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琳;崔屹;张雅丽
目的 探讨ICU患者家属在疾病不同阶段的照护体验.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36名处于不同照护阶段的ICU患者家属进行非结构式访谈,用质性研究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ICU患者家属不同阶段的照护体验分别为:诊断期,应激反应强烈;治疗期,信息支持不足;转科准备期,缺乏人性化管理;临终期,提倡临终关怀.结论 患者入住ICU期间,患者家属在不同照护阶段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医护人员应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李明珍;邓爱辉;吴宝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科学合理的ICU医院感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选取45名专家进行德尔菲函询,采用优序图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5、0.92;形成包含6个一级指标(组织管理、环境及设施、患者、人员管理、工作任务、团队合作,权重分别为0.20、0.19、0.17、0.16、0.15、0.13),17个二级指标及79个评价标准的ICU医院感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ICU医院感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可综合评价ICU医院感染风险.
作者:曹婷婷;芦桂芝;王晓慧;刘树佳;郑天瑀;仰署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自制和胃降逆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艾灸足三里、内关穴、中脘穴、脾腧、胃腧等穴位,后用和胃降逆中药穴位贴敷.结果 治疗28 d后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制和胃降逆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艾灸能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兰云;吕璟;于洪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晋级考核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根据护理人员的职称、工作年限将其分为5个层级12个等级,明确各层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及晋升各层级护士的标准,护士本人提出晋级申请,由护理单元考核、大科审核,经护理部终审认定申请者能否成功晋级.结果 实施护理人员晋级考核方案后,护理人员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显著上升,护理不良事件(压疮、跌倒/坠床、给药错误、管道滑脱、药物外渗)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 护理人员晋级考核帮助护士实现了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提升了护士的综合能力,保证了护理安全.
作者:李方方;宋葆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体验式学习循环模式在护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4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2名.对照组护患沟通课程采用讲授为主的传统方法组织教学,实验组采用体验式学习循环模式组织教学,即通过基础体验、反射观察、抽象概括和主动应用4个环节来组织教学.22学时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理论考试成绩及沟通能力,同时访谈学生对体验式学习的感受.结果 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师对实验组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学生认为通过体验式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护患沟通能力,有利于促进自主学习.结论 体验式学习循环模式能提升学生的护患沟通实践能力,促进护患沟通行为修正,培养自我学习能力.
作者:沈莹;牟绍玉;唐文凤;廖碧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9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康复护理,即由康复师与护士共同进行被动肢体训练、肢体及穴位按摩等.对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强化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素芹;赖葱葱;廖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对前瞻性诊断研究进行Meta分析,以评价Braden量表对住院患者压疮危险预测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Springlink、EBSCO、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和其他方式收集关于压疮危险评估量表预测压疮的前瞻性试验研究.利用诊断性研究质量评价工具(QUADAS-2)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Meta Discl.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终纳入20篇文献,共5 896例患者.显示合并灵敏度为0.71(95%CI0.67~0.74),合并特异度为0.69(95%CI0.68~0.70),SROC曲线下面积为0.78.结论 Braden量表作为单独指标对压疮的预测有效性为中等水平.关于Braden量表对住院患者压疮预测的有效性仍需更多研究证实.
作者:于彬彬;许红梅;陈晓琳;刘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对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72例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同伴教育法.3个月、6个月、1年后对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6个月、1年观察组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同伴教育有助于改善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作者:薛丽娟;王晓琴;冯小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和营养支持状况,探讨营养支持对有营养风险住院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对肝胆外科、胃肠外科、胃肠消化科、消化内科1 384例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将NRS评分≥3分的患者,以有、无营养支持分为2个队列,观察并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的营养状态、营养支持及临床结局,分析营养支持对营养风险患者的并发症、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 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和营养支持使用率分别为27.67%、50.07%;其中胃肠外科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39.87%)高;有341例有营养风险的患者纳入前瞻性队列研究:有营养支持的242例(70.97%),无营养支持的99例(29.03%);有、无营养支持队列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5.16%、20.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减少量、体质量减少量、营养状况、疾病严重程度为有营养风险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营养风险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并发症发生率增高.医护人员应提高对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评估意识和能力,制定规范的营养支持计划.
作者:穆艳;许陈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中医护理方案在心系病种中的应用现状,为优化、规范中医护理方案在心系病种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心血管科4个优势病种(眩晕、心衰、胸痹和促脉症)2 225例患者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率、疗效、满意度及依从性.结果 4个优势病种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均较好,尤其是心衰病种中喘促,眩晕病种中眩晕、头痛疗效较好;各病种的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率、依从性及满意度均较高的是穴位按摩,相对均较低的是中药封包、艾灸、离子导入.结论 4个优势病种中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率相对较低,中医护理方案尚需不断完善,优化护理技术,增添突显专科中医特色且简单易行的项目,提高护理疗效.
作者:赵经营;张广清;陈笑银;林小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对生物反馈疗法用于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相关文献综述,列举了常见几种生物反馈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现况,并分析了各类生物反馈疗法的作用机制、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及有效治疗周期,提出今后临床应加强对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重视.生物反馈作为一种心理疗法,安全有效,可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方式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丝;沈棫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现状及其与抚养人相关饮食行为的关系.方法 对武汉市某区220名学龄前儿童的抚养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及抚养人相关饮食行为.结果 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56.82%,抚养人相关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的是喂养相关知识缺乏、允许儿童进餐时的其他行为、准备食物不够丰富多样.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抚养人自身存在饮食行为问题及强迫儿童多食显著相关(P<0.05,P<0.01).结论 学龄前儿童存在饮食行为问题与抚养人相关饮食行为密切相关.建立儿科保健医护指导下以家庭为中心的饮食保健体系,促进抚养人科学喂养及发挥家庭环境因素的正向影响作用,对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天惠;华丽;秦秀丽;朱振云;郝燕;项莉;俞桂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记录“糖尿病日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159例门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诊断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78例,干预组8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自我管理教育,干预组接受自我管理教育后指导患者记录“糖尿病日历”.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和血糖水平.结果 1个月后,干预组自我管理行为中饮食依从性、运动、自我血糖监测问题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餐后2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记 糖尿病日历”可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降低其血糖水平.
作者:郭慧洁;王吉平;徐倩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提升急诊科进修护士桡动脉穿刺技术水平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64名进修护士按照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34名,实验组33名.在统一理论教学后,对照组采用互动方式互相触摸桡动脉并讲解穿刺方法.实验组采用变频式桡动脉穿刺示教器进行穿刺练习.结果 实验组进修护士动脉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采用变频式桡动脉穿刺示教器进行教学,可使进修护士多次进行模拟穿刺练习,提高其桡动脉穿刺水平.
作者:石天奇;姜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从听诊器污染率以及污染细菌种类两方面简述了国内外听诊器污染现状,从听诊器消毒方法、消毒剂选择、消毒部位以及消毒频率四个方面提出了目前国内外较为常见的听诊器消毒措施,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听诊器的消毒意识,为医院制定相应消毒技术规范提供参考.
作者:胡洁蔓;杨蕊;刘文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检索国内外常用的数据库,提取研究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相关文献,共获取中文文献69篇,涉及12个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英文文献294篇,涉及40个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对在上述文献中应用次数≥10的生活质量评估工具进行评价,包括评估工具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应用情况,旨在为国内研究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高洁;陈利钦;王小娟;程冉;徐东娟;王克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依据危机管理理论、冰山管理及风险管理理论,在临床管理实践、自杀患者现况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住院患者自杀风险管理模型,包括自杀前(自杀征兆、信号侦测、自杀预警、应对准备)、自杀中(采取紧急措施应对自杀,快反应、快到位、快处置)、自杀后(自杀后影响的消除、全面恢复、反省和学习)三阶段.旨在对住院患者自杀事件实施全程规范管理,为我国医院住院患者自杀风险管理提供管理工具或指引,终将患者自杀行为降至低.
作者:丁小萍;王舒杰;胡德英;熊宇;刘义兰;谭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阐述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的相关概念及意义,回顾分析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的开展形式及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延续护理模式提供参考.
作者:陶宝明;梁静;曹癸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构建适合我国冠心病患者中医延伸护理服务的内容体系.方法 选取12例于中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访谈,构建初始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以确定冠心病患者中医延伸护理服务内容体系.结果 2轮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7;一、二级指标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570、0.496(均P<0.01),形成包括4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的中医延伸护理服务内容体系.结论 冠心病患者中医延伸护理服务内容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进一步提高冠心病患者中医延伸护理服务提供参考.
作者:江琳;崔屹;张雅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介绍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发病机制和评估方法,从吞咽训练治疗方案、穴位按摩治疗方案、吞咽训练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的优势3个方面对吞咽训练及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使用情况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探索佳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韦艳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