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肝泰胶囊中五味子甲素的含量

沙瑞国;袁海龙;肖小河;李仙义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肝泰胶囊, 五味子甲素
摘要:目的:建立肝泰胶囊中的五味子甲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测定。C18为固定相,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0 nm。结果:加样回收率为100.56%,RSD为1.02%(n=6);3批样品五味子甲素含量分别为0.12%,0.11%,0.11%。结论:此方法快速、简便,可作为该药质量控制方法。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尿失禁的从实论治法

    尿失禁是在清醒状态下排尿不能控制,自行排出的病证,在临床上,老年罹病者屡见不鲜,虽然老年人脏气虚衰,但并非概属虚证,治之自然不是补虚固涩一法,今浅谈个人从实论治的几个常用治法如下,请同道斧正。1 清利湿热法 适用于湿热下注,膀胱失约证。辨证要点是小便不禁与膀胱刺激征并存,舌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多见于感染性真性尿失禁。轻者予八正散,重则龙胆泻肝汤加减。此法宜中病即止,病退湿热之征不显,宜配伍补肾固摄之品收功。 验案:陈某某,女,80岁,1996-08-03诊:尿频尿急尿痛伴尿失禁2 d,患者既往有肾盂肾炎病史,近不慎感邪,致尿频尿急,灼热疼痛,小便不禁,臊臭难闻,小腹胀痛,大便干燥,口苦口渴,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恙属湿热下注,膀胱失约。治宜清利湿热,通因通用。处方:车前子、瞿麦、焦山栀各10 g,蓄、蒲公英、淡竹叶、六一散(包)各15 g,熟军、通草各5 g。4剂。复诊:药后病情好转,尿频尿痛,小便不禁均退,苔腻渐化,续以前方去通草、六一散、大黄,加山药、复盆子各10 g,甘草5 g。5剂,药后遂瘥。 按:经云“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不约并非皆由于虚,因湿热作祟者临床屡见,湿热下迫,使肾之开阖失常,膀胱气化失约。正如《医学六要*遗尿》所云:“下部湿热太盛,迫水妄行”,故予清利湿热治之可瘥。

    作者:季炳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益心饮口服液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目的:研究益心饮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益心饮中黄芪、甘草、当归、黄连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四味药的薄层色谱鉴别呈阳性,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方法可靠,对样品的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厚文;沈阳;沈利民;郭澄;李晓梅;张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白头翁及其习用品的鉴别

    白头翁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主要用于热毒血痢、温疟寒热,血痔等病证,是常用的清热解毒类中药之一。其主要成分是三萜类皂苷和白头翁素。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头翁素是一种很强的心脏毒素,但去其植物的根部,余下的部分又具有强心作用。其可能原因是在白头翁的根中白头翁素的含量很高。同时,白头翁在抗阿米巴原虫、抗阴道滴虫、抗菌等方面均具有很好的疗效。白头翁也是现代研究和应用较多的中药材之一。 由于白头翁在中医药学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对白头翁药材来源的研究也很有必要。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白头翁的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ge.) Regel的干燥根。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地方性用药的习惯不同,各地应用的白头翁的来源也有差别。如湖北、江西等地主要用蔷薇科类植物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 Ser.的根或带根的全草;而福建等地用蔷薇科类植物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ge.的块根或全草。从其所含的有效成分看,委陵菜主要含有抗坏血酸、蛋白质、脂肪类等成分,而翻白草主要含鞣质和黄酮类成分,因而,三者的功效也有一定的差别。许多文献对这三种植物的鉴别各自在不同的方面作了介绍。为了便于实际的鉴别工作,本文从药材的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等方面作系统的介绍,并详细列出其鉴别要点。期望本文于实际的鉴别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王少琴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芦荟多糖的提取与粗多糖中总糖的含量分析

    百合科芦荟属Aloe植物约300多种[1],其中被《中国药典》收载的仅有2种,木立芦荟是日本品种,8世纪传入我国,一直作为观赏花卉及药用流传于民间,《中国药典》尚未收载。芦荟多糖具有增强免疫、抗胃溃疡、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2,3],对《中国药典》所载的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和未收载于《中国药典》的斑纹芦荟中的多糖组成及含量测定有报道[4,5],但木立芦荟多糖的研究未见报道。为开发利用芦荟新品种,作者从木立芦荟中提取出粗多糖,并进行了总糖含量测定。1 仪器和药品 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木立芦荟鲜叶(盆栽2 a生),经本校生药教研室夏雷教授鉴定为Aloe arborescens Miller。 试剂均为分析纯。

    作者:纪耀华;刘志红;程力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药不良反应及预防策略

    我国幅员辽阔,地跨寒、温、热三带,药材资源丰富。中药的应用已有悠久历史,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将当今医药界束手无策疾病(如冠心病、病毒性疾病)的治疗目光投向中医药,并随着“入世”的到来,中医药将走向世界而备受瞩目。不可否认,中药与众多合成药相比具有较安全、毒副作用小的特点。但我们应看到,随着中药应用日益增多,其不良反应也正逐年增加。本文就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不当,并就此结果提出预防措施,以期引起临床医务人员重视而供同行们参考。 凡是药物都具有双重性,即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中药也如此,据报道因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而引起死亡的药品中,中药类有21种28次,位于所有临床用药的前6位,而致死的药源性疾病以过敏性休克、急性肾衰居首位[1]。又如:中成药朱砂安神丸,轻槐散若长期服用则引起蓄积性汞中毒;六神丸、梅花点舌丹若超量服用,轻者出现头晕,心悸等症,重者出现唇、四肢麻木,大汗淋漓等中毒症状;就连人们公认的补药人参,应用时间过长、量过大时,也会出现中枢神经兴奋、眩晕、体温上升等症,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2]。

    作者:杨晓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枣粱散治疗婴幼儿腹泻50例

    婴幼儿腹泻好发于夏秋季,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其主证。笔者1993-07~1998-10,用枣粱散治疗婴幼儿腹泻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系我院门诊和急诊病人,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个月至3岁,其中6个月以上41例,6个月以下9例。参照《实用儿科学》[1]诊断标准,其中轻度脱水30例,中度脱水15例,重度脱水5例。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以枣粱散为基本方治疗,对中、重度脱水者均配合输液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方药组成如下:炒枣树皮(为鼠李科落叶小乔木红枣树的干裂树皮),炒高粱、青黛、车前子。诸类药等份共研细末,过120目筛,6个月以上2~3 g/次,6个月以下1.5 g/次,加温开水调匀,3次/d口服,7 d为1个疗程。3 治疗结果3.1 疗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成形,日行1次,为痊愈;临床症状好转,大便略稀,日行2~3次,为有效;临床症状,大便次数、粪质治疗前后没有变化,为无效。

    作者:吴子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成药包装问题改进探讨

    按照《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包装必须适合药品质量要求,方便储存、运输和医疗使用,必须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标签或说明书必须注明药品的品名、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主要成分、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作者对当前我区市场常见的247种中成药(其中有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国家保密品种、国家中医药局评定的优质产品,中国中药名牌产品、国家八五攻关课题、国家基本药物、国家二级企业之产品、省优、部优产品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中成药的包装质量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医药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现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意见分述如下,以供参考。1 存在问题1.1 外包装质量低劣药品包装的纸箱、纸盒、塑料袋、铝塑板、标签、说明书等质量低劣,包装字迹粗糙,模糊不清,使病人从心理上认定该类药品质量低劣,从而给病人带来不安全感而影响销售。1.2 未标明不良反应及有效成分标签或说明书未标明不良反应的有209种,占总数的84.6%;无主要成分内容的有35种,占总数的14.2%。凡是药品都存在治疗作用和用药后产生有害于机体的反应,此类药品经病人使用后发生了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会增加临床诊断和治疗难度,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作者:田绍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葛根及其提取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

    葛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为豆科植物野葛和粉葛的干燥根,具有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的功效,其化学成分复杂。含有异黄酮、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大豆黄酮、大豆黄酮苷及β-谷甾醇、大豆苷、大豆苷元、多量淀粉等。主要有效成分为大豆苷元和葛根素,现已人工合成[1,2]。葛根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对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疾病、视网膜疾病具有良好疗效。本文就葛根及其提取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和临床研究作一简要综述。1 药理研究1.1 对冠脉循环的作用葛根水煎剂、酒浸膏、总黄酮、葛根素均有明显的扩张冠脉血管的作用。正常狗静注30 mg/kg总黄酮,其冠脉血流量增加40%,血管阻力降低29%,且这种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3],葛根素的作用要强于总黄酮。从急性心肌缺血狗的右室旁路静注葛根素15~20 mg/(kg·min),连续15 min使进入缺血区冠脉侧枝血流量增加,非缺血区的冠脉血流量亦增加[4],利血平给药后,总黄酮和葛根素对冠脉循环的作用仍保持,表明其作用是通过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而实现的。此外,总黄酮和葛根素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

    作者:何惟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复方丹参剂型研究简况

    复方丹参制剂根据其组方组成、给药途径的不同,通常有注射给药的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口服给药的复方丹参片及其改进剂型。其中复方丹参注射液由丹参和降香组成,随着其药理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常用于治疗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及肾病综合征等多种疾病[1]。复方丹参片是《中国药典》收载的传统方,由丹参浸膏、三七和冰片组成,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由于其制剂工艺和质量尚存在不少问题,为此采用新工艺将其制成多种剂型,如丸剂、胶囊剂等。1 剂型1.1 复方丹参注射液在工业制备中,中药注射剂澄明度是影响其制剂质量经常面临的问题。余练康等通过研究认为提高复方丹参注射液的澄明度应严把药材关,用3次水煎煮,3次醇沉,水煎煮液浓缩到每ml含原生药1.3~1.5 g,同时用热处理冷藏法或活性炭吸附过滤法尽可能除去鞣质,用碱液调pH值5~7,能较好地解决澄明度问题[2]。同时崔吉卫等研究发现,将丹参水煎3次(2,1.5,1.5 h)合并煎液浓缩至每ml含1.5 g生药后,加95%乙醇使含醇量达60%,冷藏24 h,过滤浓缩后调醇量至80%,冷藏24 h,其上清液丹参素含量比原工艺提高20%[3]。

    作者:刘小清;罗宪堂;欧阳小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计算机在医院药学应用中的发展概况

    我国药学事业应用计算机的报道初见于80年代初,如血药浓度计算软件包、用计算机进行贵重药品的处方统计、推出临床用药咨询单板机等。1985年,北京军区第254医院研制成医院药材综合供应管理系统,相继很多医院都结合本单位的业务研制出各种药学管理软件。目前一批高水平的软件已经推广使用,已获得一些实际效果,大幅度地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从单项应用向系统应用、从单机应用向网络发展,是计算机在医院药学应用中发展迅速的象征。1 微机网络化管理住院药房 济南军区总医院药剂科使用军卫1号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住院药房,收到明显的成效。 该系统采用微机组成的客户/服务器结构,选用Windows系统作为客户机的操作系统,有较好的使用界面,并能充分发挥微机硬件作用。系统主要由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库存管理、摆库管理4部分组成,网络管理数据共享。从住院药房输入领药申请,药库接受申请后发药确认,其帐目自动转入住院药房库存帐,接受处方确认后,系统可自动减去相应的库存数,简化药品出入库手续,帐目一目了然,降低了劳动强度,避免出现处方漏帐现象。由于不合格的处方和病历不能输入电脑,从而提高处方和病历书写合格率。

    作者:藤茜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浅析临床不宜联合应用的中西药

    中西药并存,是我国临床用药的优势和特色。但两类不同属性药品的广泛使用,也增加了应用上的复杂性。本文根据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从理化性、药理性、诱发药源性疾病三方面浅析中西药的配伍禁忌。1 联合使用后直接产生理化性配伍禁忌1.1 酸性较强的中药如乌梅、山楂、五味子、酢浆草、胎盘等以及中成药五味子糖浆、山楂冲剂等不可与磺胺类抗菌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碱性抗生素配伍。中药中有机酸成分经体内代谢后酸化尿液,降低上述抗菌药的作用,而有机酸所致酸性环境,使乙酰化磺胺类药物溶解度降低,在肾小管中析出,形成结晶,引起肾损害;也不能与一些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氨茶碱、乳酸钠或抗酸药(氢氧化铝、三硅酸镁、胃舒平、胃泌镁、胃得乐等)合用,因发生中和反应,使碱性药物疗效降低[1,2,3]。 同样碱性较强的中药,如瓦楞子、煅龙骨、海螵蛸、石膏等也不宜与一些酸性药物(如胃蛋白酶合剂、阿司匹林等)合用。

    作者:翁舜章;罗梓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活血汤的配制及应用

    活血汤是我们多年临床工作中反复应用验证了的一种外洗中药制剂,用于治疗各种骨伤疼痛,疗效甚佳。现将其制备及应用介绍如下:1 药物组成 红花10 g,当归10 g,花椒10 g,艾叶10 g,五加皮10 g,肉桂10 g,怀牛膝10 g。2 使用方法 将上述药物适量水煮沸15 min后熏烫患处。下1次熏烫时再加热即可使用,熏烫2次/d,每剂药可用2 d。3 疗效观察 门诊病人38例,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大32岁,小7岁;病程短2 h,长21 d。38个病例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型:发病突然,时间短,多见于跌打扭伤而致局部红肿热痛;发病时间慢,时间持久,多见于长期大运动量活动而致局部疼痛明显但无红肿者。其中痊愈者24例,占63.2%(用药3 d后无红肿,疼痛减轻,1周后,症状消失,局部活动自如);好转12例,占31.6%(用药1周后红肿消失,疼痛减轻,10 d后局部活动尚可);无效2例,占5.2%(用药2周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4.8%。

    作者:李凤玲;刘恒战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浅谈小柴胡汤的应用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为名医张仲景创制,其原方的组成为:柴胡12 g,黄芩9 g,人参6 g,半夏9 g,炙甘草5 g,生姜9 g,大枣4枚。笔者通过各医家对临床应用的观察,认为其应用广泛,兹综述如下:1 退热 在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及功能性低热的治疗中,小柴胡汤是一剂有效的内服退热药。有研究证实小柴胡汤具有解热抗炎、抗过敏、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这是其治疗发热性疾病的依据。而且本方治疗病毒、细菌、螺旋体、寄生虫等感染所引起的多种高热症均具有退热快、作用持久的特点,这与本方具有抗病原体作用较为广泛以及明显的解热抗炎作用有关。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小柴胡汤有诱生γ-干扰素,增加抗体产生的作用。 小柴胡汤应用于退热时,在辨证过程中除注意往来寒热外,对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也很注重。但也可根据张仲景所说:“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作者:陈小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电针加耳压治疗老年性失眠189例

    失眠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长时期的失眠会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笔者近10 a来用电针加耳穴压丸法治疗老年性失眠,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89例患者中,男性85例,女性104例;年龄小48岁,大89岁;平均年龄64.3岁;病程短2 d,长5 a。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B、C三组,各组63例,分别采用单纯电针、单纯耳压和电针加耳压法治疗。其临床表现主要以卧床后想睡而不能自然入睡,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沉为特征,常伴有疲乏、烦躁、头昏、多梦、健忘等症状。2 治疗方法2.1 电针取穴:神门、内关、三阴交、足三里、心俞、肾俞、太溪。操作:常规消毒,进针得气后,停止进针,然后在针柄上接上电针治疗仪的导线,将输出电流调至0度,选好低频脉冲电流的波形和频率(多选用密波或疏密波),输出电压调至6V,然后打开电源开关,调节电流量,从小到大,以患者能忍受为度。留针30 min,在留针期间,患者若能耐受,可适当加大1~2次电流量。1次/d,以下午治疗为好,连续10次为1个疗程,而且取穴可适当辨证配穴。

    作者:韩婷;赵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远志及其掺伪品白薇的鉴别

    由于经济利益驱动,市场上常出现以伪充真、以低价药材掺入高价药材的现象。本院年初购进远志饮片中就掺有部分白薇。现将其鉴别介绍如下:1 远志1.1 来源 200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为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的干燥根[1]。其别名有细叶远志,小鸡根,小草根。1.2 性状鉴别远志棍有木心长约至2 cm,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粗糙不平,有较密的半环状深陷的横沟纹及支根痕,有少数支根,木心易与皮部分离,气微,味苦,微辛,有刺喉感,手捏有细腻感。1.3 显微鉴别根粉末黄白色,气微,味苦,微辛。木栓细胞壁有纹孔;皮层有大量薄壁细胞群,韧皮细胞也比较多;薄壁细胞较多含有脂肪油滴,并含有草酸钙结晶及方晶。木化细胞也占1/3,木纤维较多,导管单个散在或成群。1.4 理化鉴别检查皂苷——取粗粉约0.5 g置具塞试管中加热水10 ml,保温10 min后强力振摇1 min,产生持续性泡沫,在10 min内不消失。

    作者:周文兰;蒋宝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Ⅱ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水平测定

    目的:探讨LDL-C、HDL-C、TG的水平与Ⅱ型糖尿病(NIDDM)并发动脉粥样硬化(AS)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直接法测定血清中LDL-C、HDL-C,利用酶法测定TG在血清中的含量。结果:15例血糖水平控制好(空腹血糖<5.6 mmol/L,餐后血糖<8.3 mmol/L)的NIDDM患者的LDL-C、HDL-C、TG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62±0.23) mmol/L,(1.35±0.20) mmol/L,(1.09±0.29) mmol/L;30例血糖水平控制不好(空腹血糖<5.6 mmol/L,餐后血糖>8.3 mmol/L;或空腹血糖>5.6 mmol/L)的NIDDM患者的LDL-C、HDL-C、TG平均浓度分别为(3.69±0.97) mmol/L,(1.21±0.22) mmol/L,(2.4±0.83) mmol/L;50例正常对照组的LDL-C、HDL-C、TG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59-0.25) mmol/L,(1.37±0.19) mmol/L,(1.06±0.31) mmol/L。NIDDM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好的LDL-C、HDL-C、TG的测定结果( ±s)与对照组的相应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而血糖水平控制不好的LDL-C、HDL-C、TG分别与对照组的相应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LDL-C、HCL-C、TG的测定在NIDDM合并脂类代谢异常的预防和治疗中有较为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丽峰;翟中良;马增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散中芍药苷含量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散中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为ODS-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流速为1.0 ml*min-1;测定波长为230 nm,柱温为室温。按外标法定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5次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RSD为1.50%。

    作者:王爱武;赵雪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花椒掺伪鉴别

    花椒为芸香科植物青椒或花椒的干燥成熟果皮。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除去种子及杂质。花椒既是食品又是药品,作为食品常用于调味,以及工业提炼,用量很大;作为药品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等,外治湿疹瘙痒。 莱芜花椒历来以产量高、质量好而著称。莱芜曾被授于“中国花椒之乡”荣誉,花椒为莱芜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掺伪现象。现将正品与伪品的鉴别叙述于下,供同行参考。1 正品 果多单生,直径4~5 mm,外表面紫红色或棕红色,散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油点,直径0.5~1 mm,对光观察半透明,内表面淡黄色。香气浓,味麻辣而持久。2 伪品 外表面暗红色,无疣状突起的油点。对光不透明,擦捻手指染红;无香气,味涩发散。3 小结 经查询,原来是个别不法商贩,将面粉拌上红色染料,蒸熟后与花椒种混合滚动,过筛,面粉便堂而皇之的成了花椒,更有甚者,竟从外地购进红砖土作染料。制假者所用染料均为工业用材料,无论作药用还是食用,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望同道在工作中引起注意。

    作者:李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36例

    自1990-12~1997-12,我科在用抗生素等药物常规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同时,应用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36例该病患儿。现将资料分析如下:1 病例资料 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成都集体会议标准[1]。随机分为中西药治疗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1~2岁19例,3岁17例;36例均有咳嗽、喘憋、双肺哮鸣音,32例有发热。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1~2岁30例,3岁4例;34例均有咳嗽、喘憋、双肺哮鸣音,28例发热。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常规应用有效抗生素、地塞米松〔2 mg(kg*d)〕,口服氨茶碱〔3 mg(kg*d)〕,及抗组织胺类药物,连续治疗3~5 d,依照病情停用地塞米松,中西医组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口服。服用3 d中药后与对照组比较,判断疗效。3 结果 两组均痊愈,治愈时间比较如表1。

    作者:代玉珍;马海燕;郑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室女经崩1例治验

    经崩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治疗多采用手术刮宫止血,术后运用激素类药物调整周期。若系室女,则不能行刮宫术,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笔者多采用中药治疗,效果颇佳。现介绍如下: 杨某某,女,16岁,学生,1993-03-15初诊。患者平素体健,15岁月经初潮。因经期涉水饮冷,月经周期15 d~5个月不等,经量时多时少,经色黯红,夹有大量血块。经期腹痛拒按,小腹发凉。20多天前月经来潮,量多,夹杂大血块,行经数日,量不减反增多,到某医院就诊,诊断为“青春期子宫功能性出血”病。肌注黄体酮,口服维生素K等,出血略减。数日后突然出血如注,又肌注三合激素,血不止反增多,急来求治。时已出血20余d。刻诊: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动则汗出,血流如注,乏力,纳差,唇甲色淡,舌质淡有瘀点,舌苔薄白,脉虚弱。证属经崩之肾虚夹瘀型。治以益气、补肾固冲,佐以化瘀止血。停用西药,改为中药治疗,方用独参汤、固冲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作者:张梅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