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彦明;陈亚珠
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严重影响心脏功能的缺血性心脏病.目前认为,溶栓治疗可换救濒死心肌、改善心脏功能.然而,在众多的无创心功指标中,如每搏量、射血分数等均受负荷、心率等因素的影响,不能特异反映在体心室和心肌收缩力,因此,如何测得在体心室和心肌收缩力对评价溶栓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国外大量导管资料表明,大弹性模量Emax是左室收缩末期应力-应变关系线的斜率,它不受心率和负荷的影响,是反映体心室收缩力的特异指标.
作者:赵翠萍;周跃发;傅世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经确诊为下颌关节功能紊乱38例,男6例,女32例,年龄25~30岁8例,31~40岁20例,41~50岁10例.其部位均为单侧,左侧24例,右侧14例.病程15 d以内5例,15~30 d 12例,30~60 d 18例,60~180 d的3例.采用北京翔云电子设备厂的K8832-T型电脑中频电疗仪,接通电源,绒布热水浸湿敷在患侧皮肤上,选择2 cm×6 cm硅胶电极2个,并置于患侧下颌关节处,塑料纸复盖,砂袋固定.2号处方,输出电流20~40 mA,通电20 min,每日1次.
作者:朱香;毛玉芝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is,ERP)检测技术可在无创条件下检测出与大脑认知活动有关的脑电位变化[1],根据所测的ERP各成份,尤其是内源性成份P300电位,可分析判断人脑信息,被看做是观察大脑功能活动的窗口,是近年来神经电生理研究中一个很活跃的新领域.对那些脑损害严重,意识丧失或不能进行配合检查的患者,试图通过P300电位的改变,进行评估其大脑认知功能受损害程度的可行性具有特殊意义[2].本实验主要是了解昏迷患者事件相关电位中P300电位的改变,以及与睡眠状态中P300电位改变的相关性.
作者:邓炳海;吴宗耀;侯岷;王汝兰;张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恒定磁场诱导下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体外对恶性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的Walker-256细胞分为阿霉素磁性微球联合磁场组,阿霉素磁性微球组及阿霉素组三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改良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抑制率及半数抑制剂量,3H-TdR掺入法检测各组抑制率.结果 阿霉素磁性微球组与游离阿霉素组抑制率及半数抑制剂量相似(P>0.05),联合磁场组抑制率明显提高,半数抑制剂量约降低一半(P<0.01),两种检测方法的药敏试验相符率达84.19%,细胞形态出现显著变化.结论 阿霉素磁性蛋自微球与游离阿霉素对恶性肿瘤细胞具有相似的抑制作用,联合恒定磁场可增强其抑瘤效应.
作者:陶凯雄;陈道达;方德炎;田源;吴在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为了更好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我们研制了俯卧式牵引床.自1993年5月在我所应用以来,配合电针、手法等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00余例,报告如下.
作者:孙建英;丁树荣;冯晓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急性乳腺炎15例,表现为乳汁排出不畅,乳房内出现硬结,有明显搏动性疼痛与压痛,伴有寒战;发热,表面皮肤颜色不变或略带红色,病程长者一周,短者三天.
作者:赵霞;张桂兰;王丽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6年8月至1999年2月在我院分娩和妇科手术患者60例,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34.7岁,其中分娩后尿潴留40例,妇科手术后尿潴留20例.
作者:沈石烂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手外伤所致神经损伤是造成手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原因.手术的成功与否并不意味着功能的完全恢复,手术后的功能康复治疗不仅能使患者进行一般的日常生活而且有助于患者回归社会,从事一定的社会工作,意义非常重要.近两年,我科对部分手外伤所致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康复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曲朝英;莎达提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神经衰弱患者56例,男性16例,女性30例,年龄28~75岁.采用日本进口温热式低周波治疗仪,治疗频率3~14Hz,电极安放:阳极放置在大椎穴,阴极放置在命门穴水平两侧,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治疗时间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隔3~5 d连续治疗,本组治疗6~20次,平均13次.痊愈15例,症状消失,睡眠6 h以上;显效20例,睡眠4~5 h;好转18例,症状减轻,睡眠有改善;无效3例.治愈率62%,总有效率95%.对30例患者随访半年,疗效巩固无复发.
作者:高巧英;朱东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软骨是伸膝装置的中间结构,它的可动关节面由透明软骨构成,对保护膝关节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髌骨位置表浅,膝关节经常受伸屈挤压、载荷摩擦大,且髌骨中心血供较差,所以髌骨的关节软骨面随年龄增长可出现退行性改变,甚至可导致骨赘形成或骨关节炎,临床称之为髌骨软骨软化症.有关软组织的超微结构及实验性的髌关节炎退变研究已有相应报道[1-6],但对人类髌骨软骨软化症超微病理特征则鲜见报道.现结合临床进行了此项研究并报道如下.
作者:武惠珍;扈文海;刘贵生;赵玉珍;雷建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神经系统主要是脑部并发症越来越引起重视.脑保护也成为体外循环过程中的主要课题.本研究通过心内直视手术中24 h脑电图监测,探讨麻醉及体温变化对脑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力英;朵振顺;张涌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带血管自体骨膜(VAP)与同种脱钙骨基质(DHBM)移植修复大段骨缺损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 以兔双侧桡骨中段25 mm的骨缺损为模型,测试了VAP+DHBM移植和自体骨移植后桡骨的大扭距(Mnmax)和抗扭刚度(GIP).结果 术后4、8、12周VAP+DHBM侧及自体骨移植侧的Mnmax和GIP均低于正常桡骨(P<0.01);术后16周两侧GIP与正常桡骨已无差异(P>0.05),但Mnmax仍低于正常(P<0.01);术后20周两侧的Mn max和GIP与正常桡骨均无差异(P<0.05).结论 在节段性骨缺损修复中,无论是VAP+DHBM移植还是自体骨移植,其力学性能的恢复都是渐进性的,且愈合刚度的恢复快于愈合强度的恢复.VAP+DHBM移植的效果可以与自体骨移植相媲美,移植后VAP和DHBM之间建立了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关系.
作者:冀振亮;陈清海;蒲爱民;蒋祖言;王爱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治疗剂量超声波辐射心脏对心肌组织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800 kHz脉冲式超声波1.5 W/cm2或2.5 W/cm2 30 min单次或10次辐射兔心脏,同时监测心率、心电图、股动脉血压.辐射后取心肌组织作光镜、电镜检查.结果 超声波辐射时心率增快,收缩期血压增高,但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电镜下见心肌局部糖原颗粒增多,线粒体轻度增生,未见其它异常改变.结论 治疗剂量超声波辐射兔心脏不引起明显心血管功能性反应,亦无明显辐射性心肌损伤.
作者:于富军;卫亚利;成继民;齐书英;丁庆华;刘晓云;江泓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用于外科手术首先由Lynn等[1]于1942年提出,并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研究.从五十年代起,该项技术研究有了极大的发展,从声场到热场研究以及超声与组织作用的物理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应用研究方面也有许多探讨和报道[2-5].临床应用上,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优越于传统外科手术它能定位于深部组织,而不必对患者进行开刀,因此HIFU技术属于无损伤外科手术范围.
作者:霍彦明;陈亚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男性,20岁,因外伤(挤压伤)致左小腿巨大血肿形成5 d就诊.检:左小腿中上段外侧可触及12 cm× 8 cm×4 cm大小包块,无波动感,边界清楚,触痛明显.表皮有破损.X片示未见骨折.诊断左小腿外伤性血肿形成.治疗先采用干扰电疗(机器为北京产DG-2型动态干扰电疗机),差频选择90~100 Hz,50~100 Hz,各10 min.剂量为感觉阈一耐受量.每日1次,20 d为1疗程.疗程间歇为10 d.两个疗程后血肿已明显缩小,为6 cm×4 cm×1 cm大小,质韧,触痛不明显,但行走及下肢用力时无力、疼痛.
作者:吴秀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机械性辅助循环对挽救心泵功能衰竭病人的生命具有重要价值[1].但应用机械血泵进行心脏辅助可引起一些重要的确并发症,如溶血和血栓形成等,亟待进一步解决[2,3].在正常条件下,血细胞生存的压力环境基本处于正压区,因此,需确定机械性循环时非生理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尚缺乏相应的研究文献揭示负压与机械转流管道中血流溶血过程的关系.本试验探讨了负压对机械性溶血的影响,对辅助装置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作者:田步升;李国荣;崔爱玲;张文平;李正;任兵;李京幸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用α-2a干扰素雾化吸人合并超短波治疗,并与仅加用超短波组比较,观察α-2a干扰素(以下简称干扰素)在雾化吸入中的作用.将经内科抗炎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地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干扰素10万U、生理盐水20 ml置超声波雾化器内,雾化吸入15 min,每日1次,同时采用超短波治疗仪治疗,颈胸部前后对置(避开心脏),无热量,每日1次,每次10~15 min.对照组仅采用超短波治疗,方法同前.治疗组在消除症状、体征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
作者:杨敏丽;马文群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微波应用于临床以来,在治疗肿瘤的应用中已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并在医学其他领域有很大发展.血管瘤,尤其是海绵状血管瘤,单纯采用手术切除,出血多,且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们从1988年7月开始,采用微波热凝血管瘤加手术切除的办法,取得了治疗血管瘤的满意效果,但使用任何一种新方法、新技术都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和新的并发症.
作者:林斌;彭玉田;杨振群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穴位电针刺激对面神经再生过程中表情肌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面神经压榨伤后,电针刺激翳风、颧塚、地仓、颊车、四白、阳白、合谷穴,每天30min,2周为1疗程.经1、2、3疗程治疗后,在电生理学及病理形态学证实穴位电针刺激能促进面神经再生基础上,应用原位杂交及RT-PCR技术检测针刺组及对照组表情肌组织中NGF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动物的表情肌组织中,NGFmRNA表达高峰在神经损伤后第六周;神经损伤后第三周(第一疗程)、第六周(第二疗程)、第九周(第三疗程),原位杂交和RT-PCR都显示针刺组NGF 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面神经再生过程中,穴位电针刺激能明显增强表情肌组织中NGF的表达;穴位电针刺激促进面神经再生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可能与表情肌组织中NGF表达增强有关.
作者:牙祖蒙;王建华;李忠禹;谭颖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为探讨超短波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机理,采用国产五官用超短波治疗机,小园形电报双耳对置,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检查电测听、内皮素含量.结果突发性耳聋好转率为71.9%,治疗前内皮素含量为63.18±7.56,治疗后为47.13±9.53.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1).超短波对突聋患者的治疗作用与其调节内耳血管内皮素释放有关.
作者:吴并生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