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臧敏;陈秀华;林文波;蔡岗丽;周明镜;刘超群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医外治, 针灸, 贴敷, 免疫机制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疾病之一[1]。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表明,至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2]。该病以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程度不完全可逆,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患者生活质量差。2015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指南,旨在对该病个体化治疗及评估管理等方面做出指导,使不同的个体患者都能受益。近年研究[3]发现,慢阻肺给予免疫调节治疗,可延缓肺功能损害,减少发病次数,降低病情程度,改善或增强劳动耐量。我院运用冬令膏方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取得满意疗效[4-6]。本研究观察中医外治法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症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逍遥散加减联合枣安胶囊治疗失眠伴焦虑抑郁状态临床观察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以难以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为特征,表现为睡眠质量及睡眠数量无法满足生理需要而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心理问题。国外报道[1],失眠可导致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常伴有焦虑、抑郁、紧张、不安、情绪低落,以焦虑、抑郁常见,报道多[2]。现对逍遥散加减联合枣安胶囊治疗失眠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32例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莹;林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丁苯酞治疗心源性脑栓塞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比较

    脑梗死是多病因的高度异质性疾病,不同病因脑梗死的临床严重性、病情演变都有差异[1]。丁苯酞是国家Ⅰ类新药,对脑梗死疗效显著。为比较丁苯酞对不同发病机制的脑梗死的疗效,我科收集心源性脑栓塞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各30例,现比较如下。

    作者:江选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膝骨性关节炎发病主要危险因素Meta分析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独立生活能力的主要疾病之一,现已成为成人主要的致残原因[1]。近些年来,膝骨性关节炎的病因学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2],同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进一步从整体上研究膝骨性关节炎流行病学方面的病因,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十二个有关膝骨性关节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试图探讨目前我国人群膝骨性关节炎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估计其相对危险度,为早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洪俊毅;张小春;许冠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肌(皮)瓣联合载抗生素硫酸钙与自体骨植入一期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

    创伤性骨髓炎主要指因火器伤、开放性骨折或切复内固定等对骨折断端或显露处的直接污染、感染而造成的骨髓炎,创伤性骨髓炎又以胫骨骨髓炎多见。骨髓炎分类方法很多,其中Cierny和Mader根据骨髓炎涉及的范围及病人的全身状况进行分类得到临床较为广泛的采用[1]。骨髓炎病情复杂,传统手术治疗失败率及感染复发率极高。我院采用经过病灶清除术后行肌(皮)瓣联合载抗生素硫酸钙、自体骨植入一期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15例,效果满意。

    作者:蓝益南;蔡晓斌;郑荣宗;任少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骨科就诊骨质疏松症患者特征及分析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密度是临床上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1]。据有关数据统计[2],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已超过9000万,即我国约有7.14%的人数患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症。由于该疾病导致的骨折可以使患者残疾甚至死亡,而且后续治疗费用巨大,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预计到2050年,由该疾病引起的骨折将增加一倍,医疗费用将会明显增长[3]。因此该疾病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4]。但是目前只有少数人群接受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5]。本研究对2013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骨密度检测,了解骨质疏松发病状况及发生的相关因素,为早预防、早诊断及早治疗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作者:龚建程;汤呈宣;林爱菊;陈圣华;徐卫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以心包积液为首发症状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结核病2例并文献复习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结外表现较为复杂且缺乏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以心包积液(pericardial effusion)为首发症状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上较为少见,本文报道两例首诊误诊为结核病的心包积液为首发症状的NHL,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流行病学及误诊原因。

    作者:潘晓鸿;汪彩红;徐节坤;潘蕾;黄晓庆;邱君克;毛敏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肝切除术中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对临床效果的影响

    目前为止,肝切除术仍然是治疗肝癌患者主要的手段[1]。肝脏是血管比较丰富的脏器,选择合适的肝血流阻断方法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对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肝脏衰竭发生率至关重要[2]。临床上常用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Pringle法)和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法两种。Pringle法虽然能够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但是由于肝脏长时间缺少血液供应,对肝脏造成缺氧性损伤,术后发生肝脏衰竭的可能性较大[3]。本次研究对以上两种肝切除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傅庆洋;陈建峰;陈铁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活血化瘀法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文献综述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常见的一种,是指女性在绝经后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丢失增加导致的疾病,中医并无骨质疏松症的概念,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于“骨枯”、“骨痿”等范畴。早在《素问·痿论》中就提出:“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该病证型主要分为肾精不足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气滞血瘀四型。该病以往多从“虚”证着手,虽有活血化瘀之法也只将其作为辅助治疗。杜晓丽等[1]通过对PMOP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发现上述四型中气滞血瘀型占比较多。同时,大量研究[2-4,30]表明,单味或复方的活血化瘀药在治疗PMOP上具有一定的疗效。本文将对近几年活血化瘀法在PMOP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作者:沈家峰;任洁;卢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钼靶X线早期诊断乳腺原位癌对比研究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常见肿瘤,早期诊断对乳腺癌的治疗与预防具有重要意义[1]。随着临床影像诊疗技术的进步和超声检查技术与乳腺钼靶X线技术的应用,使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检出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尤其是对乳腺原位癌且伴早期浸润性病变患者的诊断,超声诊断与乳腺钼靶X线诊断具有明显的影像学差异,对于临床乳腺原位癌的诊断均有重要价值。本研究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乳腺钼靶X线影像学特点,对比两者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欧斐;彭成忠;张竹君;吕娟;李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运用“悬吊牵引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骨伤科、推拿科常见疾病之一,L4~5、L5~S1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部位[1],推拿牵引治疗是比较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倒悬牵引和骨盆牵引技术,总结归纳出一种在“悬吊牵引床(专利号:ZL 201520134000.0;发明人:王仁灿)”牵引下撞击腰椎疗法治疗LDH的治疗方法[2]。笔者应用该疗法治疗LDH患者10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仁灿;潘伟江;黄炎洪;杨柏龙;吕成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335例新生儿肺炎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合理、有效选择抗菌药物是尽早治愈新生儿肺炎、减少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为分析新生儿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本文回顾性分析335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的病原菌情况,以便更好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

    作者:刘显鹏;苏卫东;黄育丹;薛慧芬;姜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掌腱膜挛缩症并环指脂肪瘤1例

    掌腱膜挛缩症是一种侵犯掌腱膜甚至手指筋膜,终导致掌指及指间关节挛缩的进行性疾病。掌腱膜挛缩症多表现为掌指关节、指间关节掌腱膜进行性屈曲挛缩,局部可触及串珠状、条索状结节[1]。本文就1例掌腱膜挛缩症并环指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张治金;杨军;侯桥;刘龙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浅析朱丹溪辨治霍乱之法

    中医所谓霍乱是指以突发性的呕吐、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发病急骤、突然,曰“霍”,升降失序、吐泻交作,为“乱”。《伤寒论》云:“并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1]。西医概念中的急性胃肠炎和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及由霍乱弧菌感染导致的强烈肠道传染病,都可归属于中医的霍乱[2]。《黄帝内经》中的《灵枢·五乱》先提出“霍乱”,并指出病位在脾胃。笔者结合对《丹溪心法》、《脉因证治》的学习体会,现将朱氏辨治霍乱之法浅析如下。

    作者:王晶磊;叶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穴位敷贴治疗居家癌痛患者奥施康定所致便秘疗效观察

    据统计,全球有300万~350万人遭受着癌痛的折磨[1],癌性疼痛患者服用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高达90%~100%[2]。本研究采用穴位敷贴治疗居家癌痛患者因服用奥施康定所致便秘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婷婷;黄静;丁纪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辛润法治疗干燥综合征探析

    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SS)是一种累及泪腺和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口眼干燥、腮腺肿和关节肿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西医尚无根治的治疗。中医将之归属于“燥痹”、“燥毒证”等范畴,以肝肾阴虚为主要病机,以补益肝肾,滋阴生津为主要治法。笔者认为,干燥综合征虽以滋润之法为主,但辛润一法仍当值得关注。

    作者:何贤松;高祥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拔伸合点压手法治疗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推拿手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之一。推拿手法诸多,笔者在总结传统推拿手法如拔伸、点、压的基础上,将其改良并有机结合为拔伸合点压手法,并应用该手法治疗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如云;诸国庆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疾病之一[1]。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表明,至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2]。该病以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程度不完全可逆,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患者生活质量差。2015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指南,旨在对该病个体化治疗及评估管理等方面做出指导,使不同的个体患者都能受益。近年研究[3]发现,慢阻肺给予免疫调节治疗,可延缓肺功能损害,减少发病次数,降低病情程度,改善或增强劳动耐量。我院运用冬令膏方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取得满意疗效[4-6]。本研究观察中医外治法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症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臧敏;陈秀华;林文波;蔡岗丽;周明镜;刘超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更正

    本刊26卷第8期第695页“补肾益冲抗衰汤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大鼠血清AMH和INHB的影响”一文第三作者“帅军”应改为“卢帅军”,特此更正。

    作者: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社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欧前胡素下调MCL-1提高口腔鳞癌干细胞顺铂敏感性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白芷活性成分欧前胡素增强顺铂对口腔鳞癌干细胞的杀伤活性及其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欧前胡素和顺铂对Cal27细胞系的肿瘤干细胞种群比例的影响。MTT法和Annexin V染色法检测欧前胡素对顺铂杀伤Cal27肿瘤干细胞能力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方法验证欧前胡素是否调节Cal27肿瘤干细胞MCL-1的表达。运用JC-1染色、Annexin V染色及Western blot方法研究欧前胡素影响顺铂疗效的信号通路。结果顺铂组Cal27细胞系的肿瘤干细胞种群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19.4%比8.5%,P﹤0.05),而顺铂联合欧前胡素组后肿瘤干细胞种群比例下降至11.5%(P﹤0.05)。顺铂联合欧前胡素组对Cal27肿瘤干细胞的细胞活力的抑制率为(57.4±3.4)%,凋亡诱导率为(36.7±2.1)%,均显著高于欧前胡素组的(7.9±6.6)%与(4.2±0.4)%(P﹤0.05)和顺铂组的(11.8±0.8)%与(8.4±0.5)%(P﹤0.05)。顺铂联合欧前胡素组Cal27肿瘤干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低于欧前胡素组和顺铂组(0.37±0.02比0.96±0.04、0.86±0.03,P﹤0.05)。顺铂联合欧前胡素组处理的Cal27肿瘤干细胞的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化水平分别为0.48±0.03、0.56±0.04,显著高于欧前胡素组的0.03±0.01(P﹤0.05)、0.03±0.01(P﹤0.05)和顺铂组的0.10±0.02(P﹤0.05)、0.12±0.02(P﹤0.05)。与对照组比较,欧前胡素处理后Cal27肿瘤干细胞的MCL-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29±0.02比0.89±0.05,P﹤0.05),而顺铂对MCL-1的表达无影响(0.90±0.05比0.89±0.05,P﹥0.05)。结论欧前胡素可通过下调MCL-1的表达提高口腔鳞癌干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作者:徐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自体网状皮移植联合生物敷料覆盖改善烧伤瘢痕临床疗效

    手术磨皮换肤是临床上治疗烧伤后疤痕的常用方法。利用手术的方式将瘢痕切除,将挛缩的组织彻底松解粘连,并移植患者自身其余健康皮片来修复创面,以此来恢复肢体的功能与外形[1]。大多数手术采用患者自体全厚或中厚皮片移植的方法来修复瘢痕创面,但取皮区伤愈后会留有明显的瘢痕增生,且不能二次取皮[1-2],这对于烧伤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此外,大面积的烧伤患者皮肤损伤严重,自身缺乏充足的皮源,不能满足手术的需要。人工真皮是一种生物敷料,由于其具有促进上皮再生、抗菌透气吸湿、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等特点,目前已被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一定的疗效。但相关资料仍很匮乏,本文回顾性研究我院近年应用自体网状皮移植联合皮耐克(Pelnac,皮能快愈敷料:人工真皮)覆盖治疗烧伤瘢痕的临床资料,为该技术更广泛的应用提供新的佐证。

    作者:童海东;戴如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