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萍;周文清;葛维燕;陈娟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在前列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前列腺疾病患者60例,病灶78个,良性42例,恶性36个,术前均行核磁共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与肛门指诊,经直肠超声检查及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病检确诊。并绘制超声弹性成像分级法与应变率比值法的前列腺恶性肿瘤的ROC曲线。结果:(1)本研究恶性病灶36个,漏诊4个,病理Gleason评分为5或6分,良性病灶42个,误诊5个,其中2个内含钙化、2个病灶内含肉芽肿、1个病灶结节旁有囊肿,且病灶囊肿组织较硬为蓝色,提示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检出符合率较高。(2)弹性分级法曲线下面积是0.90,而应变率比值法曲线下面积稍高于弹性分级法曲线下面积,为0.937,但是经检测,两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前列腺病灶检出符合率:直肠超声弹性成像术明显高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经直肠超声检查及肛门指诊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中,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出符合率高,是理想的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作者:蔡鹏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合并多种血清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1例合并多种血清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的NMOS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因左眼视物模糊入院,查血清水通道蛋白4自身抗体阳性,抗核抗体谱抗SSA(+)、SSB(+)、抗Ro52抗体(+)、类风湿因子(+),MRI检查头颅及脊髓均阴性,结合“视神经炎”病史,诊断为NMOSD,予甲强龙冲击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检测自身免疫抗体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冯美娜;杜远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半乳凝素3(galectins-3,Gal-3)和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X)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收集胰腺癌44例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采用RT-PCR检测Gal-3和5-LOX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Gal-3和5-LOX的蛋白表达及分布。结果:Gal-3和5-LOX在胰腺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分别为40例(90.9%)和38例(86.4%),均明显高于配对的癌旁组织5例(11.4%)和7例(15.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Ⅱ期胰腺癌组织中Gal-3和5-LOX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Ⅰ期(P<0.05),且Gal-3和5-LOX mRNA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和血管侵犯无显著相关。Gal-3和5-LOX有协同作用,呈高度正相关(r=0.71,P<0.05)。Gal-3在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39例(84.1%)和8例(13.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为强阳性表达。5-LOX在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37例(84.1%)和8例(18.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为阳性表达。结论:Gal-3和5-LOX在胰腺癌中表达增高,与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Gal-3和5-LOX表达呈正相关。
作者:曹维;周国雄;张海峰;丁晓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预防医学学科肩负着培养我国公共卫生人才的使命。公共卫生人才既要有很强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坚实的操作技能。预防医学专业体系内各课程间既有独立性又相互联系。我们针对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预防医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的策略。
作者:于莎莉;鞠少卿;仲齐庆;陈刚;徐广飞;江俊康;韩毓;赵健亚;王晓珂;瞿建华;肖静;王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种植钛钉与传统牙弓夹板行颌间牵引术后的口腔护理效果。方法:颌骨骨折患者100例中,随机选择50例采用种植钛钉行颌间牵引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传统牙弓夹板牵引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口臭及清洁度情况。结果:(1)口臭情况比较:观察组有效39例,无效11例,对照组有效27例,无效2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2,P<0.01)。(2)软垢指数、牙龈指数比较:观察组分别为1.48±0.12,1.67±0.08;对照组分别为1.89±0.16,1.84±0.21,两组软垢指数(t=51.8,P<0.01)、牙龈指数(t=52.0,P<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种植钛钉行颌间牵引能有效减少术后口臭的发生及软垢生成,有利于口腔卫生的保持,减少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钱静悟;程红;孙振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椎管内麻醉时的镇静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子宫切除患者40例,ASAⅠ~Ⅱ,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异丙酚组(B组)各20例,手术开始前A组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持续10min后维持剂量为0.6μg·kg-1·h-1。对照组B组的患者给予异丙酚负荷量(1.0~1.5)mg·kg-1,泵注10min后维持(2~3)mg·kg-1﹒h-1,记录用药前(T0)、给药后10min(T1)、探查盆腔时(T2)、关闭腹膜时(T3)时的MAP、HR、SpO2和Ramsay评分。结果:两组患者T0、T1、T2,T3各时点Ramsay评分比较:A组分别为1.6±1.7,4.9±0.3,4.0±0.4,4.2±0.3;B组分别为1.7±0.5,5.5±0.4,5.1±0.5,5.2±0.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镇静效果适中,优于B组,A组的呼吸循环的稳定性优于B组。结论:右美托咪定作为椎管内麻醉的辅助用药,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蒋亚欧;孙建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中老年脑梗死疾病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脑梗死120例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依次检查双侧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外动脉。自近段向远段仔细探查,观察走行测量内径,内膜厚度,斑块大小、位置、声学特征、表面连续性等情况。结果:检查脑梗死120例颅外段颈动脉488条,动脉粥样斑块89例,颅外段颈动脉共检出斑块175个,其中颈总动脉分叉部88个,颈内动脉47个,颈动脉主干40个。颈总动脉分叉部与颈内动脉起始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7,P<0.01);颈总动脉分叉部与颈总动脉主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78,P<0.01)。120例脑梗死患者中不稳定斑块124个,稳定斑块51个,内膜增厚20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检查中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迪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为防止和处理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的偶合癫痫,为今后预防接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预防接种使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患儿癫痫发作与接种疫苗只是时间巧合,按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个案调查。结果:患儿突然发病,双眼上翻、口周青紫、四肢抽动、持续约10秒钟。24小时脑电图监测显示:右枕区、右后颞区棘波、棘慢波、尖波发放等脑电图异常表现。结论:疫苗接种应严格掌握禁忌证,接种时认真核对接种信息,告知存在的不良反应。
作者:顾红;李雪梅;祁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南通地区遗传咨询患儿的发病因素及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对105例临床诊断为精神发育迟缓、先天畸形、特殊面容、智力低下、身材矮小、外生殖器异常的患儿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G显带分析。结果:在105例遗传咨询患儿中,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50例(47.62%)。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38例;染色体结构异常4例;染色体多态性6例;诊断不明2例。异常核型中21三体综合征36例(72.00%)。患儿母亲妊娠年龄20~29岁66例(62.86%);孕前或孕早期有害物质接触史51例(48.57%);父母职业工人和农民72例(68.57%)。结论:父母生殖细胞因环境致突变因素的增加而导致异常,使患儿染色体异常成为遗传咨询主要原因。有效控制及预防染色体病的发生对提高人口质量十分必要。
作者:王珊珊;张建林;张玉泉;杨益梅;张俊荣;姚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标准化患者的运用为医学生顺利成长为合格医生搭建了良好的培养平台。教学实践发现将标准化患者引入肾脏内科临床教学,有助于学生较好掌握基础医学知识及临床操作技能。学生对标准化患者方式授课接受程度高、效果评价较好,以标准化患者为媒介可以建立更客观有效的医学考核体系。
作者:吴建华;陈晓岚;郝传铮;俞燕;曹英杰;郭乃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分析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1例急性胰腺炎,包括176例非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和15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比较分析2组患者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改变。结果:血淀粉酶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升高幅度低于非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而脂肪酶在两组中均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脂肪酶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高于血清淀粉酶。
作者:卜迟文;王绪山;杨全德;刘景宏;谭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75岁以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方法: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21例嚼服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后,采用Seldinger法经桡动脉或Judkins法经股动脉做多角度、多体位投照,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分析临床资料及冠脉造影结果,选取同期67例75岁以下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结果:(1)两组高血栓负荷情况比较:观察组2例,对照组17例。血管钙化情况:观察组15例,对照组21例。并发糖尿病:观察组9例(42.9%)2例,对照组11例(16.4%)。以上3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冠脉造影结果冠脉病变支数比较:单支病变观察组1例,对照组29例,双支病变观察组9例,对照组21例,三支病变观察组11例,对照组17例,观察组冠脉病变支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75岁以上高龄的STEMI患者冠脉造影有其相应的特点,且对PCI治疗有指导性意义。
作者:许英;孟海亮;李勇;吴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在大龄儿童桡骨远端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大龄儿童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6例,根据患儿不同年龄骨骼发育,术前摄X线片测量第二掌骨及桡骨远端外直径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外固定针及外固定架。结果:26例中获得随访的24例均治愈,术后3个月功能评估优24例,钉道口感染1例,予钉道口局部换药后治愈。结论:外固定支架对大龄儿童严重的粉碎性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献兵;张立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相关因素,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的满意度。方法:选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术521例(548眼),其中男219例(227眼),女302例(321眼),采用stop and chop方式乳化吸除晶体核及部分晶体皮质,注吸残留晶体皮质。后囊膜抛光,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于囊袋内。结果:(1)548眼中术前低视力537眼(97.99%),术后1天低视力284眼(51.82%)中,低视力因素首位为角膜水肿97眼(17.70%),其次为糖尿病性视网膜变性15眼(2.74%)、高眼压12眼(2.19%)。而术后3个月低视力64眼(11.68%),术后1天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786,P<0.01)。(2)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后1天低视力的危险因素为患者年龄、晶体核硬度、手术并发症、原发病,而术后3个月为患者年龄和原发病。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不同时间引起患者低视力的因素不同,主要因素为术前原发病。
作者:黄菁;周欣;蔡世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术后持续或间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重型颅脑外伤120例患者(GCS 3~8分)行标准骨瓣开颅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早期予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观察组)66例,常规腰穿间断脑脊液引流(对照组)54例,分析两组术后病情恢复情况及脑脊液指标、术后10天患者GCS评分及术后6个月脑积水发生率、GOS预后评分。结果:术后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红细胞廓清时间、头痛持续时间,持续引流组均短于间断腰穿组(P<0.05或0.01)。观察组7.10±2.31分及对照组6.91±2.12分,术前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0天两组GCS评分均较前有提高,且观察组12.56±3.21分优于对照组10.12±2.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脑积水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4.55%vs 18.52%,P<0.01);GOS预后评定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急诊开颅术后早期行腰大池持续引流脑脊液效果优于间断腰穿。
作者:王海波;管义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对小儿扁桃体手术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患儿42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观察组各21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3min静脉缓慢推注氯胺酮0.5mg/kg。对照组推注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5min(T1)、手术开始后1h(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4个时间点测定末梢血CRP的水平。结果:对照组21例中4个时间点CRP分别为T1<3.00 mg·L-1,T2<3.00 mg·L-1,T368.37±26.43 mg·L-1,T498.05±21.50 mg·L-1;观察组21例中4个时间点CRP分别为T1<3.00 mg·L-1,T2<3.00 mg·L-1,T333.00±21.26 mg·L-1,T450.12±18.28 mg·L-1。两组在T3、T4时间点CRP水平均较同组T1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3、T4时间点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能有效抑制小儿扁桃体手术诱发的CRP水平升高。
作者:杨红飞;吴双;刘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理及治疗。方法:对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31例患者行头颅CT检查,同时行头颅MRI平扫23例。伤后0.5年内经头颅CT平扫或头颅MRI平扫动态随访。结果:31例患者均有头部外伤史,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时间3周~0.5年,均行手术钻孔引流术。均按期拆线出院,术后恢复可,术后1个月复查头颅CT或者MRI检查未见复发。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存在向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化的趋势,对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CT或MRI检查。
作者:李军;管义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对晚期胰腺癌疼痛干预的效果。方法:20例晚期伴疼痛的胰腺癌进行经腹腔干及其分支脾动脉行吉西他滨及顺铂灌注术,术后第2、3天继以顺铂静脉化疗,术后第8天予吉西他滨静脉化疗。结果:本组治疗后疼痛强度得到不同程度减轻,持续时间不等。其中CR 7例,PR 10例,MR 2例,NR 1例,未有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动脉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对治疗晚期胰腺癌疼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大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治疗混合痔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混合痔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采用保留齿线外切内扎法治疗,对照组120例采用传统外切内扎法治疗。结果:(1)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0.2±8.4天,对照组为28.0±9.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疼痛及坠胀发生32例(26.7%),对照组为102例(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狭窄9例(7.5%),对照组23例(1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齿线外切内扎法治疗混合痔能有效缩短疗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混合痔的手术方法。
作者:蒋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评估新诊断的帕金森病(PD)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患病率及临床特点,并研究其与运动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择神经内科门诊连续就诊的新诊断且未治疗的PD患者,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估,MCI的诊断采用新近提出的运动障碍协会(MDS)诊断标准。观察MCI的患病率及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MCI的相关因素。结果:91例PD患者,男50例(54.9%),平均年龄65.3±9.2岁。MCI患病率为29.7%,认知域损害主要表现在视空间和执行能力、注意、语言流畅、延迟记忆等方面。除了年龄大、受教育程度少外,少动强直型为MCI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新诊断的PD患者MCI的患病率较高,少动强直型患者更易出现MCI。
作者:周永;陈蓝;李胜利;李燕;朱向阳;董政协;黄怀宇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