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岩;张莹莹;施锋
因膝部外伤致交叉韧带损伤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应用膝关节镜对损伤的交叉韧带进行重建,手术具有对机体组织损伤小,术后康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自2003年1月~2011年1月,应用膝关节镜技术进行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共11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远翘;张敏;陈元庄;李钰军;马滚韶;郑若;莫华贵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非手术疗法治疗Ⅲ型(严重移位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2例m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三维牵引手法复位组32例(治疗组)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组30例(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治疗随访8个月~2年.按时关节功能评价系统(JOA)对疗效进行比较评定.结果:治疗组优良率87.5 %,对照组优良率66.7%.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牵引配合正骨手法治疗Ⅲ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文林;沈楚龙;胡永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颈性眩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常见的症状,表现为颈部旋转或屈、伸到一定方位时出现的短暂的位置性眩晕.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血栓通注射配合中药熏蒸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而迅速,因此设计了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萍;胡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艾灸对兔退变颈椎间盘蛋白多糖的影响,探讨艾灸防治颈椎间盘退变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艾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每组8只,采用颈椎曲位固定法制备兔颈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后立即干预.艾灸组温和灸颈部夹脊穴,每穴15min,1次/d.造模3月后,各组取出退变椎间盘组织,测量其蛋白多糖含量.结果:模型组椎间盘蛋白多糖含量明显减少(P<0.01),艾灸组椎间盘蛋白多糖含量较模型组高(P<0.01),艾灸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可防止兔颈椎间盘蛋白多糖含童过度减少,对兔颈椎间盘退变有一定延缓作用.
作者:蔡洁;彭锐;熊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目的:探讨超外翻夹板固定在治疗幼儿肱骨髁上尺偏型骨折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照分析103例1~4岁肱骨髁上尺偏型骨折患儿的治疗过程,其中A组(55例)采用超外翻夹板固定,B组(48例)采用传统小夹板固定,通过观测总体疗效、肘内翻畸形发生率、肘内翻程度、骨折愈合时间和时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总体疗效、肘内翻畸形发生率、肘内翻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外翻夹板固定具有提高疗效、降低时内翻畸形发生率和发生程度,减轻患儿痛苦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乐劲涛;王英;沈海;邓志强;周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随着我国向老龄化社会发展,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逐年增多,且多伴有不同程度内科疾病,治疗方法有多种选择,笔者自2008年1月~2010年1月应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永斌;何忠;姚念东;王飞龙;刘宇河;陈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2004年1月~2010年12月年笔者用自制杉皮板作为骨折外固定材料治疗肱骨髁上骨折78例,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78例,男56例,女22例;年龄1~16岁,平均8岁,均为外伤闭合性骨折.左侧35例,右侧43例.骨折类型:伸直型66例,屈曲型12例;其中尺偏型60例,桡偏型18例.受伤时间长为5d.
作者:陈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胫骨骨折是骨科常见损伤,尤其中下段骨折,断端血运差,如治疗方法不当,骨不连的发生率较高.自2003年5月~2010年6月我科收治胫骨骨折骨不连16例,现就骨不连原因及治疗浅谈体会,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甄红军;梁艳玲;李永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活血止痛软胶囊对骨折合并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局部氧分压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折合并息性软组织损伤后改善局部肿胀及疼痛的作用机理.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5月~2010年5月骨折合并急性软组织损伤住院病人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常规给予口服活血止痛软胶囊,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方法,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于治疗前后检测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应用中医氧分压传感针测定治疗前后局部组织氧分压的变化.结果:112例患者口服活血止痛软胶囊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查体显示,软组织肿胀与疼痛均明显好转(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病人全血黏度及血浆粘度、胞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血沉方程K值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所下降(P<0.05),变形指数增高(P<0.05),血球压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局部氧分压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止痛软胶囊能通过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加局部氧供给,改善局部组织代谢达到早期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功能,疗效肯定.
作者:夏侃;夏天;李济时;夏仁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一直是骨科治疗中较为棘手的治疗难题,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自2009年11月~2011年4月对67例创伤性四肢皮肤缺损、感染性创面患者采取了VSD技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洁;郭晓兰;王军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镇痛药物,与硬膜外镇痛和术后静脉或肌肉使用镇痛药物相比,有简单易行、效果确切、副作用小、便于护理等优点.布比卡因是早用于关节腔内镇痛的药物而且仍然广泛使用,但因其作用时间较短,且有心脏毒性的忧虑,目前常联合用药[1].近来有报道曲马多单独应用于关节腔内产生的镇痛效果明显强于静脉用药.故本研究拟观察曲马多联合布比卡因关节腔内注射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曦;衷军;丰新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患者阿曼女性(西亚人),45岁,初诊主诉:右膝关节疼痛肿胀3d,活动受限,家属轮椅推入诊室.无明显诱因,纳可,寐可,大便干,小便可,无异常出汗,舌质红苔白略黄,脉弦略有滑.否认慢性病史,追问3d前感冒刚痊愈.
作者:王志红;王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tebroplasty,PVP),是治疗老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一种新的微创技术.我科近年来共实施了PVP术48例,其中36例病人合并有明显的重要脏器的疾病.针对此类病人,我们加强了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减少了手术风险,保证了手术安全,使手术得以顺利完成,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希;邹季;周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而鸟嘴型跟骨骨折则比较少见,只占跟骨骨折的25%~30%,临床上对于移位较大的鸟嘴型跟骨骨折多数学者主张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3],我院骨科自2001年3月~2010年4月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鸟嘴型跟骨结节骨折1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傲飞;何承建;吴亚平;曾俊华;雷杰;白书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骨不连及骨折延迟愈合是骨创伤和手术的常见并发症,是骨科临床上的疑难病.据相关资料统计,美国每年发生的约600万骨折患者中,约5%~10%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1].由于外伤、感染、不当的治疗方法与不适宜的功能锻炼[2],使本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如何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周期,提高愈合质量一直是骨科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有诸多方法被采用并行之有效,中西医结合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的优势日益显现,现就其治疗进展情况作浅要综述.
作者:王林华;卢敏;戴思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聚明胶肽是一种胶体血浆代用品,国外许多研究表明其对急性血容量不足,血液稀释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及耐受性.国内自90年代初推出至今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者将聚明胶肽应用于骨科手术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继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通痹丸是我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经验方经采用传统中药制作工艺制成的中药丸剂,自2003年应用于临床,通过多年的临床应用观察,我们对其中的部分药味进行了调整.为进一步确立其疗效,2009年5月~2010年6月,我们再次采用中药通痹丸与抗骨质增生胶囊作对照,对180例中医辨证为肝肾不足,寒湿阻络证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快强;杨利学;刘继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引起腰腿疼痛的常见疾病,有90左右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治愈[1],针灸,按摩,理疗,牵引疗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治疗时间长,病人痛苦大,我院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应用椎间孔阻滞配合手法正骨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后方入路经椎旁病灶清除、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对4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后方入路经椎旁病灶清除、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所有切口一期愈合,全部病例植骨骨性融合,神经损害有1~2级的改善,脊柱后凸畸形有不同程度纠正,结核无局部复发.结论:后方入路经椎旁病灶清除、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简便、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赵继荣;张天太;陈祁青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复杂肱骨髁骨折是多发于成年人的严重的肘部创伤,由于其为关节内骨折和特殊的解剖形态,如处理不当会造成肘关节活动障碍[1].其常规手术治疗方法的难点主要在于,由于肱骨滑车及肱骨髁的内外侧柱均为粉碎性骨折,术中对骨折的复位非常困难,也很难做到坚强的内固定,术后的早期功能也无从进行,无法恢复关节功能.
作者:王峰;王艳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