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乳化技术制备的爱普列特微球的特性研究

谭载友;廖清江;肖罗宾;苏丹尼

关键词:爱普列特, 微球, 制备, 乳化技术, 物理特征
摘要:目的:开发爱普列特控释微球, 评价两种方法制备的微球的物理特征.方法:通过加入少量水溶性高聚物PVA和电解质NaCl,分别应用水-油-水双乳化技术和油-水乳化技术喷液干燥法制备爱普列特微球, 并测定了微球的密度、粒径、比表面、含水量和释放度等特征数据.结果:两种制备方法得到的微球的物理特征不同.结论:适当应用PVA和NaCl,可以帮助改善微球中药物的释放度;高密度微球用水-油-水乳化技术制备, 而低密度微球用油-水乳化技术制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月腺大戟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对大戟科植物月腺大戟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色谱和光谱方法分离和鉴定化学成分.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其结构经与标准品对照及波谱法鉴定为阿魏酸二十八酯(Octacosyl ferulate, I)、二十四亚甲基环阿尔廷醇(24-methylenecycoartanol, II)、β-谷甾醇(β-sitosterol, III)、β-香树脂醇乙酸酯(β-amyrin acetate, IV)、β-香树脂醇(β-amyrin, V)、二十八烷醇(1-octacosanol, VI)和蔗糖(sucrose, VII).结论:I、IV、V、VI和VII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作者:浮光苗;余伯阳;朱丹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抗癌药来曲唑的合成研究

    芳香化酶能选择性地催化雌激素生物合成的后一步,对它的抑制能在不影响其它甾体激素生物合成的情况下,专一性地降低雌激素水平,是一类疗效很好的抗乳腺癌药物.来曲唑(Letrozole,1)是一种非甾体高效选择性芳香化酶抑制剂,1996年首次在英国上市,1997年获得FDA批准,临床上用于治疗妇女晚期乳腺癌.在体内来曲唑降低血浆雌激素水平的能力是法屈唑的8倍,即使在低剂量时,对血浆和尿中雌二醇和雌酮也几乎全部抑制.

    作者:周金培;朱凤军;黄文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HPLC-MS法测定家兔眼组织中环孢素含量

    目的:建立家兔眼部组织:角膜,房水,虹膜,巩膜,晶体和玻璃体中环孢素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方法:眼部液体组织或固体组织的匀浆液加入内标物环孢菌素D后经乙醚提取,挥干,残渣用70%甲醇水溶液复溶,再用正庚烷除去脂溶性杂质,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色谱柱为Symmetry C18 柱(5 μm,2.1 mm×1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90∶10),流速为0.25 ml/min,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选择性离子检测(SIR):环孢素m/z 1225[M+Na]+,内标物环孢菌素D m/z 1239 [M+Na]+.结果:不同眼组织中环孢素的回收率均在96.65%~105.52%之间,日内精密度均小于7.63%,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1.22%.低检测浓度可达5 ng/ml.结论:本方法简便,专属,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环孢素眼部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作者:孙考祥;齐艳华;吴如金;高雅;徐莲琴;李丙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HP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扎来普隆的浓度

    目的:研究扎来普隆胶囊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10 mg扎来普隆胶囊或片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血浆中扎来普隆的浓度,计算出药动学参数,以扎来普隆片剂为参比,对胶囊剂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扎来普隆胶囊和片剂在1.18±0.41 h和1.16±0.31 h达到峰值46.76±10.73和43.85±12.29 ng/ml.两种制剂的t1/2(h)分别为0.92±0.16和1.08±0.24.扎来普隆胶囊对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98.2±12.9.结论:两种制剂的AUC、cmax其自然对数转换后经交叉试验下的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tmax经非参数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扎来普隆胶囊和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马仁玲;周红华;刘文华;张曦岳;范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金芪降糖片中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快速地对金芪降糖片中3种生物碱进行分析并测定其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探讨有机改性剂的加入对分离的影响以及缓冲液的重复使用对定量分析产生的影响.方法:毛细管电泳,未涂层石英毛细管(50 cm×100 μm),以40 mmol/L磷酸氢二钠-甲醇(65∶35)为缓冲液,254 nm为测定波长,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结果:在12 min内测定盐酸小檗碱,盐酸小檗碱平均含量为1.52%(g/g);线性范围0.01~0.20 mg/ml;r=0.9999.结论:该方法可做为金芪降糖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方法之一.

    作者:凌宁生;李玉红;李林;王宏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用芯片电泳快速检测人p53基因外显子8上的突变点

    目的:建立简单快速的分析方法检测基因突变.方法:利用修饰引物进行特异性单碱基延伸,采用Cy5荧光染色标记的ddNTP,并通过芯片电泳来检测.结果:实测了合成人p53基因外显子8上突变点的3种可能形态(野生型,突变型和杂合型),并测定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突变率的混合样本,低至5%突变率.所有样本分别于芯片电泳中在100 s之内被检测出来.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可用于快速检测已知的基因突变.

    作者:宋沁馨;李正平;周国华;倪坤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安托可金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目的:研究安托可金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浆中安托可金的浓度,对犬静脉注射后的药动学进行了研究.该测定方法的低检测浓度为0.1 μg/ml,线性范围为0.1~5.0 μg/ml,回收率大于90%.结果:犬静注安托可金后符合二房室模型处置特征,分布半衰期为0.56~0.72 h,消除半衰期为18.1~22.8 h,中央室分布容积为0.123~0.154 L/kg.在5,10,20 mg/kg的剂量下AUC分别为40.8,74.1和177.5 μg*h/ml.结论:安托可金给药剂量和AUC基本呈线性关系,提示安托可金在犬体内处置属于线性动力学,其药动学参数呈剂量非依赖性.

    作者:曹宝鑫;陈西敬;顾萱;王广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创新药物药动学高通量筛选

    高通量筛选体系在创新药物药动学筛选中的应用是新药开发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回顾了国外创新药物药动学筛选及高通量筛选体系在药动学筛选中的应用,指出药动学的体外高通量筛选在新药开发研究的早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降低候选化合物的淘汰率,缩短研究开发的周期,降低开发费用,还可以根据筛选的结果对先导化合物结构改造或修饰提出建议,以获得具有良好药动学特性的新候选化合物.

    作者:陈燕;柳晓泉;王广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冬凌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从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 Hemsl.的全草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其石油醚及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胡萝卜苷(I)、β-谷甾醇(II)、冬凌草乙素(III)、冬凌草甲素(V)、Effusanin E (IV)和Aurantiamide acetate(VI).结论:化合物IV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VI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本文还首次对化合物IV的1HNMR和13CNMR作了较全面的归属.

    作者:尹锋;梁敬钰;刘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纯度控制方法的改进

    目的:改进盐酸去甲万古霉素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在中国药典与美国药典方法的基础上,优化了两种不同的流动相系统(三乙胺-乙腈-四氢呋喃系统和磷酸氢二铵-甲醇系统),用梯度洗脱对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及其有关物质进行分离.结果:与中国药典方法相比,分离效果显著提高,两种方法在2.5~40 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10 ng.结论:改进后的RP-HPLC方法能更加真实的反映去甲万古霉素及其有关物质的含量.

    作者:刘敏;胡昌勤;相秉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洛美利嗪逆转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

    目的:研究洛美利嗪对肿瘤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探讨洛美利嗪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机制.方法:以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及其耐药细胞系K562/A02(耐阿霉素)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作用;免疫组化测定法检测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mdr1 mRNA水平;以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种细胞系内罗丹明123(Rh123)的潴留来反映P-gp的外排功能.结果:与K562细胞系相比,K562/A02耐药细胞系mdr1 mRNA及P-gp高表达,Rh123潴留减少.洛美利嗪(10 μmol/L)对K562/A02细胞的mdr1 mRNA及P-gp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洛美利嗪对K562/A02细胞的阿霉素(ADM)、长春新碱(VCR)细胞毒性有剂量相关性增敏作用.洛美利嗪能增加K562/A02耐药细胞系的Rh123潴留.结论:洛美利嗪对K562/A02细胞的ADM、VCR细胞毒性有剂量相关性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细胞内药物浓度有关.

    作者:李运曼;蔡莹;杨贵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两种乳化技术制备的爱普列特微球的特性研究

    目的:开发爱普列特控释微球, 评价两种方法制备的微球的物理特征.方法:通过加入少量水溶性高聚物PVA和电解质NaCl,分别应用水-油-水双乳化技术和油-水乳化技术喷液干燥法制备爱普列特微球, 并测定了微球的密度、粒径、比表面、含水量和释放度等特征数据.结果:两种制备方法得到的微球的物理特征不同.结论:适当应用PVA和NaCl,可以帮助改善微球中药物的释放度;高密度微球用水-油-水乳化技术制备, 而低密度微球用油-水乳化技术制备.

    作者:谭载友;廖清江;肖罗宾;苏丹尼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药安迪注射剂对人食管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目的:观察安迪注射剂(Andi)对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方法:人食管癌细胞株(ECA 109)在富氧(空气)和缺氧(通99.99%的高纯氮气50 min)条件下分别观察对照组、Andi组、60Co-γ线辐射和Andi+60Co-γ线辐射4组细胞形态(光镜)、细胞倍增时间(TD)、存活率(SR)及集落存活分数(SF).结果:光镜下可见Andi组、辐射组、Andi+辐射组癌细胞变性、坏死、凋亡,以Andi+辐射组为显著.MTT法测定对照组、Andi组、60Co-γ线辐射和Andi+60Co-γ线辐射四组缺氧细胞的TD (%)分别为46.12,118.72,62.81,171.02 h,SR分别为100%,42%,86%,30%;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TD和SR均相差显著(P<0.05).方差分析显示,辐射在富氧(F=90.19,P=0.0001)和缺氧(F=37.09,P=0.0003)时均为SF的影响因素;Andi仅在缺氧时对SF是有意义的影响因素(F=29.04,P=0.0007),与60Co-γ线辐射合用对缺氧细胞SF的影响具有协同作用(F=11.37,P=0.0098).用单靶多击模型拟合数据分析,Andi的放射增敏比(SER)为1.5,相对敏化效应(RSE)为55%.结论:Andi对缺氧ECA 109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和放射增敏作用.

    作者:李勤;谢艳华;孙纪元;梁克明;王四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洛美利嗪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P-糖蛋白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洛美利嗪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P-糖蛋白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内P-糖蛋白底物-罗丹明123的荧光强度.结果:环孢素A和洛美利嗪与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孵育后能明显提高胞内罗丹明123的荧光强度.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荧光强度则不受环孢素A和洛美利嗪的影响.结论:洛美利嗪能显著地抑制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P-糖蛋白的活性,提高P-糖蛋白底物的胞内浓度.

    作者:吴玉林;祝浩杰;郑莉;刘国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竹叶柴胡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为了开发利用竹叶柴胡(Bupleurum marginatum Wall.ex DC.)天然资源,阐明其有效成分,对竹叶柴胡根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方法:运用层析手段和波谱方法分离并鉴定化合物.结果:分离并鉴定13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被鉴定为(+)-anomalin(I),白花前胡丙素((+)-praeruptorin A)(II),(4),(+)3′-angeloyloxy-4′-keto-3′,4′-dihydroseselin(III),木糖醇(xylitol)(IV),柴胡色原酮A(saikochromone A)(V),6′′-O-乙酰基柴胡皂苷d(6′′-O-acetylsaikosaponin d)(VI),柴胡皂苷b4(saikosaponin b4)(VII),柴胡皂苷a(saikosaponin a)(VIII),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 d)(IX),柴胡皂苷b2(saikosaponin b2)(X),柴胡皂苷c(saikosaponin c)(XI),此外还有β-谷甾醇,β-胡萝卜甙.结论:化合物I,II,III,IV,V,VI,VII,X均为首次从竹叶柴胡中分得,其中化合物II和III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作者:梁之桃;秦民坚;王峥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神经再生素对大鼠大脑皮层细胞的作用

    目的:观察神经再生素(NRF)作用于离体培养的SD大鼠大脑皮层细胞过程中细胞活性、基因的表达变化,探讨NRF促神经生长机制.方法:SD大鼠大脑皮层细胞分离、培养于含NRF L15培养基,采用RT-PCR方法检测培养细胞生长相关蛋白43 (GAP-43)、神经丝蛋白(NF-L)和锌指样蛋白(DDP2)基因经NRF作用后基因表达变化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 2 μg/ml NRF作用于培养大脑皮层细胞为较佳使用浓度;NRF作用6~12 h,GAP-43、NF-L和DDP2基因表达分别上调至峰值200%,150%,135%;NRF作用24 h后,基因表达回复至正常值,而细胞活力仍上调23.2%.结论:NRF可通过上调神经生长相关基因表达,提高细胞活力达到促神经生长.

    作者:顾星星;丁斐;王林芳;王东;顾晓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β-内酰胺酶的分类及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产β-内酰胺酶是革兰阴性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原因.近年来,β-内酰胺酶的种类迅速增加,掌握β-内酰胺酶的分类、特性、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理论指导意义.本文介绍了β-内酰胺酶的新分类及各类酶的主要产生菌,简要阐述了β-内酰胺酶与其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的主要结构特点,并对其构效关系研究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陈炫;范昕建;吕晓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应用卡波姆971PNF制备胃内漂浮型缓释片及其体外评价

    目的:研制以卡波姆971PNF为骨架材料的新型胃内漂浮型缓释片.方法:分别以诺氟沙星和盐酸二甲双胍为难溶性和易溶性模型药物,以卡波姆 971PNF和碳酸氢钠为主要辅料制成胃内漂浮型缓释片,转篮法测定了漂浮片的释放度并检测其漂浮性能.结果:卡波姆 971PNF含量在10%左右时,对诺氟沙星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碳酸氢钠对释放速率有影响,随着卡波姆 971PNF含量的增加,诺氟沙星趋向于零级释放.卡波姆 971PNF含量在20%左右时,对盐酸二甲双胍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碳酸氢钠对释放速率影响不明显,其体外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卡波姆 971PNF及碳酸氢钠均对漂浮性能有影响,而硬度对漂浮性能影响小.结论:以卡波姆 971PNF制备的胃内漂浮型缓释片具有起漂快,漂浮时间长,缓释效果好,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

    作者:徐刚锋;张文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多潘立酮胃内滞留型缓释片的制备

    目的:研制多潘立酮胃内滞留型缓释片,建立HPLC法测定多潘立酮胃内滞留型缓释片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以羟丙甲纤维素和卡波姆为主要凝胶材料制备片剂,考察释放度和漂浮性;采用Hypersil ODS2柱,甲醇-5 g/L的乙酸铵溶液-三乙胺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85 nm.结果:多潘立酮胃内滞留型缓释片具有较好的漂浮和缓释效果.多潘立酮的低检测浓度为23.76 ng/ml,有关物质可检出杂质4个.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多潘立酮胃内滞留型缓释片具有起漂时间快、缓释的特点;有关物质检查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

    作者:卢耀茹;张钧寿;杨敏;梁淼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测定中药提取物中微量砷

    目的:探讨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FI-HG-AAS)测定微量砷时的佳条件,建立中药提取物中微量砷的FI-HG-AAS分析方法.方法: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结果:在优化的工作条件下测定砷的检出限为0.56 μg/L,线性范围0.6~30 μ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加标回收率为91%~104%.应用于实际样品中微量砷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结论:本法克服了传统间断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速度慢、样品耗量大、操作繁锁等缺点,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及自动化程度高.

    作者:邓世林;李新凤;邓富良;梁绍先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药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