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检验前过程控制对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与建议

张勇军;孙建民;徐婉萍

关键词:生化检验, 前过程控制, 检验质量, 影响, 建议
摘要:目的:探讨检验前过程控制对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东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1~11月进行生化检验的8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生化检验,观察组在临床生化检验前对整个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建议.对两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检验前对各个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后,检验失误率为9.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2% (P<0.05).结论:只有检验标本和检验过程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才可保证检验质量的安全、准确,才能更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零缺陷管理在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零缺陷管理方式对提升门急诊护理服务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绍兴市立医院门急诊护理人员3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运用零缺陷管理模式.使用试卷考核方式对两组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服务能力进行评价判定,比较分析两组护理人员6个月内分别服务的800例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专业技能考核优良率及服务能力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就服务质量满意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零缺陷管理能够切实提升门急诊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任国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基层医院营养食堂与患者膳食的管理

    医院营养食堂的职能除了为患者提供营养均衡、卫生的膳食服务外,还配合临床医生与营养师的工作,为患者提供适当的营养治疗,为临床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文章探讨了基层医院如何加强营养食堂与患者膳食管理,以保持医院营养食堂的专业功能,为患者提供安全、卫生、营养的膳食.

    作者:李娜;孙彦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细节护理管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目的:探究细节护理管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浙江省宁波市第四医院进行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手术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许聪丹;周蓓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管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管理在神经内科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2015年1~12月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心理障碍患者中,选择具有可比性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AS、SDS、HAMA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19.1±3.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24.7±4.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为(30.5±2.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36.4±3.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为(11.3±2.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HAMA评分(15.2±2.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治疗依从性,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致残率、死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关键.

    作者:徐科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地市级医院博士后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目前,国内不少大型综合性医院已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培养了大批博士后人才,对医院科研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文章通过对地市级医院博士后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博士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作者:陈晖;杨慧;冯健;林仙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危机管理在护理纠纷预防与处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在护理纠纷预防及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山县人民医院护理纠纷发生的潜在因素,结合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法,将危机管理理论运用到护理管理中,评估开展危机管理前后,护理风险、患者满意度情况、护理质量情况.结果:实施1年危机管理后,临床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有了显著下降(P<0.05);护理质量较实施前有了显著提高(P<0.05);且患者满意度也较实施前有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危机管理方法可以有效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傅玉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影响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的因素与管理建议

    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结合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的现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为改善冠心病二级预防管理提供相应的建议.

    作者:徐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根因分析法在B超室“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根因分析法,对2014年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人民医院B超室“危急值”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回顾,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以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利用根因分析法对2014年医院B超室“危急值”管理进行安全监控,找出问题所在,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在2015年的管理中做出相应改进,比较两年B超室“危急值”管理中的漏报率和处置率.结果:实行根因分析法前,B超室“危急值”的漏报率高达45.35%,处置率仅34.63%.采取根因分析法后,B超室“危急值”的漏报率明显下降,仅2.92%,处置率则显著上升到95.29% (P<0.05).结论:根因分析法可进一步规范B超室“危急值”的报告流程,调动医务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戴秦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药学院专业教师个性化发展菜单式培养方案应用初探

    将个性化发展菜单式培养方案应用于骨干教师培养,是对教师群体成长规划的进一步完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按照“分类培训、分级提高”的原则,通过挖掘专业教学规律、拓展教学思维模式、推进学科教学知识形成三大类菜单的形式,提供给教师各类菜单选择,帮助教师根据自身特点设计个人发展策略,提高教师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解决各类问题能力,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思考能力和业务素养的提升,终达到帮助教师形成个人教学风格的效果.

    作者:夏瑜桢;沈岚;褚春晓;马斯怡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检验前过程控制对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与建议

    目的:探讨检验前过程控制对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东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1~11月进行生化检验的8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生化检验,观察组在临床生化检验前对整个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建议.对两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检验前对各个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后,检验失误率为9.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2% (P<0.05).结论:只有检验标本和检验过程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才可保证检验质量的安全、准确,才能更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

    作者:张勇军;孙建民;徐婉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分级分区管理干预对急重症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级分区管理干预对急重症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为更好开展患者抢救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7~12月在温岭市中医院急诊室实施分级分区管理模式,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分诊就诊,并将科室分为三区(抢救室、诊区、输液区).同时选取2014年1~6月于急诊科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资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候诊时间、抢救成功率、护理差错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候诊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也有了显著下降(P<0.05);且患者整体满意度由91.43%上升到97.52% (P<0.05).结论:分级分区管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候诊时间,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江云燕;孙玲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细节管理在肝胆外科患者管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肝胆外科患者管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于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进行手术的1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其管道护理采取细节管理,成立细节管理小组,强化管道的细节管理意识,完善管道护理的细节流程,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2015年1~6月于肝胆外科进行手术的186例患者管道采取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比较实施细节管理前后肝胆外科患者的管道护理隐患发生率、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细节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导管护理隐患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细节管理应用在肝胆外科患者管道护理管理中,完善管道护理的细节流程,有利于降低管道护理隐患,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

    作者:沈见芬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医院科研项目(课题)的资金管理

    文章根据国家新预算法,以及各级政府有关科研经费的规定,综合阐述了医院对科研项目(课题)资金管理方法.根据医院的特点,制订经费使用的相关制度,通过预算时间执行表、会计科目和预算项目双核算、资金使用完成情况表等措施保证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作者:黄凯;武硕;陆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社区全科医生在慢性高血压病综合防治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社区全科医生在高血压病综合防治中的作用评价,为社区全科医生在慢性高血压病综合防治中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慢性高血压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由全科医生采用慢病高血压综合防治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知晓率、服药率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知晓率、服药率、血压控制、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明显好于干预前.干预前,两组知晓率、服药率、血压控制、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差异不大(P>0.05);干预后,观察组知晓率、服药率、血压控制、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全科医生在慢性高血压病综合防治中的作用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知晓、服药等情况,改善了患者血压.

    作者:潘红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老年病房的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2011年4月~2015年7月在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老年病房收治92例老年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缺陷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老年病房患者,采用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及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

    作者:金巧;吴珍;俞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精细化管理对精神科患者家属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对精神科患者家属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13年6月~2015年12月在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治疗的10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精细化管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升(P<0.05).结论:针对精神科患者采用精细化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精细化管理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科学的护理服务.

    作者:王轶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于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疾病知识知晓率、心理状态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护理质量、疾病知识知晓率、心理状态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模式用于耳鼻喉科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潘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以项目教学驱动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是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的重点,为了探索既有利于巩固基础理论,又能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的教学模式,我们将科学研究项目教学引入药理学本科教学,取得了一定效果,对于建立创新型学习方式、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建立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培养协同创新能力等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邓秀兰;张晓晶;王青青;鲁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医药博物馆网站科普栏目现存问题思考

    通过浏览国内6家中医药博物馆网站的科普栏目,分析其基本现状,具体提出了在形式构成和内容安排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各馆应从多方面加强自身网站科普栏目建设,力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

    作者:陈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门诊中药雾化中心患者的护理需求与信息化管理

    目的:对门诊中药雾化中心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调查,探究更为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对策.方法:以2014年2~8月门诊中药雾化中心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这些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调查.2014年9月根据患者的需求情况,制定并落实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对策,以2014年9月~2015年3月门诊中药雾化中心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实施信息化管理对策前后工作效率、患者等候时间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管理对策后,工作效率由原来的84.25%提升到了96.45%(P<0.05).观察组患者各个阶段等候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有了明显提高(P<0.05).结论:加强门诊中药雾化中心的信息化管理,精简雾化治疗的环节,改进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更为高效、安全的服务,对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许炜;孔建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