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瑜丽
师承教育是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重要形式,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师承教育在当今中医人才培养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和具有独特优势.文章对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师承现状、特色经验、发展思路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为同类项目的开展实施提供参考借鉴.
作者:刘晓倩;刘梅;黄琨;霍旭东;周春宇;丁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析急诊科实施创新服务理念的方法及其对提高医院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2015年3月~2015年6月,在医院急诊科实施创新服务理念下的护理服务,将期间急诊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4年3月~2014年6月急诊科未实施创新服务前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结论:针对急诊科实施创新服务理念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芝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对晚期肿瘤患者开展常规护理联合情志护理的护理措施和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经病理学确诊为晚期肿瘤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表、抑郁自评表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差异不显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饮食、睡眠、精神状态、治疗配合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满意度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晚期肿瘤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联合情志护理的方法,可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各种负性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生存质量.
作者:江红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针灸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理论教学,门诊带教在提高学生临床实践上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针灸科的特色,从病例分析、基本操作、医患沟通等方面进行论述,来探讨作者在带教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作者:马雪燕;钟正;黄泳;靳勇;曲姗姗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评估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风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减少发生职业感染.方法:2014年6月~2015年5月期间,作者对口腔科医护人员进行交流访谈和观察,了解口腔科专科特点,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感染危险因素及途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结果: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欠缺和防护水平较低,应重视职业防护培训,全面提高诊疗过程中的自我防护能力.结论:采取改进口腔科环境布局、健全防护制度和工作流程、配备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加强培训与监督考核等系列干预措施后,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和水平明显提高,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即采取改进措施后一周年发生职业暴露事件0例,而改进前一周年发生职业暴露事件6例,六步洗手的正确性从56%提升至100%,依从性从45%提升至82%,有效降低了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保障了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作者:应方方;同俏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中医药院校信息素养微课的设计应用.方法:将微信+微课模式应用于中医药信息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应用.结果:将中医药信息素养微课按大一新生、本科低年级生、毕业生与研究生等划分为入门级、基础级与拓展级课程,设计相对应的课程类、资源类、技巧类微课;根据微课制作步骤提出微课常用制作工具.结论:为学生提供精炼的单元知识信息,建立精准的知识链接,缓解信息焦虑,培养和提高学生在中医药领域自主思维能力与解决中医药信息需求问题能力,为中医药院校信息素养的教学提供新思路.
作者:胡春健;郑红月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揭示影响甘肃基层居民中医药服务认可的主要因素,以及当前我国基层中医药发展存在的问题,为有关部门制定中医药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结果:基层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认可受年龄、教育程度、性别和病种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基层中医药发展滞后现象非常严重.结论:只有加快基层中医药技术人才的培养、规范中药价格、改善地方医保报销政策、加大中医药报销力度,才能从根本上加快基层中医药发展进度,提高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认可度.
作者:徐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对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眼科医护之间的应用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2016年3~6月采用传统沟通模式在眼科医护间沟通应用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6年7~10月采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眼科医护间沟通应用作为观察组,对两组不同沟通模式的不到位比率、所用时间、医护满意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沟通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采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医护沟通不到位比率从24.8%下降到3.6%、沟通所用时间从(12.4±3.2)缩短到(4.3±1.8)分,而医护双方满意率从82.6%提高到97.2%,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眼科医护之间应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可增强医护沟通方式的规范化水平,提高医护沟通效率,促进医护协作质量的提升.
作者:许晶晶;凌碧;王旭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对提高服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抽取温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患者192例为研究对象,以国际字母排序法分组:甲组96例行常规管理,乙组96例行六西格玛管理,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①乙组服药时间错误率3.13%、漏服口服药率2.08%、服药品种方式不准确率2.08%显著低于甲组12.50%、11.46%、9.38%(P<0.05);②乙组满意度95.83%显著高于甲组85.42%(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可大大改善患者用药行为,降低不良用药事件的发生风险,对创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高丽丽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全方位护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到医院就诊的144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控制感染的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升(P<0.05).结论:呼吸内科实施全方位护理,能有效控制呼吸内科的感染情况,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储菊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文章指出医学院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开展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提出自主学习的方法,即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保证学生学习内容的准确,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为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提供保障.
作者:吴鸿;雷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分析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结合传统教学在《康复疾病诊断学》中的效果评价.方法:以2014年康复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统一理论授课.病例分析课观察组采取PBL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病例分析法.课程结束时进行理论考试和SP患者分站考试,按比例合成期末综合成绩.考试后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结果:两组理论考试和SP分站技能成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SP分站技能考核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对学生的影响,基础知识掌握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学习兴趣、分析问题能力、重难点知识掌握度等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模式结合传统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康复疾病诊断学》课程的教学水平.
作者:顼志兵;宋丽;李琦;顾巍峰;奚希相;姚玉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导乐运用于产房护理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房毕业实习的护生100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50人和观察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带教,观察组采用导乐实习带教,比较两组带教后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出科理论与操作考核优秀比分别为84.00%和86.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良好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学生为主体的导乐带教方式,对实习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综合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可提高实习带教教学质量.
作者:曾婉婷;徐萌艳;胡小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养生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业态,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作为我国医学科学特色的中医药为养生旅游注入了新元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和重视.文章采用SWOT方法对浦东新区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浦东新区开发中医药养生旅游的相关对策与建议,从而为科学制定浦东新区中医药养生旅游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华章;孙晓明;郁东海;娄继权;张鞠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01月~2017年06月期间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进行血液净化的60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措施,对两种护理措施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3.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仅为76.67%(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显著,不但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晓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晚期肿瘤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并保障其生活质量.方法:选取宁波鄞州人民医院32例晚期肿瘤放化疗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观察组,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心里状况及护理的满意度等.结果: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晚期肿瘤患者,在实验后的心里焦虑和抑郁程度有了明显的改善,并且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晚期肿瘤放疗患者中有较优良的效果,能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况、受到良好的护理服务.
作者:赵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对放射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健康情况进行分析,寻找提高其职业健康水平的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0月湖州市中心医院的500名放射科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和访谈法等,了解其基本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和工种对其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不同性别医护人员晶状体浑浊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他四项身体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不同年龄医护人员的晶状体浑浊异常和微核检出率异常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他三项身体指标差异不大(P>0.05).不同工种医护人员的各项身体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加强对放射科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作者:徐思捷;杨江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药物设计学》是中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文章探讨了如何加强学生对《药物设计学》课程的理解和知识点的掌握,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温红;汪维鹏;胡延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定期技术培训在口腔科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医院口腔科的6名医生,组织开展定期技术培训.在培训前后,由带教老师进行评分,记录比较培训前后的诊疗水平、常规医疗知识水平和消毒及感染预防水平.结果:培训后,医生的诊疗水平包括明确诊断能力、诊疗规范程度、诊疗熟练程度和新技术仪器应用能力均明显提高(P<0.05);常规医疗知识水平,包括急救处理能力、药品过敏诊疗能力和基本药物用法掌握程度均明显提高(P<0.05);消毒及感染预防水平,包括诊疗时评估患者健康程度、医疗设备及时消毒、医疗废物妥善处理的比例均比培训前提高.结论:通过定期技术培训,医生的诊疗水平、常规医疗知识水平和消毒及感染预防水平均提高,对口腔科诊疗具有积极意义.其中诊疗规范及熟练程度、急救处理和药物过敏处理能力仍有待提高,新技术、仪器应用能力仍普遍较低,小部分医生未能规范执行消毒及感染预防操作.建议在培训中进一步加强新技术、仪器的培训力度,对培训后提高程度较低的医生可进行补充培训.
作者:缪屹;殷洪飞;姚淑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日常护理、健康教育方法,为提高泌尿外科患者护理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两组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泌尿外科相关日常护理服务,观察组给予泌尿外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针对性健康教育.记录两组泌尿外科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出院当天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发生相关并发症后,均给予临床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或痊愈,无死亡等不良后果发生.提示观察组泌尿外科患者护理有效性、安全性更优.结论:对泌尿外科患者给予日常护理基础上加用相应健康教育,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安全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俞帆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