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德桥;卢星宇;汤有为
目的:对母婴同室中新生儿的潜在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减少安全问题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0月~2014年10月间母婴同室的120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寻找新生儿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发生的原因进行系统总结,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护理对策.结果:有40例存在安全隐患,发生率为3.33%.其中呛奶窒息15例,寒冷损伤综合征12例,感染8例,烫伤1例,中暑2例,挤压伤2例.结论:针对母婴同室中新生儿潜在的安全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护理对策,可提高新生儿的生活质量,明显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陈露芳;尉宁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文章介绍了基于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的方剂学教学“模拟处方与方证辨识实训平台”,包括远程临床实训的实现、方剂教学案例库建设、平台软件设计和移动学习软件开发等,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在夯实学生基本功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证组方能力.结果表明,该平台对开展方剂学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利条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对方剂知识的应用能力.
作者:张卫华;樊巧玲;谭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引导式交接班在肿瘤放射治疗科的应用效果.方法:文章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来武警浙江省总队嘉兴医院需放射治疗的164例肿瘤患者,将两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交接班模式,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引导式交接班模式,比较两组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风险知晓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风险交接班制度在肿瘤放射治疗科应用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护理交接班模式,可以减少护理风险发生概率,提升肿瘤患者对肿瘤放射治疗科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了科室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作者:陈武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在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进行了本土化医院社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文章从医院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意涵及重要性角度出发,立足医院文化,定位医务社会工作者角色,为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更贴切的服务,同时,全面调动医院系统内部与医院系统外部之间的良性互动,构建资源支持网络.
作者:唐泽;何洁;陆金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开展预约服务的实施效果,调查患者对预约服务的满意度.方法:采用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0例预约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采用的预约方式以电脑自助挂号为主,专家号的预约率高,候诊时间均控制在1小时之内,患者满意度达98.5%.结论:医院门诊预约服务有效缩短了患者的候诊时间,提高了患者就诊的满意度.
作者:陈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探讨如何减轻特需病区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取浙江省台州医院特需病区1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开展APN层级排班前、后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特需病区住院的535名患者,以及在特需病区工作(或查房)的14名医生为调查对象.对开展APN层级排班前后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护理差错数、患者投诉数、护理人员对于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医生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开展APN层级排班前后,护理人员在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精神病性评分、偏执、敌对和恐惧等方面的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差错数和患者投诉数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人员对于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医生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施APN层级排班,可显著降低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减少护理差错和患者投诉率,提高护理人员、患者及医生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赵燕君;张春斐;毛鑫礼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构建医院病区被服管理的工作流程,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成立病区被服管理小组,分析病区被服管理不规范的主要原因,制定改进措施,终形成病区被服管理的规范流程,实施半年后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新的病区被服管理工作流程后,被服管理规范率显著提高(P<0.01);同时,被服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有所减轻(P<0.01),被服车的清洁度也显著提高(P<0.01).结论:新构建的病区被服管理工作流程的实施,显著提高了病区被服管理的规范率,减轻了被服管理的工作量,提高了被服车的清洁度,减少了潜在的医院感染隐患.
作者:沈建萍;罗央丽;马雪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以浙江省台州骨伤医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8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项目管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12年5~9月未实施项目管理的422例为对照组,2012年10月~2013年4月实施项目管理的428例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护理用药错误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护理用药差错率为8.23%,观察组为1.26% (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4.65%,观察组96.6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项目管理用于护理质量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用药差错,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蒋云;江雪君;吴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安全防护图标在神经内科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安全防护图标实施后收治的124例神经内科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安全防护图标实施前收治的124例神经内科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医、护、患三方对护理安全防护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安全防护图标后,患者坠床、走失、误吸或窒息、自杀或伤人、肢体功能废用、肺部感染、意外拔管、泌尿系统感染、舌咬伤、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医生、护士和患者对护理安全防护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安全防护图标,可减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医、护、患三方对护理安全防护的满意度.
作者:陈宇;潘春怀;简静雯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随着Web 2.0时代到来,人们的信息交流更加注重时效性和互动性.显然,简单的科研信息发布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科研管理工作的需求.微信作为一款免费手机通信软件,具有高效、便捷、互动性强等特点.若把微信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结合应用广泛的QQ等网络平台引入到科研管理工作中,对于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时效性与互动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冯小权;陈坚雄;龚瑜;王晓燕;黄可儿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探讨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疼痛认知和疼痛干预情况.调查显示,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疼痛认知和干预不足,建议主管部门加强对医护人员进行新生儿疼痛认知与干预的相关培训,加强人文关怀,建立新生儿疼痛护理管理规范,制定综合化治疗方案,以改善新生儿的疼痛.
作者:丁梦贞;毕英;王金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文章从建设高水平中医药院校、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为出发点,结合中医基石学科建设现状,提出加强中医基石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结合河南中医学院实际,从改革建制、师资培养、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本体研究、学术交流、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设计、制定出符合中医学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发展规划及建设方案,并予以实践,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医基石学科建设模式,提高其学术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从而振兴中医基石学科.
作者:曹珊;詹向红;李春晓;刘文礼;王振亮;霍磊;郑玉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近年来,随着医疗设备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医院不断购人新的设备,特别是一些大型的专业设备,为了加强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使用率,避免购入后闲置等情况的产生,资产闲置不仅会带来流动资金的浪费,同时也加剧医院管理的成本,影响医院运营效率.文章针对某三甲医院固定资产闲置现状,通过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改善的意见.
作者:缪德桥;卢星宇;汤有为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究重症医学科探视时段的管理措施,并对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浙江省台州骨伤医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52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探视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限制性探视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投诉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重症医学科探视时段的管理,实施限制性探视管理模式将有效地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的情况、降低投诉率,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莫佩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措施.方法: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影响因素的分析,并对加强管理提出有效地质量控制措施.结果:影响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因素包括检验人员综合素质过低、管理部门管控监督不到位、相关规范制度不完善.针对以上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结论:针对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对于提高检验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国栋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加强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分析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生化检验前的质量管控、生化检验时的质量把关、生化检验后的质量复核.并对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前后生化检验质量、医护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后,生化检验质量明显高于管理前,医护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管理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临床生化试验质量实施控制管理后,保证了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生化检验结果,保证患者的治疗有效性.
作者:祝增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随着中央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对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基层的纪检监察部门,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在近几年的工作中积极探索和深入实践纪检监察工作的内容和模式,对保障医院中心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毛谦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循证医学是现代临床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现已成为国际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医骨伤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临床学科.随着历代医家的完善和补充,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医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案,但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中医骨伤科也必然面临着从个人医学经验加理论知识向循证科学模式的转变.文章就循证医学在中医骨伤科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进行了综述.
作者:章友忠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急诊分诊实行安全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5月期间浙江省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急诊部的急诊分诊实行安全管理,比较实行前后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急诊分诊实行安全管理模式后,护理满意度为91%,明显高于实施前的72%(P<0.05);护患纠纷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实施前的27% (P<0.05).结论:急诊分诊实行安全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胥建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护理工作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围术期护理人员与麻醉医师的良好配合能有效提高手术效率与麻醉效果,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减少手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手术护理人员在围术期,不仅要做好心理护理,而且要了解手术中的麻醉知识,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密切配合患者的麻醉工作.
作者:张婧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