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双岁;陆毅群;葛琳娟;高解春;傅阳;金百祥
一、临床资料我院1988~1999年对407例尿道下裂患儿行尿道成形术,术后并发尿道扩张21例,发生率为5.14%.21例全部为男性,年龄2~8岁,其中Duckett-Duplay尿道成形术后15例,带蒂阴囊中缝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后6例.
作者:刘宇;李金良;袁峰;张萍;陈雨历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任何原因引起的顽固性大便失禁和便秘是临床一大难题,它直接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影响患儿的学习和心理成长.1990年Malone等[1]介绍顺行结肠灌洗技术(MACE),用于治疗儿童难治性大便失禁和便秘,目的是通过盲肠、近端结肠顺行灌洗,行间断性冲洗肠道,及时清除肠道内积粪,以达到减少甚至消灭粪污的目的,几年来该技术几经改良,临床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春雷;秦君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D44V6在不同病理类型肾母细胞瘤中表达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17例不同病理类型肾母细胞瘤和13例正常肾组织中CD44V6的表达.结果肾母细胞瘤CD44V6阳性率为47.1%,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7.7%,1/13).其中,间变型肾母细胞瘤CD44V6阳性率100%(5/5),非间变型阳性率25.0%(3/1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9<0.025);间质型与胚基上皮型比较,CD44V6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D44V6与肾母细胞瘤间变有关,可能是间变型肾母细胞瘤的一个标志,而与肾母细胞瘤组织分化方向无明确关系.
作者:王金根;高解春;陈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回顾25年治疗小儿睾丸卵黄囊瘤的疗效,以探讨睾丸卵黄囊瘤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 43例小儿睾丸卵黄囊瘤均施行根治性高位精索睾丸切除术.27例同时或分期施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16例甲胎蛋白(AFP)升高.随访32例,存活29例,其中淋巴结清扫16例,未清扫1 3例.结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组存活率与未清扫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前AFP阳性的存活率与AFP阴性者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对Ⅰ期小儿睾丸卵黄囊瘤不进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后3周血清AFP仍增高者,结合CT或B 超明确有淋巴结转移者,才有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的指征.术后化疗Ⅰ期患儿选用AD方案,Ⅱ期、Ⅲ期选用PVB方案.
作者:阮双岁;陆毅群;葛琳娟;高解春;傅阳;金百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髋脱位闭合复位后不同固定方式的治疗经验.方法对1982~1990年采用闭合复位治疗的393例患儿(589个髋)做平均12年的随访.结果 589个髋,185个发生股骨头坏死,占31.4%,其中蛙式位支架固定98个髋,45个发生,占45.9%;人体位支架固定468个髋,136个发生,占29.1%;人体位石膏裤固定23个髋,4个发生,占17.4%.结论人体位固定能有效地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
作者:龚仁钰;石青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患儿:男,9岁.因反复无痛性肉眼血尿4年入院.4年前患儿小便终末时可见几滴鲜血,呈间歇性发作,可自行停止.1个月前患儿每日晨尿呈全程酱油色尿液,终末尿可见几滴鲜血.
作者:孙客;王明和;冯杰雄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笔者于1994年6月至1999年3月在东京大学医学系研究科攻读小儿外科博士学位. 在此期间通过小儿外科、ICU及小儿呼吸循环生理等领域的学习研究, 对日本儿科医学领域的发展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 报道如下.
作者:张钦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检索1982年1月~1998年4月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有关隐匿阴茎的21篇文献,可以看出,隐匿阴茎是近10年来才在我国得到重视.由于对它研究的时间较短,所以,对其病因、诊断、名称及治疗方式都存在不同意见.笔者就近年在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这方面的文献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对1 857例男童及4 258例成年男性的体检调查和对该病10多年的观察研究,就隐匿阴茎的病因、诊断、名称及治疗时机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者:陈于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自1986~1997年采用前庭入路术式修补女婴后天性直肠外阴瘘共16例,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科炎;罗亨卿;黄小玲;李颀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本院1995年以来收治瘘口直径超过0.5cm后天性直肠外阴瘘5例,采用北京儿童医院首创的会阴H型术[1],并加以改进,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周致红;于文涛;曲金龙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张潍平;孙宁;黄澄如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先天性膈疝病死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该病所并发的肺发育不良.因此, 不少学者把提高该病生存率的希望放在了促进肺发育的研究上, 有关地塞米松(Dex)对先天性膈疝肺发育影响的研究也正成为小儿外科的热点之一[1,2].但目前尚未见有关汉防己甲素(Tet)对先天性膈疝发育影响的报道.笔者拟给母鼠产前应用Dex和Tet, 观察两者对先天性膈疝模型肺发育的影响, 并比较两者及其不同组合对肺发育影响的差异.
作者:刘文英;贾红慧;冯杰雄;唐耘熳;胡廷泽;蒋小平;胡显良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Perthes病患儿骨龄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118例单侧Perthes病患儿,测定在疾病不同时期的骨龄变化,并将其与骨骺受累程度及骺板是否受累做相关分析.结果在疾病坏死期,所有患儿的骨龄均显著延迟,以后随着病变的修复,新骨的形成,骨龄生长进入高峰期,并逐渐接近实际年龄.在疾病进入畸形期,即治愈后,骨龄已完全赶上实际年龄,而且骨龄延迟程度与骨骺受累程度及骺板是否受累相关.结论骨龄的延迟是本病病理改变的一部分,其变化与股骨头的病理改变存在一定的联系.因而骨龄检查在该病早期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王忠良;刘正全;张德文;刘传康;何玲;唐盛平;覃佳强;陈权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介绍一种小儿周围静脉全营养混合液(TNA)的配方、配制方法和稳定性.方法每100ml TNA按如下配制:①10%葡萄糖42ml,50%葡萄糖10ml,10%氯化钠1.8m l,10%氯化钾1.5ml;②7%凡命(17-氨基酸)30ml备用;③20%脂肪乳剂13ml,维他利匹特1ml,水乐维他1ml,混合备用.配制时按①②③的顺序将3组液体混合,注入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或无菌玻璃瓶内,置4℃冰箱备用,保存时间不超过24h.该配方脂肪供热占非蛋白热量的45%,氮热比(N/Q)=1:240,用量按小儿液体生理日需量计算.结果本配方TNA的pH值6.08±0.16,渗透压(2 008.24±20.16)kPa.粒径小于 721nm,与配制前的20%脂肪乳剂相同,20~22℃放置24h无变化.结论本配方TNA的特点是:①同一配方可用于各年龄组患儿,剂量计算和配制方法简便;②适于周围静脉输注;③稳定性好,使用安全,副作用少;④双能源供热,适用于应激状态下的代谢支持;⑤可使患儿蛋白质、氨基酸代谢迅速恢复.
作者:李民驹;张聪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由于超声的广泛应用,胎儿肾积水和无症状肾积水的诊断率大大提高,对于这些儿童肾积水的正确评价及处理有很大争议,因为肾积水不一定和有临床意义的尿路梗阻相关(即尿流受阻引起进行性肾损害),并且可能代表一种无进行性肾功能损害的非梗阻性扩张,因此,需要区分这两种情况, 以决定是否需要手术.
作者:杨屹;吉士俊;赵国贵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利用动物实验方法探讨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e 10,IL-10)在腹腔感染和脓毒症时有无抑制炎症的作用.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第1组单纯腹腔切开;第2组腹腔切开后行盲肠结扎和穿刺(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s,CLP);第3组,术前1 h腹腔内注入IL-10 15 000U,CLP术后再每3h分别注入IL-10 15 000U;第4组,术前不用药,CLP术后每3h分别每次注入IL-10 15 000U.各组大鼠分2次在术后3h和9h处死,取下腔静脉血测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肝、肺、肠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CLP能使大鼠血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IL-10注入腹腔降低了早期脓毒症时血中这些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内脏组织的炎症改变.结论 IL-10对大鼠腹腔感染和早期脓毒症时的炎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它可能是有效的抗炎性物质之一.
作者:王祖耀;胡廷泽;韦福康;王益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影响Duckett术式治疗尿道下裂的相关因素,探讨提高治愈率的治疗方法.方法对Duckett术式进行改良,充分游离岛状皮瓣的血管蒂,使皮瓣转至阴茎腹侧后血管蒂较松,将皮管分别与近端尿道口斜形吻合及与龟头顶端吻合后,再把血管蒂远端筋膜向对侧铺开,与该侧阴茎白膜及尿道近端海绵体缝合固定,使皮管缝合缘两侧及尿道近端吻合口能完全覆盖于血管蒂筋膜之下.并对术后处理方法亦作改进.结果术式改良前、后分别治疗108例及54例,一期治愈率由64.8%提高到90.7%(P<0.01).结论本方法能增加新成形尿道及近端吻合口的组织覆盖面及厚度,保证良好的血供,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吴荣德;郭宗远;于启海;刘润玑;张世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随着我国小儿外科专业的建立和发展,在一些较大医院中设立了新生儿外科病房,并逐渐扩大,形成了一支专业队伍.新生儿外科作为小儿外科的一个分科发展较快,在历届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议上都有新生儿外科组,1989年在沈阳召开了第一届新生儿外科学术会议,并成立了中华小儿外科学会新生儿外科学组,以后相继在南宁、贵阳召开了第二、三届新生儿外科学术会议,同时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出了新生儿外科专号,交流新生儿外科疾病的诊治经验和科研成果.
作者:王练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患儿:男,7个月.因先天性肛门闭锁行会阴肛门成形术后排便逐渐困难5个月入院.
作者:刘希明;周启星;汪广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高位一穴肛治疗的难点是泌尿和生殖系统的建立,本文报告利用张力-应力原理,采用球囊持续扩张的方法诱导一穴肛共同管生长,解决了尿道和阴道成形中组织材料不足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龙;王燕霞;张金哲;陈亚军;李平 刊期: 2000年第06期