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危机管理在护理纠纷预防与处理中的应用

傅玉仙

关键词:危机管理, 护理纠纷, 预防
摘要:目的:探讨危机管理在护理纠纷预防及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山县人民医院护理纠纷发生的潜在因素,结合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法,将危机管理理论运用到护理管理中,评估开展危机管理前后,护理风险、患者满意度情况、护理质量情况.结果:实施1年危机管理后,临床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有了显著下降(P<0.05);护理质量较实施前有了显著提高(P<0.05);且患者满意度也较实施前有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危机管理方法可以有效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上海市康复治疗师CME/CPD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上海市康复治疗师继续医学教育和继续职业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点组访谈定性研究的方法,按照不同对象分为四个专题小组进行讨论,了解康复治疗师对CME/CPD的认知程度、满意程度、需求状况等.结果:上海地区康复治疗师CME/CPD水平正快速发展,但人才培养和考评机制存在不足;治疗师学历不均、继续教育瓶颈、自我定位模糊等内在因素难以体现康复学科的应有地位和影响;工作环境、社会认可、薪酬制度和社区发展方面等外部因素无法充分调动康复治疗师的积极性.结论:康复学科的未来发展应考虑三个方面: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外部环境建设,提高康复治疗师自我建设和管理意识,加强康复治疗师的个人职业发展.

    作者:曹洁;齐瑞;陶思亮;吴平;胡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医院科研项目(课题)的资金管理

    文章根据国家新预算法,以及各级政府有关科研经费的规定,综合阐述了医院对科研项目(课题)资金管理方法.根据医院的特点,制订经费使用的相关制度,通过预算时间执行表、会计科目和预算项目双核算、资金使用完成情况表等措施保证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作者:黄凯;武硕;陆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细节管理在肝胆外科患者管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肝胆外科患者管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于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进行手术的1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其管道护理采取细节管理,成立细节管理小组,强化管道的细节管理意识,完善管道护理的细节流程,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2015年1~6月于肝胆外科进行手术的186例患者管道采取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比较实施细节管理前后肝胆外科患者的管道护理隐患发生率、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细节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导管护理隐患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细节管理应用在肝胆外科患者管道护理管理中,完善管道护理的细节流程,有利于降低管道护理隐患,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

    作者:沈见芬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强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院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毕业后教育得到普及,继续教育实现全覆盖.其中,培训基地作为毕业后教育的主要实施主体,承担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要任务,强化培训质量则至关重要.需要针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特点,思考提升培训质量的措施,包括综合能力的培养、质量管控体系、机制保障等新的命题.

    作者:居丽;朱亮;凌慧娴;陆嘉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强化产科门诊的护患沟通

    目的: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减少门诊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通过对门诊产科护患之间的主要问题,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并针对问题寻找加强产科门诊护患沟通的方法,以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结果:目前产科门诊护患之间问题主要概括为护理人员自身问题、科室管理制度问题与患者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科室管理制度、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取得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等方法,来进一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结论:加强产科门诊护患之间的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有效缓解了门诊的医患矛盾,减少了门诊医疗纠纷发生率.

    作者:郑秀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分级分区管理干预对急重症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级分区管理干预对急重症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为更好开展患者抢救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7~12月在温岭市中医院急诊室实施分级分区管理模式,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分诊就诊,并将科室分为三区(抢救室、诊区、输液区).同时选取2014年1~6月于急诊科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资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候诊时间、抢救成功率、护理差错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候诊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也有了显著下降(P<0.05);且患者整体满意度由91.43%上升到97.52% (P<0.05).结论:分级分区管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候诊时间,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江云燕;孙玲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品管圈活动用于药房管理中的成效评价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药房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起将品管圈管理方法应用于药房管理,根据时期进行分组,统计2015年全年药房管理成效与2014年全年成效进行比较,品管圈应用内容包括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活动主题、制定目标及计划、实施计划,评价实施前后的药房调剂差错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小组预期目标为将全年药房调剂差错发生率控制在0.8%以内,实际将调剂差错发生率控制在了0.46%,圆满完成目标;2014年全年药房调剂差错发生率为4.1%,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药房调剂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用于药房管理能够有效的减少调剂差错事件,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全面提高药房服务质量.

    作者:马陈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社区护理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作用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于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石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慢性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社区护理服务.同时另外随机选取60例慢性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社区健康指导、社区健康监测、社区护理服务质量等3个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60例患者在社区健康指导、社区健康监测、社区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改善慢性病患者身体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并提高了社区慢性病患者对社区护理服务和慢性病管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滕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医院医用耗材二级库管理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和应用,医院对于耗材的管理逐步趋向规范,医院规模的发展壮大,对于医用耗材的使用需求在种类和数量上也在逐步增加.为了有效进行医用耗材物资的管理,降低物资库存的积压,规范管理制度,医院开发了相应的医用耗材二级库管理系统,旨在提高医用耗材的管理水平,有效降低耗材的运行成本,确保医用耗材应用质量和临床使用安全.

    作者:陈爱芬;陈兆军;邱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特质焦虑水平的关系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特质焦虑水平对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效应,研究影响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方法:采用护理学硕士一般情况问卷、特质焦虑问卷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影响因素量表,对全国11个省份13家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院校共计237名全日制在读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抽样调查,并将抽样结果纳入相关变量与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特质焦虑水平总分为(43.60±4.64)分,总均分为(2.18±0.23)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为(131.55±28.26)分.特质焦虑水平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及5个得分均不存在显著相关(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职业规划、情绪管理、父亲文化水平3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P=0.00),可以解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15%的变异程度.结论:低水平特质焦虑尚不能对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职业规划、情绪管理、父亲文化水平影响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

    作者:刘金玲;沈勤;汪国建;方柳絮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泌尿外科内镜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泌尿外科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更好加强患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丽水市人民医院2015年2~7月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为对照组,2015年8月~2016年2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为观察组,观察组治疗37例患者,对照组治疗37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整体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器械准备、护理技能、仪器设备管理、消毒隔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满意度及手术操作医生的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内镜手术中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手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责任护士的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陈媛;张伟丽;周丽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于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疾病知识知晓率、心理状态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护理质量、疾病知识知晓率、心理状态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模式用于耳鼻喉科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潘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培育中医药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和行动纲领,其诞生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历经数千年发展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中医药研究生作为中医药事业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培养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更为重要.

    作者:狄波;杜新亮;林亭秀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分阶段综合培训对急诊护士急救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阶段综合培训模式对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48名护士进行系统而规范的培训,培训方式为分阶段综合培训,即基础阶段、实践阶段、提升阶段.培训结束后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前两组护士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和综合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阶段综合培训后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及综合能力的考核成绩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P<0.01).培训后观察组在氧气吸入技术、鼻饲、静脉留置针技术、电动吸痰、心肺复苏和洗胃方面差异显著(P<0.05),而在其余4项技术操作方面无差异(P>0.05).培训后观察组在应急处理能力、模拟病情判断、有效配合医生及协调指挥能力等综合能力上的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分阶段综合培训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操作水平和综合能力.

    作者:陈利芳;丁芬娟;章燕飞;顾华芬;田叶青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强化安全教育对骨科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安全教育对骨科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于2014年7月开始实行护理安全强化安全教育,选取2014年1~6月未实行护理安全强化教育的骨折患者资料160例,作为对照组,总结分析护理安全问题.收集2014年8月~2015年1月实行护理强化安全教育后的骨折患者资料160例,作为观察组,实行护理强化安全教育前后,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及投诉率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实行护理安全强化教育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质量投诉率较前明显降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较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骨科实行强化安全护理教育,可有效提高护理安全质量,减少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患者投诉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

    作者:吴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ABC时间管理法对心内科轮转护士与护生的带教效果

    目的:探究时间管理法在心内科轮转护士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6月~2015年6月浙江省绍兴第二医院60名心内科轮转护士及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带教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仍沿用常规带教方案,由带教老师根据带教目标进行一对一带教,研究组则采用ABC时间管理法进行带教,比较两组护士带教后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及护理文书书写考核得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及护理文书书写考核得分分别为(95.1±3.9)分、(92.4±5.5)分、(92.9±4.9)分,对照组则分别为(81.2±5.5)分、(83.1±5.9)分、(82.1±6.2)分,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ABC时间管理法应用于心内科轮转护士及护理实习生的带教,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学习效果,全面提高护士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

    作者:丁红英;张丽萍;唐欧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影响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的因素与管理建议

    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结合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的现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为改善冠心病二级预防管理提供相应的建议.

    作者:徐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平阳县综合医院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调查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对平阳县综合医院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2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平阳县几家综合性医院52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一般情况、组织环境管理情况及工作场所暴力发生情况.结果:过去1年中共有387名护士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为75%.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民族、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和婚姻状况与暴力发生率间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职务、工作部门和独生子女情况与暴力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人群的组织环境管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民族、学历、工作部门、婚姻状况和独生子女情况对组织环境管理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工作年限、职称和职务的评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医院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是普遍现象,对护士身心造成严重伤害,管理层应全面提升医院组织环境的管理水平,减少和避免其对护士的职业伤害.

    作者:吴茜茜;徐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医“治未病”科室发展战略

    当前医学研究和服务正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医学重心从治疗向预防前移,预防医学蓬勃发展.中医“治未病”以其独特优势日益受到重视,已作为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开展.文章积极探索中医“治未病”科室内涵和服务体系建设思路,提出“防病求本、医健协同、中西融合、综合干预、整体预防、防治一体”应作为中医“治未病”科室发展战略,探索构建中医特色“治未病”学科及服务体系,提升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促进中医健康服务业发展.

    作者:袁尚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调查与管理措施

    目的:调查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5年6~12月普外科收治的188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有效管理措施.结果:188例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17例,感染发生率为9.04%.肠梗阻手术感染发生率高,为18.75%,其次为胃切除术的6.4%.共分离出病原菌2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为18株,革兰阳性杆菌6株,真菌1株.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10cm,Ⅲ类手术切口、肥胖患者、术中发生失血、伤口的清洁度、侵入性操作、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留置引流管和住院时间>10天.结论:根据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加强感染控制管理,增强感染预防意识,合理使用无菌药物,可有效降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

    作者:谢红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