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乳头瘤病毒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结果分析

向秀华;李丹;田辉;冯磊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宫颈癌, 上皮内瘤变, 宫颈细胞学检查, 阴道镜检查, 高危型, 持续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 癌前病变, 癌发生, 致癌能力, 循证医学, 女性健康, 检查结果, 风险因素, 发生过程, 恶性肿瘤, 致癌型, 证明
摘要: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现已证实15种高危型HPV 具有很强的致癌能力,致癌型HPV 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在宫颈癌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宫颈癌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然而,宫颈癌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是个较为漫长、渐进的病变过程。循证医学的研究已证明,高危型HPV感染是发生宫颈癌病变的首要因素[1],因此对高危HPV感染患者做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细胞学检查尤为重要,本研究观察了高危型HPV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现将内容报告如下。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CT检查造影剂渗漏的预防与护理

    目前医用非离子型造影剂主要应用于CT灌注增强扫描以及CT 血管造影(CTA),是采用高压注射器经静脉快速注入一定量的造影剂后再行扫描的检查方式。也是目前CT检查中常用、具价值的检查手段之一。非离子型造影剂使用中的并发症主要包括造影剂过敏和渗漏,造影剂渗漏虽属低概率事件,但一旦发生,除了影响检查质量,有时还会导致医患矛盾甚至纠纷,因此,检查中积极预防造影剂渗漏以及发生渗漏后的合理处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行CT增强及CTA检查中出现造影剂渗漏的43例患者的资料做回顾性分析,以研究造影剂渗漏的预防以及渗漏后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产后出血60例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超过500 mL,剖宫产时超过1000 mL,是分娩时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且来势凶猛,如果抢救不及时,直接危及产妇生命,所以产后出血是产科医护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研究对我院60例产后出血>500 mL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预防、监测、抢救的方法和体会,以便制定措施,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

    作者:石玉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为维护本刊的声誉和广大读者的利益,现将本刊对一稿两投问题的处理声明如下:①本声明中所涉及的文稿均指原始研究的报告或尽管2篇文稿在文字的表达和讨论的叙述上可能存在某些不同之处,但这些文稿的主要数据和图表是相同的。所指文稿不包括重要会议的纪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指南、有关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新闻报道类文稿以及在一种刊物发表过摘要或初步报道而将全文投向另一种期刊的文稿。上述各类文稿如作者要重复投稿,应向本刊编辑部作出说明。②如1篇文稿已以全文方式在某刊物发表,除非文种不同,否则不可再将该文投寄给本刊。③请作者所在单位在来稿介绍信中注明该文稿有无一稿两投问题。④凡来稿在接到编辑部回执后满3个月未接到退稿,则表明稿件仍在处理中,作者欲投他刊,应事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并申述理由。⑤编辑部认为文稿有一稿两投嫌疑时,应认真收集有关资料并仔细核对后再通知作者,在作出处理决定前请作者就此问题作出解释。本刊编辑部与作者双方意见发生分歧时,应由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权威机构进行后仲裁。⑥一稿两投一经证实,将择期在杂志中刊出其作者单位和姓名以及撤销该论文的通告;对该作者作为第一作者所撰写的一切文稿,2年内将拒绝在本刊发表;就此事件向作者所在单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科技期刊进行通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散点图在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方法中的探讨

    心电散点图是近年来日益受关注,用于长时程心电数据分析的新方法,是以大数据为基础和优势,借助于计算机,快速地将长时程RR间期信息集中在一枚图形上的可视性、非数字化、非线性的数据高密度表达方式,是真实RR间期分布全图。

    作者:戴静;龙佑玲;杨光瑞;张丽萍;李云丽;夏郡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骨挫伤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膝关节是人体大、复杂的关节,也是容易受到损伤的关节之一。对于膝关节显性骨折及脱位,临床多以普通X线和CT检查为主,但两者对于无骨折线及骨皮质变形的骨挫伤诊断价值有限,且二者具有放射性危害。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具有无创、无放射性危害,能对人体多方位直接成像,能清晰显示骨关节的解剖细节,且对骨髓病变敏感,MRI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骨挫伤检查手段[1]。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96例膝关节骨挫伤患者的临床和MRI影像资料,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膝关节骨挫伤的认识,以减少漏诊、误诊,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陈华勇;袁昆;李胜军;刁峰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11年行准分子角膜切削术增效手术一例

    患者男,30岁。因双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视力下降1年于2015年1月14日来我院复诊。病史回顾:2003年6月患者在我院行双眼LASIK手术,术前裸眼视力右眼0.2,左眼0.12,屈光度检查:右眼,-5.50DS/-0.75DC×15°→1.0,左眼,-5.25DS/-1.50DC×165°→1.0;角膜曲率:右眼42.25 D,左眼42.00 D;中央角膜厚度(A超检查)右眼553μm,左眼545μm;眼压:右眼18.3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7.7 mmHg。术后3 d裸眼视力右眼0.8(+),左眼0.8(+)。因视力效果满意,之后未复查。现裸眼视力右眼0.6,左眼0.8,屈光度检查:右眼,-0.75DS/-1.25DC ×180°→1.0,左眼,-1.00 DS/-0.25 DC×40°→1.0;角膜曲率:右眼37.75 D,左眼37.25 D;中央角膜厚度(A超检查)右眼497μm,左眼497μm;眼压:右眼15.3 mmHg,左眼15.0 mmHg;眼轴:右眼27.91 mm,左眼27.70 mm。前节OCT检查:中央角膜厚度:右眼492μm,左眼492μm;双眼中央角膜瓣厚度均为193μm。角膜地形图及眼部其他检查未见异常。根据患者现有检查结果进行评估,考虑行双眼准分子角膜切削术(PRK)二次增效手术。于2015年2月5日行双眼PRK增效手术,手术顺利。术后第1天角膜上皮未全愈合,角膜接触镜在位;术后第4天裸眼视力右眼1.0,左眼1.0,上皮已愈合,角膜透明,摘除角膜接触镜。术后1个月和3个月双眼裸眼视力均为1.0(+),角膜透明。

    作者:周迎霞;贺瑞;史清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尿液分析仪和手工显微镜检查尿液中红细胞的结果分析

    在临床检验中,尿常规作为一项常见的项目,其检查方法也正在不断的改进中。随着检查技术的改进,尿液分析仪由于操作简便、检出迅速,因此应用越来越广泛[1-3]。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在我院接受尿常规检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尿液分析仪和手工显微镜在尿液红细胞检测中的应用效果,从而进一步探讨二者检测结果的差异。

    作者:黄健林;赵双玉;刘金华;刘建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医热熨法的研究进展

    热熨法治疗疾病历史悠久,是祖国医学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热熨法是指将各种药物或者辅料加热,敷在患处或者腧穴并来回移动按摩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主要通过热力的刺激及药性的渗透起到行气活血、散寒除湿、舒经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该法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所接受。

    作者:周洋;董联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儿科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培养阳性患儿的耐药性分析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是一种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引起医院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 )患者具有病情危重、免疫功能相对低下的特点,是Ab感染的高发区。现总结并报道我院PICU培养Ab阳性患儿的细菌标本资料,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郭丽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超声在瘢痕子宫妊娠严重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剖宫产发生率受国情及医疗环境的影响,占全部分娩方式的20%~50%。虽有证据表明:随剖宫产发生率的增加,产妇及新生儿的发病率、病死率均有所下降。然而,剖宫产相关并发症也日益增多,包括孕期相关的瘢痕妊娠、胎盘粘连、子宫撕裂或子宫破裂[1]。本研究重点探讨超声检查在这些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艳丽;方黎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铜绿假单胞菌在重症监护病房与呼吸科的分离情况和耐药性比较

    铜绿假单胞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对多种抗生素天然耐药,并易形成多重耐药,为医院感染主要的致病菌之一[1]。由于各个科室患者的病情、病因、治疗方式有所不同,同一医院不同科室的铜绿假单胞菌监测结果有所差异,笔者对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与呼吸科患者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分布情况与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合理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燕青;陈梅英;游琴秀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医用卫材不良事件监测案例分析与改进

    医用卫材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已广泛被应用于临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各个领域,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在使用各种医用卫材,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自身不可避免的风险,例如产品的设计、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存在潜在的风险,一旦出现故障必定引起不良事件的发生[1]。自我院2010年开展医用卫材不良事件监测工作以来,医用卫材使用安全性信息为临床科室服务的重要性,渐渐得到医务工作者的认可和接纳,同时也成为我院控制产品安全使用的有效手段和保证医疗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荣英;王美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鲍曼不动杆菌394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鲍曼不动杆菌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及土壤、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中,为条件致病菌。该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发菌血症、泌尿系感染、继发性脑膜炎、手术部位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因此,临床实验室常从被感染患者的痰液、血液、尿液、脑脊液、伤口分泌物、脓液等标本中分离出。在非发酵菌中,不动杆菌的感染率仅次于假单胞菌。由于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日渐增多,且其耐药性日益严重,甚至出现“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因而引起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学工作者的严重关注。本研究就我院2015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的抗菌药物耐药性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武文明;段瑞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参附强心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验案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主要的死亡原因,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后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液潴留。慢性心力衰竭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治疗心力衰竭的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延缓和防止心肌重构的发展,降低心力衰竭的住院率和病死率。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已从利尿、强心、扩血管等短期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为以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为主的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目的是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很大的优势。樊瑞红主任运用中医温阳助气以推动血液运行的理论,研制出了“参附强心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以温补心肾、活血通络之法,达到益气强心的作用,临床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石振华;樊瑞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的效果及预后分析

    重度子痫前期(EOSP)为妊娠期特有的一种疾病,属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疾病发展较为严重的阶段[1]。预见性干预是依据疾病发展特点,预料性可能发生潜在问题予以提前护理,且可有效减少产妇并发症发生,并改善围生儿结局[2]。为进一步验证该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有效性,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20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分别给予不同护理方案的效果予以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妙然;黄妙霞;朱凤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副鼻窦螺旋CT扫描对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的价值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的广泛应用,对副鼻窦炎的治疗有很大的进展,同时,对术前的影像学检查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X线检查无法满足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的要求,副鼻窦螺旋CT扫描能直观准确地发现副鼻窦炎的范围及程度,明确其病因。所以,副鼻窦CT扫描成为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笔者收集2016年1月至3月55例在我院接受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患者的术前CT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旨在说明副鼻窦CT扫描对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的价值。

    作者:覃峰;梁世伟;邓小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心功能不全35例疗效观察

    心功能不全是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终将导致心力衰竭,进而导致死亡。我院2014—2015年对35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加用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张勋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食管癌合并缺血性心脏病围手术期护理

    食管癌合并缺血性心脏病临床并不少见,不仅增加了手术的难度,术后的护理也是难题。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是决定手术成功的关键,而术后护理则是患者安全渡过围术期的重要保证。从2011年以来的5年间,我们共收治56例食管癌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和护理结果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卫萍;张红霞;刘宽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率变化对Philips Brilliance 64(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

    当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率在不断增高,随着64层螺旋CT在心脏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广泛应用,扫描速度也大大提高。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率变化对Philips Brilliance 64(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图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冯瑞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N末端B型脑钠肽原检测仪器误报错一例

    随着现代医学检验技术发展,有部分特定蛋白或生物学标志物可以使用各种小型仪器进行专项检验。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作为一种生物学标志物,可用于因呼吸困难而疑为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我们检测NT-proBNP使用就是小型的某型号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盒。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因NT-proBNP检测结果超过检测范围,导致仪器误报错,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本海;奚建新;严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