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PB64免疫胶体金检测法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

潘爱珍;吴蓓蓓;柳正卫;郑琳;王晓萌

关键词:免疫胶体金法, 分枝杆菌, 菌种鉴定
摘要:目的:评价MPB64免疫胶体金快速检测法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PCR扩增测序法为“金标准”,对MPB64免疫胶体金法和传统PNB/TCH法对2种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和418株临床分枝杆菌分离株的菌种鉴定能力作比较。结果胶体金法、PNB/TCH法与PCR测序法结果一致率分别是95.93%和87.08%,胶体金法鉴定结核分枝杆菌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88.41%、99.64%、99.19%和94.58%,而PNB/TCH法为62.32%、99.29%、97.72%和84.24%。胶体金法15 min即可作出鉴定结果,较传统的PNB/TCH法提前了28 d,比测序法提前3 d。结论与PNB/TCH法相比,MPB64免疫胶体金法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且方法简便、快速,适合基层推广应用。
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创建健康城市的健康单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目的:构建一套健康单位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健康单位的建设。方法通过德尔菲法和专题小组讨论,形成指标体系框架;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健康单位评估体系各级指标权重,确定健康单位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结果15名专家参与德尔菲咨询,两轮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25,变异系数均<0.30,专家协调系数的P值均<0.01。经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将原来的12类健康单位删减合并至10类健康单位,使每类健康单位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共同的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按10类单位设置的个数各不相同的若干三级指标。结论建立了10类健康单位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其结构较稳定,专家意见较协调,涵盖了健康单位建设的主要因素,为健康单位的评价提供了基础。

    作者:曹承建;朱嫒嫒;李金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对乙肝表面抗原即时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即时检测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定量分析)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性分析)检测接种乙肝疫苗后新生儿血清中的HBsAg,并用化学发光法确认实验验证。结果在142名出生后已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中,免后采血检测时间在出生1周龄内的107名新生儿,其血清中HBsAg定量检出阳性的共有18人,阳性率为16.82%;采血时间在出生1周龄以上的新生儿,其HBsAg定量检出阳性1人,阳性率为2.86%;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检出的19名阳性者中11名3~5天后进行复测,所有复测者的HBsAg滴度均明显下降,其中2人已转阴。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可使部分新生儿HBsAg检测呈阳性,而不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

    作者:沈彦;陈永健;周永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8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肾内科就诊的869例非透析CKD患者为调查对象,其中高血压患者642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血糖、血脂和血压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非透析CKD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和治疗率分别为73.88%、85.36%和80.69%,高血压控制率为33.64%(BP<140/90 mm Hg)和14.33%(BP<130/80 mm Hg)。合并糖尿病肾病、BMI和eGFR是非透析CKD患者患高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其OR值分别为1.13、1.18和1.15。结论非透析CKD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和治疗率较高,控制率不高,应针对高血压患病因素,采取个体化防治措施,以提升高血压的有效控制率。

    作者:蒋阳;胡耀琪;唐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淡色库蚊五年间杀虫剂抗性的变化

    目的:了解丽水市同一区域淡色库蚊自然品系5年间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变化,为今后病媒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药液浸渍法测定四龄期蚊幼虫半数致死浓度。结果2008年淡色库蚊自然品系对仲丁威和三氯杀虫酯抗性倍数较低,接近于正常品系抗性水平;而对敌敌畏4.81倍、高效氯氰菊酯5.43倍、溴氰菊酯11.00倍。2013年对残杀威0.80倍,敏感;对三氯杀虫酯3.49倍、高效氯氰菊酯7.89倍、敌敌畏14.47倍、溴氰菊酯14.67倍。结论5年间淡色库蚊自然品系对氨基甲酸酯类的仲丁威和残杀威未产生抗药性,而对敌敌畏、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明显增高。

    作者:蓝玉清;潘孝猛;黄金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学生卫生应急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

    目的:了解小学生卫生应急知识的知晓水平。方法采用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制订的《卫生应急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缙云县2所小学四年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256名小学生,卫生应急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69.05%;城区小学生的知晓率73.75%高于乡镇小学生64.19%(P<0.01);女生的知晓率71.13%高于男生67.34%(P<0.01)。结论缙云县小学生卫生应急知识知晓率偏低,建议学校加强卫生应急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应丽红;胡肖雄;文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食源性寄生虫病误诊案例分析

    本文分析了6种常见食源性寄生虫病临床误诊原因,一是病史询问不详,对流行病学资料不够重视;二是疾病本身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诊断难度较大;三是寄生虫感染性疾病在非流行区发病率较低;四是滥用药物造成了诊断困难。强调仔细询问病史,关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者,需考虑患有寄生虫病的可能,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诊断性驱虫治疗。

    作者:黄建荣;王银银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男男性行为者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宁波市男男性行为者(MSM)的抑郁情绪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其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RDS)于2014年1—5月对招募的MSM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6名MSM中抑郁症状发生率为19.05%。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与MSM抑郁症状的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社会对MSM看法对其影响、自认为可能感染HIV是MSM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其OR值(95%CI)为2.909(1.034~8.188)和3.308(1.079~10.140);固定性伴每次都用安全套、愿意接受定期检测是 MSM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其 OR值(95%CI)为0.160(0.047~0.547)和0.268(0.081~0.881)。结论 MSM人群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于国内一般人群,应重视对该人群的心理干预和疏导,可通过咨询检测开展精神疾病评估和干预。

    作者:周娓;吴锋;龚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绘本和游戏在儿童龋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绘本和游戏在儿童龋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初次到口腔科就诊年龄<12岁的患龋儿童,选择分单日初诊的63名儿童为实验组,双日就诊的57名儿童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按常规直接治疗,实验组在龋病治疗中采用绘本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边教育边治疗。结果实验组中有85.72%的儿童能配合治疗;对照组仅为24.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基层医院儿童龋病治疗中,利用绘本和游戏可有效提高患儿配合率。

    作者:章惠娅;钱兴地;盛爱萍;张兴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槲皮素对肾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肾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肾细胞模型HK-2,用过氧化氢诱导肾细胞的氧化损伤,在采用CCK8方法观察槲皮素对HK-2细胞活力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免疫印迹方法观察槲皮素处理后的细胞内信号通过改变,检测细胞内还原性物质谷胱甘肽(GS H )含量的改变。结果发现过氧化氢可诱导HK-2的氧化损伤,细胞活力分别下降至对照组的34.9%,而槲皮素预处理组(10~40μM),细胞活力在40%~70%之间,提示其有保护细胞损伤作用。槲皮素可减少HK2细胞内由过氧化氢刺激造成的活性氧(ROS)含量上升(153%),使其下降至130%~110%。此外,槲皮素可增加细胞内抗氧化酶GPX1及SOD2及GSH的含量,促进p-AMPK及LC3的降解,降低p-mTOR,抑制BAX 和Caspase3的活化。结论槲皮素对肾细胞的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及促进自噬的途径有关。

    作者:褚韦韦;吴国水;孙雪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怀柔区2012-2014年二次供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3年来不同类型二次供水水质卫生状况。方法对2012—2014年监测点采集的二次供水设备前、后的水样,进行水质检测与分析。结果共采集288份水样,水质合格率为98.61%,其中2012—2014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93.75%、97.92%和100.00%;超标项目主要为菌落总数和氨氮,各超标2项次;工厂和酒店的水质合格率均为100.00%,住宅楼水质合格率为98.08%。结论怀柔区二次供水水质合格率较高,但仍存在风险,应针对二次供水重点环节和设施加强监管,确保居民饮用水质的安全。

    作者:杨丽梅;坑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基于云计算的适龄儿童窝沟封闭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目的:解决口腔窝沟封闭管理信息化业务问题,实现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信息联动,提高口腔医生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水平。方法通过对口腔窝沟封闭业务需求分析,编写设计方案,采用面向对象、基于开源Spring 2.0框架和MVC模式等设计思想和技术原理,开发适龄儿童窝沟封闭管理信息系统。结果适龄儿童窝沟封闭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实现了窝沟封闭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优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适龄儿童窝沟封闭管理信息系统操作简单,具有人性化和智能化特点,在浙江省推广应用,可极大地提高窝沟封闭业务管理水平。

    作者:沈玉强;江涛;朱晨曦;方林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象山县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

    目的:掌握象山县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象山县2005—2013年输入性疟疾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象山县2005—2013年累计报告输入性疟疾37例,其中间日疟30例,恶性疟7例。以男性为主(78.38%),20~44岁青壮年多见(64.86%),职业以民工、工人和境外务工人员为主,发病呈现2个高峰,即2月和7—8月。感染来源外省输入占72.97%,境外感染占27.03%。发病至就诊时间中位数为3 d,初诊至确诊时间中位数为2 d。初诊单位,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占54.06%,村级医疗机构占24.32%,乡镇卫生院占21.62%。确诊单位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占64.86%。结论输入性疟疾防控是今后疟疾防控的重点,特别是来自高疟区的境外归国人员。

    作者:郑广勇;欧阳炎;夏来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一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调查

    目的:调查一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的流行特征。方法通过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监测和鉴定、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媒介生物的病原携带研究,分析一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特征。结果岱山县发现1例75岁女性患者,2013年7月18日发病,23日收住入院,出现腹泻(清水样),淋巴结肿大,伴血白细胞、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发病7天后死亡。其丈夫于7月21日发病。经RT-PCR核酸检测报告2例病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均阳性。媒介生物病原检测,布尼亚病毒核酸未发现阳性。结论该起疫情2例病例存在共同暴露发病的可能;但由于居住条件的相对局促,也不能排除生活密切接触传播的可能。

    作者:柴能明;叶凌;任宜;李世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快速溶剂萃取-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的6种阴离子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溶剂萃取-离子色谱梯度淋洗抑制电导法测定土壤中痕量焦磷酸盐及其他阴离子浓度的方法。方法采集周边环境中的土壤,经快速溶剂萃取后过0.22μm微孔滤膜和C18预处理柱再直接进样。选用Dionex IonPac AG11(50 mm ×4 mm )阴离子保护柱和Dionex IonPac AS11(250 mm ×4 mm )阴离子分析柱对样品进行分离,氢氧化钾溶液梯度淋洗,自动再生抑制电导检测器检测,14 min内同时测定土壤中的痕量焦磷酸盐及其他阴离子。结果焦磷酸盐及其他5种阴离子的线性范围良好,r>0.999;各阴离子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3.82%~103.13%,相对标准偏差<3.0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结果可靠,可用于环境土壤中的痕量焦磷酸盐及其他阴离子的检测。

    作者:周晓红;戚荣平;孟琪;何玉芳;商晓春;胡薇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HI V感染者乙肝疫苗免疫研究进展

    收集整理HIV/HBV合并感染的相关文献,分析HIV/HBV合并感染现状、自然转归及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影响因素、抗体持续时间及安全性研究等进展,为制定该人群接种乙肝疫苗的策略提供参考。

    作者:王双英(综述);许二萍(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贵州省农村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比较

    目的:调查贵州省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状况,为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30个村寨,每个村寨调查60岁及以上老年人10~15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资料,比较农村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分析影响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纳入研究对象共341人,其中空巢老人占63.05%。在调查的空巢老人中,自己认为健康的仅占22.33%,低于非空巢老人的38.89%(P<0.05);空巢老人在“子女探望”“经济宽裕或较宽裕”“子女给零花钱”的比例分别为85.58%、66.98%和39.53%,均低于非空巢老人的96.03%、75.40%和55.56%(P均<0.05);空巢老人“患病及时就医”“有孤独感”的比例分别为58.14%和47.91%,高于非空巢老人的44.44%和35.71%(P<0.05)。结论贵州省农村老人空巢现象较严重,自觉健康状况较差,空巢老人在生活照顾、医疗保障、情感等方面有更迫切的需求。

    作者:史勇军;申旭波;周远忠;王佩佩;赵友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学生肥胖的学校-家庭-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小学生肥胖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综合干预的效果,为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提供依据。方法以宁波市江花小学的三、四年级学生为干预对象,选取同一地区条件相近的1所学校作为对照学校,对干预组学生采取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综合干预措施,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和身高、体重测量。结果干预1年后,干预组学生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7.20%和3.81%,均低于对照组的12.88%和8.71%(P<0.05);干预1年后,干预组学生的肥胖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95.76%,肥胖控制正确态度持有率97.03%,肥胖控制正确行为形成率90.25%,较对照组学生(76.89%、86.36%和72.35%)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综合干预模式防治儿童肥胖是可行且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俞佳君;刘泽玉;许惠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

    目的:分析温州地区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采集546名健康体检儿童晨间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25(OH) D 水平和骨密度(百分位数)。结果血清25(OH) D 平均浓度为(25.42±0.590)ng/mL,维生素D充足率为25.09%,严重缺乏率、缺乏率和不足率分别为1.47%、32.60%和40.84%。血清25(OH) D浓度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较大组低于年龄较小组;7岁~组和11~14岁组儿童血清25(OH)D浓度男童均高于女童(P<0.05)。维生素D充足组的骨密度分别高于不足组和缺乏组(P<0.05)。血清25(OH)D浓度与骨密度呈正相关(r=0.197,P<0.01),校正年龄与BMI后仍呈相关性(r=0.115,P<0.01)。结论温州地区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不佳,血清25(OH)D浓度与骨密度呈正相关,应重视维生素D的补充。

    作者:孙慧;郭俊霞;留佩宁;陈琪;邵晓婷;吴丽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MPB64免疫胶体金检测法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MPB64免疫胶体金快速检测法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PCR扩增测序法为“金标准”,对MPB64免疫胶体金法和传统PNB/TCH法对2种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和418株临床分枝杆菌分离株的菌种鉴定能力作比较。结果胶体金法、PNB/TCH法与PCR测序法结果一致率分别是95.93%和87.08%,胶体金法鉴定结核分枝杆菌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88.41%、99.64%、99.19%和94.58%,而PNB/TCH法为62.32%、99.29%、97.72%和84.24%。胶体金法15 min即可作出鉴定结果,较传统的PNB/TCH法提前了28 d,比测序法提前3 d。结论与PNB/TCH法相比,MPB64免疫胶体金法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且方法简便、快速,适合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潘爱珍;吴蓓蓓;柳正卫;郑琳;王晓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调查

    目的:调查一起学校胃肠炎暴发疫情,查找病原和传播因素,为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搜索病例并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法了解发病情况和可疑传播途径,采集并检测桶装水、食物和肛拭子等标本。结果该校发现病例18例,均为305班学生,班级罹患率为35.29%。临床症状以呕吐为主,少数病例伴有腹泻、腹痛和发热。2例现症患者肛拭子均检出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胃肠炎暴发疫情,可能的感染来源为首发病例引入后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作者:高慧娟;何凡;郭敏建;曹元;张晓怡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预防医学杂志

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浙江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