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洁;谢梅林;顾振纶
采用放射免疫标记法测定182例胸腔积液患者的胸水CEA及CYFRA21-1.其中恶性胸腔积液122例,良性胸腔积液60例.根据佳诊断效率,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胸水CEA和CYFRA21-1界值分别为15 ng/ml和50 ng/ml.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特异度分别为96%和62%,灵敏度分别为72%和86%.两项指标联合检测,两项之一为阳性定为阳性,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58%.表明胸水CEA、CYFRA21-1是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尤其是胸水细胞学阴性或不能肯定而且患者一般情况较差不能耐受创伤性检查时.
作者:朱晓良;胡筠珠;胡华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分析36例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术前诊断为胰腺损伤仅9例,36例中死亡6例,病死率16.67%,胰瘘8例.认为胰腺损伤合并伤多,术前诊断困难,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高.早期确诊、术中仔细检查、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处理胰腺损伤的关键.
作者:陆志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探讨止痛安全而不影响运动神经功能的罗哌卡因的安全剂量,我们对两种低浓度的罗哌卡因进行对比观察,寻找佳用药浓度,以达到暂时、完全、可靠地阻滞感觉神经传导功能,使痛觉消失的效果.
作者:沈建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1993年6月至2003年6月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4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92例,女56例.年龄43~80岁,平均54.2岁.48例均有高血压病史.1.2 病情分级按高血压脑出血意识状态分级[1],Ⅰ级2例,Ⅱ级31例,Ⅲ级42例,Ⅳ级70例,Ⅴ级3例.
作者:陈盛团;应纪辉;曾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观察5具10侧成人上肢标本的桡神经浅支分支处的位置,桡神经浅支内侧支与Lister结节、桡骨茎突及头静脉的位置关系.结果显示,桡神经浅支在距离Lister结节3.67±0.99 cm、肱骨外上髁突出点与Lister 结节连线外侧1.39±0.35 cm处分出内外侧支.桡神经浅支的内侧支位于Lister结节与桡骨茎突的桡侧半,与Lister结节的平均距离为1.42 cm.表明桡骨远端交锁钉进钉点选择Lister结节不易损伤桡神经浅支,但选择切口时应避开头静脉及扩髓时保护周围皮肤.
作者:赵洪;郑祖根;严军;言湛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探讨口咽环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发病机制.采用活检或手术标本做石蜡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化ABC法检测.6例口咽环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均为B细胞低度恶性.1例为CCL型,1例为淋巴浆细胞型,4例为浆细胞型.免疫表型IgG、IgM为主,缺乏IgD.局部生长缓慢,较少转移,临床预后较好.因此手术为首选疗法.对口咽环黏膜慢性炎,应予以有效抗菌治疗,并注意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鉴别.
作者:何娅;徐天蓉;范钦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将60颗离体恒下前牙随机均分为3组,A组用Unite(3M)光固化型粘结剂粘接托槽;B组用Self-etching primer(自酸蚀封闭剂 3M) + TransbondXT (光固化粘结剂3M)粘接托槽;C组用Heliosit Orthodontic (Ivoclar Vivadent)( 二合一粘结剂) 粘托槽.粘接0.5 h后比较3组的剪切强度及ARI评分.结果B组和C组的剪切强度分别为8.02 MPa 和7.89 MPa,与A组(14.3 MPa)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仍在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内.3组粘结剂残留指数比较显示,自酸蚀粘接技术的样本在去托槽后仅有少量粘结剂残留在牙面上.提示自酸蚀粘接技术和二合一粘接技术都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苏嘉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寻找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来治疗腋臭是临床上的迫切需要.笔者在比较了传统的皮肤梭状切除、激光、冷冻、药物注射等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微创小切口破坏和去除大汗腺的同时破坏毛囊达到除去异味和减少腋毛的双重作用,近1年来用该法治疗腋臭及腋毛增多症27例,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吴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负载白血病细胞株U937冻融抗原,体外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CTL),使其对U937细胞产生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应用基因重组人白介素-4(rhIL-4)、基因重组人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rhGM-CSF)联合培养体系自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产生DC,使其负载U937冻融抗原,致敏T淋巴细胞,产生CTL.观察负载U937冻融抗原的DC对所激发的T淋巴细胞表型及功能的影响及CTL对U937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结果负载U937冻融抗原后DC的CD1a表达率较培养前明显增高(P<0.01),CD86、CD11c、HLA-DR表达也较培养前明显增高(P<0.01),而CD83、CD14与培养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且负载U937冻融抗原DC诱导的CTL中,CD3+CD8+T细胞比例较诱导前明显增高(P<0.01).U937冻融抗原负载DC诱导CTL对U937细胞及K562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66.96±6.21)%和(9.81±4.45)%,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经rhGM-CSF、rhIL-4培养产生的DC为CD14-CD1a+的DC,能诱导CTL产生明显的特异性杀伤作用;负载U937冻融抗原DC诱导的CTL中的CD3+CD8+T细胞比例明显增高,提示CD8+T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贺白;邱国强;谢晓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3年来用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0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年龄21~53岁,平均31.4岁.病程9个月~5年,平均4.1年.
作者:周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采用免疫组化法联合检测乳腺癌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的ER或PR的单一阳性表达率为58.7%;低危组肿瘤<1 cm者的ER和PR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高危组肿瘤>3 cm者(P<0.05);ER和PR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年龄、组织学分型、有无腋淋巴结转移无关.提示乳腺癌至少有1/2为激素依赖型;肿瘤的大小与ER和PR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对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方琦;赵春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回顾性分析10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其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肾细胞癌2例,肾囊肿3例,移植肾1例.肾移植1例家属放弃治疗,余9例抢救成功并恢复良好.表明自发性肾破裂常见原因是肾肿瘤,我国常见原因是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掌握该病特点并结合CT检查可提高其诊断率.
作者:王文熲;单玉喜;颜纯海;孙传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对离体猪肺血管铸型标本进行测量,计算其1~5级血管的上/下级和同级血管静脉/动脉的相对比值,以评估使用CT测量、计算相对比值的价值.方法 CT扫描灌注铸型药液的4个标本,在铸型标本制成后,分别选取血管主干/左肺后叶/下段至5级动脉和静脉,测量其径值并计算上/下级血管和同级静脉/动脉的相对比值.对CT测量和计算的相对比值和铸型标本上测量和计算的相对比值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同级静脉/动脉相对比值中2级与CT扫描计算的相对比值有差异(P<0.05),在3~5级无差异(P>0.05);上下级动脉和静脉相对比值均无差异(P>0.05).结论 CT对血管的上/下级相对比值评估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纪建松;徐小雄;吕素珍;龚建平;赵中伟;王祖飞;徐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ColE2质粒复制起始点下游能增强质粒复制的DNA 片段enhancer Ⅱ的作用机制.方法以pEC22为模板扩增出含ColE2 ori-enhancer Ⅱ的DNA目的片段,并将经双酶切的目的片断克隆到载体pBluescript Ⅱ SK+中.经限制性酶切凝胶分析、PCR鉴定、DNA测序,筛选出阳性重组质粒.结果与结论该实验成功获得重组质粒pBluescript ColE2 ori-enhancer Ⅱ,从而为下一步探索该片段增强复制作用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胡继红;汪成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对正常血小板组150例、低血小板组100例分别用手工法、ADVIA 120血液分析仪、Coulter-JT血液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和大血小板.结果:大血小板比率(P-LCR)的参考范围为0.5%~17.1%,低血小板组[(15.2±9.4)%]较正常血小板组[(9.1±4.3)%]显著增高(P<0.05).正常血小板组3种方法检测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血小板组阻抗法与手工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维激光散射法与手工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不同实验室P-LCR的参考范围相差较大,大血小板可致阻抗法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假性偏低,ADVIA 120血细胞分析仪为检测血小板的较准确仪器.
作者:许丽萍;丰斌;高纯;董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在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都可能合并骨髓纤维化,而一旦出现此并发症,治疗相当棘手.我院近3年来采用小剂量HOAP方案治疗慢粒合并骨纤17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峰;曹祥山;谢晓宝;陈满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槲皮素在缺氧条件下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缺氧造成内皮细胞损伤,通过放免法和比色法测定培养上清中ET-1、NO的水平.结果 HUVEC缺氧48 h后,NO含量下降,而ET-1含量明显增加,如在缺氧前用不同浓度槲皮素(10、20、40、80 μmol/L)与HUVEC预孵48 h,则可对抗缺氧引起的ET-1和NO水平的改变.结论槲皮素能分别提高和降低血管内皮细胞在缺氧时ET-1和NO的水平,可能因此而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朱益;梁中琴;顾振纶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探讨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适应证和疗效,对16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采用CT定位,按微创手术要求设计切口和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血肿和挫伤脑组织,术后1个月进行GOS评分.结果痊愈13例,轻残1例,死亡2例.认为微创手术适用于大脑半球局限性的脑内血肿、后颅窝血肿、脑室内出血和特定部位的中小型硬膜外血肿.该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开关颅时间短、正常脑组织暴露少、有利于美容等优点.
作者:陆朝晖;兰青;钱志远;陈坚;刘士海;贡志刚;张全斌;黄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125I-UdR在胰腺癌裸鼠模型中的分布、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方法胰腺癌裸鼠模型瘤内注射125I-UdR,通过SPECT显像和测量各脏器放射性活度来观察125I-UdR的药物分布规律;观察用药后瘤体外观和组织细胞的变化并作生存分析;分析用药后外周血象、肝肾功能等指标及骨髓象的表现来评价125I-UdR的安全性.结果 125I-UdR局部注射后可在瘤内持续浓聚并致肿瘤细胞坏死;接受治疗的荷瘤鼠生存期明显延长;其外周血象和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但骨髓象显示一过性的增生抑制.结论 125I-UdR可在肿瘤内持续浓聚并使肿瘤细胞坏死,有效延长生存期,但伴有一过性的骨髓增生抑制.
作者:杨辰;何扬;周俊东;申咏梅;劳勤华;朱然;李金泉;吴锦昌;范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对23例髋臼骨折患者行薄层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3DCT),对骨折类型进行三维形态分析.结果表明,螺旋CT三维成像能立体、直观、准确地评估髋臼骨折的形态、类型、移位及是否合并脱位.螺旋CT三维成像在显示髋臼骨折上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晓东;范国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