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28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李海峰;王军

关键词:吉西他滨, 非小细胞肺癌, 顺铂
摘要:目的:观察国产吉西他滨(CEM,泽菲)联合顺铂(PDD)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28例NSCLC患者采用GP方案:GEM1 250 mg/m2,第1、8d静脉滴注,PDD 30 mg/m2,第1~3 d静脉滴注,21d为1个周期,全组病例均接受2个周期治疗.结果:28例中PR46.43%(13/28),SD32.14%(9/28),PD21.43%(6/28).结论:泽菲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且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00名正常(牙合)蒙古族成人X线头影测量McNamara分析

    目的:建立内蒙古地区正常(牙合)蒙古族成人X线头影测量McNamara分析法的正常值,为正畸和外科正颌的临床诊断、治疗评估提供参照.方法:对内蒙古医学院学生进行普查,从中随机选取蒙古族正常(牙合)成年人100名,男女各50名,在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对选取的每个样本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然后对所得的X线头颅侧位片在硫酸纸上进行定点、描图,然后完成标志点的测量.结果:100名蒙古族正常(牙合)成人McNamara分析法测量值可见上颌突度、有效上颌长度、有效下颌长度、下前面高存在性别差异.结论:内蒙古地区成人正常(牙合)McNamara分析法的参考值存在性别及民族差异.

    作者:郭立娜;孟秀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联合化疗(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联合化疗(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的观察.方法:21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给予联合化疗方案,即:第1d给予,草酸铂(L-OHP)85 mg/m2静脉点滴3 h,亚叶酸钙(CF)200 mg/m2静脉点滴2 h,5-氟尿嘧啶(5-FU)400 mg/m2静脉推注,5-氟尿嘧啶600 mg/m2微泵持续22 h静滴.第2 d给予,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点滴2 h,5-氟尿嘧啶400 mg/m2静脉推注,5-氟尿嘧啶600 mg/m2微泵持续22 h静滴.3周为1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2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8例,总有效率42.9%.毒副反应主要是末梢神经异常、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和骨髓抑制等.结论:联合化疗(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疗效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李忠英;张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抗GSTAl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目的:制备鼠抗人谷胱甘肽S转移酶A1(GSTAI)的单克隆抗体(mAb),并进行特性鉴定.方法:用纯化后的GSTAl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常规的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抗GSTAl的单克隆抗体(mAb).用ELISA法测定鼠抗人GSTA1血清的效价;用Western blot方法鉴定抗血清的特异性.结果:筛选到1株可稳定分泌抗人GSTAImAb的细胞株.腹水效价为12 800.Western blot显示在相对分子量(Mr)约25KD处出现特异性条带.说明制备的mAb可特异地识别成人肝细胞中相对分子量(Mr)约25KD的GST-GSTA1.结论:获得一株能特异性识别抗人GSTAI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肝损伤性疾病的诊断.

    作者:王志刚;乌云达来;关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关节镜下半肌腱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肌腱、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及护理配合.方法:总结32例关节镜下半肌腱、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配合经验,强调手术过程中的配合重点.结果:32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术后4~6个月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25~70分,术后72~99分术前术后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半肌腱、股薄肌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韧度,对取材侧膝关节功能影响很小,用于前交叉韧带替代物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李如环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观察处置及护理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技术是诊断眼底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它在了解眼底组织的生理、病理学基础和临床诊断、治疗选择、疗效观察、推断预后等多方面的研究都占据了特殊地位,发挥着独特作用.

    作者:牟亚芬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对去骨瓣减压术手术方式的一点反思

    去骨瓣减压术是神经外科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但是切口的位置、减压的范围及手术的方式却常常成为令人困惑的问题.为此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院曾进行过专门讨论,虽然没有得出后结论,但是对手术方式向标准化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作者:朱红伍;颉卫东;姜永强;吕俊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18例报告

    目的:评价单纯性肾囊肿腹腔镜去顶术的治疗效果.方法:18例单纯性肾囊肿采用腹膜后腹腔镜去顶术.结果:18例腹腔镜去顶术均获成功,未出现重大并发症.随访半年至两年,无囊肿复发,患者腰痛症状均改善,合并高血压1例,血压恢复正常;合并血尿1例,血尿消失.结论:腹腔镜去顶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小,成功率高,已成为有症状肾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李鑫;李树森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中的临床观察

    为使早孕要求人工流产的妇女在不紧张、无痛苦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我院自1999年1月~2000年3月,采用静脉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局部喷淋麻醉及单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琴;付淑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肝脏胰岛素致敏物质HISS释放的药物动力分析

    目的:检测一种肝脏胰岛素致敏物质(HISS)反应于胰岛素而释放的药物动力.方法:用快速的胰岛素敏感性试验方法(RIST)比较输入阿托品前、后的RIST指标.其指标由胰岛素输入后为维持正常血糖水平所灌注的葡萄糖量所表示.结果:对照的RIST指标是(223.5±13.4)mg/kg,阿托品后的RIST指标是(71.4±14.7)mg/kg,大抑制为(66.4±6)%,二者间的葡萄糖输入比率的差异表明:开始于4 min,在头10 min迅速上升,19 min达高峰后迅速下降,34 min左右达基础水平.结论:HISS是一种由胰岛素激活肝脏副交感神经反射释放的激素.在胰岛素输入约4 min后HISS的活性开始,并且其活性时间长于胰岛素活性时间.

    作者:娜荣;乌恩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内镜治疗的个体化应用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个体化治疗原则.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7年3月收治的5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根据个体化原则,其中34例实施内镜治疗(24例)和腹腔镜(10例)(研究组),内镜治疗组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和(或)鼻胆管引流术(ENBD),腹腔镜组行置管引流术、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与同期保守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21例比较.结果:全组死亡1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淀粉酶恢复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少.结论:内镜下个体化治疗原则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安全有效.

    作者:史学森;王丽娟;吕瑾姝;张永立;马春玉;王莲花;李晓兰;郝慧菁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安眠药中毒的抢救及护理

    安眠药急性中毒时可出现肌无力、运动失调、语言不清,甚至昏迷,引起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心跳骤停等危症.我科自2004年1月~2007年1月对57例安眠药中毒患者采取彻底洗胃、补液、利尿、解毒及应用纳络酮等综合治疗和护理,我们的体会是立即用清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彻底洗胃,静脉或肌肉注射纳络酮,抢救成功率达100%.现将抢救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玉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呼吸道透光性异物X线平片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呼吸道透光性异物,因X线片检查不显影而易被漏诊[1].本文就我院CT确诊,经支气管镜证实的21例呼吸道透光性异物患者的X线平片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X线平片在诊断呼吸道透光性异物的价值.

    作者:李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PTEN与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PTEN是一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在多种肿瘤中均有突变,在子宫内膜癌中突变率高.本文就PTEN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加以综述.

    作者:张海燕;宋静慧;柴雅琴;杨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护理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2007年1月56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经过细心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血液循环障碍皮瓣失活外,其余55例游离皮瓣均成活.结论:术前精心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毕显芝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三平面组织追踪技术评价PTCA支架置入后局域心肌功能改变的研究

    目的:探讨三平面组织追踪技术(Triplane-TTI)评价冠心病患者PTCA支架置入前后局部心肌运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三平面组织同步显像技术,同步实时获取左室心尖四腔观、心尖两腔观及五腔各三个完整心动周期动态图;应用Q Analysis功能对左室局域心肌的位移曲线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正常心肌位移曲线呈现规律性变化;梗塞节段位移曲线收缩期峰值明显减低(P≤0.05);支架置入后梗塞节段心肌位移曲线收缩期峰值与放置前相比明显增高,曲线恢复抛物线形.结论:TTI是一种无创性的早期预测诊断冠心病及评价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心肌再灌注疗效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国辉;王金锐;徐霞;杨敬英;王淑敏;王建华;李汇文;丰乃奇;孙雪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及其受体拮抗剂与冠心病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是血小板膜上的一种糖蛋白受体,在凝血过程中的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中起关键作用,血小板激活导致GPⅡb/Ⅲa构型发生变化,继而使GPⅡb/Ⅲa受体与配体纤维蛋白原的结合加强,纤维蛋白原在相邻血小板分子间形成桥梁,导致血小板聚集的加速.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正是基于这一原理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临床实验已证实其在PTCA术后、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良好的疗效,研究GPⅡb/Ⅲa及其受体拮抗剂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本文对GPⅡb/Ⅲa及其受体拮抗剂与冠心病作一简要阐述.

    作者:赵颖超;任志亮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28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吉西他滨(CEM,泽菲)联合顺铂(PDD)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28例NSCLC患者采用GP方案:GEM1 250 mg/m2,第1、8d静脉滴注,PDD 30 mg/m2,第1~3 d静脉滴注,21d为1个周期,全组病例均接受2个周期治疗.结果:28例中PR46.43%(13/28),SD32.14%(9/28),PD21.43%(6/28).结论:泽菲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且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海峰;王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76例心肌桥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1 536例患者,共检出心肌桥76例.结果:心肌桥检出率4.3%,心肌桥常出现在前降支中段,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18.4%(14/76).有心肌桥的患者可表现不同程度的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结论:严重的心肌桥可引起心肌缺血,有症状的心肌桥可首选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时可选用介入治疗或外科治疗.

    作者:王卫芳;石伟利;王丽琴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

    患者,女性,15岁,主因发热、乏力1周于2004年8月24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8.5℃,活动后心悸、气短,予病毒唑、青霉素等药物治疗后无效,救治于我院门诊,查血常规:WBC 87.6×109/L,Hb 65 g/L,PLT 46×109/L.

    作者:贾国荣;贺其图;李志芹;马宏杰;李静;李哲;卢燕;云雁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总结11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并分析.结果:11例病人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随访2~22个月获良好疗效.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后精心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