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2010年肝胆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

李晓玲;于欣;于美玲

关键词:抗菌药物, 肝胆外科,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及其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肝胆外科2010年1-6月住院患者病历296份,对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调查分析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在296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271例,占91.55%,用于治疗的133例,占49.08%,预防用药138例,占50.92%.沙及6大类27个品种,其中硝基咪唑类是临床医师首选药.在271例使用抗菌药物的肝胆患者中,只有20例做了药敏试验,其他均为经验性用药.结论:我院肝胆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管理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抗菌药物使用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定期进行质量考核,按科学的理论要求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包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卡孕栓预防高危孕妇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卡孕栓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有高危因素行剖宫产术的孕妇100例,随机分为卡孕栓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卡孕栓组在胎儿娩出清理宫腔后立即缝合子宫切口,缝合2/3时吸净宫腔内积血将卡孕栓1 mg置入宫腔内,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结果:卡孕栓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00±50) ml,对照组(238±50)m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孕栓组平均手术时间(25±5) min,对照组(35±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子官切口感染.卡孕栓组与对照组分别有1例和2例腹璧切口裂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孕栓能有效促进子宫收缩,很好预防剖宫产术中出血,且给药方法简单、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的应用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慢性重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乙型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持续复制,机体细胞免疫反应增强,诱导机体免疫功能损伤和肝细胞大童坏死,导致肝功能衰竭.恩替卡韦是目前抗乙型肝炎病毒中起效快的一种核苷类药物,快速有效的降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及肝组织内的病毒载量,减少肝细胞表面的靶抗原,有助于阻断病情进展.

    作者:彭晓明;王煜;刘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临床药师在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的药学监护

    目的: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药学监护中需要关注的药学信息要点,开展药学监护.方法:对静脉给药过程中,中药注射剂的溶媒选择、对症用药、药物配伍、药物剂量、静脉给药速度、给药间隔和疗程等环节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药学监护中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各个环节相关药学信息的关注和监控,以减少中药注射剂在静脉给药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结论: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安全、合理应用.

    作者:苏利红;朱秀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的控制

    目的:护理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关系密切,做好护理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建立完整的管理网络,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意识与技能培训,落实护理管理措施,加强高危人群管理.结果: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网络和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保障.结论:由于医院管理委员会、医院管理科、各科室感染监督小组及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参与,医院感染发生率逐年下降.

    作者:孟庆凤;张俊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浅谈护士长的素质要求

    目的: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长是医院管理系统中的基层管理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管理质量的优劣和医疗水平.方法:从适应护士长角色、思想修养和品德、自身综合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处事态度、影响力等六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是作好护士长的前提,娴熟、精湛、创新的业务素质是护士长的必备素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护士长完成护理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结论:新时期的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提高护士长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作者:陈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使患者安全、舒适地接受手术.方法:对400名手术患者运用舒适护理与原来260名未运用舒适护理的手术患者对比,并评价其效果.结果:对400名手术患者实施了舒适护理,其生理、心理等方面均有改善,术后随访满意度达92.5%,结论: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实施,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冀桂珍;杨桂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疗效.方法:筛选200例有宫颈病变的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宫颈环行电切术手术时间6.2±2.4min,术中出血7.2±2.3ml.宫颈病变治愈率100%,无宫颈狭窄及感染.结论:宫颈环行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田丽君;李喜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后腹腔镜切除结核肾16例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切除结核肾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方法:我院2009年6月-2011年3月,16例肾结核患者行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全麻,健侧卧位.腰部3个trocar穿刺入路,自制水囊扩张器扩张后腹腔,首先分离肾动脉,肾静脉,用13mm威克外科结扎锁(Hem-o-lok,Weck Closure Systems)夹闭,切断.沿肾脏表面钝锐性结合游离肾脏,切除肾脏.结果:16例经后腹腔镜手术中15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患者肾蒂处钙化,不能分离血管,转为开放手术.2例术中肾脏结核脓肿病灶破裂,术中经处理,患者全愈.结论:后腹腔镜肾结核肾切除术具有微创、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是切除结核肾安全、有效的术式之一.

    作者:郭志全;高慧林;杨志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血型鉴定结果错误或正反定型不符原因分析

    血型鉴定是保证临床病人输血安全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检查,但是造成鉴定血型结果错误或正反定型不符原因很多,可有技术问题或ABO血型本身的问题,血型问题大致原因如下.1 患者为产生ABO抗体或抗体被抑制(1)新生儿检测血型时应十分慎重,因抗体效价低,而凝聚不明显,4-6个月内婴儿作反向定型时是可能不凝聚或凝聚很弱,5-6岁时才达高峰,因新生儿也可因母亲的IgG抗A或抗B通过胎盘进人胎儿体内而影响到检测结果.

    作者:苏雅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末梢血和静脉血与血小板测定比较

    目的:比较本地区末梢血与静脉血间的血小板测定.方法:收集门诊就医人员121名成人静脉血和末梢血分别在sysmex1800i细胞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成人末梢血与静脉血间血小板测定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

    作者:陆培育;刘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药事纠纷原因分析

    分析出现药事纠纷的原因,以期避免发生药事纠纷.对我院71例药事纠纷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加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心,提高业务水平,使患者产生信赖,避免药事纠纷.

    作者:张国凤;云彪;梁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我院2010年肝胆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

    目的:探讨医院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及其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肝胆外科2010年1-6月住院患者病历296份,对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调查分析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在296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271例,占91.55%,用于治疗的133例,占49.08%,预防用药138例,占50.92%.沙及6大类27个品种,其中硝基咪唑类是临床医师首选药.在271例使用抗菌药物的肝胆患者中,只有20例做了药敏试验,其他均为经验性用药.结论:我院肝胆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管理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抗菌药物使用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定期进行质量考核,按科学的理论要求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李晓玲;于欣;于美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提高老年患者动脉采血成功率的临床体会

    目的:临床采集动脉血时若经常失败会造成患者的血管壁破损严重,同时会使患者增加疼痛,为患者添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痛苦.方法:2008年-2010在老年病科工作期间通过为104例老年患者进行不同血管部位、调整不同进针角度进行动脉采血.结果: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为90%,仅失致14例.结论:穿利成功率明显提高,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樊雨青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浅谈精神病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类型.方法:精神病患者各方面护理的临床观察.结果:只有对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才能使精神病患者病况有很大的好转.结论: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具有非常的重要性,通过正确的护理方式,才能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精神病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张红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Roche E601电化学发光仪的7项检测项目的生物参考区间在包头地区的验证分析

    目的:对我们实验室的7项肿瘤标记物检测项目的生物参考区间进行验证,确保其适用于临床.方法:按照美国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 C28-A2推荐方法要求进行验证,各验证项目标本健康参考个体标本20名,采集符合要求的标本,按照相关项目的作业指导书进行检测,采用性能指标符合要求的Roche E601电化学发光仪检测标本.结果:参与验证的7个检测项目中,20名健康参考个体100%结果落在现用的生物参考区间之内.结论:参与验证的7个检测项目现用的生物参考区间适用于本实验室,可以继续使用,但要定期评审.

    作者:吴咏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遗传性共济失调一家族8例

    1 临床资料患者,26岁.因走路不稳,讲话不清1年,来我院就诊,患者1年前无任何诱因,逐渐出现走路不稳,讲话不清,写字字体发生变化,表现为走路左右摇晃,难以成一直线,难以用一条腿站立,讲话变快,有时呈爆发性,家人难以听懂,写字字体越来越大.入院后神经系统检查为:神志清楚,小脑语言,双侧水平性眼震,双上肢腱反射活跃,双下肢腱反射亢进,双踝阵挛阳性,四肢肌张力高,肌力5级弱,Chadduck征阳性,闭目难立征及跟膝胫实验阳性.

    作者:涂雪松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主要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成为21世纪的重大社会课题,老年人各器官储存能力,适应能力,抵抗能力降低,成为其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据调查70%老年人需要部分、完全靠他人照顾护理,80%以上老年人患有一种以上的疾病.因此,关注他们有助于减少慢性病发病率,减少残疾年限,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本文对2007年6月-2009年6月我科收住的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的护理,总结了以下几个主要安全隐患,并实施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仲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与护理体会

    目的:交流新生儿留置针使用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2例新生儿临床应用留置针经验的总结.结果:留置针外渗、堵塞与留置针护理技术有关.结论:新生儿留置针的使用,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为抢救赢得了时间,临床工作中应广泛使用.

    作者:李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人工关节置换冶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通过人工关节置换术,达到消除病灶和恢复关节功能.方法:总结我科自2009年-2010年12月进行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患者37例.结果:通过术前术后护理,解决了患者的思想负担,积极配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及获得较好的转归.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骨科疾病的常用方法,是代替丧失功能髋关节的有效手段,术前术后的护理尤为重要,特别是功能锻炼,出院后也要及时随访.

    作者:汪琳;乔宏;王凤芝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宫内早孕12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口服药物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达到终止早孕.方法:患者前2天口服米非司酮片25 mg,1日3次,于第3天顿服来索前列醇片0.6mg,以促进子宫收缩.结果:120例早孕患者通过口服流产药物,68例完全流产,44例为不完全流产,6例药流失败行清宫术,2例失访.结论:通过120例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其成功率达93.3%.

    作者:张秀桃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包头医学杂志

包头医学杂志

主管:包头市卫生局

主办: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