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春;郭跃生;王鹏
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对34例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采取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并加强其围手术期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周章武;刘安平;方体会;曹日隆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很多治疗对肩周炎有效,但对冻结其肩周炎大多起效慢,治疗时间长,给患者带来不方便.为迅速改善症状,我们应用麻醉下手法治疗和治疗后牵引及功能锻炼,防止因松解创伤引起再次粘连,提高了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沈淋源;陈海波;庄霓;陈奕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创建家兔创伤性膝关节僵直动物模型.方法:用新西兰大白兔,对膝关节进行强力被动扭转、暴力按摩,造成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后,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4周,并观察皮温、肿胀度、局部体征和局部纤维化骨化情况.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损伤局部肿胀明显;皮温升高;患肢关节强直,伸屈功能明显障碍,后关节僵硬;X线片示少部分出现低纤维化影;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改变.结论:该动物模型与临床创伤性关节僵直表现一致,说明模型复制成功.
作者:张理平;刘晓颖;林绍彬;刘春水;陈顺友;林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肩胛骨骨折(scapular fractures SF)相对少见.据Hardegger等[1] Nordqvis等[2]统计,SF占肩部骨折的3%~5%,占全身骨折的0.5%~1%.临床上,多由高能直接暴力所致,Ideberg[3]认为,大部分SF可通过功能康复治疗而获得满意疗效,仅少数移位严重或累及肩盂关节的骨折才需手术治疗.本研究通过对9例SF的同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其损伤类型及手术方法.
作者:李凤春;郭跃生;王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33椎)新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临床评价.结果:所有病例经过传统手法复位后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手术治疗,临床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治疗,椎体高度恢复情况良好,手法复位前骨折椎体前缘的平均高度为17.25±4.92mm,椎体成型术后为19.78±4.86mm,差值均数为1.86±1.76mm(P<0.01).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术前患者的VAS评分平均为8.8±2.7分,术后第1天降至平均2.9±1.9分,随访2~16月,平均12月,除1例患者因其他疾病死亡外,其余患者均获得随访,末次随访VAS平均为2.7±2.9分,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手法复位及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创伤小、疗程短、操作简单、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范全;邝冠明;原向伟;谢清华;陈忠羡;梁胜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骨不连以往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采用切开内固定及植骨治疗,虽然疗效比较确切,但需要开放手术且存在很多并发症.
作者:刘克地;胡俊华;卜志勇;王家良;彭兴国;付守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世界人口趋于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发病率呈迅速上升之势,已构成对社会和中老年人健康的严重威胁,我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我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女性为90%,男性为61%,在全世界居常见病第六位[1].
作者:史晓林;刘康;吴连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一般多发于老年人,患者跌倒,髋部着地,直接暴力作用于股骨粗隆,导致粗隆间骨折.由于此骨折多发于老年人,必需有早期稳定的固定,使患者尽量早期活动,以避免长期卧床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列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我科2006~2007年应用颈椎牵引加多克-自热式柔性TDP灸疗贴治疗颈椎病19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骨质松所致的椎体压缩骨折发生率逐年增多,既往对老年骨质疏松所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多行卧床休息及对症处理等保守治疗,病程长、并发症多、生活质量下降.
作者:胡优威;陈刚;蒋建伟;谭益云;杨阶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腰椎管狭窄症是骨科常见病,其手术治疗已有百年的历史.自从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以来,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术一直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LS)首选及标准术式,如果同时合并侧隐窝狭窄,还需切除部分或全部小关节突.
作者:李志龙;张居适;方国华;周怡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肘部常见的损伤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其并发症Volkmans综合症明显减少,但肘内翻畸形发生率仍然较高[1].因此,如何预防肘内翻畸形是临床骨科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罗贤红;卢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肱骨近端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对于移位骨折非手术治疗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疗效.自2004年5月~2007年6月对53例肱骨近端二部分以上骨折采用切开复位、AO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nerus plate, LPHP)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胡海清;蔡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肩关节前脱位中的盂下脱位为临床常见,治疗上目前多采用远端对近端的闭合整复方法.在长期临床应用中作者观察到这些常规方法都存在着一些不足.
作者:胡思进;应有荣;陈芳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 DHS)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由于疗效好、骨不愈率和固定失败率低、并发症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金标准[1,2].
作者:温宏;胡月正;成少安;潘孝云;张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理筋手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的常用方法.虽然包括手法在内的非手术和手术治疗腰突症的方法各有所长[1,2,3],但对其适应症的掌握往往失之偏颇.为了更好地提高手法治疗腰突症的疗效,笔者结合60例临床报告对手法的适应证探讨如下.
作者:柯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儿童寰枢椎半脱位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手法治疗机理和疗效.方法:回顾性整理该病38例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多发时间、病因、病程、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改变、治疗方法、治疗结果.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78.9%)儿童起因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和头颈部外伤.38例患者均有枢椎棘突偏歪,具有诊断学意义的影像学表现为:颈椎正位(开口位)、侧位片中的ADI≥3.0mm,齿状突偏歪,颈1、2顺列不良,寰枢椎外侧关节面不平行,咽后壁厚度≥4mm,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向,寰椎后结节上或下翘,咽后壁与颈4椎体矢状径比值>0.3,寰枢棘突角≥10°,喉室壁与颈4椎体矢状径比值>0.7.本文中冯氏手法治疗本病的有效率为100%.结论:儿童头颈部扭伤,咽喉与口腔部炎症和上呼吸道感染是本症主要的发病原因,X线检查必须和症状体征结合才可作出诊断,冯氏手法是治疗该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韦良渠;韦颖;刘珺;高越;高相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量低下和骨组织结构退化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随后引起骨折危险性增加的骨代谢疾病.这种低骨量和微结构破坏在脊柱中表现较早、较广泛,常因轻微外力或跌坐而出现脊柱压缩性骨折.
作者:陈圣华;徐卫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如何评价临床疗效的准确性,一直是人们长期探讨的问题.
作者:张军;韩磊;宋铁兵;王芃;于栋;林江豪;孙树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肱骨外上髁炎是骨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既往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不满意.我们从1994~2003年应用局部注氧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968例,其中对217例病人进行了3~6年的随访,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江宁;赵晓勇;许丽霞;刘福成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