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君
目的:探讨四妙勇安汤加味合血塞通注射液对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入院先后随机分组对照,治疗组口服四妙勇安汤加味,静滴血塞通;对照组肌注青霉素,静滴维脑路通加脑细胞激活剂。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5.22%,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治愈率37.5%,总有效率84.37%。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下降,而对照组仅有部分改善。结论:四妙勇安汤加味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作者:汪寿松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自1992年6月至1998年9月本院共收治肺癌120例,现将资料较完整的80例的X线征象,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关系及临床价值作一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0例患者中,男62例,女18例,年龄32~80岁,平均年龄60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9个月。所有病例均经X线或CT提示肺癌,并经手术、病理或细胞学确诊。中医辨证分型:根据《中医肿瘤学》分型标准[1],阴虚内热型26例,痰湿阻肺型24例,气血瘀滞型21例,肺肾两虚型9例。病理组织分类:鳞癌30例,腺癌30例,腺癌35例,未分化癌12例,支气管肺泡癌3例。
作者:贾桂娈;褚东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炎性血栓性外痔是临床上常见病,笔者几年来运用威灵枳壳汤熏洗治疗炎性血栓性外痔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4例,男42例,女12例,年龄20~60岁。其中炎性外痔25例,血栓性外痔16例,炎性外痔伴内血栓形成8例,内痔嵌顿5例。2 治疗方法威灵仙80g,枳壳60g,先用水1000ml浸泡30分钟后,煮沸30分钟,乘热熏蒸患处,待药液温度降低后皮肤可入药液坐浴,时间3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熏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大便通畅。疗程3~12天,平均7天。3 治疗结果54例中治愈34例(63%),好转17例(31%),无效3例(占5%),有效率94%。治疗期间未发现全身不适及肛周皮肤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林胜红;郝晓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6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0例患者治疗前均行输卵管造影或输卵管通液试验3次以上,证实为输卵管阻塞或积水,且婚后2年以上未孕,其它方面检查正常,配偶检查亦正常者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者。60例中原发不孕32例,继发不孕28例,年龄26~41岁,不孕时间2~10年。有盆腔炎或附件炎病史28例,人流刮宫史27例,结核病史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宫外孕史2例。
作者:韩丽珠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985年1月~1999年6月,采用黛蛤散随证加减治疗临床各类咳嗽89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96例均系门诊病人,男490例,女406例,年龄10~76岁,病程0.5~50天。按中医辨证属风热型者250例(占28%),风寒型者230例(占25%),内伤咳嗽者416例(占47%)。均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2 治疗方法以黛蛤散(青黛、蛤壳)为基础方,随证加减。外感咳嗽偏风寒者,加止嗽散;偏风热者,加桑菊饮;内伤咳嗽,肝火犯肺,干咳无痰者,加桑白皮、地骨皮等;咳嗽痰多夹湿者,加二陈汤;肺阴亏耗者,加沙参麦冬汤;咳嗽痰多色白者,加三子养亲汤。3天为1个疗程,长6个疗程。
作者:章又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寻找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乳腺癌治疗组采用NVB加DDP配合中药“生血汤”治疗晚期乳腺癌。结果:总有效率CR+PR为52%,较CMF、ACMF化疗方案疗效明显提高。本方案尤其对于乳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肺转移疗效较好,均各有1例获得CR,有效率分别为75%(6/8)及70%(7/10)。治疗中骨髓抑制等化疗副反应明显低于有关文献报道,其中白细胞下降率仅为48%,说明中药“生血汤”能明显减轻NVB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毒副作用,且能对化疗药物产生增效作用。结论:NVB+DDP配合中药“生血汤”不失为目前治疗晚期乳腺癌较为理想的中西医结合方案。
作者:Chen Changhuai;陈长怀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青少年中第一磨牙的患龋率居高不下,因龋坏而拔除的情况较常见。本文选取37名病例,应用Edgewise技术使第二、第三磨牙前移来关闭缺牙间隙,以探讨青少年第一磨牙早失治疗的新途径。1 临床资料37例中男14例,女23例,年龄14~20岁,平均15岁。其中下颌第一磨牙早失19例,上颌第一磨牙早失12例,上下颌第一磨牙均早失6例。
作者:龚向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小儿久咳是儿科常见的病症,单纯中、西医治疗往往效果不佳,作者采用中医健脾结合西医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予报道。1 临床资料本组130例,其中男70例,女60例,年龄6个月~1岁15例,1~3岁74例,3岁以上41例。病程均在14天以上,长90天,平均20天。随机分为西医组38例,中医组38例,中西医结合组54例。患儿均以咳嗽为主要表现,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80例,支气管炎50例。
作者:陈永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莲必治”(LBZ)并用生物、化学疗法对体内肿瘤生长的抑制效应。方法:制备实体瘤型S180瘤小鼠模型,以注射PBS溶液为对照,观察“莲必治”与生物、化学疗法并用对肿瘤生长抑制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组对肿瘤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其中以LBZ+LAK实验组抑瘤效果为佳。结论:莲必治并用生物、化学疗法对体内肿瘤生长抑制有显著增强效应。
作者:孙振华;陈志琳;徐立春;王山喜;王树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研制息热静口服液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佳,无副作用,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处 方 羚羊角40g,鲜鱼腥草3000g,制成1000ml口服液。1.2 制备工艺 取鱼腥草(新鲜)切段,加水,用水蒸气蒸馏法收集蒸馏液,再重蒸馏,收集蒸馏液备用。取羚羊角粉碎成细粉,热压水解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加入鱼腥草蒸馏液,加水至1000ml,滤过,灌装,灭菌,即得。1.3 质量标准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澄明液体,气微香,味淡。鉴别:①取本品适量,点于滤纸上,喷茚三酮试液,105℃加热数分钟,显淡紫色。②取本品10ml,用乙醚10ml振摇提取,取乙醚提取液挥干,残渣加新制香草醛硫酸试液3~4滴,即显紫色。检查:①pH值,应为5.0~6.5。②其他,应符合《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合剂项下的有关规定。
作者:徐善超;吴鸣;徐其平;石桂枝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消痔灵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内痔或混合痔的内痔部分,对痔核有明显硬化萎缩作用,特别对内痔出血的止血效果显著,一般注射后24小时内即显效。笔者治疗千例内痔患者,体会如下。1 注射方法按照注射要求,消痔灵注射液治疗内痔,需分四步进行,即上自内痔以上的直肠上动脉区洞状静脉起始部,下至内痔的低部位,深达内痔区粘膜下层,浅为粘膜固有层,需在局麻或骶麻下进行。我们对住院病人按上述治疗,确可达萎缩内痔之目的,但对门诊病人该法似过于复杂。我们根据简便实用的原则,将消痔灵注射液与利多卡因配伍,在肛门镜下作直接注射,虽然内痔萎缩的程度逊于四步法,但同样能完善止血,部分混合痔也能内缩变小。
作者:吴厚慧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复方丹参滴丸普遍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我院自1998年9月以来,将其用于治疗慢性肝病,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住院病人,共60例,符合1995年全国第5次传染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25例,女5例,年龄23~65岁,平均38岁。对照组男24例,女6例,年龄25~61岁,平均36岁。两组病情见表1。
作者:姜海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IgM相关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方法:53例患者分为雷公藤多甙片组(A组)和雷公藤多甙片+中药益肾活血(B组)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则B组降低更明显(P<0.05)。尿红细胞均有减少,A组P>0.05,B组P<0.05;组间比较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片+中药益肾活血法治疗IgM相关性肾小球疾病较单用雷公藤多甙片疗效显著提高。认为辨病辨证相结合组方用药,能够提高疗效。
作者:毛黎明;崔杏成;涂晓;朱彩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西药加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方法: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西医组用华素片加洗必泰漱口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此基础上辨证分型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结论: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杜志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脑电地形图(BEAM)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对脑生物电信号作进一步分析处理,对脑电波作定量分析的一项新技术。本文就103例中风病探讨其辨证分型与脑电地形图之间的关系,并设正常组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3例中风患者均为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病人。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其中脑梗塞64例,脑出血39例。男69例,女34例,年龄36~85岁。正常对照组30例,为无神经系统病史及体征的健康者,且除外明显影响脑电活动的各项因素,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7~78岁。1.2 辨证分型 参考国内有关资料进行辨证分型,中脏腑23例,中经络80例。中脏腑均属闭证,风火上扰清窍型,证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嗜睡,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痰声漉漉,肢体偏瘫,舌红或暗苔黄腻,脉弦滑。中经络又分:①风痰上扰型21例,证见口眼窝斜,半身不遂,舌强语蹇,痰声漉漉,舌红苔白腻或白厚微黄,脉弦滑。②肝阳上亢型29例,证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语涩,面红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或细弦。③气虚血瘀型30例,证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麻木不利,语言不清,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嫩而暗或有瘀斑,脉沉细。
作者:裴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合锡类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高压氧的同时合用锡类散灌肠,对照组口服偶氮磺胺嘧啶,疗程均4周,比较纤维结肠镜下改变。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62.5%,P<0.01。结论:本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且有独到的针对性。
作者:宋庆江;王韶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自1993~1999年间采用国产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22例,围手术期辅以中药辨证施治,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2例,男4例,女18例,年龄65~79岁,平均69.7岁。均为轻微外伤所致新鲜骨折。骨折类型:头下型19例,经颈型3例,对位均不良。22例均有骨质疏松和心电图改变(ST段下降或T波改变或心律失常,其中4例有右束支传导阻滞),另高血压病5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6例,本组中有6例同时有两种以上伴发病。
作者:郑建波;高林山;朱小虎;罗建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自1997年以来,应用多术式联合治疗混合痔428例,与单一半开放切除缝合术比较观察,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428例,男319例,女109例,年龄21~76岁,平均43岁。病程3个月~44年。对照组309例,男217例,女92例,年龄19~78岁,平均42岁。病程5个月~48年。
作者:刘广;陈永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于1998年2月~2000年2月,对临床确诊为婴幼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患儿运用中药平喘栓剂保留灌肠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月龄6~35个月,平均11个月。对照组35例,男19例,女16例,月龄5~32个月,平均10.5个月。全部符合婴幼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
作者:吕继敏;蒋建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MG),近期有效率达95%。但远期疗效如何,文献报告极少。1994~1996年间,我们对62例中药治疗的MG病人进行了远期疗效的观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2例中男25例,女37例,年龄14~52岁。病程0.5~17年。根据受累部位和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三型:眼型21例,全身型36例,延髓型5例。伴胸腺增生或胸腺瘤5例。1.2 病例选择标准 ①经新斯的明及疲劳试验阳性。②未经治疗者或激素治疗停药3个月后复发者;已行放、化疗或胸腺摘除,处于肌无力危象者、伴有高血压者均不列入观察对象。③中药治疗总疗程至少1/2~1年,未坚持治疗者未列入;自中药治疗开始至少完成了2年随访,不足2年者未列入。
作者:梁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