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爱萍;孔繁智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和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为20%~40%,一旦出现临床DN,即持续性蛋白尿,将很难阻止其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西医治疗以药物控制血糖、血压及饮食调理等为主,疗效往往不佳.对此,笔者在西医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自拟参芪地黄汤治疗,取效颇佳,兹报道如下.
作者:王岱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是指发生在肛门和/或直肠的非器质性特发性疼痛.其患病率近年来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39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作者:赵雄碧;徐俊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贾建华老师是湖州市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工作40余年,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良多.今将老师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胃脘痛和用吴茱萸汤治疗偏头痛医案各一则介绍如下,与同道分享.1 苓桂术甘汤加减疗胃脘痛案
作者:李孝文;贾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笔者应用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在本院治疗的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手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8.56±4.32岁;平均病程12.13±8.32月.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9.24±4.24岁;平均病程12.25±8.46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阳春;李秀彬;陈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临床上以红细胞增多为突出表现.笔者随访30例PV患者,比较其经中药干预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及与JAK2V617F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参照《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准》[1]中的诊断标准,选择浙江省中医院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近10年诊治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5~78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中药组中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患者11例,对照组中占9例.
作者:张蕴;邱仲川;沈建平;胡致平;周郁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婴儿肝炎综合征是指1岁以内婴儿(包括新生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以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比较复杂,病情变化快,病程较长,可引起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影响患儿预后.本院采用石茵汤和干扰素联合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收到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仪宁;高燕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内科常见的一种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性疾病,该病发病无明显器质性病因,具有反复、慢性持续发作特点.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们应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辅助治疗40例脾胃虚弱型FD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诊治的80例FD患者,中医辨证均为脾胃虚弱型.其中男53例,女27例;年龄22~71岁,平均44.4±7.3岁;病程5~21天.所有患者的FD诊断均参照符合《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1],中医诊断标准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0)》[2].按照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病程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程华军;朱恒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五虫驱风散热饮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治疗组加服五虫驱风散热饮.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8%.2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虫驱风散热饮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
作者:叶秀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与《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05年版中厚朴两种不同的炮制方法所得的炮制品进行有效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测定分析,研究两种炮制方法对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药典法对厚朴原药材及该批原药材对应的两种不同炮制方法所得的炮制品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XDB-C18 (4.6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8:22),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94nm,进样量10μL.结果:两种不同炮制品有效成分含量都较原药材有所降低;姜煮法较姜炒法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降低较明显.结论:两种不同炮制方法都会降低厚朴的有效成分,但姜炒法较姜煮法成分降低少,更适用于姜厚朴的炮制.
作者:黄健;张辉;张建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清胃汤加味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20例为研究病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为60例.两组均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替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清胃汤加味进行治疗,连续治疗7天后,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牙齿松动度等牙周指标及牙龈肿痛、口臭、齿衄、便秘、溲黄、口干舌燥等中医证候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为11.6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胃汤加味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控制牙周组织炎症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李小新;陈茂冲;邵周翔;胡旭琼;麻健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痰湿咳嗽属于内伤咳嗽之一,多发于冬春季节,病程缠绵难愈,易发展为慢性咳嗽,单纯西医治疗往往效果不明显.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来,笔者临床采用三子养亲汤加味结合背部拔罐疗法治疗痰湿咳嗽36例,疗效较满意,兹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观察例共72例,均为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门诊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人,男15例,女21例;年龄小16岁,大60岁,平均40.34岁;病程1~5周.对照组36人,男18例,女17例;年龄小14岁,大66岁,平均44.54岁;病程1~5周.两组一般情况相仿(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丁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调和肝脾法治疗有症状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90例,均为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2月的门诊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7.5±2.1岁;病程6个月~4年;疼痛2周~1年.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4.5±1.9岁;病程5个月~3.5年;疼痛2周~10个月.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潘军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解毒扶正汤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老年老年C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清热解毒扶正汤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清热解毒扶正汤辅助治疗老年CAP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方莉;王忠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糖尿病0级足往往被病人所忽视,如果不及时正规治疗,易造成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甚至引起截肢,病人将承受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笔者采用中药涂擦联合微波治疗糖尿病0级足35例,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虞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落枕又名失枕,是以颈部疼痛、颈项僵硬、转侧不便为主要表现的颈部软组织急性扭伤.临床治疗落枕方法众多,疗效各异.笔者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运用针刺液门、中渚两穴治疗落枕64例,结果51例临床治愈(颈项强痛酸胀消失,压痛点消失,颈部功能活动恢复正常.13例好转(颈项部疼痛减轻,功能活动改善.是为全部有效.
作者:杨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丹参饮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气指标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70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治疗1组(83例)和治疗2组(87例),治疗1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2组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给予丹参饮.治疗15天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血气(PaO2、PaCO2、PH值)、心功能(LVEF、LVEDD、LVESD、E/A、6-MWT)等变化.结果:治疗1组总有效率81.93%,治疗2组总有效率93.1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aO2、PaCO2、PH值及LVEF、LVEDD、LVESD、E/A、6-MWT均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2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与治疗1组治疗后同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饮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蔡啸静;张秀华;王丰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小便通利与否和肺、脾、肾、膀胱、三焦的功能的协调密切相关,治时多责之于脾、肾、膀胱等脏腑,易于忽视肺的功能.从理论与临床实践而言,小便不利从肺论治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录医案数则,供同道参考.1 肺气郁闭张某,男性,47岁.2012年12月1日初诊.右肺癌术后3年,时有咳嗽,气促.近1月来上症再发,伴肢体浮肿.诊见:咳嗽咯痰,色白而粘、量多,动则胸闷气促,伴肢体浮肿,下肢尤为明显,凹陷性水肿,小便量少,24小时尿量600~800ml左右,伴纳差、乏力,大便数日一行.舌淡、苔白腻,脉沉弦.生化检查:白蛋白28g/L,尿常规:白细胞-.
作者:郑军状;水楠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耳穴针刺能有效的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症状体征.兹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门诊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50例,全部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中脱落、剔除病例2例,实际观察23例,男4例,女19例;年龄31~67岁,平均48.57±9.80岁;病程1周~20年,平均94.48±222.86周;对照组中脱落、剔除病例2例,实际观察23例,男6例,女17例;年龄27~66岁,平均46.74±11.35岁;病程1周~10年,平均80.91±157.74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性(P>0.05).
作者:李云华;刘颖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梅核气是指以咽部异物感如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之一,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开郁顺气祛痰汤治疗梅核气45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我科门诊就诊的梅核气患者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5例中,男性15例,女性30例;年龄小29岁,大52岁,平均46岁;病程短为3个月,长为2年.对照组42例中,男性13例,女性29例;年龄小25岁,大56岁,平均年龄44岁;病程短为1个月,长为2年半.其临床症状为咽中如有物堵,咽之不下,咯之不出,症状时轻时重,情绪焦虑时症状加重明显,心情好转时或转移注意力时症状明显减轻,舌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弦缓.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
作者:胡镜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率高达40%.吾师章勤系何氏女科第三代传人何少山学术经验继承人.章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的不孕主要病机是气血瘀阻,并根据女性月经周期的气血阴阳变化规律制定治疗方案,并适时辅用现代医学的检查和治疗手段,达到促进受孕的目的,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陈星蓓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