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的护理

潘慕文;郭垂芸;洪文娇;张红

关键词:乳腺癌, 保乳术, 护理
摘要:目的:笔者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了保留乳房切除手术的护理.方法:术前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心理问题,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对实行保乳术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实行保乳术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33例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先天性子宫畸形临床特征、诊断及处理的认识.方法:对2001年至2005年间收治的33例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患者中10例妊娠后反复出现流产、早产及胎位不正;3例先天性子宫畸形伴阴道畸形者婚后出现性交困难;1例孕期出现自发性破裂;18例无临床症状;1例漏诊.结论:子宫畸形患者不育的发生率并不高,但受孕后发生妊娠、分娩和产后并发症者较多,有的甚至可危及孕妇的生命,故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陈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论带教过程中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是护生实习带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带教容易被忽视的内容,本文根据实习带教工作的特点,分析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护理带教工作实际,提出以推行整体护理模式加强人文关怀教育,以具体事例增强服务意识培养、以严格管理促进责任心增强、以有益活动陶冶情操是带教工作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只有将环境、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形象化、具体化和生动化的全方位教育,才能收到显著效果.

    作者:代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肾脏损害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与肾脏损害的关系,探讨检测肾脏早期损害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8例T2DM患者,先进行尿液常规分析,再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终点比色法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并进行FPG、2hPG、HbA1c、BUN及Cr的检测,同日进行眼底检查.根据有无视网膜病变将T2DM患者分为NDR和DR,并将DR患者分为BDR和PDR两组,进行检测结果的比较.结果:168例T2DM患者25.6%(43/168)表现为临床蛋白尿即DN.尿常规蛋白阴性组的尿mAlb和NAG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P<0.01),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mAlb+NAG阳性率显著高于mAlb阳性率(χ2=4.629,P<0.05).72例并发DR患者中,56.9%(41/72)并发DN,37.5%(27/72)并发不同程度的早期肾脏损害.93.0%(53/57)BDR患者并发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47.4%(27/57)并发DN,93.3%(14/15)PDR患者并发DN,后者显著高于前者(P<0.01).168例T2DM患者中,56例尿蛋白和尿2项指标皆阴性者(全阴性组)7.1%(4/56)并发视网膜病变,112例尿蛋白和/或尿2项指标阳性者60.7%(68/112)并发视网膜病变,两者相差显著(P<0.01).并发DN者95.3%(41/43)并发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尿2项指标阳性者39.1%(27/69)并发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结论:随着DR病变的加重,肾脏损害的程度也在加重;随着肾脏损害的加重,出现或并发视网膜病变的可能性就增大,二者之间具有相关一致性.联合检测尿mAlb和NAG不仅是诊断早期肾损害和疗效观察的敏感指标,亦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指标.

    作者:李群年;杨文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准备工作质量的探讨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验准备工作是整个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全局.就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工作的实验技术人员来讲,应从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认真做好预实验、勤交流总结等方面提高实验准备工作的质量,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顾福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外伤性髋关节脱位13例X线平片与CT表现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髋关节脱位的X线平片与CT表现.方法:对照分析13例外伤性髋关节脱位的X线平片与CT表现.结果:13例中,后脱位10例11髋,中心性脱位2例,前脱位1例,X线平片未分型.合并骨折12例,X线平片漏诊骨折2例.X线平片发现碎骨片11块,CT表现发现碎骨片21块,其中关节腔内碎骨片X线平片检出5块,CT检出13块.结论:X线平片与CT在诊断髋关节脱位及股骨头、颈骨折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但在髋关节脱位的分型,了解关节腔内碎骨片及软组织受损情况方面CT明显优于X线平片.

    作者:陈训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在胸主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MSCTA3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9例胸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其中正常18例,胸主动脉瘤14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7例.扫描延迟时间采用造影剂跟踪扫描(Bolus Tracking).采用三维工作站对数据进行MIP、MPR、CPR(曲面重建)、VRT(容积漫游技术)、VE(仿真内镜)重建.结果:39例胸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经MIP、MRP、CRP、VRT等方法成像,可清晰显示动脉瘤体及夹层动脉瘤的真假腔及破裂口.结论:胸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CTA3D)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性的检查,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瑞沾;高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控制的影响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疾病,需要患者主动参与并长期坚持治疗.但现实中,不少患者由于对此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患糖尿病存在消极焦虑、盲目乐观、无所谓等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从而加大了长期理想控制血糖水平的难度.我院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的危害及科学的治疗措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使血糖控制有了明显的改善.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雪梅;张小玲;刘书峰;杨桦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消毒供应室下送工作在控制院内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严格下送下收程序,使下送无菌物品不受到污染,达到控制院内感染,减少交叉感染,从而提高医院整体医疗质量.方法:做好下送、回收车的管理,清洁消毒,专车专用和下送护士手的清洁与分发无菌物品的程序,每周进行二次抽查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每周下送车内的细菌菌落数均≤5 cfu/cm3,符合无菌物品放置的标准要求;手的细菌菌落数在≤5 cfu/cm3,符合II类区域工作人员手的要求.结论:严格要求下送车辆的清洁消毒、专车专用和下送工作人员手的清洁,有助于减少消毒物品受到污染的机会,防止交叉感染,可有效控制医院内的感染发生.

    作者:原丽萍;张海燕;谢朱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36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可合并多种疾病,甲亢性周期性麻痹(TPP)是甲亢性疾病的常见类型.TPP发作时常伴血钾过低,以下肢对称性麻痹为多见,且常以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延误患者的治疗,甚至出现呼吸麻痹及心脏骤停,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现将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36例TPP进行分析,以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提高对本病的诊疗水平.

    作者:周龙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血脂康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与氟伐他汀疗效对照,探讨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调脂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56例来自门诊的高脂血症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血脂康组和氟伐他汀组各28例,疗程均为8周,服药8周后测定血脂水平.结果:血脂康对降低TC、TG、LDL-C及升高HDL-C的有效率分别为35.7%、32.1%、42.9%,和7.1%.氟伐他汀对降低TC、TG、LDL-C及升高HDL-C的有效率分别为39.3%、35.7%、39.3%和3.57%.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血脂康和氟伐他汀均有明显的调脂作用,且血脂康的不良反应小于氟伐他汀,价格便宜,患者乐于接受,可广泛使用.

    作者:陈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经阴道彩色超声在早期妊娠高危病人中的应用

    早期妊娠自发性流产是异常妊娠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不孕症经治疗后获得妊娠及有习惯性流产史等高危病人中尤为常见.本文通过彩色多普勒阴道超声探讨在早期妊娠流产时潜在因素的发现并结合多普勒探查子宫及黄体血流信号对早孕异常与否的诊断标准和价值,以期指导临床对其监护与治疗.

    作者:刘钰铮;王玉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小儿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氟乙酰胺是一种高效剧毒的有机氟杀虫剂,由于其毒性标志不突出及使用存放不当,导致部分幼儿及儿童误食中毒,极大地损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现将我院住院中毒患儿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闫慧;王希艾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太原市10家商场(超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监测调查

    目的:探索使用集中空调的商场(超市)的空气卫生质量,从而进一步加强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方法:收集太原市10家商场(超市)的空气监测数值,空调送风口检测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冷却水检测军团菌,场所空气检测CO2值,细菌总数.结果:空调通风口细菌总数全部不符合卫生规范要求,真菌总数均值合格率为20%,冷却水未检出军团菌;场所空气CO2合格率达到100%,细菌总数均值合格率80%.结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卫生监督工作应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规范对空调使用的清洗消毒.建议将空调的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扩大卫生健康教育宣传覆盖面,提高公共场所卫生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

    作者:郝艳射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彩超检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改变

    目的:应用彩超检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探讨糖尿病患者该支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38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并与30例健康自愿者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减低,舒张期血流速度、血流量显著减低,阻力指数增高.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灌注不足,彩色超声多普勒可快捷、准确地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作者:韩卓;王亚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多发性硬化的MRI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uliplle sclerosis,MS)的MRI特征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1例临床诊断为MS患者的MRI检查资料.结果:31例共发现病灶184个,病灶于侧脑室旁白质区、半卵圆中心及皮层下区多见,其次见于脊髓小脑、脑干及胼胝体,部分可见视神经受累,病灶呈卵圆形或圆形稍长T1、长T2信号,矢状位像见病灶与侧脑室垂直,急性病灶增强扫描有的可呈结节状、环状或斑点状强化.结论:在MRI图像上MS有特征性表现,MRI能反应MS病理变化,为临床诊断MS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彭述文;于清玲;米霞;赵英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传统刮板涂片和宫颈刷涂片的比较

    目的:评价使用宫颈刷取样涂片和传统铲形刮板取样涂片的有效性.方法:对门诊及住院病人采用宫颈铲形刮板、扫帚形宫颈刷取样涂片进行宫颈阴道病变对比分析.结果:宫颈铲形刮板涂片满意率仅达76.5%,扫帚形宫颈刷取样涂片满意率可达84.3%.结论:采用扫帚形宫颈刷取样涂出的片,不但能获得较多的移行带细胞,而且可获得丰富的宫颈管细胞,不但使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病变的检出率提高,而且有助于检出来自宫颈柱状上皮的腺癌及癌前病变.是临床宫颈病变筛查的取样好方法.

    作者:黄海深;何兰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应用双相血培养瓶950例结果分析

    血液细菌培养是对败血症和菌血症诊断和治疗的依据.为了解近年来患者血培养中致病菌的种类并对现使用的双相血培养瓶进行评价,对我院2004年至2005年950例血培养进行分析,现将分离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君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B超和ERCP对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分析

    报告疑有胆管结石的100例术前B超,ERCP检查与手术的对照结果,分析了两种检查各自的优点及不足,认为B超可作为胆管结石的初选检查,再行ERCP确诊,以提高胆管结石的正确诊断率.

    作者:陈莉;张立名;沈晓波;韩金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细菌培养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意义

    目的:调查慢性前列腺炎细菌感染情况及几种主要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监测,为有效控制慢性前列腺炎提供实验室依据,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38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Meares-Stamey四段取样法作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对长期使用抗生素及原因不明的感染患者加做L型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在38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普通细菌培养共分离出123例阳性标本,阳性率为31.9%.葡萄球菌感染92例,占感染率23.8%(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64例,占16.6%;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感染28例,占7.2%);链球菌感染18例,占4.6%,革兰阴性杆菌感染13例,占3.4%;L型细菌培养12例,阳性率为3.2%;混合感染病例为11例,占2.9%.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的细菌感染分布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的比例高;对于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而普通培养阴性的患者加做L型细菌培养,对提高慢性前列腺炎细菌感染检出率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细菌引起的慢性前列腺炎,在选用的抗生素中,由于不同的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选择敏感的药物对有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艺;王现亭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诊断和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变化.方法:对23例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资料和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平片显示本组病例23例骨样骨瘤均为单发,其中皮质型11例;中心型3例;松质骨型7例;骨膜型2例.结论:了解骨样骨瘤的病理变化和影像学表现,诊断就比较明确,可减少误诊发生.

    作者:李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