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轮状病毒性肺炎28例分析

濮宁镇

关键词:轮状病毒, 婴幼儿秋季腹泻, 下呼吸道感染, 婴幼儿肠炎, 消化道症状, 现报告如下, 致病因素, 肺炎患儿, 肺部感染, 病毒检测, 病原体
摘要:轮状病毒(RV)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肠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也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体,由R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并发消化道症状的报道目前还不多见.笔者对伴有腹泻的肺炎患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证实轮状病毒也可导致肺部感染.现报告如下.
交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TNF-α和TSGF联合检测恶性肿瘤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化学法分别检测了67例恶性肿瘤患者,19例良性疾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TNF-α和TSGF的含量.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TNF-α和TSGF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疾病组(P<0.01).TNF-α的阳性率为85.07%,TSGF的阳性率为77.61%,两者总阳性率为92.54%.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TNF-α和TSGF的含量均明显升高,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

    作者:曹飞;董汉萱;邱历伟;吴玮;陆建新;吴信华;姚登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带状疱疹病人疼痛的健康行为指导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疾病(1),主要的症状是疼痛和疱疹,其好发部位为面部三叉神经,胸段肋间神经,腰部的骶尾神经.皮疹常生在身体的一侧,沿外周神经呈带状分布.疼痛剧烈,常难以忍受,夜不能眠.

    作者:杨恩凤;顾青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致孕妇抗A和抗B抗体效价不同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对抗A、抗B效价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检查O型血孕妇384例,按孕次、年龄分组,比较抗A(B)阳性率的差异性.并分别对有黄疸新生儿78例和O+母亲血作抗A(B)抗体效价实验.同时将后者与正常健康女性11例作比较.结果:不同孕次、年龄的孕妇抗A(B)阳性率有显著差异.健康女性也能查出抗A(B),同O+型母不完全抗体效价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原因与妊娠频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血清中的抗A(B)效价也随之增高.故妊娠次数较多,年龄较大的O型血孕妇有必要检查IgG抗体效价.

    作者:沈剑;方素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喙突、锁骨钢丝固定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

    目的:为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提出一种有效的固定方法.方法:采用锁骨或骨折近端和喙突钢丝牵拉结扎固定肩锁关节脱位或锁骨远端骨折术式,临床应用23例.结果:全部达解剖复位,无肩峰及锁骨远端副损伤,拆除内固定后,随访6月~1年,8例肩锁关节脱位无移位,锁骨远端骨折愈合良好,无向上移位.结论:喙突和锁骨钢丝牵拉结扎固定术式简单,固定稳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减少肩关节障碍.

    作者:朱保明;李来昌;周其佳;左松球;丁克海;王庆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折断式带孔斯氏针张力带在锁骨远端损伤的应用

    近年来,我科采用折断式带孔斯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锁骨远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等锁骨远端损伤,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斌;沈小松;王立邦;吴士洪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环磷酰胺和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TX)联合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治疗和常规口服强的松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效果.方法:对L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冲击组41例,常规口服组35例,观察临床疗效、复发间期、血清免疫指标、副作用等.结果:CTX、MP联合冲击治疗的效果优于常规口服治疗,复发间期长,抗核抗体转阴率高,C3恢复正常率高,尿蛋白及尿红细胞减少的比例高.结论:联合冲击治疗的效果优于常规口服治疗.

    作者:施文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影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预后的因素

    创伤所致失血性休克是外科急症中常见症状,如抢救不及时,处理不正确,则患者极易死亡.我院外科于1995~2000年间共收治创伤性失血性休克46例,除外就诊时格拉斯哥评分<12分及PaO2<60mmHg者,余33例,其中死亡7例,存活26例.回顾性研究发现伤后24小时内收缩压波动≥30mmHg者及伤后24小时内晶体液输入量≥15L者死亡率显著增加.

    作者:董亮;艾雪松;孙毅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爱维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爱维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在控制饮食、运动、应用降糖药物的基础上,爱维治1.2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2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维生素B12500μg,肌注每日1次,20天为一疗程.结果:爱维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作者:徐昌辉;刘向萍;刘德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老年戊型肝炎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戊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戊肝)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老年戊肝33例与非老年戊肝38例作对比分析.结果:老年戊肝起病较缓慢,发热少见;ALT升高值较低,而TBi升高值较高,血清ALB下降明显,但复常时间与非老年人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老年戊肝临床特点为起病缓慢,黄疸深,但一般持续时间不长,重型患病率不高,预后良好.

    作者:吴丛霞;李丽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LN含量与雌激素受体关系分析

    65例乳癌患者根据术后雌激素受体测定分为雌激素阴性组和阳性组,比较这两组术前血清中层粘连蛋白(LN)的含量,结果乳腺癌患者雌激素阴性组血清中LN明显高于阳性组,其LN含量与雌激素受体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术前检测血中LN可用来判断预后.

    作者:王连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淤胆30例观察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UDVA)对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淤胆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淤胆病人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对照组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疗程为一个月.结果:UDCA具有促进黄疸消退,降低谷丙转氨酶(ALT),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UDVA可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淤胆.

    作者:华军;姜海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食管癌端粒酶活性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标本切缘端粒酶活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端粒酶重复扩增(TRAP)-微孔板杂交法,对140例食管癌切除标本切缘组织进行端粒酶检测,按切缘距癌灶距离≥5cm和<5cm分两组,术后随访3年以上.结果:切缘距癌灶<5cm组25例中11例(44.00%)端粒酶活性阳性,切缘距癌灶≥5cm组共115例中6例(5.22%)阳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切缘端粒酶阳性组病例3年生存率与切缘阴性组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癌切除标本切缘端粒酶活性检测对食管癌手术范围有一定的指导价值,且可成为判断其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史加海;刘俊华;王晓谭;王惠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早期复极综合征误诊5例分析

    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ER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电图改变,在健康人群中约占1%~25%.ERS多无症状,部分可有胸痛、心悸等表现,临床上易与器质性心脏病特别是缺血性心脏病相混淆.本文报告5例ERS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赵卫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26例胸部锐器伤的救治体会

    目的:报告26例胸部锐器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剖胸手术16例,心或大血管损伤修补11例,其中体外循环2例;肺损伤修补4例,膈肌和肝损伤修补1例;单纯胸腔闭式引流6例,胸壁清创缝合4例.结果:死亡3例,23例痊愈出院.结论:诊断正确,处理及时有效,是提高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惠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804例肺炎支原体IgM检测结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住院病例肺炎支原体IgM阳性者的发病年龄、肺部及肺外感染与损害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住院病例804例送检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标本.结果:肺炎支原体IgM阳性者占24.50%(197/804),其中年龄组以3~7岁多见,占52.79%;婴幼儿次之,占23.86%.肺炎支原体肺炎阳性率为29.65%(110/371),肺外感染及损害者为87例.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南通地区发生率较高,除肺炎外对众多肺外感染或损害应引起重视,并及时进行检测确诊和合理治疗.

    作者:徐杰;钱镜秋;吴月芳;姜荣;张金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产科子宫切除20例分析

    产科子宫切除术是产科出血危及产妇生命的重要抢救手段之一,本文回顾分析我院1980~1999年收治及在外院会诊处理的20例产科子宫切除术患者,并对手术指征、时机及术式进行讨论,分析如下.

    作者:刘春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高血压分类与临床主要体征、心脏二维超声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血压的血压水平及其与临床主要体征、心脏二维超声的升主动脉内径及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对931例门诊及体检发现高血压患者,分析不同水平高血压、临床主要体征、心脏二维超声的表现.结果:①血压水平随年龄增高而增高,收缩压平均为男(161.1±23.5)mmHg(1 mmHg=0.133kPa),女(158.2±22.5)mmHg,舒张压平均为男(95.6±18.3)mmHg,女(93.4±17.2)mmHg,均为男性高于女性(P<0.01).②随血压升高,临床主要体征主动脉第二心音(A2)增强至亢进、心尖部出现程度不同的收缩期杂音、心脏二维超声的升主动脉内径增宽,左室肥厚左室扩大的检出率升高.结论:随血压升高,A2增强至亢进、心尖部出现Ⅱ/Ⅵ级以上收缩期杂音,心脏二维超声:主动脉内径增宽、左室肥厚扩张的检出率亦明显增多,而血压达正常高限时,A2已增强,主动脉内径开始增宽.

    作者:沈俊;顾卫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如东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前,院内感染已成为国内外非常重视的问题.在导致院内感染的因素中,消毒与灭菌质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我国卫生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相继颁发了<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行政法规,对防止院内感染提出了规范性要求.为了解我县各医疗单位对这些法规的贯彻情况,我站于1996~2000年对全县各医疗单位进行了消毒质量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淑林;徐春泉;丁明华;傅晓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做好大学生结核病预防工作的体会

    近年来在陕西省部分高校学生中结核病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发生了流行.由于我校重视结核病的预防工作,近10年来在大学生中结核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而较好地保障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我校10年结核病的发病情况见附表.

    作者:景存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压力支持通气在创伤后ARDS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严重胸部创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严重胸部创伤的治疗过程,采用西门子900C型呼吸机,压力支持通气(PSV)+PEEP.结果:20例经压力支持通气治疗均痊愈,无1例死亡.结论:压力支持通气(PSV)对治疗创伤后ARDS非常有效.

    作者:刘军;王宝仁;高春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交通医学杂志

交通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