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骨科病人出院指导掌握率中的应用

程宗英;江洁;石德静;谈兵

关键词:
摘要:我科于2015年6月成立品管圈“同心螺钉圈”小组,针对骨科患者出院指导内容掌握的不足出院后早期下床负重造成钢板螺钉断裂,引起医疗纠纷及赔付,利用品管圈的手法加以分析改进,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肿块128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与体会

    乳腺肿块是乳腺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本病尤以女性多发,并且有年轻化趋势.本文对我院乳腺外科2010年1月~2015年12月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并手术治疗的128例乳腺肿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学习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与体会进行报告.

    作者:朱桂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人工血管内瘘栓塞早期溶栓治疗的护理

    本科自2013年1月~2016年3月收治41例老年糖尿病肾病终末期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graft,AVG)急性血栓形成患者,通过结合病例特点实施一系列针对性护理措施,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1例,男性16例,女性25例.年龄65~87岁,平均70.36岁,均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病史5~28年,平均15.82年,胰岛素治疗35例,口服降糖药治疗6例.入院时血糖高23例,餐后2h血糖为11.3~30.8 mmol/L.AVG建立1月~7.5年,发现栓塞时间2 h~2天,血透时护士发现29例,患者或家人发现12例,首次栓塞32例,2次栓塞8例,3次及以上栓塞1例.表现为血管震颤及血流杂音均消失,彩超显示AVG内血栓形成,无血流.

    作者:稂芬;幸啊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在低血压状态下的应用

    本文对30例重症医学科低血压状态下行连续性血液透析(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简称CRRT)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出低血压状态下行CRRT的监护要点,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0年至2015年,我院重症医学科低血压状态下行CRRT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2~72岁,原发病有重症胰腺炎、感染性休克、多发外伤、急性肾衰竭等.

    作者:王涛;王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扁桃体腺体内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

    本文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31例,采用扁桃体腺体内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为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门诊及病房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患者31例,年龄18~60岁,其中,男16例,女15例,病程均>2年,每年发作次数>4次,其中5例患者每2月至少发作1次,均经保守治疗仅能缓解患者急性发作期的症状,无治愈疗效.此31例患者均无肾炎,关节炎等全身并发症.

    作者:王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本文对2013年1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74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13年11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4例,男41例、女33例,年龄54~81岁,平均(64.6±6.7)岁,患者均表现有突发心前区疼痛、胸闷、胸部压迫感等临床症状,经诊断确诊为冠心病,符合WHO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1例、稳定型心绞痛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8例.本组患者均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局部麻醉下,选取右股动脉或右桡动脉为穿刺入路,首先行冠状动脉造影处理,并根据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确定介入治疗方法,如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治疗过程中进行严密监控,对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置,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在稳定状态.74例患者中,手术成功71例、失败3例,手术成功率为95.9%,失败3例系因冠状动脉高度狭窄致导丝无法进入;手术成功71例患者经围术期治疗与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无死亡发生.

    作者:廉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疾患之一,超过1/2的脑卒中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上肢功能障碍,上肢功能障碍发病率高且预后差,严重患者只能用健侧肢体活动或应用辅助用具[1].上肢以灵活、协调和技能性运动为主,大多数的日常活动都包含有复杂的上肢运动,因此,改善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脑卒中患者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上肢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春波;李灵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膀胱灌注中应用体会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强调通过护理人员,患者,治疗环境及社会的整体配合,使患者在生理与心理两方面均愉悦,尽可能的消除或者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1].膀胱肿瘤是我国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且男性多于女性的疾病.膀胱灌注化疗,用于早期非肌层浸润的TA~T1期的表浅膀胱肿瘤,以及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的患者,可有效的降低肿瘤复发率20%,初期及时使用甚至可降低复发40%~50%.灌注化疗过程漫长而繁琐.需要患者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配合治疗.因此加强临床护理更加重要.

    作者:廖群;李素琼;杨雪梅;赖雪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本院于2012年5月至2016年2月,实施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2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26~63岁,平均42.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伴头痛,头晕,心悸,多汗等.术前经B超、CT、和MRI及内分泌检查诊断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并经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确诊.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麻.健侧卧位,抬高腰桥.于患侧腋后线12肋下作1~2 cm纵行切口,用血管钳钝性分离腰背筋膜,食指伸入腹膜后间隙推开腹膜,放入自制气囊,注入空气500 ml,撑开腹膜后腔隙,5 min后排气退出气囊.食指伸入已扩张的腹膜间隙并在其引导下分别在腋前线肋缘下及腋中线髂棘上2 cm处做皮肤切口,3个切口置入5 mm或10 mmTrocar.后腹膜腔间隙充入CO2气体,压力为10~15 mmHg.腋中线Trocar放入300腹腔镜,另两孔放入操作器械.进入后腹膜腔后,用超声刀分离肾周筋膜,游离肾上极,暴露肾上腺肿瘤,用Hem-o-lok钳处理血管并切断,用标本袋把肾上腺肿瘤经腋后线套管取出.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结果:本组2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90~170 min,平均(125±7)min,术中出血量80~200ml,平均(110±6)ml.术后随访,除1例出现轻度皮下气肿,3天后自动消退.其余无其他并发症发生.血压平稳.平均住院时间5~7 d.

    作者:李振华;王永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医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

    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多发于儿童的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疾病.临床分为伸直型与屈曲型两种,临床伸直型多见,占90%左右[1].由于该疾病多发生于5~12岁的幼儿期患者,而且是肘部常见的骨折,一旦患者治疗不当或不配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易引起缺血性肌挛缩,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2].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我院将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正骨的手法进行肱骨髁上骨折的闭合复位,结合中药包外敷及采用小夹板绷带外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凡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耳内镜下早期修补外伤性鼓膜穿孔临床分析

    外伤性鼓膜穿孔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传统干燥疗法的愈合率高达70%~80%,但愈合时间较长,多数需要1个月以上的时间.因穿孔存在时间较长,增加了中耳感染机会,易出现流脓听力下降,给患者造成许多的不适,为了加快外伤性鼓膜穿孔愈合速度、减少并发症,进一步提高愈合率,我科采取早期耳内镜下对外伤性鼓膜穿孔进行外贴法修补[1],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回顾分析我科于2010年10月2015年11月采取耳内镜下对外伤性鼓膜穿孔进行外贴法修补和干燥法(保守)观察两种方法治疗的120例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熊景鹏;方志兵;付昱;陈明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依达拉奉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分析

    急性脑梗塞起病急,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起病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本病多发于中老年,其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等[1]可出现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本院近年来采用依达拉奉和胞磷胆碱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骨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较高,是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预防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较为普遍,但近期临床在使用中药注射液的过程中时有不良反应发生.本文随机抽取骨科2014年1月~2015年3月骨折、腰椎肩盘突出等病历,对临床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丽华;牛俊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经尿道2 μm激光和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2 μm激光气化切割术与环状电极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各45例,A组采用经尿道微米激光汽化切割术,B组采用经尿道环状电极电切术,观察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上无明显差异,平均手术时间和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然而A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留置尿管时间及膀胱冲洗时间显著低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μm激光气化切割术治疗非肌层侵润性膀胱肿瘤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适于普及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健;范连慧;刘龙;毕晓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门诊小儿静脉输液渗出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内科临床疾病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治疗手段,同时小儿静脉输液也是儿科护理技术操作中较难的一项工作.一旦发生输液渗出不仅给患儿造成很大痛苦,让家属心疼,使家属对护理工作不满意,同时再次穿刺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带来很大麻烦.本文通过对我院儿科门诊2016年4~8月在留诊室进行小儿静脉输液600例中,发生输液渗出的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小儿静脉输液渗出的原因与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术后低体温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大面积烧伤是指烧伤总面积占体表面积的80%以上或Ⅲ度烧伤面积在50%以上[1].大面积烧伤术后低体温会激发交感神经兴奋,致使代谢及储备消耗增加,而引起代谢、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造成脏器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下降、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促使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通过对我科65例大面积烧伤术后低体温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总结了相关的护理对策.

    作者:王淑杰;巴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内科的应用体会

    2010年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会议精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夯实临床基础护理,我们呼吸内科率先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这期间,我们取得了诸多成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对我科2010-2015年住院的260例患者进行观察.男144例,女116例.年龄24~78岁,平均(45.69±3.47)岁.慢支炎患者84例,哮喘患者63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78例,支气管扩张患者35例.将以上2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所有患者年龄、性别、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其满意度展开调查.

    作者:谢绍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疝修补手术中保护性肺通气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腹腔镜下疝修补手术因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的通气策略如呼气末正压(PEEP)、头高脚低位、肺泡征募(ARM)等改善手术中通气;15 s40 cmH2O的持续正压涨肺(肺泡征募)之后使用8 cmH2O的呼气末正压(PEEP)改善动脉氧合;气腹时使用5 cmH2O的呼气末正压(PEEP)改善动脉氧分压等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子宝;秦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椎旁靶向注射结合三维平衡整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椎旁靶向注射结合三维平衡整脊和椎旁靶向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0.7 mm×80 mm TWLB型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椎旁深刺刺激神经根,注入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维平衡整脊手法,两组患者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第3疗程末观察疗效,并于3个月随访观察其疗效和复发率差异.结果 治疗3周后以及随访时,两组患者JOA评分均显著提高,观察组提高更明显.观察组愈显率、复发率分别为93.3%和11.7%,明显优于对照组71.6%和25.0%,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显著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治愈后不易复发.

    作者:王红;袁志强;史良;杨贵尊;朱月婵;高旭;周勇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骨科病人出院指导掌握率中的应用

    我科于2015年6月成立品管圈“同心螺钉圈”小组,针对骨科患者出院指导内容掌握的不足出院后早期下床负重造成钢板螺钉断裂,引起医疗纠纷及赔付,利用品管圈的手法加以分析改进,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宗英;江洁;石德静;谈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术前心理干预护理对甲状腺癌手术效果的评价研究

    本文主要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前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手术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甲状腺癌患者9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病房护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术前心理干预护理,每组患者45例.所有甲状腺癌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且不存在伴有心血管疾病、手术史的患者,排除存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的患者.实验组:男15例,女30例,年龄30~69岁,平均(50.23±6.72)岁;其中,髓样癌患者2例,滤泡状癌患者15例,乳头状癌患者28例.对照组:男16例,女29例,年龄31~70岁,平均(50.39±6.70)岁;其中,髓样癌患者3例,滤泡状癌患者16例,乳头状癌患者26例.两组甲状腺癌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办:鞍山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