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媛;朱秀琴
目的 探讨DSA透视下置入三腔喂养管操作过程中的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42例上消化道严重狭窄在DSA透视下置入三腔喂养管的患者,给予术前健康教育、术中置管过程配合、术后精心护理.结果 全部病例均在DSA透视下一次性成功置入三腔喂养管,患者术中配合良好,术后三腔喂养管固定有效、喂养顺利、胃肠减压效果良好、胃排空障碍消失,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积极主动的术前术中护理干预是DSA透视下快速、安全的置入三腔喂养管的必要保证;针对不同的患者给予个性化的、全程护理,是三腔喂养管长期保留的必要条件.
作者:陈鸿;曹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抑郁发作患者直系亲属的病耻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34例抑郁发作住院患者的家属采用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评估其病耻感水平.结果 患者家属感知贬低、保密和退缩病耻感评分均>2.5分.家属年龄和患者病程是家属感知贬低和保密病耻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抑郁发作患者家属的病耻感普遍较高,家属的年龄越大,患者的病程越长,家属的病耻感越高.
作者:柳少艳;施忠英;朱明珍;吴志国;聂磊嬿;张松兰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对儿童意外伤害干预理论框架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通过借鉴国外儿童意外伤害干预的成功案例,以伤害干预理论为指导,为国内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作者:王文超;张玉侠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一类院校本科护生专业思想的现状及对其进行思想危机重塑的干预效果.方法 自行设计实习护生职业思想及规划问卷对54名一类院校本科护生进行现场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护生进行责任及慎独精神训练、社会体验、人文关怀培养与训练等专业思想重塑.结果 干预后一类院校本科护生对职业满意率上升22.2%,对职业未来发展的信心上升33.4%,选择护理职业上升53.7%(均P<0.01).结论 一类本科护生存在明显的专业思想危机,人性化的斧正、引导是有效的干预方法.
作者:罗健;岳小兵;李振华;孙新;李征;王淼;胡娟娟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护士长领导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方便抽样法选取2012年4~7月参加安徽省护理管理培训班的184名护士长,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护理管理者领导力问卷、社会焦虑量表、羞怯量表、自尊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长领导力总分为103.39±12.78,维度得分率较低的是控制力(12.76±0.75)、激励能力(9.38±2.03)和创新能力(19.45±3.58);担任护士长时间>10年和曾经接受过人际沟通培训的护士长领导力得分大于其他组;护士长领导力与羞怯、焦虑、自尊呈显著相关,自尊和羞怯是护士长领导力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护士长领导力处于中等水平,护士长应加强人际沟通技能培训,提高控制能力和激励能力,发挥自尊心的正面作用,克服羞怯心理,以促进领导力发展.
作者:王婷;王维利;洪静芳;张璟;李成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设计慢性肾脏疾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方法 对经小样本实验后拟订的慢性肾脏疾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指标,使用Delphi法进行2轮函询,由28名专家对量表指标进行评价和筛选.结果 2轮函询专家权威程度均大于0.80;2轮函询后,专家协调系数0.61(P<0.01).筛选出一级指标5个(健康行为、健康状态、疾病认识、生活质量、自我效能),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55个.结论 构建的慢性肾脏疾病自我管理行为评估量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作者:官计;龙霖;李莉;张春霞;任清清;伍英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迎接新一轮医院评审,实现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法 通过认真解读标准,制定工作方案,创建模板病区,关注核心条款,使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质量分析等进行迎检准备.结果 整体提高了护理标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管理.结论 等级医院评审使护理管理更加规范化,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吴丹;杜鹃;吴德全;魏曾曾;柳燕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陕西省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陕西省33所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96.97%的医院设立了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91.36%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人员接受过高等教育,护理专业人员占65.43%,多数医院开展了目标性监测.结论 多数医院已基本建立了较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医院感染管理较规范,能够履行职责,但还有部分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还有待完善,目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职人员数量不足及医院资金投入不足,仍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李金娜;刘彦君;秦小金;刘冰;庄玉梅;常芳;詹先萍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对医院践行新三甲标准过程及模拟评审的感受进行总结,提出应正确理解新标准,转变固有观念;切实落实专项要求,树立持续质量改进理念,紧紧围绕评审主题,全面落实与改进;加强全院协作,细致准备迎评.医院实现持续质量改进,不断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才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和能力.
作者:赵庆华;肖明朝;任国胜;吕富荣 刊期: 2013年第19期
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通过现场模拟评审,进一步理解多层次、多维度、多群体、多视角的立体式评审特点和个案追踪、系统追踪的评审方法.提出应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扣临床护理工作实际,加强多学科联合,规范建立与执行各项制度流程;夯实基础护理,确保患者安全;运用管理工具体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王艳;王加凤;谢雯俊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ICU人文关怀管理具体实施措施.方法 对ICU护士实行人文管理,对患者给予人文护理,对家属实行人文探视.结果 实施后患者对ICU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35.5%升至67.7%.结论 人文关怀的灵活运用,不仅丰富了科室文化内涵,还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郝彬;黄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对2例木村病并存肾病综合症的患者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果2例患者住院2~3周均好转出院.护理重点包括对木村病的发热、浅表淋巴结肿痛的观察和护理;同时也需根据肾脏疾病的特点加强专科护理;对淋巴结穿刺活检术和肾脏穿刺活检术做好护理配合及术后护理观察;对在治疗过程中所用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要做好观察和健康教育.
作者:戴静静;赵颖琪;倪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改良醋酸奥曲肽微球的配制方法和肌内注射方法,以提高注射成功率.方法 按住院时间将130例注射醋酸奥曲肽微球患者分为传统组72例和改良组48例.传统组按药品说明书进行常规配制及注射,改良组改进药物配制及注射法,比较两组注射成功率.结果 改良组注射成功率95.8%,传统组为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的操作可以提高醋酸奥曲肽微球肌内注射成功率.
作者:杨碧霜;李亚妹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在社区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将10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中医体质辨识方法,先评估中医体质类型,再根据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施予个体化健康教育,并与常规健康教育结合.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养生及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及健康教育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针对不同的中医体质进行健康教育,不失为一种针对社区住院患者的有效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李保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放疗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放疗.方法 将180例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按照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对放疗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对放疗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在放疗患者中的应用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放疗的相关知识,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郭健英;张红 刊期: 2013年第19期
昏迷患者属高危患者,无法自行翻身,护士为其翻身后一般用由软枕固定,但是由于患者无意识,软枕很难使其达到佳的侧卧位;另外,软枕在夏天使用时,由于不透气易导致局部的温度过高,使皮肤产生汗液增多,皮肤由于受潮湿环境的刺激,时间长了很多患者容易发生压疮,不仅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时间,增加其治疗费用,而且增加护士的工作难度.因此,研制一种适用于昏迷患者的侧卧位固定支架,迫在眉睫.2008年11月,我科研制了一种可以固定昏迷患者的体位支架,经应用于286例昏迷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胜梅;李红艳;王萍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信息支持对癌症化疗患者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为期8周的信息支持.采用欧洲生命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和应对方式问卷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总体生活质量,躯体、角色、情绪功能,恶心呕吐、疼痛、睡眠障碍、食欲丧失及疲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应对方式中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面对应对方式与情绪、认知、社会功能呈正相关,与睡眠障碍、食欲丧失、便秘、恶心呕吐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 信息支持能改善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并能引导癌症化疗患者采取面对的积极应对方式.
作者:王蓉;侯爱和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奥马哈系统应用于我国临床脑卒中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交叉映射法和分类法,回顾性分析57例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记录单,提取护理记录上描述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症状和体征以及护士采取的干预措施作为分析条目,考察其与奥马哈系统概念之间的匹配程度.每个条目分为完全匹配、部分匹配和不匹配3个等级.结果 从脑卒中患者护理记录单中共提取371条描述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症状和体征以及护理干预措施的记录,其中204条(55.0%)与奥马哈系统之间的概念完全匹配,152条(41.0%)部分匹配,15条(4.0%)不匹配.结论 奥马哈系统可描述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的大部分问题、症状和体征及干预措施,可用于临床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记录及描述,但应用时需对系统作适当的增删或修改.
作者:李文菁;侯爱和;毛建华;王慧荣;蒋冬花;肖亮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服务补救在防范体检纠纷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对体检过程中发生的62起投诉实施服务补救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实施针对性补救措施,包括建立服务补救有效制度、采取现场服务补救及时性策略、培训和鼓励客户投诉、培养员工服务补救的能力.结果 实施补救措施后未发生客户对体检服务不满意引发的护理纠纷或向上级主管部门投诉的事件.服务意识、体检质量、体检流程、信息沟通、隐私保护的满意度均有所提高.结论 及时实施服务补救能重建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是有效避免体检纠纷的重要举措.
作者:邱春芳;甘露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指南建议在没有医学禁忌的情况下,将床头抬高30~45°有利于减少VAP的发生[1].虽然临床护士有一定的抬高床头的意识,但难以保证床头抬高角度的准确性.制作相应的工具来避免这种现象很有必要.目前一些学者[2-4]使用悬挂的金属坠子或三角形木板等制成量角器,金属坠子容易脱落,患者的安全得不到保证,三角形木板制作较复杂,不便普及.为避免上述量角器的弊端,2009年10月笔者设计了新型床头角度指示器,制作简单、操作方便,不影响床单位的美观,介绍如下.
作者:黄莺;刘华华 刊期: 201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