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家族性乳腺癌易感基因-1突变的研究

史玉荣;李臣宾;只向成;宁连胜;牛瑞芳

关键词:乳腺癌易感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家族性乳腺癌, 多态性分析, 肿瘤医院, 基因检测, 单链构像, 序方法, 天津市, 状况, 家系
摘要:为搞清我国乳腺癌易感基因的突变状况,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PCR-SSCP)、正反双向测序方法对天津市肿瘤医院1997至2003年家族性乳腺癌家系进行了BRCA1基因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伽玛刀照射不同形态猫视神经后视神经病理学的变化

    我们应用不同的伽玛射线剂量分别对猫正常和压迫的视神经进行照射,照射后5个月进行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病理学的变化.

    作者:刘如恩;赵洪洋;姜晓兵;朱贤立;赵沃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突变k- ras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疫苗的抗肿瘤作用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突变k-ras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在体内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将突变k-ras基因修饰的DC经腹腔注射免疫小鼠(5×105/只),1次/周,共2次,随后将肿瘤细胞接种于皮下,观察DC能否诱发机体的免疫保护.结果突变k-ras基因修饰的DC疫苗组Lewis肺癌(3LL)移植瘤生长明显延缓,肿瘤体积显著低于空载体组、DC组和对照组(P<0.05),而抑瘤率显著高于空载体组、DC组和对照组(P<0.05).突变k-ras基因修饰的DC疫苗组Lewis肺癌(3LL)移植瘤肺转移率(2/10,20%)显著低于空载体组(6/10,60%)、DC组(6/10,60%)和对照组(8/10,80%,P<0.05);肺部转移灶数目亦显著少于空载体组、DC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突变k-ras基因修饰的DC疫苗能有效诱导机体产生特异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抑制Lewis肺癌生长和远处转移.

    作者:赵峰;周清华;陆燕蓉;张洁;王建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胰腺癌组织中CCN家族基因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NOV均属生长因子类CCN基因家族,分别命名为CCN2和CCN3,均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下游介质.近年研究发现CTGF、NOV和TGF-β1表达水平与肿瘤发生、进展、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1-4].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人类胰腺导管腺癌(PC)和慢性胰腺炎(CP)组织中CTGF、NOV和TGF-β1表达水平,探讨三者临床病理意义及在PC中表达的相互关系.

    作者:杨竹林;黄生福;苗雄鹰;钟德玝;梁珊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的远期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23例回结肠膀胱术术后患者的可控性尿动力学、血清电解质、肾功能等进行随访观察.结果23例随访4~126个月,平均59个月.白天可控率为100%,夜间可控率96%.贮尿囊容量350~640 ml,平均560 ml,贮尿囊内压力9.30~32.08 cm H2O(1 cm H2O=0.098 kPa),平均19.20 cm H2O.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及贮尿囊造影显示:单侧输尿管狭窄并肾积水1例.贮尿囊结石2例.血清电解质及肾功能正常.结论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远期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是一种较理想的尿路分流术式.

    作者:陈扬华;张子恒;周雄;邓松源;李永强;蔡郁;张炜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膀胱白斑的超微病理学研究

    目的探讨膀胱白斑的超微病理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取52例膀胱白斑病灶组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超微病理学改变.同时取病灶旁正常膀胱黏膜12例作对照.结果膀胱白斑组织电子显微镜下改变显著,表面由多层鳞状上皮细胞组成,胞核较幼稚,核仁明显,胞浆内张力原纤维丰富,36例上皮细胞胞浆内可见糖原储积,14例糖原颗粒散在分布,上皮细胞之间的间隙较宽,细胞表面均有丰富的指状突起,相邻细胞以指状突起相连,连接部位可见桥粒结构.上皮基底部形成乳头状结构.结论电子显微镜检可更加清晰的显示膀胱白斑的超微病理变化,且可提示病变程度、发病趋势、细胞增殖活跃程度等,是膀胱白斑的重要诊断依据.

    作者:唐秀英;叶章群;官阳;唐敏;李良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应用微骨折技术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

    关节软骨对关节功能及骨骺生长非常重要,关节软骨损伤临床并不少见,而软骨本身几乎没有自我修复能力,常常导致关节功能障碍[1].本实验旨在建立兔股骨内髁全层关节软骨缺损实验模型,利用微骨折技术修复软骨缺损.

    作者:张欣;柯雯昙;段军;程燕莉;陈萍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内皮细胞抑制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151融合基因治疗胃癌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新型内皮细胞抑制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151融合基因(hENDOVEGI151)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重复感染系数(MOI=100)的重组腺病毒Ad hENDOVEGI151转染胃癌SGC-7901、MKN-28细胞和血管内皮ECV-304细胞4 h后,继续培养6 d,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第1至6天3种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仪(FCM)丙化碘锭(PI)单染色法检测转染后48 h胃癌和内皮细胞凋亡的情况;应用DNA片断化试验分析转染后12、24、36、48 h时ECV-304凋亡情况;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融合基因转染对SGC-7901表达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165的影响.结果AdhENDO-VEGI151治疗强烈抑制ECV-304增殖,72 h抑制率为55.18%,144 h抑制率89.86%;FCM检测出现明显凋亡峰,凋亡细胞约占(20.70±5.83)%,并且出现G1期阻滞(65.41±2.38)%和S期明显减少(21.81±1.52)%,与Ad LacZ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组细胞DNA出现典型的梯形条带,尤以转染后24~36 h为明显,Ad LacZ组及对照组DNA无裂解.Ad hENDO-VEGI151转染对胃癌细胞无直接毒性作用,但明显下调胃癌细胞VEGF165的表达水平.结论Ad hENDO-VEGI151治疗一方面强烈抑制内皮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另一方面抑制胃癌细胞表达VEGF165,多角度联合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使肿瘤细胞因缺血而发生大量凋亡.

    作者:李喆;方国恩;华积德;毕建威;潘欣;戚中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乳腺癌中黏着斑激酶、抑癌基因PTEN编码蛋白的表达与生物学行为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黏着斑激酶(FAK)和PTE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浸润转移的关系,揭示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同时为乳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2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FAK、PTEN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1)在92例乳腺癌中FAK和PTE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6%和51.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FAK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1),PTEN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3)乳腺癌组织FAK表达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乳腺癌FAK的高表达和PTEN的缺失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及生物学行为.

    作者:黄玉钿;张声;郑曦;吴钦穗;黄双月;杨发端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血氧深入图像分析在室缺肺高压术后的应用

    传统血氧分析是通过测定氧分压(PaO2)和血氧饱和度(SaO2)判断动脉氧供状况.血氧深入图像分析技术延伸了传统血氧分析的概念,增添血氧状态测定与计算的新参数,并借助计算机分析软件,提供氧摄入、运送、释放的变化情况,使血氧分析从动脉血的氧供分析深入到对组织内的氧供分析[1].我们采用此技术分析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肺氧摄取、血氧运输、组织氧利用的情况,旨在探索其临床意义.

    作者:韩宏光;张南滨;汪曾炜;朱洪玉;王辉山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Matrix可脱弹簧圈对犬颈动脉瘤的栓塞作用

    Matrix可脱弹簧圈(Matrix)是覆盖生物可吸收聚合物(BPM)并保留电解可脱弹簧圈(GDC)物理性质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弹簧圈[1].本研究旨在评价Matrix栓塞犬颈动脉瘤的造影和组织学特征.

    作者:李兴;石忠松;郭少雷;向欣;陈晓雷;齐铁伟;黄正松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在研究肠上皮细胞内钙超载中的应用

    细胞内钙稳态的维持对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病理状态下细胞内钙超负荷将造成一系列代谢紊乱,致细胞坏死和凋亡[1,2].目前有关肠上皮细胞(IEC)缺血缺氧损伤导致IEC细胞内钙超载是否确切,钙离子阻断剂是否有防治作用,目前尚无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CSM)可定量分析活细胞内不同部位的[Ca2+]i及其动态变化,还可提供高分辨率的钙离子动态变化图像,是记录钙荧光信号的有效技术手段[3].我们采用LSCM技术,用钙敏荧光探针Fluo-3/AM标记培养的IEC,实时动态观察在缺血缺氧损伤及加用钙离子阻断剂后细胞内钙超载的影响.

    作者:秦环龙;陈前;贾震易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RNA干扰对肾癌细胞端粒酶基因表达和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增殖、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对人肾癌细胞端粒酶基因表达、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对肾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针对人端粒酶RNA(hTR)模板区的siRNA(100 nmol/L)转染肾癌786-0细胞,采用RT-PCR检测786-0细胞端粒酶mRNA表达,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端粒酶活性,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细胞化学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hTR-siRNA处理组786-0细胞端粒酶mRNA表达(40.7±1 5)%降低,端粒酶活性(32.7±2.3)%降低,细胞增殖抑制率(63.6±1.6)%增加,调亡细胞阳性率(39.4±0.6)%增加.分别与阴性siRNA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iRNA能抑制人肾癌细胞端粒酶mR-NA表达及活性,进而抑制其增殖、促进其凋亡,有望成为肾癌基因治疗的有效工具.

    作者:李望;郑骏年;孙晓青;陈家存;曹敬毅;杨文发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丁二醇改性戊二醛鞣制的牛颈静脉带瓣管道重建犬右室流出道

    戊二醛固定的生物材料存在易钙化,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及耐久性差等缺点,我们用2,3-丁二醇对戊二醛固定的牛颈静脉改性处理,将其连接于犬的右室-肺动脉间进行长期观察,旨在评价这种改性方法对血流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作者:张竞超;吴忠仕;胡建国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液压冲击脑损伤核因子-κB与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CCI)后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变化分布,以及与核因子-κB(NF-κB)变化的关系.方法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4)与损伤组(n=24),使用改良的液压冲击装置制作闭合性颅脑损伤模型,使用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测试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脑组织内NF-κB与GFAP的变化.结果损伤后1 h,散在的NF-κB的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病灶内可以观察到,损伤后24 h,NF-κB阳性反应遍布整个脑组织切片(吸光度90.2±2.2);损伤后6 h,病灶内GFAP表达开始增强(吸光度29.08±1.69),损伤后5 d,病灶内仍有大量的GFAP阳性表现(吸光度53.79±2.11),而NF-κB的反应明显减少.结论NF-κB部分参与了颅脑损伤后GFAP表达,抑制NF-κB的表达,将一定程度上抑制GFAP表达.

    作者:扈玉华;卢圣奎;吴建梁;史学芳;邵恩得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多孔碳酸钙陶瓷的细胞相容性研究

    目的探讨多孔碳酸钙陶瓷(PCCC)的细胞相容性.方法采用浸提法制备多孔碳酸钙陶瓷(PCCC)生理盐水和培养液浸提液,浸提液体外培养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并进行细胞毒性分级;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溶血试验.结果培养期细胞大量增殖,形态良好,多孔碳酸钙陶瓷(PCCC)的细胞毒性分级为Ⅰ级,对健康人血的溶血率<5%,存在轻微的细胞毒性和溶血作用.结论多孔碳酸钙陶瓷(PCCC)细胞相容性好,符合植入人体生物材料的相关要求.

    作者:谭金海;陈振光;魏任雄;王会学;熊健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腹腔镜下Marlex网片水平捆扎胃体对犬体重的影响

    医疗减肥一直是人们的愿望,通过手术达到减肥和控制体重的目的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合适的动物模型是检验此种手术方式是否有效的重要参数.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胃腔捆扎模型来对此项工作进行研究.

    作者:郭晓东;孙建军;陈新民;樊少敏;王少柏;李卫民;李刚;刘捷;桂云昌;赵菊萍;王宁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学科交叉与医学创新

    普通外科是外科学的基础,是各种专业外科的发源地;普通外科总论的内容贯穿于各专业外科的始终,各专业外科的发展又反馈促进了普通外科总论内容的不断完善.但是普通外科又是一个古老的学科,随着跨学科研究和学科交叉现象的不断出现,医学的创新导致诸多新型学科的诞生,普通外科原有的内容逐步向专科化发展,使得普通外科的学科界线似乎已呈现模糊不清的状况.阅览普通外科领域的相关杂志,我们不难发现临床科研课题在慢慢向临床基础研究方面倾斜,由学科交叉涌现出的新型诊治手段的相关文章在不断增多;基础学科的科研课题也在向临床实用方向发展.在此,就学科交叉与医学创新问题根据文献资料谈谈个人的一点认识.

    作者:汪谦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乌头类生物碱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乌头类生物碱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乌头类生物碱组.于开放主动脉时、体外循环结束时、手术结束时、术后1 d等各个时间点测两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于停机时测心肌组织SOD、MDA含量.结果乌头类生物碱组CK-MB水平分别为21.63±4.54,29.73±6.53,37.78±6.55,28.74±7.1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值分别为0.337±0.141,0.497±0.271,0.758±0.399,0.542±0.24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值分别为75.56±20.09,77.01±20.36,91.39±19.56,108.44±24.2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水平分别为4.14±1.88,7.48±2.97,7.86±3.44,6.79±3.21,6.16±3.3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乌头类生物碱组心肌组织MD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SOD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头类生物碱对体外循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殷胜利;刘子由;张希;蔡冬梅;罗汉川;吴伟康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2203例不育男性染色体分析

    我们通过总结自1988年6月至2005年2月间通过19017不育男子和婚检的咨询诊疗,对其中2203例男性作外周血染色体检查,发现染色体异常339例(13 38%),其中明显异常292例占13.25%,微小异常36例占1.63%.

    作者:葛宏兵;周惠耕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Stat5b信号通路调控bcl-2成员表达抑制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转录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5b(Stat5b)反义寡核苷酸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Stat5b反义寡核苷酸(20 μmol/L)转染人结肠癌HCT116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Western blot检测Stat5、p-Stat5及凋亡家族成员bcl-2、bcl-xL、Mcl-1、Caspase-3的表达.结果转染Stat5b反义寡核苷酸72 h后HCT116细胞增殖受抑制,G1期细胞比率由68.9%上升至85.6%,S期细胞比率由15.4%下降至7.6%,凋亡细胞比率由5.6%增加至27.5%,Stat5,p-Stat5与bcl-2家族成员表达水平下降.结论Stat5信号转导通路活性增高可能与结肠癌发生发展有关,阻断Stat5通路可以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作者:马向涛;余力伟;王杉;杜如昱;崔志荣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