脑血管病预后不良的指征之一.本文对2000年以来收治的178例急性脑血管病中合并应激性消化道出血68例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魏文化;杜兰玉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人工流产术后宫颈粘连5例报告

    人工流产是通过手术器械用人工的方法终止妊娠12周以内的手术,是避孕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我国自首创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以来,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此法安全、有效、简便、快速,但手术后引起的手术并发症也有不少,例如宫颈粘连(包括部分宫腔粘连),亦称为Fristch-Ashermen氏综合症,据报道其发病率为0.31%.近几年,我站在手术后并发症的诊治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其中收治的5例宫颈粘连报告如下:

    作者:张正华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重症肺炎目前仍是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上除应重视抗感染外,进行其他有效的辅助治疗也是很有必要的.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因其确切的疗效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我们应用IVIG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殷丽红;刘玉春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临床路径在单纯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是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开发的护理标准化工具,运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对病种进行科学的路径设计,由医院里的一组人包括医生、护士及其他人员对某一种疾病进行监测、治疗、康复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有严格程序、有准确时间要求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佳的医疗护理服务.2002年4月~2003年10月,我院对62例单纯性胆囊切除患者引入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以期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玉琴;刘凤玲 刊期: 2004年第22期

  • Bartter综合征2例并文献复习

    Bartt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病,以低血钾,代谢性碱中毒,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增高,血压正常,肾小球旁器肥大为主要特征.现将我院1997~2003年间收治的2例Bartter综合征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魏方 刊期: 2004年第22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