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严重创伤患者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陈芬;周宗庆;周伟华;程燕东

关键词:严重创伤, 医院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摘要:目的 了解严重创伤患者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1年12月至2016年11月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严重创伤患者送检的痰液、血液、尿液、体液、脓液、留置物等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统计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分离菌株数及对常规抗菌药物敏感率.结果 2011年12月至2016年11月ICU严重创伤患者送检标本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73株,有逐年增多趋势,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主要是呼吸道、泌尿道、皮肤黏膜,分别占54.34% 、20.81%、10.98%;各年度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妥布霉素有较高敏感率,敏感率>50%,对其它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ICU严重创伤患者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高发区,其耐药现象日趋严重,要加强细菌检测和用药监管,扭转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无序增长的不良局面.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血清NSE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日龄及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因高胆红素血症住院的足月新生儿共192例.入院当天进行第一次采血检测血清NSE、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根据黄疸程度给予光疗及益生菌等退黄治疗;纳入病例在第一次采血72h后进行第二次采血检测NSE.分别比较分析在相同日龄、不同胆红素水平以及相同胆红素水平、不同日龄两组中各亚组NSE有无差异.结果 相同日龄范围内,血清NSE1水平随着胆红素的升高而升高,NSE1在A1与A3、B1与B3、B2与B3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E2在两组中各亚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胆红素水平,NSE1在轻中度胆红素水平随日龄增加而降低,在重度胆红素水平,NSE1随日龄增加明显升高,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E2则随日龄增加而降低,且在各对应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血清NSE水平随日龄及胆红素程度存在不同的变化,在早期预测胆红素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江余明;曾峰;李志鸿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托吡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影响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 从神经细胞凋亡角度探讨托吡酯(TPM)对实验性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的神经保护作用,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1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20只)、SAH模型组(30只)和SAH+TPM干预组(90只平均分为3组,术后2h分别予TPM 20mg/kg、40mg/kg及80mg/kg腹腔注射).利用颈内动脉穿刺法制作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对各组在制模后24h进行死亡率统计和神经行为学评分,采用干湿重法检测脑水肿指数,TUNEL/NeuN/DAPI/Merge荧光染色观察神经元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评估Caspase-3及Bcl-2、Bax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SAH模型组和各TPM干预组的死亡率和脑水肿指数上升,神经学评分降低.与SAH模型组比较,3个TPM干预组的神经学评分均上升,脑水肿指数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SAH后24h,Caspase-3及Bcl-2、Bax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增强,凋亡细胞增加.TPM干预后,Caspase-3和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减少,抑制凋亡蛋白Bcl-2表达增加,凋亡细胞数目有所减少,且这种效应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TPM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Bax表达,促进Bcl-2表达,从而减轻SAH后神经元细胞继发性凋亡损伤,在神经功能保护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曹杰;范成普;杜杭根;周冰之;王承;郝必烈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独活寄生汤联合除痹汤熏洗治疗KOA疗效的超声评价

    目的 探讨独活寄生汤联合除痹汤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超声的效果评价.方法 将78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除痹汤熏洗,联合组独活寄生汤联合除痹汤熏洗,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中医症候、炎性因子改变.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治疗后膝关节病理及血流信号变化.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WOMAC评分、中医证候积分、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滑膜厚度和关节腔积液高度均明显降低,而联合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2~3级血流比例明显减少,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独活寄生汤联合除痹汤熏洗治疗KOA患者可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炎症反应;超声技术可识别膝关节病理变化及血流信号改变,及时评估临床疗效.

    作者:魏杲;金秀娥;王超;孟永久;张迪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结果.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干预结果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认知行为干预,有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可适当推广应用.

    作者:严伟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甲状腺癌术后不良反应的中医药治疗

    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本病已成为头颈部和内分泌癌症中增长快的一类.预后相比大部分恶性肿瘤都较好,但术后的相关并发症和内分泌治疗所致的毒副症状却时常困扰患者,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祖国医学则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和不可估量的作用及优势.

    作者:冯佳捷;於姜安;童竹月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351例食管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与患者个人因素如性别、年龄、吸烟指数、BMI指数、胸腔粘连情况等及治疗因素如手术时间、手术方式、胸腔镜使用、是否行管状胃、吻合方式、是否有喉返神经损伤、肠内营养方式、出血量等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351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61例,感染率为17.4%,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0岁、吸烟指数≥400(支·年)、胸腔严重粘连、手术时间≥4h、非胸腔镜手术、喉返神经损伤与术后感染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指数≥400(支·年)、胸腔严重粘连、手术时间≥4h、非胸腔镜手术与术后感染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烟指数≥400(支·年)、胸腔严重粘连、手术时间≥4h、非胸腔镜手术均为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

    作者:王细勇;张志豪;邬冬强;郭大为;肖怀清;兰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绍兴地区573例慢性荨麻疹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绍兴地区导致慢性荨麻疹的过敏原种类,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德国Mediwiss敏筛(allergy screen)过敏原免疫印迹定量检测系统对57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 573例慢性荨麻疹,总IgE阳性221例(38.57%),其中检测有特异性IgE阳性302例(52.71%).阳性率高的前三位过敏原分别为户尘螨28.27%,点青霉、分枝孢菌、烟曲霉、交链孢菌18.32%,矮豚草、蒿葎草10.12%.结论 绍兴地区慢性荨麻疹的患者,过敏原以尘螨和真菌为主.找出致病原因对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周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间苯三酚与米索前列醇在绝经期妇女宫腔镜前宫颈扩张效果的比较

    目的 总结探讨间苯三酚与米索前列醇在绝经期妇女宫腔镜术中对宫颈扩张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宫腔镜手术的绝经妇女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间苯三酚组于术前15~30min静脉推注间苯三酚80mg,米索前列醇组于术前晚10点予米索前列醇0.4mg置于阴道后穹隆.记录并观察两组宫颈扩张程度、扩张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与米索前列醇组比较,间苯三酚组的宫颈扩张程度好,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扩张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人流综合征发生均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人流综合征外的其余并发症与药物不良反应两组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绝经期妇女宫腔镜术前,使用间苯三酚静脉推注扩张宫颈效果好,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减少手术创伤,节省手术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冯乐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3D-TOF MRA成像对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压迫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三维时间飞跃法核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 MRA)应用于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压迫诊断及血管压迫情况与程度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采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的4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例资料,患者均于MVD术前行3D-TOF MRA成像分析,以明确是否存在微血管压迫、压迫的程度以及主要责任血管等详细情况;以MVD术中所见为确诊金标准,分析3D-TOF MRA成像对于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压迫的诊断价值.结果 3D-TOF MRA成像诊断结果与MVD手术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性(P>0.05).3D-TOF MRA成像诊断准确率为89.80%,灵敏度为97.30%,特异度为66.67%,ROC曲线下面积为0.820.术前3D-TOF MRA诊断NVC发生率为63.27%,MVD术中所见NVC发生率为63.27%,术前3D-TOF MRA对于NVC程度的诊断结果与MVD术中所见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D-TOF MRA成像诊断血管压迫中责任血管为动脉血管的发生率为89.80%,与MVD术中所见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3D-TOF MRA成像诊断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压迫准确性高,能够基本明确微血管压迫的具体位置关系、程度以及主要责任血管,对于临床诊断及MVD手术方案的制定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沈伟强;张云;沈健;潘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环孢素A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SOD MDA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环孢素A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及环孢素A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OD、MDA水平及肺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同时统计两组胸片好转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MDA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蛋白(CIV)、III型前胶原(PCIII)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HA、CIV、PCIII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胸片好转率为86.0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ODS发生率为30.2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环孢素A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可有效改善氧化应激反应,缓解肺纤维化进程.

    作者:姚秀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莫沙必利联合益生菌小麦纤维素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小麦纤维素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215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自主排便频率、粪便性质、排便困难程度、腹胀、腹痛、排便不尽感等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停药4周后,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复发率低(P>0.05);停药8周、12周后,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P<0.05).结论 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有明确疗效,但远期复发率较高,结合小麦纤维素治疗后,不仅安全有效,还能保持疗效更持久,是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理想方法.

    作者:刘立凤;陈强;高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比较单次步行与三餐后步行模式对T2DM患者餐后2h血糖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三餐后步行和每日单次步行模式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餐后血糖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2例稳定使用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及二甲双胍片治疗的长病程T2DM患者,随机分为每日单次步行组(45min)和每日三餐后步行组(三餐后各15min),两组均为中等运动强度且总运动时间一致.1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3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日胰岛素剂量、低血糖事件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HbA1C、BMI、日胰岛素剂量和低血糖事件无明显差异(P均>0.05);每日三餐后步行组的三餐2hPG均低于每日单次步行组(P均<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均提高,但每日三餐后步行组对治疗的方便灵活性满意度及总体满意度均高于每日单次步行组(P<0.05).结论 每日三餐后步行模式较单次步行模式更能改善长病程T2DM患者的三餐后2hPG,且前者对长期静坐的患者在治疗上更方便和灵活,有利于长期坚持.

    作者:励晶;李成江;王黎明;陈奋;夏东霞;陈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麦默通技术联合双套管冲洗治疗乳腺脓肿分析

    目的 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联合自制双套管负压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以来47例乳腺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2例行麦默通联合自制双套管负压冲洗治疗为观察组,25例行传统切开引流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并发症(乳漏、乳晕乳头感觉障碍)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并发症等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复发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联合自制双套管负压冲洗法作为乳腺脓肿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疗程短,痛苦小,值得推广.

    作者:郎华风;陈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年龄因素对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的情绪睡眠及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主观性头晕(CSD)患者年龄因素对情绪、睡眠及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120例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的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并采用头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定患者的头晕相关障碍、情绪、睡眠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中,平均年龄(49.05±10.96)岁,其中45~59岁(中年组)为分布集中的年龄段,男女比例1:2.9,男女比例差异较老年组更明显(P<0.05);平均病程(3.28±3.55)年,老年组病程持续时间明显长于青年组(P<0.05);CSD患者中伴发焦虑(HAMA≥14分)、抑郁(HAMD≥17分)和睡眠障碍(PSQI>7分)的比例分别为65.8%、40.8%和76.7%.青年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而青年组27%伴发抑郁,明显低于老年组的51.7%(P<0.05).相关分析中,年龄与病程、抑郁呈正相关(P<0.01),焦虑、抑郁、睡眠质量与头晕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慢性主观性头晕伴发较多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障碍,且与症状严重程度相关.年龄不是CSD患者的焦虑症状、睡眠质量和头晕程度的影响因素,而更多与抑郁症状相关.

    作者:赵金龙;袁天懿;唐潮浪;秦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运用科学管理缩短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患者DNT的研究

    目的 探讨科学管理缩短急性脑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患者到达急诊室至静脉滴注rt-PA药物时间(DNT)的效果.方法 组建科学管理小组,通过科学管理的步骤及方法,对影响溶栓流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目标和对策,对策实施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使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有效优化了溶栓流程,使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DNT由120min缩短为60min(U=11.5, P=0.03),DNT≤60min患者的比例从0%提高至50%(P=0.02),同时提高了组员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意识.结论 应用科学管理可制定规范且有效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流程,缩短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静脉溶栓DNT 时间,提高团队的协作精神及工作积极性.

    作者:戴美芬;包黎刚;张为强;李鸿飞;张晓艳;徐冬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分娩镇痛仪联合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羊水偏少产妇分娩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娩镇痛仪联合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羊水偏少产妇引产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120例足月妊娠羊水偏少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分娩镇痛仪联合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对照组予地诺前列酮联合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引产.观察比较两组宫颈成熟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疼痛和焦虑情况、产妇体内β-内啡肽水平、产后出血量、母婴结局、分娩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和宫颈成熟度高于对照组,分娩焦虑和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β-内啡肽水平、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和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月妊娠羊水偏少产妇引产过程中予分娩镇痛仪联合子宫颈扩张球囊能够促进宫颈成熟度、降低体内β-内啡肽水平、减轻分娩焦虑和疼痛、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和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分娩质量和顺产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王叶平;陶洁静;陈海迎;周庆调;陈凌翔;张红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转录因子在诱导多能干细胞神经分化中的作用研究

    2006年,Takahashi等[1]通过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将四种转录因子(Oct3/4、Soχ2、Klf4和c-Myc)转染至小鼠成纤维细胞中,得到一种具有多能特性的细胞,被称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iPSCs在许多方面与胚胎干细胞相似度较高,诸如DNA甲基化、基因表达谱、表面抗原、表观遗传状态及端粒酶活性等方面,并且具有向三胚层分化的特点[2],因此,Yamanaka凭借iPSCs的成果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利用iPSCs获得了胰岛细胞、干细胞、神经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而且成功利用iPSCs培养出了小鼠成熟个体,证明iPSCs具有与ESCs一样的全能性.同时,iPSCs又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其成功地规避了伦理道德问题,消除潜在的免疫排斥反应,给细胞移植技术提供了可靠的原材料.

    作者:胡传钦;周丽萍;林德菊;余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三种下肢曲张浅静脉处理方式的比较

    目的 探讨托架驱血方式在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254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驱血止血组82例、托架组94例、常规组78例.术前常规行下肢深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显示通畅.驱血止血带组采用驱血带驱血后于大腿根部捆扎止血带,托架组采用自制托架抬高患肢利用重力使静脉回流且在术中始终保持静脉回流状态.常规组不采用任何驱血方式.结果 托架组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驱血带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在术后并发症比较中明显优于驱血带组(P<0.05).在手术时间与出血量上,托架组及驱血带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中采用驱血方式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托架驱血方式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有较大实用性,尤其是基层医院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罗义;李阳敏;朱克鹏;尹均明;郑晓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锁定钢板结合人工骨植入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

    目的 研究锁定钢板结合人工骨植入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在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4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结合人工骨植入的治疗方法,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记录相关并发症,并采用Neer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46例患者获得12~24个月随访,46例均骨性愈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其中优14例,良27例,一般4例,差1例,优良率89.1%.结论 采用锁定钢板结合人工骨植入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患者可以早期锻炼,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文林;夏增兵;唐慧斌;朱建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GnRH-α对育龄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对育龄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50例育龄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观察组于术后联合给予GnRH-α治疗,对照组术后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分别于术前、治疗后2个月及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并测定窦卵泡计数(AFC),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统计两组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及自然妊娠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2个月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AFC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E2、FSH、L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但AFC水平术后持续下降,至术后6个月显著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1年内复发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自然妊娠率为64.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联合GnRH-α治疗可有效保护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降低术后复发率,同时提高术后自然妊娠率.

    作者:叶瑞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