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科侵入性操作医院感染的调查与控制措施

胡文诒

关键词:超声科, 侵入性操作, 医院感染, 控制措施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超声侵入性操作医院感染的情况,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并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降低感染率.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接受超声侵入性操作的37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862例和观察组19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超声侵入性检查,观察组采用优化超声侵入操作.分析感染发生状况,比较两组感染率.结果:对照组发生医院感染47例,感染率1.24%.共分离出36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23株,占63.89%;革兰阳性菌13株,占36.11%.观察组感染率仅为0.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6%(P<0.05).结论:超声侵入性操作易引发医院感染,医护人员应提高抗感染意识,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能大程度地降低医院感染率.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分级标识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级标识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入住医院ICU病房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分级标识管理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护理后抑郁和焦虑情绪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护理中采用分级标识管理,有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改善心理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潘海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危机管理理论在呼吸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将危机管理理论融入呼吸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00例于2017年在医院呼吸科进行危机管理期间就诊的患者,与实施前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呼吸科的护理安全工作中实施危机管理理论,减少了医院发生危机事件的几率.结论:在呼吸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危机管理理论,其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朱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基于RBRVS视角的医院绩效管理与实践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医院的薪酬激励体系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分配制度,对医疗体系中的绩效管理能起到指导及风向标的作用,真正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劳计酬”的分配原则,医、护、医技各自工作量能够及时准确量化,促进组织绩效水平的提升.

    作者:陈为培;杨建兰;高上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医院普外病区收治的患者3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36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情况、护理质控评分情况、生存率.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质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加强普外科护理风险管理,规范护理行为,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护理服务.

    作者:饶敏丽;王淑燕;丁晓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出院后COPD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出院后COPD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1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出院后COPD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出院时将患者加入COPD患者微信平台予以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的Morisky-Green评分和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开展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出院后COPD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劳洵姬;姜建浩;陈毓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超声科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探讨超声科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提出管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2017年的120例超声科患者为研究对象,2016年的60例为对照组,2017年的6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医疗纠纷的科室管理.分析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科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患者因素、沟通不佳、技术失误等,有效的管理对策可规避医疗纠纷,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潘春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麻醉科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麻醉科高值耗材管理质量的效果.加强麻醉科高值耗材的管理,保证数量齐全,质量完好,无丢失、无漏记、无少记及无过期情况的发生.方法:收集绍兴市中心医院麻醉科2016年高值耗材管理质量检查反馈存在的问题,于2017年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将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后高值耗材的有效期失效率、漏记少记发生率及医生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高值耗材的有效期合格率、物品丢失率、计费正确率及医生满意度,明显高于改进实施前.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提高麻醉科高值耗材的管理质量,增加医生满意度,减少错误收费的发生,从而节约了医院的成本,减轻了患者的负担,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提高了医疗安全系数.

    作者:孙一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放射技术在放射科工作中的重要性

    医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室就是放射科,在医学临床的诊疗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放射科的工作人员应该了解并掌握放射的技术原理,重视放射的质量提升,尤其是X线片质量和数字X射线摄影质量.因为,在放射科的工作中有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就是诊断和技术.虽然,有互通性,但也是相互独立的.很多临床上的学者认为,简单被动性的重复机械劳动就是放射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所以放射技术在很多人中是不受重视,不被看好的.但是随着我国技术科学的不断发展,放射领域也在不断进步,所以它已不再是对照片进行简单的洗片,还包括了很多相关方面的技术工作,如CR、DR、MRI、DSA这些工作合在一起,就能够为其他医疗工作提供准确客观的数据和影像,对疑难病症起到确定诊断的作用.文章对放射技术在放射科工作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放射诊断质量提升的主要方法.

    作者:周慧;娄欣欣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5E模式护理措施对肝胆外科感染防控与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基于5E模式护理措施对肝胆外科感染防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实施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5E模式护理.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出院时护理满意度、6个月术后并发症及入院前与出院后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生理、心理及自律方面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后观察组的生理、心理及自律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5E模式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加快病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文琦;方华瑾;黄璐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新医改形势下中医护理及护理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推动下,中医护理取得了很大发展,其特色及优势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认可.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找出问题所在,结合现代护理理念和思维,研究解决对策十分重要.文章就新医改形势下中医护理及护理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作者:沈丽佳;何桂娟;周云仙;裘秀月;蔡华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中医经典实验课教学建设与体会

    为了增强学生对中医经典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经典课开设了实验课.该课程虽为选修课,但学生普遍反映能加深对中医经典理论知识的理解,动手能力得到提高.该课程建设有效地提高了中医经典实验课的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作者:张伟妃;张瑞义;张伟荣;朱龙英;赵荣华;李福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我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分析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压源,并探讨针对性的管理干预措施,保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方法:对2016年7月~2018年6月在重症学科科监护室工作的2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其工作的压力源情况.结果:工作压力源方面,工作量与工作时间的协调问题及护理专业问题是护士压力的主要来源,而患者护理、工作环境和工作资源、科室管理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来源则较弱;在单项压力源的评分上,频繁的考核、质量问题及检查反馈得分高,压力大.结论:重症科由于其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护士的工作压力较为繁重,极易产生负面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到身心健康,进而影响护理质量,因此,采取针对性的管理干预措施,正面纠正、积极引导和调整护士的心理状况,减轻其工作压力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护士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周发志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急诊开展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实践效果

    目的:分析探讨在急诊中开展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在急诊科实施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将2016年(实施前)与2017年(实施后)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后护士的综合护理质量评分为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护士的专业知识、护理操作、急救能力及综合实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急诊实施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可有效提高护士各方面护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增加.

    作者:朱晓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三级医院护士能级分层培训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采取三级医院护士能级分层培训的应用分析.方法:将2016年于医院工作且参加常规培训胸外科护士457人次,设置为对照组,2017年1月医院开展护士能级分层培训,运用于2017年于医院工作且参加分层培训的胸外科护士503人次为观察组.将两组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护理质量及护士对护理的满意度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护理安全、健康教育、病房管理、院内感染、护理文书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次员的学习能力、评估干预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管理领导才能、跨文化护理能力、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教育及知识综合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培训结束在临床工作1个月后调查,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三级医院护士胸外科护理管理中,采取分层培训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对培训满意率,效果理想.

    作者:庞维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骨科开展疼痛护理分层级管理的思考

    目的:探究针对骨科开展疼痛护理分层级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医院治疗的300例骨科患者作为实验的对象,均分为对照组150例和观察组150例.给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相同的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则另外开展针对疼痛护理的分层级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同时采用科学判定标准评价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36 h的疼痛程度.结果:手术后36 h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就各项护理满意度情况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人员作为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护理的核心人员,应正确认知及评估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护理人员对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态度与疼痛管理效果息息相关.通过给医护人员培训,把新的知识理念应用于临床患者,这种分层级的管理方式不仅能提高各级医护人员的疼痛管理技能,而且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另一方面还可同时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作者:王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加强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中药综合治疗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加强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中药综合治疗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安全.方法:将入住医院儿科的98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列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补液、抗感染、吸氧、口服中药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综合治疗护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综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姚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妇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探讨在临床医疗安全管理中,使用妇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2017年收治的114例出现超声危急值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的57例孕妇为接受常规监测急救的对照组,余下57例为2017年接受超声危急值报告监测急救的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临床干预效果及医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平均干预时间、孕产妇急救率、围生儿急救率、医患纠纷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妇产科施行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可有效减少干预时间,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急救率,有效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对保障孕产妇及围生儿生命健康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菲妮;陈晓晓;徐珊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现状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中医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之一,自几千年前就存在并发展至今.随着如今医疗事业的发展,现代医疗已经得到长足的进步,中医的医疗研究也相对应的得到完善和进步.但是,尽管如此,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甚至导致中医临床技术的后退.文章通过对我国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的现状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相关经验,制定相关措施.

    作者:陈朝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业务学习对提高神经内科综合业务水平的思考

    目的:探讨业务学习在提高神经内科综合业务水平的应用.方法:医院神经内科于2016年开始于每年12月份对神经内科各级临床医生进行业务学习考核,包括教学教课和病例讨论,同时动态性评估各级临床医生的知识水平及更新情况.结果:每年业务学习考核检测结果显示两年间科室临床医生的平均业务知识考试成绩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题型得分显示,名词解释得分显著下降,多选题、简述题、单选题和论述题得分明显提升,其他题型无明显差异.答题正确率显示,2016年和2017年成绩在60~69分的比例分别为52.6%、19.0%,70~79分比例为10.5%、52.4%,80分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6.8%、28.6%.不同职称分层显示,高级职称组得分成绩高,中级职称组得分成绩低,初级职称组居中.结论:业务学习应用于神经内科综合业务水平管理,有助于了解各级医生的知识水平,提升科室整体专业知识水平,进而提高科室的综合业务水平及科室核心竞争力.

    作者:杨榕;金洪国;何松彬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医院辅助用药合理管控与实践探讨

    由于辅助用药的分类不明确及相关管控措施的缺乏,辅助用药的使用更多依赖于临床医师的主观意识,因而容易发生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并容易造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及患者经济负担的增加等不良后果.因此,文章在总结分析医院辅助药物的使用关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归纳辅助用药应用与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辅助用药管控措施的相关探讨,为辅助药物的合理管控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