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锡粒散对宫颈治疗后创面修复的作用

曹霞

关键词:锡粒散, 宫颈治疗, 创面愈合
摘要:目的 观察锡粒散对宫颈治疗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宫颈聚焦超声术及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患者108例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54例(其中宫颈聚焦超声术31例、宫颈 LEEP 23例).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术后加用锡粒散.观察两组术后4、6、8周阴道流液量、分泌物性状、持续时间及创面愈合等综合评分.结果 治疗后4、6、8周 ,治疗组宫颈状况综合评分低于对照组(P<0 .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对照组随访期内继发感染及大出血各2例 ,肉芽增生4例.结论 锡粒散能减轻宫颈治疗术后阴道流液等症状 ,促进宫颈治疗后创面的愈合.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患者往往伴有颅内压增高、意识及呼吸障碍 ,不能进行自主呼吸和吞咽.因此 ,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中 ,气管切开是必要的手段 ,可以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以满足其对氧气的需要.

    作者:纪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腔镜手术中胆囊管结石的处理策略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中胆囊管结石的诊断与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胆囊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B超诊断胆囊管结石的准确率为25.6% (20/78 ) , C T为30.8% (24/78 )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 RC P )为81.5% (53/65 ).78例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其中 ,7例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CBDE) ,8例高危老年患者先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 ,1个月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并发穿刺孔感染1例 ,胆漏1例.术后随访8个月-2年未发生胆道狭窄及胆总管结石.结论 胆囊管结石术前诊断较为困难 ,MRCP有助于发现胆囊管结石 ,高危老年患者应先行PTGBD ,尽可能避免急诊手术.疑有胆囊管结石应仔细探查胆囊管 ,腹腔镜手术处理胆囊管结石安全可行.

    作者:顾澄宇;陈颖;乔谦;徐成凯;毕杰;蔡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待产孕妇的肾功能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住院待产单胎妊娠孕妇645例分为五组 :正常妊娠孕妇(A 组 ,100例) ,妊娠期糖尿病(GDM )(B组 ,247例) ,糖尿病合并妊娠(C组 ,36例) ,子痫前期合并GDM (D组 ,82例) ,子痫前期(E组 ,180例).检测并比较五组孕妇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E组、D组的UA、SCr高于其他三组 ,GRF低于其他三组(P<0 .05);C组的 UA高于B组和 A组(P<0 .05).E组、D组出现肾功能损害(GFR<90 ml · min-1 · 1.73 m-2 )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P<0 .05);E组BUN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四组(P<0 .05).结论 妊娠期肾功能的损害主要源于子痫前期 ,而非糖尿病.UA和GFR是临床监测肾功能较为敏感的指标.

    作者:徐飞;贾瑞喆;胡凯;丁虹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神经内镜下椎管内肿瘤切除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在神经内镜辅助下切除椎管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M RI确诊椎管内硬脊膜下、髓外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患者16例.肿瘤位于颈段2例、胸段3例、腰段11例.采用2-4 cm皮肤切口 ,鼻窥器显露椎管 ;在神经内镜辅助下切除肿瘤.结果 16例患者的椎管内肿瘤均全部切除.术后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 ,脊柱的稳定性无明显变化.结论 使用鼻窥器和神经内镜可减小脊柱的破坏 ,并可完全显露和切除椎管内肿瘤 ,手术安全、有效、微创.

    作者:周明卫;傅震;曹胜武;季晶;骆慧;刘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IL-1B基因多态性与宫颈高危HPV持续感染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IL-1B T-31C和C-511T基因多态性与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中国江苏部分地区高危 H PV持续感染(A组 ,223例)和感染自我清除的汉族女性(B组 ,186例)IL-1B T-31C、C-511T基因型分布.结果 两组IL-1B T-31C和C-511T 位点各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 .05).IL-1B T-31C和C-511T位点的基因频率与HPV持续感染遗传易感性均无明显相关性(P>0 .05).结论 在中国江苏汉族女性人群中 ,IL-1B T-31C和 C-511T 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高危HPV持续感染遗传易感性无关.

    作者:郑真霞;缪娟;崔毓桂;周德兰;韩素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妊娠晚期超敏C反应蛋白对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妊娠晚期入院行免疫比浊法检测孕妇空腹血 hsCRP水平 ,观察患者妊娠结局.结果 妊娠晚期hsCRP水平异常增加子痫前期孕妇发生早早产风险 ,但是不增加早产、新生儿低体重、引产或死胎风险.hsCRP水平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新生儿胎龄、新生儿体重无统计学相关性(P>0 .05).结论妊娠晚期hsCRP对子痫前期孕妇妊娠不良结局预测价值不大.

    作者:王娟;黄亚珍;胡建铭;黄沁;陈友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Micro RNA-205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微小RNA-205(miRNA-205)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和血浆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31例NSCLC患者(试验组)及1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支气管镜活检组织和血浆中miRNA-205的表达量 ,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资料之间关系 ,评价miRNA-205在NSCLC的诊断价值.结果 试验组活检组织及血浆miRNA-205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 .05).miRNA-205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腺癌(P<0 .05).miRNA-205的表达量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 rs=0 .255 ,P=0 .113 ).ROC曲线分析显示 ,取界值0.932时,组织miRNA-205表达诊断NSCL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3% 和83.3% ;取临界值0.610时 ,血浆miRNA-205表达诊断NSCL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3% 和84.2% .结论 miRNA-205在NSCLC组织和血浆均有较高的表达 ,可能会成为诊断NSCLC ,尤其是鳞癌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佳佳;雷伟;陈成;穆传勇;沈笑春;刘泽毅;黄建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GH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G HD患者232例分为高血压病并发子痫前期(A组 ,29例)、妊娠期高血压(B组 ,82例)、轻度子痫前期(C组 ,31例)和重度子痫前期(D组 ,90例 ,其中产前子痫4例).回顾性分析四组GHD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四组平均妊娠数、年龄、高龄产妇、初产妇及未产检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四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早产孕妇及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 .05).四组胎儿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及足月小样儿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未行正规产前检查的低龄初孕妇与子痫的发生密切相关.GHD中 ,子痫、重度子痫前期和高血压病并发子痫前期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高.

    作者:柳华;王志群;戴毅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腔妊娠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腹腔妊娠临床资料 ,总结其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腹腔妊娠占我院同期异位妊娠病例的1.76‰ ,子宫直肠陷窝处腹膜发生6例 ,B超检查与术中所见相符者6例 ,手术治疗后1周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下降在80% 以上 ,无一例持续性异位妊娠.结论 腹腔妊娠发生率低 ,在手术前一般不能明确诊断 ,手术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巧英;段晓义;吕娟;朱志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锡粒散对宫颈治疗后创面修复的作用

    目的 观察锡粒散对宫颈治疗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宫颈聚焦超声术及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患者108例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54例(其中宫颈聚焦超声术31例、宫颈 LEEP 23例).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术后加用锡粒散.观察两组术后4、6、8周阴道流液量、分泌物性状、持续时间及创面愈合等综合评分.结果 治疗后4、6、8周 ,治疗组宫颈状况综合评分低于对照组(P<0 .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对照组随访期内继发感染及大出血各2例 ,肉芽增生4例.结论 锡粒散能减轻宫颈治疗术后阴道流液等症状 ,促进宫颈治疗后创面的愈合.

    作者:曹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过氧乙酸对医院中央空调通风管道消毒的效果

    目的 观察过氧乙酸对医院中央空调通风管道的消毒效果.方法 将3% 过氧乙酸消毒剂加热产生的蒸汽连接到中央空调通风管道 ,以中央空调系统的净化风机产生的压力风源为载体 ,扩散至整个中央空调管道内部进行密闭消毒.对中央空调所属区域室内以1% 过氧乙酸进行密闭熏蒸消毒.分别对消毒前后中央空调出风口送风中菌落数、相应室内消毒后及中央空调开机1h后空气进行细菌检测.结果 经过氧乙酸消毒后 ,中央空调送风中细菌总数下降 ,开机1h室内空气细菌总数无明显上升.结论 过氧乙酸对医院中央空调管道系统密闭熏蒸消毒后 ,送风口和室内空气消毒合格率显著提高.

    作者:钱沂;许晓萍;张金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益生菌治疗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方法 Hp感染患者100例均分为两组 ,均采用规范三联疗法.A组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LBBLB)治疗 ,630 mg ,每日口服2次 ;B组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BSDLB)1000 mg ,每日口服2次治疗.疗程14 d ,停药后1个月复查Hp.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 ,A组和B组临床有效率和溃疡愈合率相仿(96.0% vs .88.0% 和86.0% vs .80.0% )(P>0 .05);A 组治疗后 Hp根除率高于B组(92.0% v s .80.0% )( P<0 .01 ).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腹胀、恶心、腹泻、头晕和食欲减退等;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4.0% vs .2 .0% )(P>0.05).结论 在规范三联疗法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LBBLB治疗 Hp根除率高于加用BSDLB.

    作者:王莎;周贤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Ⅲ、Ⅳ区淋巴结活检在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Ⅲ 、Ⅳ区淋巴结活检在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中的意义.方法42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行双侧甲状腺切除+ Ⅵ区淋巴结清扫术 ,其中232例行Ⅲ 、Ⅳ区淋巴结活检(B组) ,196例未行Ⅲ 、Ⅳ区淋巴结活检(A组).根据术中活检(B组)和术前B超(A 组)结果 ,颈淋巴结转移患者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B组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术比例高于 A组(38.36% v s .23.47% )( P<0 .01 ) ,未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术而再次手术例数少于A 组( P<0 .01 ).B组颈淋巴结转移率达38.36% ,颈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直径呈正相关( r=0 .96 ,P<0 .05 ).结论Ⅲ 、Ⅳ区淋巴结活检提高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减少因术后残留转移淋巴结而再次手术的需要.

    作者:张斌;姜鹏;郭慕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百克钳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百克钳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61例需要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其中百克钳组81例 ,超声刀组80例.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体温均无统计学差异(P>0 .05).百克钳组出血量(30.5 ± 17.3) ml ,超声刀组(58.7 ± 25.4) ml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百克钳组手术时间(58.1 ± 15.2 ) min ,超声刀组(87.3 ± 20.1 ) min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腹腔镜下应用百克钳进行全子宫切除术 ,具有止血效果确切、手术时间短、安全可靠性高等优点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琳;冯文;钱卫卫;房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3890例产妇分娩方式、剖宫产指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麻醉及剖宫产技术的成熟以及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变 ,我国的分娩方式的构成比有了明显的变化,剖宫产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从20世纪60年代5% 左右升至90年代20% 左右[1 ] .近年来有些城市甚至高达70% [2] ,明显高于WHO提出的不大于15% 的标准[3 ] .过高的剖宫产率对母婴极为不利 ,相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上升,故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尤静洁;王蕾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品管圈在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模式中的应用

    品管圈是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解决问题 ,自发结合成一个小团体 ,以团员间相互合作的方式 ,应用品管圈工具进行分析 ,解决工作场所中关键性的问题 ,达到改善业绩之目标[1 ] .要求全员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下 ,灵活应用各种质量控制(Q C )手法,对自己的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与改善[2 ] .

    作者:康宜琴;顾钰;范海燕;杨小林;田演娇;陈小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内镜常见附件在复杂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配合作用

    目的 探讨内镜常见附件在复杂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配合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杂上消化道异物患者48例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中食管异物32例 ,以食管上段多见.9例患者伴有上消化道疾病.异物取出成功率达93.8% .结论 内镜附件合理使用有助于异物顺利取出.

    作者:徐娴;张振玉;邵耘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颅脑外伤后进展性脑内出血与凝血功能异常的关系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与纤溶功能变化与进展性脑内出血(PIH )的关系.方法 根据头颅CT的表现 ,662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PIH组(151例)及非PIH组(511例) ,于伤后6 h内、24 h和7 d动态监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 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 T T )、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率(INR)和D-二聚体(D-D).并取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50例) ,分析凝血纤溶变化与PIH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PT、Fib和INR在入院时 ,24 h及7 d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PIH组TT在入院时及24 h高于非PIH组及对照组(P<0 .05) , PIH组APTT在24 h上升高于其他两组(P<0 .01).在入院时及24 h ,PIH组D-D高于非PIH组及对照组(P<0 .01).结论 动态监测APTT、TT及D-D变化对预示颅脑外伤后PIH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清;左刚;王伟;沈旭明;唐冬梅;邱玉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阴道超声评价垂体后叶素注射技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子宫内膜异位症(E M )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疾病 ,卵巢是易发生EM 的器官 ,约80% 患者病变累及一侧卵巢 ,50% 患者双侧卵巢受累.目前认为以腹腔镜确诊、手术+ 药物为 EM 治疗的金标准,腹腔镜手术应为 EM 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 ,术后患者对促排卵的反应性下降 ,甚至增加卵巢早衰的风险[1 ] .

    作者:郑丽君;郭亮生;朱维培;胡敏;钱志红;任琼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颅内皮样囊肿诊治进展

    颅内皮样囊肿起源于妊娠3-5周外胚层的先天性良性肿瘤.临床上发病率较低 ,症状不典型 ,且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现将皮样囊肿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姜成荣;倪红斌;梁维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