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艳;刘延锦;娄小平;屈清荣;乔改红
目的 探讨团体情境下,认知行为干预对意外创伤者创伤后成长的效用.方法 在南京某社区康复医院内实施干预,将因车祸、工伤等意外创伤导致入院且伴肢体残缺的37例患者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n=17)和常规组(n=20).常规组仅发放资料,干预组实施为期6周的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创伤后成长总分、人生感悟、与他人关系分量表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创伤后成长除个人力量外总分及4个分量表得分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促进伤者创伤后成长水平,为临床医护人员促进意外创伤者积极心理调适提供较可靠依据.
作者:巩树梅;颜婷婷;刘晓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对人文关怀、患者满意度及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等概念进行阐述,对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的重要性及其测评工具进行论述,分析现阶段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研究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和完善人文关怀服务提供依据.
作者:官春燕;刘义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尿路造口护理技术的学习曲线,为尿路造口护理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40名尿路造口患者家属为培训对象,运用尿路造口模型进行培训,2次为1个学习阶段,分成A~F 6个阶段;比较6个阶段尿路造口护理技术的10项内容达标率、操作时间、操作得分及操作合格率.结果 6个阶段尿路造口护理技术的10项内容达标率、操作时间、操作得分及操作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绘制学习曲线显示,6次培训后,操作时间、操作得分及操作合格率出现拐点而后趋于平稳.结论 尿路造口患者家属运用造口模型进行造口护理的学习曲线约为6次.
作者:张葳;肖春秀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心脏移植受者居家自我管理体验及需求.方法 对13例心脏移植受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其居家自我管理的体验,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结果 心脏移植受者居家自我管理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复杂的内心世界、自我管理需要不断学习、居家自我管理的困惑、自我管理的压力与动力.结论 了解心脏移植受者居家自我管理存在一定的困惑与问题护理人员需提供个性化护理方案、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以提高心脏移植受者的居家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郑培培;赵红;姚伟;许翠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在直肠癌根治术并行造口术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直肠癌根治术并行造口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电话随访、病友联谊会等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微信平台管理,连续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采用微信平台开展延续护理,可提高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减少并发症.
作者:宋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内外一体式吸引器头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普通外科手术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吸引器头,观察组采用自制内外一体式吸引器头.结果 观察组术中吸引器外套筒掉落率为0,对照组为9.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生对吸引器头满意率为96.0%,对照组为6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体式吸引器头操作方便,可避免手术中吸引器外套筒脱落,降低手术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作者:赵峰;周学颖;王萃;张弘玮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多形式网络信息平台用于手术排班的管理方法,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方法 利用微信、QQ、短信等高频沟通软件建立手术室网络信息平台并发布排班信息.结果 多形式网络信息平台用于手术排班后,科室的管理效率和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结论 多形式网络信息平台可确保手术安排信息及时发布和接收,保证手术排班信息的有效传递.
作者:杨英;张敏;姚冲;吴荷玉;高兴莲;何江慧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暂时夹闭引流管是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较为简便、应用广泛、研究多的一种方法.介绍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暂时夹闭引流管的目的和作用、实施方法,从失血量、血红蛋白值和输血率说明引流管暂时夹管的有效性,从隐性失血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膝关节活动范围和膝关节评分方面阐述其安全性,并推荐保证引流管暂时夹管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佳夹管时间为4~6 h.
作者:陈进霞;李国宏;孙美娟;李梦婷;陈语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标准化护理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听神经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8例实施听神经瘤手术的患者为标准组,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听神经瘤手术过程中实施术前、术中和术后标准化护理程序;并与按常规护理流程完成的20例听神经瘤手术的患者(对照组)进行手术时间和手术配合质量以及手术医生满意度的比较.结果 标准组手术配合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实施标准化护理程序可有效提高手术配合质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医生满意度.
作者:徐海英;朱慧;张丽花;许正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手术医护人员无接触式无菌手套佩戴法的执行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探讨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掩饰观察法观察2014年7~12月手术医护人员的无接触式无菌手套佩戴操作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 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的无接触式无菌手套佩戴操作执行率分别为28.92%、25.46%及100%;操作平均得分为手术医生83.43±9.71,麻醉医生70.32±3.46,手术护士91.04±4.76.结论 手术医生与麻醉医生无接触式无菌手套佩戴执行情况尚需改进,应加强医生无接触式手套佩戴标准操作的宣教及演练,以提高其无接触式无菌手套佩戴方式的执行率及操作的规范性.
作者:郭月琼;陈锐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为了提高心胸外科术后患者活动的安全性,减少护理工作量,根据心胸外科术后患者的体质特点及治疗需求,研制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活动安全助行器.助行器应用于268例术后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瓶及静脉输液患者下床活动,未发生活动中跌倒、意外脱管、胸腔闭式引流瓶倾倒引起的人工气胸或静脉外渗等护理不良事件.助行器的应用可提高患者术后活动的安全性,减少患者术后因活动导致管道及静脉输液针头脱落等危险,节省护理人力资源.
作者:陈克清;许乐;张曦;李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Y型静脉留置针与直型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提高CT增强扫描检查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 对采用Y型静脉留置针2 254例(Y型组)患者和采用直型静脉留置针的2 902例(直型组)患者,均取右上肢肘静脉,定专人完成操作,比较两组一次增强造影成功、留置针折叠破裂、造影剂针端帽头侧漏及造影剂外渗发生率.结果 直型组一次性CT增强成像成功率显著高于Y型组,留置针折叠破裂、造影剂针端帽头侧漏发生率显著低于Y型组(均P<0.01).结论病情稳定、中途无需另行用药患者宜选用直型静脉留置针;反之,宜选用Y型留置针.
作者:郑小燕;蔡志恒;徐建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从动脉留置针经T型延长管与直型延长管采集动脉血标本的血气分析结果,减少医源性失血.方法 对30例重症心胸术后留置动脉留置针的患者,分别用常规直型延长管采血与从动脉留置针连接T型延长管采血.结果 两种采血方法血气分析结果及电解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动脉留置针处连接T型延长管采血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测是可行的.
作者:吴文;王斐;孙彦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提高骨科病区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和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方法 创建人文关怀护理病房,将96例患者按入院时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在实施人文关怀的同时按常规流程进行护理查房,观察组按人文关怀护理查房流程进行护理查房.结果 观察组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和护士关怀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查房流程有助于提高住院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和护士关怀能力.
作者:周文娟;刘义兰;胡德英;胡梅园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促进1例便秘甘油灌肠致直肠穿孔老年患者康复.方法 对1例便秘甘油灌肠致直肠穿孔、直肠尾骨间隙脓肿老患者,参考5篇高质量临床证据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实施便秘管理、负压引流及心理护理.结果 连续干预14 d后,患者部压痛减轻,肠鸣音活跃,直肠尾骨间隙脓肿腔隙闭合,血常规恢复正常.结论 佳证据的查找与应用有利于患者改善症状促进康复.
作者:杨霞;吴凤;张淑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研制本科实习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评估量表.方法 在Campinha-Bacote多元文化护理理论和国内外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拟定量表的维度和条目,运用德尔菲法对20名资深专家进行2轮函询筛选条目.结果 2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79,2轮咨询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48、0.49(均P<0.01).初步确立了5个维度、63个条目的本科实习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评估量表.结论 编制的本科实习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评估量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可为医院提升本科实习护生的多元文化护理能力针对性培训提供依据.
作者:许尔善;王蓉;苏银花;段功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生育计划、生育知识及临床决策倾向性,为开展生育关怀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62例年龄≤40岁乳腺癌患者进行生育计划、生育知识及治疗决策等相关问题调查.结果 22.5%患者诊断前有生育计划,诊断后降为4.6%;43.9%患者关注治疗对生育问题的影响,27.9%患者做治疗决策时考虑生育问题;患者生育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9.8%~64.3%,5.7%患者因生育问题而更改治疗方案.结论 年轻乳腺癌患者有较高的生育计划,但生育知识缺乏影响其治疗决策.应重视患者的生育需求,加强生育知识宣传,医患双方充分沟通,早期干预,以大程度保存乳腺癌患者的生育能力.
作者:郑丹萍;董鑫;王晓晶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虚拟现实技术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手部伤口换药疼痛的效果,以寻找更有效的减痛措施.方法 将98例手部伤口换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换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分散注意力.使用视觉模拟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换药前、换药中的疼痛感,使用投入感问卷测量观察组患者对虚拟环境投入情况.结果 观察组换药中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换药时的投入感与疼痛感呈负相关(P<0.05).结论 虚拟现实技术因能增加患者的投入感而获得较好的减痛效果.
作者:邓红艳;郭春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对英文版知识共享行为量表(KSBS)进行汉化并检测信效度.方法 严格按照“翻译 回译—文化调适—预试验”程序对KSBS进行汉化,选取346名临床护士检测中文版KSBS的信效度.结果 量表经主成分因子分析共提取4个因子(书面贡献、组织沟通、个人互动、社团实践)19个条目,解释变异量的67.253%.各维度与临床护士知识共享行为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753~0.884,各维度之间相关系数为0.377~0.614;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3,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727~0.921;量表分半信度系数为0.797,各维度分半系数为0.662~0.855.结论 中文版KSBS用于临床护士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测量我国内地临床护士的知识共享行为.
作者:陈阳广;吴艳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将围手术期间歇性充气加压用于预防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观察其预防效果.方法 将6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在术前、术中、术后均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对照组在术后开始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比较两组不同阶段的D-二聚体浓度,术后下肢肿胀程度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下肢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围手术期间歇性充气加压可有效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作者:高丽琴;庄利梅;曹玲玲;朱蕾;周婷;周喆;赵娟;苏涛丽;李巧玉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