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的效果及预后分析

黄妙然;黄妙霞;朱凤娟

关键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孕妇, 预见性护理程序, 护理方案, 疾病, 应用有效性, 现报告如下, 围生儿结局, 妊娠高血压, 妊娠期, 并发症, 验证, 临床, 干预, 产妇
摘要:重度子痫前期(EOSP)为妊娠期特有的一种疾病,属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疾病发展较为严重的阶段[1]。预见性干预是依据疾病发展特点,预料性可能发生潜在问题予以提前护理,且可有效减少产妇并发症发生,并改善围生儿结局[2]。为进一步验证该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有效性,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20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分别给予不同护理方案的效果予以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积液常用生化指标在基层医院的诊断价值

    腹腔积液是机体病理改变的一种重要体症,在众多病因中,主要是肝硬化、恶性肿瘤、结核性腹膜炎[1],鉴别诊断这些病因,于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作用。腹腔积液检查项目繁多,病理学检验可初步判断腹腔积液来源;细胞计数及形态学检查是确诊恶性腹腔积液的“金标准”;肿瘤标志物检测也可从侧面印证恶性腹腔积液;生化检查(糖类及其衍生物、蛋白质类、酶类、脂类及胆红素类等),而腹腔积液中的常用生化指标(糖、总蛋白、白蛋白、乳酸脱氢酶、腺苷脱氨酶等)具有敏感性高,操作方便[2]。笔者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112例腹腔积液初诊患者的腹腔积液生化指标,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立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骨挫伤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膝关节是人体大、复杂的关节,也是容易受到损伤的关节之一。对于膝关节显性骨折及脱位,临床多以普通X线和CT检查为主,但两者对于无骨折线及骨皮质变形的骨挫伤诊断价值有限,且二者具有放射性危害。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具有无创、无放射性危害,能对人体多方位直接成像,能清晰显示骨关节的解剖细节,且对骨髓病变敏感,MRI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骨挫伤检查手段[1]。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96例膝关节骨挫伤患者的临床和MRI影像资料,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膝关节骨挫伤的认识,以减少漏诊、误诊,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陈华勇;袁昆;李胜军;刁峰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为维护本刊的声誉和广大读者的利益,现将本刊对一稿两投问题的处理声明如下:①本声明中所涉及的文稿均指原始研究的报告或尽管2篇文稿在文字的表达和讨论的叙述上可能存在某些不同之处,但这些文稿的主要数据和图表是相同的。所指文稿不包括重要会议的纪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指南、有关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新闻报道类文稿以及在一种刊物发表过摘要或初步报道而将全文投向另一种期刊的文稿。上述各类文稿如作者要重复投稿,应向本刊编辑部作出说明。②如1篇文稿已以全文方式在某刊物发表,除非文种不同,否则不可再将该文投寄给本刊。③请作者所在单位在来稿介绍信中注明该文稿有无一稿两投问题。④凡来稿在接到编辑部回执后满3个月未接到退稿,则表明稿件仍在处理中,作者欲投他刊,应事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并申述理由。⑤编辑部认为文稿有一稿两投嫌疑时,应认真收集有关资料并仔细核对后再通知作者,在作出处理决定前请作者就此问题作出解释。本刊编辑部与作者双方意见发生分歧时,应由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权威机构进行后仲裁。⑥一稿两投一经证实,将择期在杂志中刊出其作者单位和姓名以及撤销该论文的通告;对该作者作为第一作者所撰写的一切文稿,2年内将拒绝在本刊发表;就此事件向作者所在单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科技期刊进行通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鼻部完全离断伤再植成活患者高压氧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鼻部的再植难度较大,鼻部离断尚有蒂与组织相连时,回植的复合组织成活率较高。当组织完全离断时,原位缝合成活率很低[1]。临床上鼻部完全离断的患者极为少见,我院整形外科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6例鼻部完全离断伤的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断鼻再植成活术,在此基础上配合高压氧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对患者的主要观察与高压氧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电网络对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的影响

    在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诊管理中,如何快速诊断、处置是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诊救治的关键。急诊医师心电图识别水平是影响到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快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因素[1]。根据文献[2]报道,尽管各医院加强了急诊专科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急诊医师培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临床路径管理等重要措施,急诊医师心电图判读水平仍然参差不齐。这也是因为心电图判读学习周期长、复杂心电图判读困难等特点决定的。在急诊管理中,对我院急诊心电网络管理实施前后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治情况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颜颜;陈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输尿管肿瘤一例

    患者女,76岁。因间歇性无痛血尿伴左侧腰背部酸胀半年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双肾区对称,无隆起,双肾区叩击痛阴性。辅助检查:2015年8月7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CT提示:左侧输尿管下段病变伴左输尿管及左肾盂扩张积水。为进一步诊断,拟诊“左肾,左输尿管积水,左输尿管肿瘤可能”收入院。入院后行超声检查,左肾集合系统分离38 mm,左肾实质变薄,较厚处约7 mm,左输尿管上段扩张内经15 mm,左侧输尿管中下段见不均质低回声区,范围约34 mm×11 mm,外形欠规则,边界欠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见血流信号(图1)。超声提示:左输尿管中下段不均质低回声病灶,左肾盂,左输尿管上段积水。 CT提示:左输尿管中下段占位伴左肾,左输尿管积水扩张(图2)。2016年1月19日全身麻醉下行输尿管镜下活检术+膀胱镜检查术,术中见左输尿管开口处黏膜红肿明显,予以取活检,左侧输尿管下段可及绒毛样肿块约1.5 cm,占据管腔1周,予以活检,留置导尿一周。术后诊断:输尿管肿瘤,泌尿系感染。2016年1月25日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中转开放性左侧输尿管肿瘤根治术,术中完整切除左侧输尿管及部分膀胱。病理诊断:左肾脏输尿管高级别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图3)。

    作者:周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多发性肺腺纤维瘤一例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患者女,52岁,主因发现肺内多发结节3年,咳嗽、咳痰1个月余入院。3年前当地医院CT检查发现两肺多发结节,考虑转移瘤,未予进一步治疗,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少量黄痰,无痰中带血及咯血,无胸闷气短,无乏力盗汗及午后低热,偶有胸背部疼痛,无声音嘶哑及饮水呛咳,双锁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可,无消瘦,胸、腹腔积液等恶液质改变。既往史:30余年前行“子宫肌瘤切除术”,高血压病史2年,无肿瘤家族史。行CT检查可见两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边缘光滑,密度均匀,较大病灶位于左肺下叶前基底段,呈椭圆形,长径约3 cm,平扫CT值42 Hu,增强扫描强化明显,CT值74 Hu(图1~5),比较其3年前CT片其长径长径约2 cm,可见增大,CT诊断:两肺多发结节,考虑低度恶性或良性肿瘤性病变,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肺间叶源性肿瘤?建议胸腔镜检查。手术:胸腔无粘连,探查左肺下叶多枚结节,其中1枚位于前基底段,直径约3 cm,行结节及周围组织楔形切除。病理:肺组织切开可见一个2.5 cm×1.8 cm×1.2 cm肿物,切面灰白质韧。诊断:肺腺纤维瘤生长活跃。

    作者:李如迅;时高峰;陈砚凝;刘辉;冯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副鼻窦螺旋CT扫描对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的价值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的广泛应用,对副鼻窦炎的治疗有很大的进展,同时,对术前的影像学检查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X线检查无法满足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的要求,副鼻窦螺旋CT扫描能直观准确地发现副鼻窦炎的范围及程度,明确其病因。所以,副鼻窦CT扫描成为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笔者收集2016年1月至3月55例在我院接受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患者的术前CT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旨在说明副鼻窦CT扫描对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的价值。

    作者:覃峰;梁世伟;邓小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新型隐球菌致脑脊液白细胞数假性升高一例

    患者男,73岁,7年前确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并在当地县医院门诊规律性抗病毒治疗,于9d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头痛、头晕,在当地县医院住院治疗2 d,病情无好转,遂转诊我院,以“发热原因待查?”收住感染科。查体:体温38.2℃,发热无规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5.94×109/L,中性粒细胞90.4%,淋巴细胞4.42%;红细胞沉降率(ESR)78 mm/1 h;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15.26 g/L;脑脊液检查:蛋白2.97 g/L,糖0.01 mmol/L,氯化物113 mmol/L,IgG 761.09 mg/L,IgA 1.60 mg/L,IgM 0.50 mg/L;脑脊液常规:无色,微浊,罗-琼试验阳性,白细胞:人工计数0.014×109/L,中性粒细胞0.10,淋巴细胞0.90,脑脊液细菌培养有真菌生长,经鉴定为新型隐球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敏感,氟康唑耐药,确诊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在药敏结果未报告前,临床经验性治疗给予氟康唑抗真菌感染治疗,2 d后不祥原因患者自动出院。

    作者:胡文娟;吴惠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参附强心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验案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主要的死亡原因,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后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液潴留。慢性心力衰竭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治疗心力衰竭的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延缓和防止心肌重构的发展,降低心力衰竭的住院率和病死率。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已从利尿、强心、扩血管等短期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为以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为主的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目的是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很大的优势。樊瑞红主任运用中医温阳助气以推动血液运行的理论,研制出了“参附强心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以温补心肾、活血通络之法,达到益气强心的作用,临床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石振华;樊瑞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干预在慢性胃炎护理患者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运转速度的加快,人们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饮食、作息不规律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在消化内科中慢性胃炎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疾病之一。慢性胃炎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不仅起病慢、病程长,而且较难将其彻底治愈,需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调理。但不少慢性胃炎患者对于调理的重要性并没有明确认识,大部分患者对其科学的方法都不够了解[1]。近年来,健康教育干预护理模式逐渐被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护理效果。本文即以我科接收的慢性胃炎患者为依据,对健康教育干预护理模式的应用及其效果进行探讨。

    作者:赵建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标准化的体会

    随着分子医学的发展,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作为独立而重要的病理学检测指标,指导着病理诊断和临床个体治疗,它看似简单,却是较复杂的综合多步骤实验技术,由于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抗体和检测系统不断更新,因此免疫组织化学每一步骤的一点点偏差,对于检测结果都可能是失败的,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标准化应用与体会,也只是相对的标准化或步骤的优化,现将我们的标准化操作和质量控制做到极致,包括我科从标本接受、制片、抗原修复、对照设立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操作各步骤的标准化、染色结果判读标准化,供病理界同仁商榷共同建立实验规范模式。

    作者:段淑云;李秀娟;贺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手机短信平台在脑卒中一级预防中作用研究

    脑卒中已成为危害我国公民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事件,具有患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而我国公民,尤其是农村适龄人群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认识率低,确诊率低,控制率低,服药依从性低,甚或成为脑卒中一级预防的盲区,导致我国脑卒中发生率居高不下。本研究通过设定日程短信提醒功能,强化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规范化干预指导,以提高乡村危险人群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自我认知和防控能力,改变我国目前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高发病率、低治疗率的现状,使患者提高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对血压、血糖、体质量自我防控管理能力,明显改善干预人群的不良生活行为,以期达到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改变“因病而穷、因病致残”的局面,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政府医改目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明明;雷刚;牛争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医用卫材不良事件监测案例分析与改进

    医用卫材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已广泛被应用于临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各个领域,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在使用各种医用卫材,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自身不可避免的风险,例如产品的设计、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存在潜在的风险,一旦出现故障必定引起不良事件的发生[1]。自我院2010年开展医用卫材不良事件监测工作以来,医用卫材使用安全性信息为临床科室服务的重要性,渐渐得到医务工作者的认可和接纳,同时也成为我院控制产品安全使用的有效手段和保证医疗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荣英;王美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糖尿病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血脂的价值分析

    探讨生化检验中的血脂分析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应用价值。选择2015年7月至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6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2组实施生化检验,并对检验所得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生化指标中的血脂分析能够反应患者的葡萄糖水平,在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钱兵;陈正徐;李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及鉴别分析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是多见的急腹症。是由于阑尾腔梗阻和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阑尾炎临床上常有腹痛,部分可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右下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中性粒白细胞增高;发热等现象,其他症状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阑尾炎的预后取决于是否得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如早期得到及时的治疗,短期内即可康复,如因诊断不及时或误诊,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随着超声技术发展,超声对病变的阑尾可直观显示,能较准确地诊断阑尾炎[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临床疑似为阑尾炎的206例患者的临床及超声检查资料,以探讨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价值及鉴别分析。

    作者:顼锦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鲍曼不动杆菌394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鲍曼不动杆菌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及土壤、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中,为条件致病菌。该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发菌血症、泌尿系感染、继发性脑膜炎、手术部位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因此,临床实验室常从被感染患者的痰液、血液、尿液、脑脊液、伤口分泌物、脓液等标本中分离出。在非发酵菌中,不动杆菌的感染率仅次于假单胞菌。由于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日渐增多,且其耐药性日益严重,甚至出现“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因而引起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学工作者的严重关注。本研究就我院2015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的抗菌药物耐药性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武文明;段瑞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组织公平感对护士组织承诺工作投入的相关性研究

    组织公平指员工在组织情景中体验到的公平感受,是个体的认知体验,而不代表是否是真正的公平对待[1]。在护理管理领域,是指护士对他们所感受到的医院对待是否公平的感知,以及他们对待这些感知的行为反应[2]。组织承诺是指个体对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可,对组织忠诚、为组织努力工作并希望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态度或肯定性的内向倾向[3]。是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并愿意参与其中的一种态度,是员工对组织稳定的态度[4]。工作投入是指个体的一种与工作相关的积极的、完满的情绪与认知状态[5]。工作投入可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并减少员工缺勤和离职行为[6]。有研究表明增强组织公平感能够改善员工的心理和行为,例如: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等[7]。本研究旨在调查各类职称的护理人员的护士组织公平感、组织承诺和工作投入的现状,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为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徐秀丽;余霞;王晶;胡若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食管癌合并缺血性心脏病围手术期护理

    食管癌合并缺血性心脏病临床并不少见,不仅增加了手术的难度,术后的护理也是难题。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是决定手术成功的关键,而术后护理则是患者安全渡过围术期的重要保证。从2011年以来的5年间,我们共收治56例食管癌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和护理结果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卫萍;张红霞;刘宽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尿液分析仪和手工显微镜检查尿液中红细胞的结果分析

    在临床检验中,尿常规作为一项常见的项目,其检查方法也正在不断的改进中。随着检查技术的改进,尿液分析仪由于操作简便、检出迅速,因此应用越来越广泛[1-3]。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在我院接受尿常规检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尿液分析仪和手工显微镜在尿液红细胞检测中的应用效果,从而进一步探讨二者检测结果的差异。

    作者:黄健林;赵双玉;刘金华;刘建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