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全科医生在慢性高血压病综合防治中的作用

潘红红

关键词:社区全科医生, 慢性高血压病, 综合防治, 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全科医生在高血压病综合防治中的作用评价,为社区全科医生在慢性高血压病综合防治中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慢性高血压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由全科医生采用慢病高血压综合防治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知晓率、服药率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知晓率、服药率、血压控制、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明显好于干预前.干预前,两组知晓率、服药率、血压控制、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差异不大(P>0.05);干预后,观察组知晓率、服药率、血压控制、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全科医生在慢性高血压病综合防治中的作用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知晓、服药等情况,改善了患者血压.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零缺陷管理在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零缺陷管理方式对提升门急诊护理服务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绍兴市立医院门急诊护理人员3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运用零缺陷管理模式.使用试卷考核方式对两组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服务能力进行评价判定,比较分析两组护理人员6个月内分别服务的800例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专业技能考核优良率及服务能力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就服务质量满意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零缺陷管理能够切实提升门急诊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任国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医“治未病”科室发展战略

    当前医学研究和服务正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医学重心从治疗向预防前移,预防医学蓬勃发展.中医“治未病”以其独特优势日益受到重视,已作为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开展.文章积极探索中医“治未病”科室内涵和服务体系建设思路,提出“防病求本、医健协同、中西融合、综合干预、整体预防、防治一体”应作为中医“治未病”科室发展战略,探索构建中医特色“治未病”学科及服务体系,提升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促进中医健康服务业发展.

    作者:袁尚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泌尿外科内镜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泌尿外科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更好加强患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丽水市人民医院2015年2~7月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为对照组,2015年8月~2016年2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为观察组,观察组治疗37例患者,对照组治疗37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整体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器械准备、护理技能、仪器设备管理、消毒隔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满意度及手术操作医生的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内镜手术中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手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责任护士的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陈媛;张伟丽;周丽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品管圈在肛肠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肛肠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浙江省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肛肠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行混合痔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品管圈.结果: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术后实验组发生便秘、尿潴留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庄雪春;徐爱月;尹慧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危机管理在护理纠纷预防与处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在护理纠纷预防及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山县人民医院护理纠纷发生的潜在因素,结合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法,将危机管理理论运用到护理管理中,评估开展危机管理前后,护理风险、患者满意度情况、护理质量情况.结果:实施1年危机管理后,临床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有了显著下降(P<0.05);护理质量较实施前有了显著提高(P<0.05);且患者满意度也较实施前有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危机管理方法可以有效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傅玉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三级护理查房的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在外科实施三级护理查房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3月~2016年1月,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在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三级护理查房模式,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知晓率、投诉率,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分析在外科实施三级护理查房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病情知晓率及投诉率比较,观察组患者采取三级护理查房护理措施的患者病情知晓率和投诉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患者采取三级护理查房护理措施的整体护理质量、外科基础护理和健康宣教等护理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采用三级护理查房护理措施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P<0.05).结论:外科实施三级护理查房的应用效果显著,明显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投诉率促进了医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三级护理查房的满意度.

    作者:张丹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社区护理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作用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于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石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慢性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社区护理服务.同时另外随机选取60例慢性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社区健康指导、社区健康监测、社区护理服务质量等3个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60例患者在社区健康指导、社区健康监测、社区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改善慢性病患者身体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并提高了社区慢性病患者对社区护理服务和慢性病管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滕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医药博物馆网站科普栏目现存问题思考

    通过浏览国内6家中医药博物馆网站的科普栏目,分析其基本现状,具体提出了在形式构成和内容安排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各馆应从多方面加强自身网站科普栏目建设,力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

    作者:陈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分级分区管理干预对急重症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级分区管理干预对急重症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为更好开展患者抢救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7~12月在温岭市中医院急诊室实施分级分区管理模式,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分诊就诊,并将科室分为三区(抢救室、诊区、输液区).同时选取2014年1~6月于急诊科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资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候诊时间、抢救成功率、护理差错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候诊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也有了显著下降(P<0.05);且患者整体满意度由91.43%上升到97.52% (P<0.05).结论:分级分区管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候诊时间,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江云燕;孙玲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分阶段综合培训对急诊护士急救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阶段综合培训模式对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48名护士进行系统而规范的培训,培训方式为分阶段综合培训,即基础阶段、实践阶段、提升阶段.培训结束后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前两组护士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和综合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阶段综合培训后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及综合能力的考核成绩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P<0.01).培训后观察组在氧气吸入技术、鼻饲、静脉留置针技术、电动吸痰、心肺复苏和洗胃方面差异显著(P<0.05),而在其余4项技术操作方面无差异(P>0.05).培训后观察组在应急处理能力、模拟病情判断、有效配合医生及协调指挥能力等综合能力上的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分阶段综合培训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操作水平和综合能力.

    作者:陈利芳;丁芬娟;章燕飞;顾华芬;田叶青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品管圈活动用于药房管理中的成效评价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药房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起将品管圈管理方法应用于药房管理,根据时期进行分组,统计2015年全年药房管理成效与2014年全年成效进行比较,品管圈应用内容包括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活动主题、制定目标及计划、实施计划,评价实施前后的药房调剂差错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小组预期目标为将全年药房调剂差错发生率控制在0.8%以内,实际将调剂差错发生率控制在了0.46%,圆满完成目标;2014年全年药房调剂差错发生率为4.1%,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药房调剂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用于药房管理能够有效的减少调剂差错事件,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全面提高药房服务质量.

    作者:马陈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以项目教学驱动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是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的重点,为了探索既有利于巩固基础理论,又能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的教学模式,我们将科学研究项目教学引入药理学本科教学,取得了一定效果,对于建立创新型学习方式、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建立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培养协同创新能力等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邓秀兰;张晓晶;王青青;鲁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超声科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与管理

    随着超声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医院超声科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专业设置紊乱、工作量过于繁重、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操作标准与规范不统一和多余或重复超声检查没有限定等.可通过强化专业设置、合理的排班制度、加强超声科人才队伍的培养及建设、加强超声科与其他临床科室医生之间的交流、完善超声医疗规范制度和提升服务态度等措施,提升超声科质量控制水平.

    作者:胡青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老年病房的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2011年4月~2015年7月在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老年病房收治92例老年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缺陷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老年病房患者,采用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及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

    作者:金巧;吴珍;俞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分层培训在耳鼻喉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分层培训在耳鼻喉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耳鼻喉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于2014年6月~2015年12月医院耳鼻喉科12名护理人员中开展分层培训活动,并将活动前后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评分与护理质量指标评分进行比较,评价耳鼻喉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情况.结果:通过比较护理人员分层培训前后核心能力评分与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培养后各方面况显著优于培养前,培养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培训在耳鼻喉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情况,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能力、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有助于提高耳鼻喉科室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周蕾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管外科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血管外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护理保障.方法:在血管外科病房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回顾性分析科室护理风险因素,制定护理风险管理方案.评估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前后病区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纠纷、护理差错,并评估科室整体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血管外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病区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纠纷、护理差错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科室的整体护理质量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显著提高.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用于血管外科病房管理,能有效降低科室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为患者治疗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金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放疗中心安全防护与放疗质量控制探讨

    目的:探讨放疗中心开展安全防护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患者及放疗中心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方法:文章从放疗中心的安全防护和质量控制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安全防护方面从放射防护组织管理构建、建立放射防护规章制度、建立放射防护应急预案、强化人员培训等方面人手,质量控制方面则从健全放疗质量控制体系、建立放疗设备质量控制制度、建立放疗操作质量控制制度等方面人手,全面改善放疗中心的安全防护质量.结果:改进放疗中心的安全防护措施及质量控制后,放疗意外照射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安全管理质量显著提高,多次受到省卫生部门的表彰.结论:放疗中心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放疗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是确保放疗患者及工作人员健康及安全的基础,实现安全防护和质量控制的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安全管理质量,促进放疗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祝宇平;顾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精细化管理对精神科患者家属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对精神科患者家属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13年6月~2015年12月在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治疗的10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精细化管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升(P<0.05).结论:针对精神科患者采用精细化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精细化管理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科学的护理服务.

    作者:王轶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针灸理疗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目的:加强医院针灸理疗科的管理力度,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针灸理疗科自2014年5月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定并实施有效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随机选择实施管理措施前后针灸理疗科收治的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管理措施后,针灸理疗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加强针灸理疗科的环境管理、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加强医疗废物及医护人员的消毒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黄宇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通过满意度调查改进产房助产服务质量

    目的:探讨改进产房助产服务质量,提高产妇满意度.方法:湖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在2015年开始全程陪伴助产服务,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产妇进行满意度调查,总结问题并制定出产房助产服务质量改进方法.结果:实施全程陪伴助产服务期间,未发生过产妇及家属对产房助产服务的投诉事件,未发生护理纠纷,产妇及家属对助产服务满意度有了显著提高.但在助产服务过程中仍存有不足.结论:通过调查产妇对产房助产服务的满意度,为制定规范化助产服务提供依据,提高优质助产服务质量.

    作者:沈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