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亮;韩树青;薛志明;王亭;侯常春;杨劲松;陈学敏
目的探讨AcrAB-TolC电泵系统在鼠伤寒沙门菌产生多重耐药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基因敲除技术,敲除多重耐药鼠伤寒沙门菌野生株X2的acrAB基因和tolC基因,获得两个突变株△tolC X2和△acrAB X2.通过基因敲除前后细菌耐药水平的改变,验证AcrAB-TolC系统在鼠伤寒沙门菌产生多重耐药中的作用.结果△tolCX2和△acrABX2对万古霉素耐药,对丁胺卡那霉素、头孢曲松敏感,与野生株X2一致;但对11种抗生素由耐药变为敏感.结论AcrAB-TolC系统与鼠伤寒沙门菌多重耐药的产生有关.
作者:郭云昌;杜春明;刘秀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北京城区学龄前儿童超重及肥胖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城区选择10所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对2000年在小班的862名儿童进行了连续3年的跟踪调查.结果调查发现男女儿童的肥胖发生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年增加,男童肥胖发生率从2000年的4.4%上升到2002年的12.5%,女童肥胖发生率从2000年的4.2%上升到2002年的10.7%,超重和肥胖的儿童的体重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的儿童.3年中80%的肥胖儿童继续保持肥胖,体重正常组的儿童发展为肥胖的发生率则远远低于超重组.
作者:由悦;陈敏;翟屹;杨正雄;满青青;王春荣;刘辉;赵文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采用不同食物能量换算系统的食物成分表或数据库(FCT或FCD)中对应食物条目能量值的一致性.分析差异的大小和造成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方法从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台湾省的4个FCT或FCD中各筛选出了101个单种食物条目,将水分调整到食物组的平均水平,各组能量值和营养素含量也做了相应调整.对其能量值的差异用均数、数据图形、相对差异等多种参数或方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我国食物的能量值明显低于其他三个国家或地区.总体上我国FCT的食物能量值比日、台、韩分别低(相对差异及其95%置信区间)7.7%(-0.6%~15.9%),11.7%(3.5%~20.1%)和2.6%(-5.2%~10.3%).在坚果和种籽类、菌藻类的量值差异很大,其他三个数据源的茵藻类能量值比我国的高23.5%~67.5%.结论不同FCT之间,尤其日本、台湾省和韩国FCT和我国FCT的能量数据缺乏一致性.采用不同的食物能量换算系统是导致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导致FCT能量值差异的其它因素只能通过各国或地区实验室间的合作研究,对同一批食物样品进行平行检测分析的方法来估测和评价.
作者:郭军;王竹;杨月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食品中细菌总数是反映食品卫生的基本指标,因此,在原材料、加工、保藏、运输、消费等各个环节进行卫生质量控制时经常需要检测,目前除标准检测方法外还有改进的传统方法,在营养琼脂中添加TTC(氯化三苯四氮唑)就是应用广泛的一种,尽管已证明该方法与标准方法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1],但细菌在该培养基上可生长成红色菌落,易于识别,许多实验室一直在使用.作者通过实验,以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盐(简称MTT)替代TTC检测了50份各类食品,与标准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存在差异的原因,MTT完全可以用于食品中细菌计数,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贵明;姚文荣;刘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分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存在的人才流失现象.运用三阶段分层抽样方法,获取全国东、中、西省、市县各地区各级别7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78家医院5年的人员调动情况,运用卫生人力综合素质计算方法计算人员素质.结果表明我国疾病控制中心调入人员的平均素质分为5.54,调出人员的平均素质分为6.62,调入调出比值为0.84,存在着明显的人才流失现象;从不同级别角度讲,各级疾病控制中心的人才流失均比同级医院要严重;从不同地区角度讲,各地区疾病控制中心的人才流失同样比同地区医院要严重.
作者:杨峰;谢洪彬;王伟成;王颖;孙梅;苏忠鑫;马宁;罗力;于竞进;于明珠;段勇;龚向光;陈政;汪华;施培武;梁占凯;王敦志;岳建宁;罗实;郝模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反式视黄酸(atRA)对小鼠胚胎腭间质细胞(MEPM)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方法MEPM细胞取材于孕13 d胎鼠腭组织.MTT比色法检测atRA对MEPM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atRA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并同时观察有无细胞凋亡现象发生;Western-blot检测atRA对细胞周期蛋白D和E表达的影响,并观察对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磷酸化的影响.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在5~10μmol/L浓度范围内,atRA能够显著性抑制MEPM细胞增殖活力(P<0.05),并将细胞周期滞留在G0/G1期(P<0.05).atRA对细胞周期蛋白D和E的表达及相应酶活性均表现为抑制效应.观察Rb的变化也显示,atRA降低Rb的磷酸化作用.结论atRA对腭器官发育敏感期腭间质细胞增殖活力及细胞周期的抑制作用可能是atRA诱导诱导唇腭裂的机制之一.
作者:余增丽;林久祥;肖颖;韩璟;张兴中;贾海潮;李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有机氯农药人体内残留对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方法测定产妇静脉血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分组研究其对产妇静脉血和脐带血中激素、胎盘和脐带组织中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产妇静脉血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和脐带血FSH、黄体生成激素(LH)、E2随着体内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的升高而增高,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而静脉血LH和脐带血中孕酮随着体内残留水平的升高而下降,也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2)胎盘组织α-雌激素受体(α-ER)、β-内啡肽(β-EP)、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脐带组织α-ER、β-EP基因的表达水平也随着有机氯农药体内残留水平的升高而增高,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3)既往不良妊娠结局次数随着体内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的升高而有增加趋势,各残留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但高残留组低于中残留组(P<0.01);婴儿平均出生体重各残留组均高于对照组,高残留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而低、中残留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低残留组>中残留组>高残留组.结论有机氟农药体内代谢产物具有干扰内分泌功能,产生生殖和发育毒性作用,在总六六六的残留水平明显高于总DDT的混合暴露作用下,表现为拟雌激素作用为主.
作者:刘国红;杨克敌;刘西平;秦启发;刘四海;陈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环境中的汞来源广泛,无机汞进入环境后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甲基汞.甲基汞是人类已知的致畸原,可以对生殖细胞造成损害,并进一步影响子代的生长发育.它极易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影响子代的生长发育,改变子代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有关的行为和认知能力.目前关于甲基汞发育毒性作用机理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作者:王丽;贾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用配置Agilent G1888顶空进样器(HS)和安捷伦5975inert质谱检测器(MSD)的安捷伦6890N气相色谱系统(GC)检测药品中受法规限制的残留溶剂.标准样品混合物的水溶液配制成接近或低于发表的允许溶剂残留水平的不同浓度以评价系统性能.本文的分析包括了国际协调委员会(ICH)指南(包含美国药典方法467中列出的溶剂)中一类和二类溶剂.MSD进行同步选择离子检测/全扫描模式采集选择离子检测与全全扫描的数据,从而对各个被测成组分别进行鉴定与定量.测定了27种不同溶剂的方法检出限.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制定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调整所考虑的影响因素及其表达指标.方法依据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标准测算思路,运用专家咨询的方法进行逐步推导和研制,利用对全国16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意向论证数据进行影响因素和表达指标的论证.结果研制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调整的11类影响因素及其23种表达指标,样本机构对拟采用的11类影响因素同意率为69.4%~100%,对23种表达指标的同意率为77.8%~100%.结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调整拟采用的11类影响因素及其23种表达指标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作者:王颖;罗力;孙梅;苏忠鑫;马宁;谢洪彬;王伟成;于竞进;于明珠;段勇;龚向光;陈政;汪华;施培武;梁占凯;杨峰;王敦志;岳建宁;罗实;郝模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用氯霉素氘代同位素作为内标,建立虾仁中氯霉素的GC/ITMS-MS检测方法.方法样品中加入同位素内标,用乙酸乙酯提取,正己烷脱脂肪,经SPE C18柱净化,Sylon BFT(BSTFA-TMCS)衍生后进样,采用GC/MS-MS,多级反应离子监测(MRM)检测.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500pg,r=0.9958,测定限为0.3ng/g;0.3,0.5和1.0ng/g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4%,111%和9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满足虾仁中氯霉素的痕量检测需要.
作者:杨欣;周蕊;赵云峰;吴永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胶原酶消化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和胶原酶、胰蛋白酶两步消化法(简称两步消化法)对大鼠肾细胞分离效果及细胞产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培养基(MEM、RpMI1640)、鼠龄(乳鼠、成年鼠)对细胞产量、质量、增殖率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对两组Wistar大鼠(乳鼠和成年鼠)用三种不同的消化方法制备大鼠肾组织细胞悬液,分别在MEM培养液和RPMI1640培养液中原代培养,培养48小时之后第一次传代,观察细胞质量,计算细胞产量,MTT法检测传代细胞24~48小时之间的增殖率,生化分析仪检测传代细胞第1~7天培养液中LDH漏出量.结果胶原酶消化法和两步消化法的肾细胞产量显著高于胰蛋白酶消化法(P<0.01),两步消化法的细胞质量优于胶原酶消化法,MEM培养液和RPMI1640培养液对细胞产量、增殖率和LDH漏出量的影响均无显著性差异,乳鼠的肾细胞产量显著高于成年鼠(P<0.01).结论两步消化法对于肾细胞的分离制备尤为适合,MEM培养液和RPMI1640培养液均适于肾细胞的培养,乳鼠比成年鼠更适合肾细胞的制备.
作者:顾光;高芃;支媛;殷召雪;隋海霞;刘珊;周宇红;徐海滨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对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不同致病型菌株的菌体脂肪酸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方法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不同致病型菌株的菌体脂肪酸成分,并利用MIDI-FAME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椰毒假单胞菌的菌株与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中其他致病型菌株的脂肪酸成分非常相似,从而进一步确定了它的分类地位.另外还发现C16:0.2OH、C18:1.2OH和C16:1.2OH与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米酵菌酸的产生具有一定的联系.结论由脂肪酸成分分析确认了椰毒假单胞菌的分类地位,为进一步研究它的产毒机制和致病机理积累资料.
作者:杜春明;焦振泉;郭云昌;刘秀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研究低剂量氢醌(HQ)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LF)适应性反应的量效关系,建立氧化适应模式,探讨真核细胞过氧化适应性反应及其可能机理.方法应用HLF,以HQ为诱导剂,用不同剂量HQ时HLF细胞预处理12h后,再用80μmol/L HQ攻击HLFlh,结合微核试验、彗星实验及细胞周期变化,观察低剂量HQ诱导的适应性反应.结果在细胞整体活力水平,0.001μmol/L、0.01μmol/L HQ预处理可以提高HLF对攻击剂量80.0μmo1/L的耐受性.与对照组比较,从0.5μmol/L HQ剂量开始预处理的HLF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明显增加(P<0.05),细胞出现不同程度拖尾现象,拖尾率及彗星尾长显著增加(P<0.01),从0.1μmol/L预处理剂量开始,随着预处理剂量的增加,属3级、4级DNA损伤细胞比例逐渐增加.细胞周期出现G2期阻滞,G1期比例减少.与细胞仅大剂量攻击比较,0~0.1μmol/L预处理的HLF微核率和核异常率、尾长及拖尾率均明显减少、DNA重度损伤比例明显下降(P<0.05).相关分析表明,预处理剂量从0.1μmol/L开始,HLF的微核率、核异常率、拖尾率及彗星尾长与HQ预处理剂量间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论低剂量HQ预处理HLF后再用高剂量去攻击,出现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反应.
作者:唐焕文;梁海荣;庄志雄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建立体外Balb/c3T3细胞中性红摄取法作为检测化学物光毒性的试验方法,初步探讨体外BaLb/c3T3细胞中性红摄取法作为豚鼠光毒性试验的一种替代方法.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BaLb/c3T3细胞建立反应的佳条件.结果中性红浓度、孵育时间、pH值、性别浓度等是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结论体外BaLb/c3T3细胞中性红摄取试验可作为动物光毒性试验的替代方法.
作者:张宏伟;董少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一次染汞的肾脏毒性作用并观察2-氨基-4-(S-丁基磺酰亚氨)丁酸(BSO)、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维生素C(VC)和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预处理对汞肾脏毒性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成8组.第1组为对照组,第2~4组为低、中、高剂量染汞组,分别皮下注射0.75、1.5和2.5mg/kg的氯化汞溶液,第5~8组为预处理干预组.BSO预处理组先腹腔注射BSO 0.5mmol/kg bw,4h后皮下注射0.75mg/kg HgCl2溶液.其他3个预处理组中,先分别腹腔注射GSH 3mmol/g,VC 4mmol/kg或DMPS 200μmol/kg bw,2h后皮下注射2.5mg/kg HgCl2溶液.注射容量均为5ml/kg bw.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注射12h后收集大鼠12h尿液,采集血液,分离血清,切取肝脏和肾皮质样品.测定肝脏、肾皮质和尿中汞含量;尿NAG、ALP、LDH活性和尿蛋白,血清尿素氮(BUN)含量.结果染汞后肝、肾皮质和尿汞含量随染汞剂量加大而逐渐增加.肾皮质汞含量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高剂量组肝汞含量显著高于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中高剂量组尿汞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BSO预处理组和单纯0.75mg/kg HgCl2组比,使肝汞含量增加,肾皮质和尿汞含量降低.GSH、VC和DMPS预处理组肝汞含量显著低于单纯2.5mg/kg HgCl2组.尿NAG、ALP、LDH活性和尿蛋白、BUN含量随染汞剂量加大而升高,且2.5mg/kg HgCl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0.75和1.5mg/kgHgCl2组.BSO预处理组尿NAG、ALP活性和尿蛋白、BUN含量显著高于单纯0.75mg/kgHgCl2组和对照组.GSH、VC和DMPS预处理组和单纯2.5mg/kgHgCl2组相比,尿NAG、ALP、LDH活性和尿蛋白、BUN含量显著降低.结论随着染汞剂量增加,肝脏、肾皮质和尿汞含量也增加.BSO预处理可增强汞的肾脏毒性作用,而GSH、VC和DMPS预处理则对汞的肾脏毒性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作者:徐兆发;杨敬华;于佳明;尹忠伟;孙炜;李晶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分析膳食摄入不足和摄入过量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善中国居民的膳食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28320名18~59岁成年人膳食调查及询问调查数据.采用平衡膳食指数评价人群的膳食质量,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别以正端分(DBI_LBS)及负端分(DBI_HBS)为因变量,以住户特征变量及个人特征变量为自变量,分析膳食摄入不足和膳食摄入过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在业情况、家庭收入、家庭人口数、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体育锻炼、看电视时间、阅读时间、地区进入DBI_LBS回归模型,是影响膳食摄入不足的主要因素.性别、在业情况、家庭收入、家庭人口数、民族、糖尿病、吸烟、体育锻炼、看电视时间、阅读时间、做饭时间、地区进入DBI_HBS的回归模型,是影响膳食摄入过量的主要因素.
作者:何宇纳;翟凤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氟斑牙人群环境应答基因,为氟中毒分子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方法利用Affymetrix公司生产的HG-U133A基因芯片分别检测对照组、高氟负荷组(高氟地区无氟斑牙人群)、氟斑牙患者组的白细胞基因表达谱,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氟负荷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表达基因有1057个,其中显著上调的基因有148个,显著下调的基因有61个;氟斑牙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表达基因有964个,其中有71个基因显著上调,60个基因显著下调;氟斑牙患者组与高氟负荷组比较,差异表达基因有633个,其中显著上调和下调的基因分别有15个和67个.结论多种基因与氟中毒的发生相关.
作者:侯国强;刘俊玲;余要勇;夏涛;张明;何卫红;王爱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富含anthocyanin的水果提取物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PGE2的影响.方法将人类正常的血管内皮细胞CRL-2606在Kaighn's F12K培养基中(补加有10%FBS,0.1mg/ml肝素,0.03mg/ml的ECGS,50μg/ml链霉素和500U/ml青霉素)37℃、5%CO2的条件下培养至接近融合,然后在含有从水果中提取出的anthocyanin的F12K培养基中添加或不添加100ng/mlLPS,继续培养18小时,测定细胞生存率,并将培养液离心,收集上清液,用STAT-Prostaglandin E2 EIA Kit试剂盒测定培养基上清液中的PGE2浓度.结果当CRL-2606细胞暴露于300μg/ml或以上的Chokeberry提取物中时,细胞的生存率低于60%,且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而50~400μg/ml的蓝莓提取物和100~700μg/ml的黑醋栗提取物未显示细胞毒性.LPS刺激可使细胞PEG2释放量增加一倍以上,蓝莓提取物可明显抑制由于LPS刺激引起的PGE2释放增加,100μg/ml的蓝莓提取物可完全抑制此作用而使其含量维持于正常水平.700μg/ml的黑醋栗提取物对处于LPS刺激下的CRL-2606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PGE2释放作用.而对于处于LPS刺激下的细胞,500μg/ml以上的Chokeberry提取物能抑制PGE2的释放.结论富含anthocyanin的黑醋栗、蓝莓以及Chokeberry提取物可以抑制由LPS刺激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PEG2增加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作用.
作者:韩光亮;李翠梅;Mazza G;杨晓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葡萄酒中多组分生物胺的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紫外串联检测器的测定方法.方法以正丁醇/氯仿(1:1)为萃取液提取葡萄酒中生物胺,丹磺酰氯为衍生剂,1,7-二氨基庚烷为定量内标,采用C18色谱柱分离,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5ml/min,紫外检测波长254nm,荧光激发波长(Ex)350nm,发射波长(Em)520nm.结果色胺、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酪胺、精胺和亚精胺在30分钟内得到良好分离.在给定的浓度范围内,各组分生物胺呈现良好线性相关(r>0.99).在葡萄酒中添加生物胺混合标准溶液,平均回收率为79.2%~127.9%,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结论采用荧光/紫外检测器串联方法检测,满足了葡萄酒中多组分生物胺检测的需要.
作者:李志军;吴永宁;刘浩;薛长湖;赵云峰;凌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