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荣;马蔡昀
1 依据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越来越强.颈椎病这种常见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社会竞争力加剧,中青年患者的工作压力大,长期伏案工作,有的甚至通宵在电脑前工作,所至颈椎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已成为社会问题.结合临床治疗手段的匮乏,常规的治疗方法药物、推拿已不满足患者的需求,人们希望有一种方便、适用的治疗仪器,既能用于医院又能用于家庭省时、省力、省钱又无毒副作用且疗效好的治疗方法,因此尽早的开发和生产适合大众需求的颈椎治疗仪满足患者的需求.
作者:吕桂生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心包积液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心包积液的观察和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经过精心护理穿刺口无红肿,无渗液,无出现局部感染,并康复出院.结论:中心静脉留置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实用的好方法.
作者:詹美琼;江美銮;陈惜遂;李映华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评价低高频超声结合使用在诊断胆囊底部小隆起性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对于低频超声检查时怀疑有胆囊底部的小隆起性病变进行高频超声观察.结果:30例胆囊底部病灶在高频超声下均能得到清晰显示,其中5例仅在高频超声下显示.结论:在低频超声对胆囊底部显示不满意时,应用高频超声可明显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率.
作者:王萍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早期应用a-2b干扰素(安福隆)对急性肾损的恢复及病程的影响.方法:将60例HFRS患者入选后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用药后各期病程长短、临床表现及化验室检查的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病程明显缩短,肾损伤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HFRS早期应用a-2b干扰素,可以明显缩短病程,提高越期率降低并发症.
作者:刘玉芳;杨芳侠;武秋凡 刊期: 2006年第15期
1 HGF及其受体c-met的结构HGF主要由间质细胞产生,是异二聚体结构,前体由72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单链,经蛋白水解酶水解作用产生活性形式.成熟的HGF分子由分子量为96KD的α链和分子量为34KD的β链组成.α链中有4个Kringle结构域,其N端有一个发夹样结构,该结构与前两个Kringle区结构为HGF发挥生物学作用所必需;β链中有丝氨酸蛋白酶催化结构和类似结构.两者之间以一个二硫键相连.HGF基因定位于7q21?1,DNA长度约70KD,包含18个外显子及17个内含子.
作者:刘瑞娟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心肌缺血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时应用佩尔地平、艾司洛尔及硝酸甘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上述患者48例,于诱导插管前及术毕拔管前,静脉注射艾司洛尔、佩尔地平,分别观察静脉注射后至20 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结果:诱导插管前及术毕拔管前静脉注射药物后2 min,SBP、DBP、HR即显著下降,且维持至20 min.术中配合硝酸甘油滴鼻,使SBP、DBP缓慢下降,且维持至停药后30 min,而HR无显著改变.结论:应用佩尔地平、艾司洛尔及硝酸甘油能显著降低高血压及心率增快,维持全麻诱导,拔管时血压、心率的平稳,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能减少各自用药量及其毒副反应,预防和及时处理心肌缺血,提高围术期手术安全性.
作者:康凤岐;常韦华;闫建军 刊期: 2006年第15期
远端胃切除后并发胰瘘在临床上并不常见,临床容易忽视.1993年来我们共治疗了4例远端胃根治性切除术后合并胰瘘患者,经保守治疗治愈,报道如下.
作者:吴建华;许光远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慢性头痛的临床诊断及头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总结336例慢性头痛的头针治疗.结果:各种慢性头痛主要根据临床特点诊断,头针治疗慢性头痛效果肯定,有效率达97.3%.
作者:谢莉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配血不合的常见情形,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利用Diana半自动配血系统进行交叉配血,总结配血不合的常见情形.结果:常见的影响配血的因素主要有纤维蛋白含量过高、冷凝集素、自身凝集及IgG型抗体四种.结论:正确分析配血不合的情形,能增加临床输血的及时性和安全性.
作者:李忠;吕小英;王厚照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肾结核的超声诊断与分型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资料完整的85例肾结核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超声诊断肾结核的符合率为88.2%,根据肾结核超声声像图特点,将肾结核分析归纳为7型,即积水型18例,囊肿型15例,结节型12例,钙化型10例,炎症萎缩型8例,积脓型5例,混合型7例.结论:超声检查具有价廉、无创、简便明了等优点,对肾结核声像图的诊断与分型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罗向佳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不合理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如何正确采集标本,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血标本1 124,尿标本1 045份,大便标本224份,细菌培养标本67份.结果:血标本合格率99.6%,尿标本门诊合格率95.5%,住院患者合格率75%,大便标本合格率82%,细菌培养标本合格率82%.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合格的标本采集,掌握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才能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代苏忠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的HRCT征象,探讨HRCT在支气管扩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E四排螺旋CT扫描支气管扩张患者32例做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为住院患者,均已经临床或手术证实.先行普通CT扫描(CCT),再行高分辨扫描(HRCT).结果:3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HRCT均显示了支气管扩张的病变部位、类型和范围.结论:HRCT对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优于CCT,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崔玉章;朱培欣;张廷;陈新晖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要点、适应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128例和传统子宫切除术(TAH)128例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LAVH组手术时间较TAH组稍长,术中出血量、副损伤、术后排气时间、恢复时间及住院日显著少于TAH组.结论:LAVH具有安全、微创、出血少、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故LAVH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钟慧;姚利萍;刘利英;任晓红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降低难治性尖锐湿疣(CA)复发及提高治愈率的方法.方法:选择难治性CA患者42例,随机分为用复方竹叶草脂联合白介素-2治疗(治疗组)和用干扰素局封后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肉眼观察和醋酸白试验的方法,判定治疗后在原发病灶及其周围组织出现新的疣体为复发,未出现新的疣体为痊愈.结果:治疗组21例在治疗后3个月内痊愈18例,复发3例,对照组21例在治疗后3个月内痊愈13例,复发8例.两组3个月内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竹叶草脂联合白介素-2可以明显提高难治性CA的治愈率,降低其复发率.
作者:乔俊康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UVP)后膀胱痉挛的护理治疗方法.方法:对于TUVP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的护理以及对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患者采取减少诱发因素和药物治疗.结果:对于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缓解膀胱痉挛的症状,采取减少诱因及药物治疗是可行的.
作者:贾丽伟 刊期: 2006年第15期
关节镜检查治疗膝关节紊乱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已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总结了对408例关节紊乱患者关节镜治疗术的护理,要点包括:入院初期帮助患者尽快进入病人角色、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及准备、术后观察、患肢护理、功能锻炼的指导、出院宣教.通过我们精心的护理,病人都能积极配合,且明确术中配合、术后锻炼的意义,手术均取得良好的效果,随访3个月~18个月均无不良反应.
作者:石小燕;顾美珍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栓调节蛋白(PTM)水平,探讨HCY和PTM与脑梗死的关系,及HCY与PTM的相关性.方法:对75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血浆HCY和PTM水平,与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HCY和PTM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浆HCY与PTM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r=0.715,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与纤溶系统的活化.高HCY血症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血浆PTM的异常表达表明脑梗死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纤溶系统的活化.联合检测血浆HCY和PTM水平,可有助于病情监测及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赵登贤;杨文东;杜青利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通过对146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JIA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2002年2月至2005年2月对146例JIA病例的病史、体检及实验室检查进行详细记录并总结.结果:JIA是病因不同、病程各异、转归亦有明显差异的一组疾病.结论:病程在6个月~2 a的病例预后较好.而RF(+)、畸形、反复发作累及小关节、HLA-27(+)的病例预后差.
作者:陈庆平;张智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冲洗疗法的疗效.方法:采用冲洗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8例.结果: 优12例;良20例;差4例;无效2例;优良率84.2%.结论:冲洗疗法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保守措施,可缓解症状,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建华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经过阴道超声(TVS)显像对监测卵泡发育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5例不孕症患者的卵泡二维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初级卵泡、未成熟卵泡、成熟卵泡、排卵后四种类型.成熟卵泡30例,未成熟卵泡12例,未见3例,指导性生活成功受孕22例,占48.8%.结论: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对临床指导性生活、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宋晓红;黄琼晖;柯琪麟;黄聿琴 刊期: 200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