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华芳
目的:介绍一种血浆置换的新方法.方法:用简易二次膜式分离(SDFPP)的方法,报道了SDFPP在SLE、肾移植超急排异预防等的临床应用结果.结果:SDFPP具有国外同类二次膜式分离的优点,但不需价格昂贵的二次膜式分离机.结论:SDFPP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可以在全国血液净化单位推广的血浆置换方法.
作者:张英姿;张国兆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高征剖官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对110例妊高征患者随机分为镇痛泵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术后的症状和体征;降压药的应用情况;伤口疼痛、睡眠情况及药物的副反应.结果:术后6~48小时镇痛泵组几乎没有疼痛感,其血压及使用降压药的人数均明显低(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高征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能持续镇痛,有利于降低血压,减少降压药的使用.
作者:陈萍;葛严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本院遇到1例临床巨脾切除术中采入双联血袋内的脾血自凝成许多小血块,致无法回输,即转输异体同型血,在交叉配血时发现主、次侧都凝集,经鉴定是由于病人血清中含有高效价的冷凝集素引起.
作者:朱建军;刘国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在直肠癌发病率不断上升的今天,手术仍是人们公认的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而随着越来越重视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何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已成为了众所关注的焦点.
作者:龚海;俞一峰;李森;周一夫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放射介入学的发展,肝癌的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其损伤小,痛苦少,它使肿瘤缩小而获得手术机会,对失去手术机会或中晚期肝癌患者可延缓肿瘤生长,提高生活质量.术中加强医护配合,密切观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取得满意疗效的有效途径.现将介入治疗术中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玉红;毛露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深静脉穿刺技术对加强化疗及深静脉营养的进行,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少了化疗并发症,但是,深静脉穿刺仍常常会出现许多并发症.为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深静脉穿刺前、中、后应注意的以下几点.
作者:何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在四肢骨折中约占10%左右,近年来我院采用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颈骨折42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吕伟彪;方庆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医院预算是指医院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医院的收支取决于国家物价政策、医疗资源、医院硬件设施、医疗技术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医院的部门预算有其独特性.具体可有以下两方面特点.
作者:洪梅;陈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术后两种配方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方法:配方Ⅰ组:吗啡、氟哌啶各5mg、布比卡因100mg、生理盐水加至100mg;配方Ⅱ组:芬太尼0.5mg、氟哌啶、布比卡因、生理盐水的用量与Ⅰ组相同,4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镇痛液.术后随访48小时,观察镇痛效果、疼痛评分(VAPS)、不良反应及按压次数和执行次数.结果:无论用吗啡或芬太尼,PCEA均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两组优良率均在94%以上.不良反应为尿潴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Ⅰ组发生率多于Ⅱ组.结论:PCEA符合药代动力学原理,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镇痛方式.
作者:张彩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面中部骨折的诊断及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面中部骨折23例患者,采用螺旋CT机行容积扫描.应用表面阴影重建法行三维重建,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不同的角度骨折的三维病变图像,根据图像并结合三维轴位像做出骨折的伤情判断,制订出复位钛板固定的手术方案,尽可能恢复面中部三大支柱高度和颧突度.结果:通过面中部三维重建,能清楚的显示复杂面中部骨折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其周围结构关系,明确的判断出骨折移位、钛板内固定方向.术后面部外形及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应用平面切割技术可以清楚显示髁突骨折移位的方向和程度.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有利于确定复杂面中部骨折的程度与移位情况,有利于手术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和术前术后效果的比较.
作者:张欣;袁旭初;包雪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南通市脑卒中现患和死亡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0年死因年报和慢病基线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死亡居死因第3位,死亡率129.98/10万,35岁以上人群现患率7.89‰,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者患脑卒中的现患相对比分别为24.57、7.75、5.08,肥胖与吸烟对脑卒中患病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论:脑卒中是当地主要疾病和死亡原因之一,应采取控制高血压等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陈大灵;施云剑;李冠中;吴徐明;王淑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在高尔基体上通过合成β-1,4糖苷键进行重要的蛋白质糖链修饰作用.同时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在细胞膜上,参与多种细胞的增殖、迁移、粘附等信号识别.随着许多编码蛋白具有β-1,4-GalT活性的新基因被克隆出来,有关它们的结构、底物、功能等成为研究热点.
作者:沈爱国;丁斐;顾晓松;顾建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替硝唑片临床用于厌氧菌感染及抗原虫感染,由于其副作用小于甲硝唑,深受临床的欢迎.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的要求,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由于其有抑菌作用,必须进行预处理,才能使检验结果准确可靠,作者使用离心稀释法,有效地消除抑菌成分干扰,结果满意.
作者:吴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原因复发性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外科治疗特点.方法:对10例经26次手术的复发性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复发原因及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合并VHL病术后复发率57%(4/7),散发性小脑血管母细胞瘤为7.5%(6/80),后者手术结果恢复良好6人.合并VHL病者症状改善3例,但留有小脑机能障碍,另死亡1例.结论:对囊腔壁结节型应避免手术探查时遗漏,实质性肿瘤力争全切除,不能全切除者辅以γ刀治疗;合并VHL病、多灶性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易复发,预后差;有VHL病应终身随访.
作者:陈建国;邓传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神经内窥镜在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能够提高手术质量,降低手术并发症.我院自2000~2001年以来开展神经内窥镜下手术60例,效果较好.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周演铃;毕晓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为了掌握我市人体肠道寄生虫的流行概况,近年选择我市金湖县2乡2村、涟水县2乡2村的2周岁以上村民1235名为调查对象,了解人体肠道寄生虫的分布规律和流行特征,以便修订防治措施.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左于会;杨文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盐酸地卡因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为制剂规范收载的重氮化法(1),该法操作繁琐,反应较慢,对于本院制剂的中间体控制不太适宜.作者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10.5nm处进行测定,结果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顾孝滨;范义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观察前列地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表现与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
作者:许利华;朱静华;季姗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2001年1~11月,我院儿科收治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其中28例有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学军;任光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肾囊肿是一种常见病,当囊肿较大时会出现腰部胀、酸痛等症状,重者影响肾功能.在超声引导下注入硬化剂治疗肾囊肿安全、无放射损伤,患者痛苦小、且有良好的疗效,已成为肾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近年,作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穿刺硬化治疗4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宋倩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