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放射科护士参与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的实施

肖静琦;曲亚罡;姜文革;戴春来

关键词:肿瘤患者, 化疗, PICC, 放射科护士, 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放射科护士参与PICC置管护理对提高患者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84例PICC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及对照组(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各42例.对照组置管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放射科人员参与PICC置管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置管依从率、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置管依从率、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化疗药物渗漏、穿刺点红肿、穿刺点疼痛、穿刺点溃疡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穿刺置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放射科护士参与PICC置管护理能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置管依从率及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心肌梗死健康知识与健康功能损失及情绪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心肌梗死健康知识与健康功能损失及情绪的关系.方法 应用健康知识达标问卷、疾病影响程度测定表及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70例住院治疗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患者心肌梗死健康知识评分较低,健康功能各个维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损失;其健康知识与健康功能损失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与焦虑和抑郁评分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健康知识不容乐观,应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提高其知识水平,减少其健康功能损失程度,减轻其焦虑和抑郁水平.

    作者:王运华;薛晶;黄芳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基于Goldstein模型分析不同岗位临床护士的培训需求

    目的 以Goldstein模型分析不同岗位临床护士培训需求,为开展护士岗位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Goldstein模型设计“护士岗位培训需求评估问卷”,并对50名护理专家进行不同岗位护士培训目标调查,同时对350名临床护士进行培训知识掌握情况和培训需求调查.结果 专家认为,不同岗位临床护士的培训目标得分为(4.68±2.73)~(4.94±1.36)分;不同岗位临床护士培训知识掌握得分为(3.69±0.23)~(4.93±0.07)分、培训需求得分为(4.93±0.20)~(4.98±0.08)分;不同岗位护士培训知识掌握与培训目标存在差异(P<0.05,P<0.01).结论 不同岗位护士的培训目标与培训需求差异较小,但其培训知识掌握与培训目标存在差距.对护理人员培训时应根据不同岗位人员的培训目标及其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培训需求进行安排和规划,以提高培训效果.

    作者:杜杏利;汪晖;刘洪娟;刘莹;项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火针联合LED光动力治疗囊肿型痤疮患者的护理

    对54例囊肿型痤疮患者采取火针联合LED光动力治疗,并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护.1~3次治疗后,54例患者中治愈15例,显效和好转35例.将两种方法有效的结合,配合辨证护理措施,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范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高校女生乳腺癌知信行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女生乳腺癌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高校女生乳腺癌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对安徽省某高校623名女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校女生乳腺癌知识得分为22.76±3.51;乳腺癌态度得分33.93±3.29,96.4%高校女生认为乳房自检是一件值得做的事;乳腺癌行为得分8.18±2.38,预防乳腺癌行为的执行率多数在50%以下水平.年级、母亲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是预测高校女生乳腺癌态度、知识、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 高校女生对乳腺癌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但对待乳腺癌自检的态度总体是积极的,乳腺癌预防行为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高校女生的乳腺癌知信行进行干预,提高其乳腺癌预防的能力.

    作者:林波;王玲;李惠萍;王德斌;陈素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质沉积性肌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 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质沉积性肌病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6例脂质沉积性肌病患儿予以口服左卡尼汀治疗的同时,辅予辨证施治(脾胃虚弱证9例,脾肾阳虚证7例),均以七味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治疗方剂,脾胃虚弱证去赤芍、丹参,加莲子、大枣,脾肾阳虚证去当归,加山萸肉、半夏,连服10 d为1个疗程;按辨证实施生活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及康复训练等.结果 治疗10个疗程,显效12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 对脂质沉积性肌病患儿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辨证施护及康复训练,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华丽;尹良芝;余艮珍;朱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孕产妇护理援外培训效果访谈调查

    目的 了解参与商务部孕产妇护理保健技术援外培训项目外籍学员的培训体验及其对该项目的意见与建议,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通过目的抽样法从参与2014年4~7月商务部孕产妇护理保健技术援外培训项目的25名非洲加纳学员中抽取15名进行访谈.结果 加纳在孕产妇健康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援外培训项目存在着供需不协调、管理组织等方面欠规范化、回访工作不到位等诸多问题.结论 建议培训前进行需求调查、明确培训目标、规范培训教材、建立专业化培训团队、完善实习基地建设、建全回访机制和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定位援外培训.

    作者:孙玫;丁金锋;黄重梅;师正坤;唐四元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士职业精神测评工具的研究现状

    介绍护士职业精神的概念及内涵,对国外护士职业精神测评工具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明确我国护士职业精神理论体系和构建中国的护士职业精神测评工具提供参考.

    作者:蒋贵安;吴茜;田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放射科护士参与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的实施

    目的 探讨放射科护士参与PICC置管护理对提高患者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84例PICC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及对照组(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各42例.对照组置管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放射科人员参与PICC置管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置管依从率、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置管依从率、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化疗药物渗漏、穿刺点红肿、穿刺点疼痛、穿刺点溃疡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穿刺置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放射科护士参与PICC置管护理能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置管依从率及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肖静琦;曲亚罡;姜文革;戴春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静脉输液药物准备工时测量

    目的 观察静脉输液药物配置流程改进后的工作耗时情况,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观察法对54个临床科室静脉药物领退、配置、管理工时进行测量.结果 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后,病房护士静脉药物领退、管理、配置工时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建立和完善PIVAS服务可有效节省护理人力资源,减少护士间接护理服务的时间.

    作者:夏英华;朱建英;郁红星;毛燕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老年慢性病患者出院意愿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出院意愿,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10例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提炼出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不愿出院的3个主题为:自我保健知识及能力缺乏、家庭功能弱化及对社区卫生服务缺乏了解、信任.结论 需普及老年慢性病防治知识及开展延续护理工作,提高社区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以提高老年患者在社区的就诊率,满足其健康需求.

    作者:周晓艳;周云辉;万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Nursing student perspectives of high-fidelity simulation in Macao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体外振动排痰仪辅助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排痰单次使用时间探讨

    目的 探讨体外振动排痰仪运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辅助治疗时的单次适宜时间.方法 将120例急性加重期COPD住院患者分为5 min、10 min、20 min三组各40例,在规范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体外振动排痰仪辅助治疗,单次使用时间分别为5、10、20 min,2次/d.结果 20 min组日均排痰量显著多于另两组,10 min组日均排痰量显著多于5 min组(均P<0.05);20 min组耐受性显著差于另两组(均P<0.05).三组肺功能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体外振动排痰仪运用于急性加重期COPD辅助治疗时的单次适宜时间选取10 min为宜.

    作者:杨俊;谭蕾;李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职业期望与就业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深入了解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期望与就业体验.方法 采用深度访谈法,对上海市3所高校的10名已毕业、在医院工作的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访谈,将获得的资料用Colaizzi的关于现象学的7步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提炼出2个主题,主题1:职业期望,包括对职业角色与岗位设置的期待、对专科方向的期待、对工作模式的期待.主题2:就业体验,包括正性体验(临床实践能力强,带来成就感;发展机会与平台多,带来优越感)和负性体验(医院应用与学校培养不衔接,导致迷茫、无奈;工作模式禁锢,导致失落;付出与回报不一致,导致自我价值感低).结论 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期望与就业体验之间存在差距,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应增强医院应用与学校培养间的相互衔接,并且重视护理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规划,使其在岗位上充分发挥专业价值.

    作者:杨巾夏;陈翠萍;段霞;贺学敏;李艳艳;张志英;蒋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药护协同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实践

    目的 探讨药护协同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常规组(n=50)和协同管理组(n=50),常规组按照常规护理,协同管理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药护协同管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入院后明确诊断至开始溶栓时间、冠脉有效灌注率和住院天数比较,协同干预组显著优于常规组,48h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例数协同组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后12h、24 h、48 h、7d的LVE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护协同管理能够有效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至溶栓的时间,提高冠脉有效灌注,减少48 h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和缩短住院天数,促进心功能恢复.

    作者:金枝;滕智敏;豆娟;曹艳君;叶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医疗设备相关压疮的发生原因及预防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外对于医疗设备相关压疮的高危因素、发病机制是否有别于传统压疮尚无统一观点.本文从常见部位、内因、设备因素、护理因素等方面分析医疗设备相关压疮的特点及发生原因,提出预防医疗设备相关压疮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娟;张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系统性培养实践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系统性培养的方法及实践效果.方法 通过科研创新意识熏陶与培养、科研创新基础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三个阶段对2009、2010级290名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进行系统性培养.结果 系统性培养后,290名护理本科生中99.31%认为有必要开展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97.24%表示愿意参加科研创新;64.48%参与了科研创新能力训练与培养的基础性活动;且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申报项目逐年增高,获得科研创新奖项扣发表论文数量逐年增加.结论 该系统性培养方法可提高护理本科生科研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作者:许瑞;李芳;王艳波;李丹琳;赵丽霞;张珺;杜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士长岗位轮换的研究进展

    岗位轮换是一种激励与风险并存的管理方法,护士长岗位轮换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已在国内部分医院得到应用.从护士长岗位轮换的方法、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关人员对护士长岗位轮换的态度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分析国内关于护士长岗位轮换研究的局限性,提出护士长岗位轮换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护士长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顾佳;王霞;李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知识点串联教学法在专升本护生课堂教学的应用

    目的 探讨知识点串联教学法在专升本护生课堂教学的效果.方法 在传统授课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选择题、表格、情景案例引入等方法进行课程知识及护士资格考试内容的串联讲解,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知识点串联教学的学生成绩显著高于传统授课法(P<0.05),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考研和提高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结论 知识点串联教学能加强知识的联系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谢海;战同霞;魏秀红;卢国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的研究进展

    从照顾者负担的定义、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干预方法等方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进行综述.照顾者负担受患者、照顾者、情感表达及其他因素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可采取家庭综合干预、自助团体策略减轻照顾者负担.

    作者:王霞;徐蓉;杨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糖尿病护理缺陷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糖尿病护理缺陷的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按品管圈实施步骤对全院糖尿病护理现状进行调查,确定研究主题,分析糖尿病护理缺陷原因,制定改进计划、方法、措施,逐步落实.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合理饮食、规范轮换注射部位、按时用药及更换胰岛素笔用针头率显著提高(均P<0.01),目标达成率为94.23%,进步率52.48%,圈员7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效降低了糖尿病护理缺陷,提高了圈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彭淑华;沈雄山;刘玉萍;余霞;查莹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