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的防范与对策

陆燕女

关键词:外科, 住院患者, 跌倒风险, 防范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外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2例住院患者进行研究,通过访谈和查阅相关资料,来了解患者住院期间跌倒风险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防范对策,避免外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加速其康复.结果:92例外科住院患者中,其跌倒发生者为12例,发生率为13.04%;跌倒发生因素主要为年龄大、疾病因素、药物因素、安全因素、病区环境、功能锻炼方法不恰当等.结论:外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素较多,尤其是老年患者,因此需加强对外科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同时加强对病区环境的管理,指导患者合理锻炼和安全服药,积极处理其自身疾病,降低或避免跌倒的发生,保障其生命安全.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累计考核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累计考核管理模式(CSEM)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设计符合心内科护理管理实际情况的CSEM制度,设置行之有效的管理内容,成立结构合理的考核小组,制定考核方法与流程,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情况.结果:实施CSEM后,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考核优秀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护理合格率、合理化意见采纳率、健康教育覆盖率、护理文件书写与录入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受表扬事件、论文发表人数与参加行业技能大赛获奖人数均有明显提升,考核成绩和患者满意度提升明显(P<0.05).结论:实施CSEM模式,能够明显提升心内科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巴燕群;金建芬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互动护理在康复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互动护理模式在康复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康复科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互动护理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护理能力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护理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将互动护理模式应用于康复科,有助于提高康复科患者的康复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应燕妹;王庆丰;姜波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危急值报告在内分泌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在内分泌科护理中使用危急值报告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危急报告200例,收集存在的问题,探讨其中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制定和完善危急值报告.结果:通过完善危急值报告后,从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1例危急报告得到了及时的处理,获得了医患双方的共同好评.结论:在内分泌科护理中完善危急值报告,能够提高处理的效率,保证了内分泌科的护理安全.

    作者:杨晓春;傅水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学经典 做临床——从中医经典教学改革谈起

    中医研究生是新时代中医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提高中医药研究生的临床水平是中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医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多数中医研究生由于培养方式原因临床水平欠佳.中医经典作为临床的活水源头是临床疗效的重要保障,对中医研究生临床水平提高意义重大,然其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文章从分析中医经典教育与临床关系出发,深度剖析中医经典对中医研究生临床水平的促进作用,寻找目前中医经典教学的症结,探寻可供尝试的解决方法.

    作者:林敏;柴可夫;朴春燕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作者医院重症监护室的200例患者,根据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ICNSS)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ICU时间、住院费用、护理质控得分、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护理人员管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ICU时间较对照组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低,护理质控得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护理人员对管理满意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用于ICU护理中能改善护理资源配置,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满意率和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率.

    作者:周旭建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依据护理工时排班应用于推拿科中的管理效果

    目的:探讨推拿科应用护理工时进行护理排班的管理效果.方法:将医院推拿科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段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按照患者数量来合理调配护理人员,观察组根据护理工时进行排班.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人员日均工作时间和其日人均拖班时间,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其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其日均工作时间为明显高于对照组,日人均拖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科应用护理工时进行排班,可显著提高护理管理效果,促使护理人员利用上班时间完成任务,避免拖班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高彩香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口腔内科门诊控制医院感染的监控与管理

    目的:探讨口腔内科门诊控制医院感染的监控与管理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患者病历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口腔内科门诊患者的感染因素进行监控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改进对策.结果:口腔内科门诊患者的感染发生与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激素用量、护理人员是否进行抗感染治疗相关(P<0.05);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及激素用量,均是口腔内科门诊患者感染的多因素(P<0.05).结论: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激素用量是口腔内科门诊患者感染的主要风险因素,为提高口腔内科门诊感染的控制水平以确保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必须根据感染风险发生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李立琴;董秀林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急诊危重患者抢救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

    目的:对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76例急诊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章名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追踪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追踪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医院精神科16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追踪管理法的应用时间为界,分为实施前和实施后各80例.实施前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实施后在护理管理中引入追踪管理法,通过成立安全追踪小组,制定追踪管理的流程和内容,采用个案追踪与系统追踪相结合的方法,对精神科的护理安全进行检查评估,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和护理风险寻找原因并展开专项调查,根据危险程度进行针对性处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应用追踪管理法后,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上报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追踪管理法的应用可有效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针对护理工作缺陷和薄弱环节积极采取防控措施,对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安全、保证患者的安全都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曹玉凤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探讨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8例患者为2016~2017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研究对象,从而对其在消化内科中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并根据研究来避免消化内科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结果:选取2016~2017年的108例患者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的一共有83例,其中2016年不合理用药的患者人数一共有39例,2017年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患者有44例,在这些患者中,其不合理用药常见类型有32例,为药物用量过大,占38.5%,有21例为重复用药,占25.3%.有13例为联合用药不合理,占15.6%,有16例患者为药物连用导致出现毒副作用,占19.2%.结论:用药合理性是消化内科治疗一切疾病的方案和达到预期效果的基础,所以在消化内科的治疗和检查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作者:操金红;刘俊;叶玲玲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人力资源重组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人力资源重组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观察其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妇产科从2013年1月~2015年1月入住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人力资源重组前后分为实施前和实施后.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没有实施人力资源重组为实施前,2014年2月~2015年2月实施人力资源重组后的为实施后,前后患者各200例.对实施前的患者进行科室常规的护理管理,实施后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妇产科的实际情况对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人力资源重组和弹性排班.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及护理工作的工作效率.结果:在妇产科进行人力资源重组后,能够很好地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降低工作量.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医院妇产科进行人力资源重组,根据科室的情况对护士进行岗位重组和弹性排班,能够很好地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量,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王芸;林海雁;李霞;张乐燕;胡莉娜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口腔科医疗设备管理制度的改革建议与实施效果

    口腔科医疗设备管理是影响医疗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传统医疗设备管理制度中存在设备维护工作不被重视、设备维护维修队伍专业性不强、设备相关技术受制于厂家等问题,文章从加强医疗工程队伍建设、完善口腔科设备管理体系、加强与厂家技术合作并适当约束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作者:朱晓琴;杜艳;方丹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双因素管理法在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中双因素管理法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医院麻醉恢复室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期间开展常规护理管理;选择201 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期间开展双因素管理.统计并比较两组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知识掌握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麻醉恢复室中开展双因素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和安全水平.

    作者:毛建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探讨

    自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以来,各规培基地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规培质量较差、规培待遇不合理、考核制度不健全等.文章结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探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方法.

    作者:梁浩卫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中运用人文关怀方法提高患者就医获得感情况.方法:选取180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和行为护理等人文关怀,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负面情绪进行分析.结果:运用人文关怀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负面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中运用人文关怀可以给患者以慰籍和必要的帮助,使其配合医护进行诊治,缓解医患矛盾,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明月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危机管理理论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危机管理理论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接收的160例老年患者进行安全管理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危机管理模式.结果:将危机管理理论应用到泌尿外科老年患者的安全管理中,其老年患者的危机事件发生率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两组发生的危机事件数量比较可知,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医疗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危机管理理论应用于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安全管理中,可以有效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朱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队伍绩效考核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探索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队伍绩效考核体系,探究绩效考核体系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医院精神科住院医师两个培训班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班级编号将两个班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人.对照组班级临床带教老师采用传统考核体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融入带教老师绩效考核培训体系.通过对两组住院医师理论考试成绩、带教老师职业倦怠感和职业认同感的比较,对绩效考核体系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临床带教老师施行绩效考核培训体系后,观察组住院医师的理论考试成绩、带教老师职业认同感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带教老师这也倦怠感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无倦怠感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积极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队伍绩效考核体系,明确考核目标,提升带教质量.

    作者:颜蓉;金明敏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应用型卫技人才的需要——探讨医学实习(见习)生专业思想的现状和对策

    目的:基于培养应用型卫技人才的需要,对医院实习(见习)生专业思想现状进行探讨,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地市级非直属附属医院三、四年级见习生,五年级实习(见习)生共300名进行专业思想现状调查,从社会、认识、教育因素等方面分析影响医院实习(见习)生专业思想因素的原因.结果:被调查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专业思想问题,结论:医院实习(见习)生存在专业认同程度低、专业稳定性差的问题.建议社会、学校与医院共同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思想教育,以建设一支稳定的临床专业队伍.

    作者:洪涛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完善儿童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对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儿童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构建对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构建、完善儿童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包括分诊护士的选拔、工作职责规划、分诊用具调整、分诊流程优化、分诊管理标准等多项内容,构建一套完整的预检分诊体系,自2017年1月起开始实施,研究时间为1年,以201 6年工作情况为对照,比较不同时期儿童急诊分诊时间、转诊时间、失误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构建儿童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后,儿童急诊分诊时间、转诊时间、失误率均显著降低(P<0.05);2017年儿童急诊家属满意度为98.17%,显著高于2016年的90.53%(P<0.05).结论:构建并完善儿童急诊预检分诊系统,能够大大减少分诊、转诊时间,提高救治效率,改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价.

    作者:颜文娟;蔡小亚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重症脑外科患者的人性化管理探讨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重症脑外科中的应用价值和管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0月医院脑外科收治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健全人性化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力度、医护技能管理制度、奖励制度等,将人性化管理模式应用到脑外科的管理工作中.自行设计《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在实行人性化管理模式前后分别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比较管理实施前后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满意率.结果:人性化管理实施后,医护人员的总满意率、患者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及医护人员的精神面貌.

    作者:施金月;周海月 刊期: 2018年第20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