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病区病源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巴特尔

关键词:病源菌, 细菌分布, 多重耐药
摘要:目的:研究我院ICU患者感染的病源菌分布及耐药性特征.方法:对我院ICU病区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各类感染标本所分离的细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我院ICU病区2010年共分离出致病菌296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24株,占阳性标本75.67%;革兰氏阳性菌53株,占阳性标本17.90%;真菌19株,占阳性标本6.42%;革兰氏阴性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51株,排第一位,占阳性标本17.22%(51/296),多重耐药率为92.15%;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阳性标本10.81%(32/296),多重耐药率62.5%;革兰氏阳性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阳性标本8.44%(25/296),耐甲氧西林(MRSA)占92%(23/25),重耐药率92%.结论:我院ICU疾源菌分布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鲍曼不动杆菌、非发酵条件致疾菌和MRSA为主要病源菌.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留置导尿漏尿原因的分析与处理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留置导尿漏尿的原因,并总结预防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2例留置导尿患者的漏尿原因.结果:留置尿管的老年患者漏尿与老年生理退行性变化、导尿管引流不畅、导尿管型号选择不当、膀脱冲洗时滴速过快或灌入量太多等因素有关.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15例漏尿得到控制,5例漏尿减轻,2例无效.结论:护士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根据老年患者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可有效预防和纠正老年患者的漏尿发生.

    作者:王丽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对6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的疼痛及饮食等护理体会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无手术及术后死亡.术后1例发生腹腔感染,1例发生静脉炎,其余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较传统的囊切除术是一种先进的手术方法,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术后细心周到的护理,能加快患者康复,缩短往院时间.

    作者:吕爱娥;程晓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颈动脉狭窄置入支架术后并发症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植入患者术后可能的并发症,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注重并加强术前及术后护理.结果:146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共植入支架172枚,均手术成功,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明显改善.146例患者中有4例出现穿刺局部皮下血肿,4例出现术后颈动脉窦反应,4例出现术后高灌注综合征,12例血尿,2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其余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患者无1例死亡.结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对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测和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吴凤芝;张亚丽;白玉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ICU病区病源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研究我院ICU患者感染的病源菌分布及耐药性特征.方法:对我院ICU病区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各类感染标本所分离的细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我院ICU病区2010年共分离出致病菌296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24株,占阳性标本75.67%;革兰氏阳性菌53株,占阳性标本17.90%;真菌19株,占阳性标本6.42%;革兰氏阴性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51株,排第一位,占阳性标本17.22%(51/296),多重耐药率为92.15%;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阳性标本10.81%(32/296),多重耐药率62.5%;革兰氏阳性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阳性标本8.44%(25/296),耐甲氧西林(MRSA)占92%(23/25),重耐药率92%.结论:我院ICU疾源菌分布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鲍曼不动杆菌、非发酵条件致疾菌和MRSA为主要病源菌.

    作者:巴特尔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高位食管癌食管支架置入方法的探讨及疗效观察

    目的:对高位食管癌食管支架置入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并对支架置入方法进行探讨.方法:25例高位食管癌患者,初期的8例采用普通国产置入器置入;后期的17例,对置入器械进行了改良.结果:25例中有3例支架置入后出现明显的吞咽疼痛,另22例仅有局部轻度疼痛不适和异物感,1周后逐渐减轻和消失,术后吞咽困难明显缓解.结论:对于高位食管癌的支架置入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支架上端不应超过C7椎体平面;②支架应质地柔软,好选择上端杯口状或球头式支架;③支架的直径≤16 mm为宜,要注意对气管的压迫;④改良的置入装置有助于术中随时调整支架位置,使定位更准确.

    作者:严冬;贾广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眶内义眼台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对于眼内容物剜除或眼球摘除后义眼台植入术的重要性.方法:对于21例眼内容物剜除或眼球摘除后义眼台植入术患者给予手术前后全面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切口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21例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于确保手术的成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作者:黄武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VSD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SD)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方面能明显促进创面肉芽生长,控制创面感染,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临床常见的急性损伤,对污染较重和部分复合组织缺损的创面,一般无法行Ⅰ期行皮瓣和植皮修复.为更好地为Ⅱ期手术治疗,我科于2009年11月~2011年5月对66例患者有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应用VSD治疗和护理,术后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66例,男44例,女22例;年龄7~71岁,平均40.7岁.受伤原因:其车祸伤47例,各种机械损伤8例,高空坠落3例,撕脱伤8例.外伤部位:上肢15例,下肢46例,双下肢5例.创面轻度污染38例,中度污染21例,重度污染7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72 h.

    作者:罗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低反应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低反应性(Clopidogrel low- responsive- ness,CLR)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选择90例入住我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有27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所有入选患者均给予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 mg及维持量75 mg/d,于服用氯吡格雷前及服用氯吡格雷后7 d测定5 μmol/L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并计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根据△A分为氯吡格雷低反应组和氯吡格雷正常反应组.结果:氯吡格雷低反应的发生率为24.4%.低反应组与正常反应组比较发现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糖尿病及置入支架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LR现象可能与TC、BMI、是否有糖尿病、是否置入支架等因素有关.

    作者:格日勒;任志亮;郭欣君;赵颖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第三产程放脐血促进胎盘剥离娩生的临床观察

    胎盘滞留是指胎儿娩出后30min尚未排出者,胎盘粘连是胎盘滞留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生,往往采取静脉注入宫缩剂或手取胎盘术,这样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感染率,又浪费时间.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对200例胎儿娩出10 min胎盘无剥离征象的产妇使用松脐带止血钳放脐带血10~20mm的方法,发现胎盘迅速剥离娩出,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400例,均为胎儿娩出10 min后胎盘未剥离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进行观察,实验组中98例有人流或药物流产史,对照组90例有人流或药流失,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Ang -2和VE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 -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肠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及血管生成中的调节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85例大肠癌组织,24例癌旁肠组织,24例正常肠组织中Ang -2和VEGF的表达情况.根据CD34的表达分别计算大肠癌组织、癌旁肠组织及正常肠黏膜的微血管密度.结果:原发性大肠癌组织中Ang -2表达阳性率为63%(54/85),VEGF表达阳性率为80%(65/85),两者表达部位相似.在癌组织中,Ang -2和VEGF表达增高也可见MVD增高,但在癌旁组织中MVD不与两者表达水平平行.Ang-2、VEGF、MVD均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Dukes分期、转移密切相关.在24例癌旁组织中Ang -2和VEGF分别有10例和15例表达阳性,表达强度与癌组织无区别.在24例正常黏膜中,Ang -2几乎不表达,有10例组织呈VEGF弱表达.结论:Ang -2和VEGF均与大肠癌血管生成有关,两者协同作用,与大肠癌浸润、转移有关.Ang -2在肿瘤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有关.

    作者:赵德芳;仝林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

    目的:了解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调查2011年5月1 ~31日外科出院电子病历530份进行填表登记.结果:530份外科病历中有454份为手术病例,其中治疗性用药13例(2.8%),预防性用药408例(88.1%),预防加治疗性用药42例(9.1%);Ⅰ类切口201例(44.3%),Ⅱ类切口183例(40.3%),Ⅲ类切口3例(0.7%),介入手术67例(14.8%).结论:加强手术病人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李泽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30例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08年3月~2011年2月共收治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0例,年龄55~ 78岁,平均66.3岁,其中男6例,女24例;T11 4例,T12 6例,L1 16例,L2 3例,L3 1例,椎体高度减少25% ~75%.均有腰背痛,活动后疼痛加剧,甚至卧床也不能缓解;相应棘突压痛,叩击痛,均无脊髓及神经根受损的症状和体征.结果:患者均安全耐受手术,手术时间平均25 min.未出现感染、血管栓塞、脊髓或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椎体高度前、中部各恢复4.6、3.9mm,术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4%.结论: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显著缓解疼痛、有效恢复骨折椎体高度,操作简便,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谷茂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气管插管病人胃管置入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病人胃管置入方法.方法:将60例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头部前倾组(A组)和镇静状态下牵拉气管组(B组)各30例;观察并比较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前后HR、SpO2及置管过程中呛咳发生率.结果:①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B组显著高于A组(P<0.01).②置管后HP、SpO2与各自置管前相比,A组置管过程中呛咳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对气管插管病人在镇静状态下牵拉气管的同时置入胃管准确性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丽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摔倒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精神患者摔倒的原因分析,探索有效防范住院患者意外摔倒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8例精神病患者摔倒的资料.结果:8例中有5例年龄超过65岁,摔倒后均发生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骨拆,另3例因药物反应发生摔倒但并未引起不良后果.结论:应加强精神病住院患者摔倒高危因素的评估,加大护理安全管理力度,大限度地降低住院患者摔倒的发生率,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

    作者:吕秀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腰麻用于幼儿骨科下肢手术的观察

    目的:评价腰麻在1~3岁幼儿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预计手术时间2h内,拟行骨科下肢手术的择期60例1~3岁幼儿,随机分为腰麻(SA)和硬膜外麻醉(EA)两组,每组30例,观察麻醉、肌松效果,辅助药用量、苏醒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SA组氯胺酮、丙泊酚用量明显小于EA组,SA组苏醒时间短于EA组,EA组MAP在手术开始及手术结束时与基础麻醉后相比,均显著增高,SA组3个时间点无明显变化.两组患儿术中均无呼吸抑制发生,SpO2无明显变化,术后随访两组均无头痛、呕吐、尿潴留及脊神经损害等并发症.结论:腰麻用于幼儿在临床是一种可行的幼儿麻醉方法.

    作者:邱颐;王晓冬;丁玉美;崔永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实施静脉留置针心理护理

    目的:通过护理人员对应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进行的全程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措施,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人应用静脉留置针中的作用.方法: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在我医院老干部保健所长期住院的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后,将保留静脉留置针并实施心理护理的50例作为观察组,单纯静脉留置针护理的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的情况,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保留时间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患者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术,术后的心理是非常必要的.护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留置针临床应用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临床实践技能,熟练的穿刺技术和人性化的心理护理技巧..

    作者:刘淑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双管喉罩在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腹腔镜胆囊手术中气腹压会影响肺通气和增加胃反流,传统观念认为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是安全的方法,但气管插管或拔管时均可引起机体产生烈的应激反应,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双管喉罩是无创通气道,其通气罩为双罩囊设计,腹面近端呈楔形罩囊,充气后提高了呼吸道密闭性,并且引流管可将胃内气体或液体引出,减少胃胀气及反流误吸[1].它具有放置简便、无须喉镜暴露声门、刺激小等优点.本研究观察双管喉罩在压力控制通气下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博;孙全义;付兰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重型颅脑损伤中急性脑肿胀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中急性脑肿胀佳治疗策略.方法:总结我院收治外伤后急性脑肿胀患者58例,对其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以期提高急性脑肿胀的治疗水平.结果:入院治疗后中残8例,重残11例,死亡39例.结论:外伤后急性脑肿胀预后差,死亡率很高.我们应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云杰;李杨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静脉推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胺碘酮150~300 mg加5%的葡萄糖20 ml,5~ 10 min静脉推注完后,继之前6h以1 mg/min胺碘酮泵入,后18 h以0.5 mg/min泵入,48 h后无转复停用静脉给药,继续口服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快速型心律失常,观察其治疗作用以及副作用.结果:对急性心肌梗塞快速型心律失常有效率为91.0%.结论:胺碘酮静脉注射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快速型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无严重副作用.

    作者:张海文;王志刚;赵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实习护生对患者知情同意权认知的调查

    目的:了解我院实习护生对“知情同意权”的认知情况,为护理教育工作中宣传知情同意相关法律知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知情同意权认知问卷”调查我院实习的06级本科护生和07级专科护生(n=110).结果:本专护生除对知情同意权的归属、知情同意书的法定签字人及知情同意内容中的患者有权选择医生和护士的认知正确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对知情同意其他相关问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专护生对“患者有权选择医生和护士”这一问题的认知、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归属及对知情同意书的法定签字人的认知比较模糊,对签写知情同意书的目的,由谁履行告知义务及知情同情内容等其他知识本专护生的认知比较清楚.

    作者:王淑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