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朱琴华
目的探讨白介素-8(IL-8)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25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IL-8水平,10名正常健康志愿者血清作为对照.结果恶性肿瘤组化疗前血清IL-8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TNM分期有关,但与肿瘤组织分化类型无明显相关性.化疗后血清IL-8显著下降(P<0.01).结论IL-8是肿瘤发展和转移的有效生物学指标.化疗后IL-8的表达量可能有助于临床判断化疗近期疗效.
作者:石怡珍;王小侠;黄宏;吾为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初步探讨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优越性.方法比较15例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传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切口长度、失血量、术后康复、假体位置、Harris评分方面的区别.结果微创小切口明显减少手术失血量,术后恢复快,假体位置可以控制.结论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可行的,但技术条件要求较高.
作者:蒋建农;郝思春;孙俊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将7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干扰素α1b 300万u肌注,每天1次,连用7 d,第8天开始500万u肌注,隔日1次,半年为1个疗程,同时加用苦参素0.6 g静滴,每天1次,连用1个月,改为口服,每天3次,每次0.2 g,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仅用肝得健等一般保肝药物及多种维生素治疗,不用抗病毒药物.结果HBeAg、HBV-DNA阴转率无论在治疗结束时还是治疗后1年,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HBeAg阴转同时伴HBV-DNA阴转率、抗HBe阳转率,治疗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效果好.
作者:徐密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疆不同民族吸毒人群的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水平和心理状况.方法选择384名吸毒者、419名普通人群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艾滋病知识、吸毒情况、<信赖他人量表>和<自尊量表>.结果(1)吸毒人群平均年龄30.62岁,初次尝试毒品平均年龄23.31岁.(2)病例组艾滋病知识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病例组曾经吸大麻、亲朋吸毒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4)在信赖他人方面非吸毒者比吸毒者有信心,维吾尔族吸毒者信赖他人得分高于其他民族吸毒者(均P<0.05).(5)病例组自尊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毒人群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心理方面与正常人群有明显差别,3个民族吸毒者之间也存在差异.在制定控制吸毒策略时应针对该人群的特点,采取有效细致的社会心理治疗,并重视高危人群的干预工作.
作者:朱琳;陈鹏;地力夏提·牙和甫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以血压负荷和血压变异性为观察指标,分析其与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对114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进行24 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和心脏超声检查,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成伴LVH组和不伴LVH组两组,分析比较全天(24 h)、白天、夜间的血压、血压负荷及其变异性与LVH的相关性.结果(1)EH伴LVH组24 h、白天、夜间的收缩压(SBP)、SBP负荷及其变异性均显著高于不伴LVH组(P<0.01);(2)EH患者LVMI与24 h、白天、夜间的SBP、SBP负荷及其变异性呈正相关(P<0.01),与夜间SBP变异性相关性强(r=0.45);(3)24 h SBP负荷>25%预测LVH发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8.7%、89.7%、91.7%.结论(1)在LVH的形成过程中,SBP负荷及其变异性增加比舒张压负荷及其变异性更为重要,全天尤以夜间影响大;(2)24 h血压负荷>25%可能是中国人群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理想指标.
作者:邹操;刘志华;蒋廷波;杨向军;宋建平;高美雯;金建玲;蒋文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报告胆囊切除术后胆漏25例,发生率为0.26%(25/9626),发生于剖腹胆囊切除术后2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3例.发生原因有细小胆管渗漏18例,残余胆囊漏3例,肝总管损伤3例,迷走胆管漏1例.结果非手术治愈20例,手术治愈4例,再手术后死亡1例.对其发生原因与防治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伟刚;蒋鑫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分析5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表明,SAH多为高血压所致,临床表现以突发剧烈头痛为主,大部分患者通过头部CT及全脑血管造影确诊.说明SAH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治疗较为复杂.
作者:李根华;徐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将500名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抚触,对照组仅常规护理,未进行抚触,两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新生儿摄入奶量增加,体重、身长、头围和睡眠时间增加,胎粪排尽时间明显缩短,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均P<0.05).提示抚触能显著促进新生儿健康生长,其成本低、效益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惠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22例8~12岁的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应用上颌快速扩弓器进行矫治.患儿治疗前后摄头颅侧位,选取相关的内容进行测量.结果:SNA变化不大,ANB减小,SNB增大,有显著性差异,上下磨牙(牙合)关系也有显著性变化.表明使用上颌快速扩弓器治疗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类错(牙合)可以终止或减缓错(牙合)进一步发展,促进下颌骨向前生长,改变不良生长型.
作者:周红;周超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临床上脐血管破裂非常少见,且以脐静脉为多,约占脐血管破裂的67%.脐动脉破裂更为罕见,国内目前仅见9例报告,5例为死产.笔者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期间收治1例脐动脉自发性破裂致宫内出血、死胎,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英;程蓝君;徐平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将45例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内镜下注射5%鱼肝油酸钠和静滴思他宁.结果12、24、48 h止血率内镜下治疗组分别为21例(87.5%)、22例(91.7%)、23例(95.8%);思他宁治疗组分别为14例(66.7%)、19例(90.5%),20例(95.2%).提示内镜下注射和思他宁静滴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总有效率相似,但内镜下止血迅速、价廉,可以减少输血量和休克的发生率.
作者:张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36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后在C臂机X线监视下以克氏针经内外髁皮肤交叉固定.结果36例中有3例因复位欠佳改用切开复位,2例行2次复位.术后摄片见达解剖复位者19例,轻度桡偏者10例,轻度旋转者4例.平均随访18个月(12~36个月),按李稔生对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评定标准,优30例,良2例,中1例,无差,其中2例轻度肘内翻.提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为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不稳定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朱振洪;王晓东;张希峰;王科文;张锡庆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为评估SQ(H)-636新型γ辐照装置在辐射加工行业广泛应用的可行性,对一套应用中的SQ(H)-636新型γ辐照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测试、总结.结果在可承重范围内,有效能量利用率达34.6%,吸收剂量不均匀度<1.33,运行故障率<1%.表明该装置实用性强,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高爱民;朱南康;刘德贵;滕维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388例宫颈糜烂(分轻、中、重度3组)患者及60例无宫颈糜烂的正常组,检测其宫颈分泌物的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结果:宫颈糜烂中、重度组CT及UU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7.80%(75/157)、68.18%(60/88)和40.13%(63/157)、55.68%(49/88);CT、UU双重阳性率分别为34.39%(54/157)和46.59(41/88),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轻度糜烂组(分别P<0.05和P<0.01).提示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与宫颈糜烂的程度有相关性.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为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配合临床合理用药,对我院2001年至2003年住院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的品种和数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不尽合理,临床医师应改变其用药习惯.
作者:柏佩彬;张全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运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快速右心室起搏猪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对10头猪进行快速右心室起搏,起搏前及起搏3周关闭起搏器后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收缩末期内径(LVDs)、等容舒张时间(IVRT)、等容收缩时间(IVCT)、射血时间(ET),计算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左室做功指数(Tei指数).结果猪快速右心室起搏后其症状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符合充血性心力衰竭改变,且接近于扩张型心肌病.结论快速右室起搏致心力衰竭模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实验模型.
作者:周炳元;杨俊华;惠杰;杨向军;孟自力;沈振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院于2003年6月至2004年7月对87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及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因不孕求查患者共136例,排除内分泌、男性不孕等因素,考虑输卵管性不孕并行宫腔镜检查者共87例,占63.97%.原发不孕2例,其中1例有盆腔炎史.继发不孕85例,其中有流产史83例,有宫外孕史9例(均为药物保守治疗成功患者),有盆腔炎史21例,有流产史而无盆腔炎史者占73.60%.年龄23~37岁,平均27.1岁.不孕年限1~10年,平均2.8年.
作者:杨红;杨嫣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异氟醚麻醉后大鼠不同脑区、不同时期cAMP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cAMP在其麻醉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40只,分层随机设计均分成5组,每组8只,吸入1.5%异氟醚,分别在未吸入异氟醚时(对照组)、翻正反射即将消失时(诱导期组)、翻正反射消失后1 min(麻醉期组)、翻正反射恢复即刻(恢复期组)和翻正反射恢复后1 h(清醒期组)断头取脑.放射免疫法测定大脑皮层、海马和脑干的cAMP含量.结果在皮层,与对照组相比,cAMP含量在诱导期组即升高(P<0.05),麻醉期组进一步升高(P<0.01),恢复期组迅速下降至对照组水平.在海马,与对照组相比,各组cAMP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在脑干,与对照组比,仅麻醉期组cAMP含量升高(P<0.05),而其他组无显著变化.结论异氟醚升高大脑皮层及脑干cAMP含量(而对海马却无影响),提示cAMP在异氟醚的全麻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冯昌栋;戴体俊;杨建平;詹英;张慧娟;曾因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速尿介入肾动态显像在小儿先天性肾积水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先天性肾积水患儿术前接受常规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动态采集20 min后静脉注射速尿并继续采集20 min,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及半排时间(T1/2).结果随着肾积水程度的加重,患肾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程度加剧,半排时间延长,同时对利尿试验的反应明显减弱直至无反应.19例轻、中度肾积水和7例重度肾积水患儿接受了肾盂成形术治疗,术后患肾功能明显好转.4例对利尿试验无反应的重度肾积水患儿实施了患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见肾实质成分萎缩.结论利尿肾动态显像对于肾积水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周涛;刘增礼;杨仪;唐军;陆文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获得随访(平均随访4年)的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480例胫骨骨折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评定疗效,分析其远期效果.结果450例正常愈合,延期愈合28例,骨不连2例,优良率达99.5%.表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有损伤小、疗效好、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能;金小平;李建强;蒋富贵;朱晓东;张晓剑;钱学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